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学史
定价:49.00元
作者:叶浩生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61770399
字数:400000
页码:420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心理学史》是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参编人员大多为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本书系统介绍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及其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并昼借助于图片和图表的使用,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内容提要
《心理学史》是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参编人员大多为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心理学史》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西方心理学“新史”的编写原则,更注重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与现实的社会心理变迁之间的联系,将心理学史纳入社会发展史的整体范畴,突出了心理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其未来从事心理学相关职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目录
作者介绍
叶浩生,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中国执委。2001-2009年,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2005-2013年,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报》副主编。主要著作和主编的教材有《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心理学史》《心理学理论精粹》和《心理学通史》等。主要论文有《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等。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心理学史》,书号9787561770399。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翻阅,但光是看书名,就让我对这本书的潜在内容充满了期待。我设想,这本书大概会像一条时间的长河,缓缓流淌过心理学发展的各个重要节点。或许它会从古代人类对灵魂、意识的朴素认知讲起,追溯那些哲学思想的萌芽。接着,大概会聚焦于近代科学革命后,心理学如何挣脱哲学的束缚,开始尝试用实验和测量来理解人的内心世界。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早期那些伟大的心理学家们,比如冯特,他是如何建立起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有铁钦纳的构造主义,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局限,但它无疑是早期探索的重要一步。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对比不同学派的观点,比如构造主义与功能主义的争论,或者行为主义如何强调“可观察行为”,以及后来认知革命的兴起,重新将“内心世界”拉回到研究的中心。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看到心理学这门学科是如何在不断的挑战、修正和发展中,逐渐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论的。
评分听到《心理学史》(书号9787561770399)这本书,我立刻联想到它所能提供的关于人类思想演变的一条清晰脉络。我想象中,这本书会是一部浓缩的心理学发展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心理学家的名字和他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它应该能够展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产生,又如何影响了后来的研究和思潮。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比如从早期哲学思辨到科学实验的过渡,或者从精神分析的主观性解读到行为主义的客观测量,再到认知革命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关注。我会关注书中是否能描绘出不同学派之间的思想碰撞,比如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对立,以及认知心理学如何整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也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演变的洞察,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不断探索和改进理解人类心灵的工具和手段。如果这本书能做到以上几点,那它一定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评分我对《心理学史》(书号9787561770399)这本书的预期,主要是它能帮助我理清那些复杂而迷人的心理学理论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的。我猜测,这本书不会仅仅是枯燥的人物介绍和年代罗列,而是会深入探讨每个时期、每个学派的核心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影响与对抗。我希望它能详细阐述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主要思潮的起源、发展和核心观点,并且能够清晰地解释它们是如何回应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科学发展的需求的。例如,精神分析的兴起是否与人们对非理性、潜意识的关注有关?行为主义的盛行是否受到科学方法论的影响?人本主义的出现是否是对前两种学派过度强调决定论的补充?认知革命又为何会成为20世纪后半叶心理学的主流?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些学派是如何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的,比如精神分析的案例研究法,行为主义的动物实验,认知心理学的计算机模型等等。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会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的内心世界充满好奇,所以《心理学史》(书号9787561770399)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扇探索心理学发展脉络的窗口。我猜想,这本书会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探寻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对“心理”理解的先驱们。它大概会从那些哲学家的思辨开始,比如关于灵魂、心智的早期讨论,然后进入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代,或许会详细介绍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的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之后,我期待它能够细致地梳理那些重要的学派,比如威廉·詹姆斯的功能主义,他们是如何关注心理活动的功能和目的的;而行为主义者,如华生和斯金纳,又是如何将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从不可见的内心转移到可观察的行为上,这中间的转变和争论想必会非常精彩。我也很好奇,人本主义心理学,如马斯洛和罗杰斯,是如何强调人的潜能和自由意志,这与之前的学派又形成了怎样的反差。这本书如果能清晰地展现这些理论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又是如何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竞争、吸收和演变的,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评分最近听朋友推荐,说有一本叫做《心理学史》的书,书号是9787561770399,我一直对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充满好奇,所以这本书大概讲了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和思想流派吧。我猜它应该会梳理从古代哲学思辨到现代科学实验的演变过程,比如可能涉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古希腊哲学家对心灵的早期探讨,然后转到近代,比如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洛克的经验主义,休谟的联想主义等等。我特别好奇的是,它会不会深入讲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比如潜意识、压抑、俄狄浦斯情结这些概念,还有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这些理论确实影响深远,但同时也充满了争议。当然,行为主义肯定也是绕不过去的一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及华生的“给我十个婴儿…”,这些观点是如何挑战当时主流思想的,以及它们最终又如何被认知心理学所取代,书中应该会有详尽的阐述。我希望这本书能清晰地展现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而不是简单的罗列人名和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