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科学鬼才 仿生学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25例(图例版)
:59.00元
售价:44.3元,便宜14.7元,折扣75
作者:Newton C. Braga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154469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推荐者于欣龙是奥松机器人的创始人,被称为“机器人爸爸”,录制过CCTV创客精英汇等大量电视节目,拥有机器人天空网站、奥松机器人微信公众账号等宣传渠道。※作者推荐图书的视频可放在网店的营销页面。※本书集理论与应用于一体,循序渐进、叙述简明,并配有大量的电路图、实物图及程序供读者参考以掌握书中的知识。※本书可供智能电子产品的研发技术人员及机器人制好者参考阅读。也可作为广大电子爱好者的电子制作读物,以及高中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辅导书。
本书通过25个有趣、超酷、应用广泛、造价低廉的仿生学项目,包括电鱼、蝙蝠耳、测谎仪、电子神经激励器、恐慌发生器、电子驱虫器、音频和视觉生物反馈等,生动详尽地解释了生物学、电子学与机械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手把手教会你设计和制作仿生学电子电路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包括如何焊接、电子元器件选择、读懂电路原理图和电路设计等知识。本书不仅带给你无限乐趣,还能使你从一个电子学菜鸟迅速成长为科学鬼才!该书可作为仿生电子学爱好者和高中、大学电子线路课程的指导教材。
部分 引言 1
第二部分 生物学和电子技术 5
第三部分 25个仿生学实用项目 13
14 项目1——电鱼实验
26 项目2——视觉生物反馈
35 项目3——音频生物反馈
41 项目4——神经刺激器
47 项目5——频闪灯
53 项目6——生物信号放大器
59 项目7——恐慌发生器
68 项目8——磁场发生器
75 项目9——催眠发光二极管
80 项目10——驱虫器
85 项目11——仿生陷阱
90 项目12——动物训练器
96 项目13——白噪声发生器
101 项目14——仿生耳
105 项目15——灭虫器
109 项目16——仿生触器
113 项目17——测谎仪
118 项目18——仿生气味发生器
122 项目19——使用振荡器进行仿生学实验
125 项目20——离子发生器
130 项目21——触觉助听器
134 项目22——万用表在仿生学中的应用
138 项目23——仿生视觉
144 项目24——生态监视器
148 项目25——蝙蝠耳
第四部分 附加说明 153
作者,Newton C. Braga,《电子学习杂志》的技术总监。他出版过100多部涉及电子工程学、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著作,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的图书,在全世界超过三百万本。 译者,万皓,获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位,就职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英语八级,熟练地翻译短波发射机、短波天线、电子通讯专业文章、针灸、生物科技、法规、公司宣传、一般文学类文章。
我是一个喜欢把书本知识付诸实践的动手派,很多技术书籍的理论部分我能理解,但走到实际操作层面就容易卡壳,因为书上往往忽略了“失败的经验”和“调试的窍门”。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它不仅仅是给出了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更像是记录了一整套从概念到成品的全过程。在每一个案例的末尾,我注意到都有一个“常见问题与排查”的小节,这简直是救命稻草。比如,它会提醒你在使用特定型号的微型传感器时,环境光干扰可能导致读数漂移,并给出了相应的滤波处理建议。这种基于真实项目经验的反馈,比任何教科书上的理想化模型都要宝贵得多。它似乎在告诉我:“是的,你可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但我已经帮你踩过雷了。”这种贴近实战的细节,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瞬间飙升,它不再是一份冰冷的设计蓝图,而是成为了一个充满温度的实战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让我这个对视觉体验有较高要求的读者感到非常满意。在技术类书籍中,清晰度往往是第一位的,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那些复杂的PCB布局图和元器件的丝印细节,即便是用普通阅读灯光下观看,线条也锐利清晰,没有出现模糊或色彩失真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它在设计理念的阐述上,采用了更加口语化但又不失严谨的风格。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与一个充满求知欲但又可能缺乏系统训练的读者进行对话。比如,在介绍某个电路模块时,它会先用一个生动的生物学比喻引入,然后才切入电子学解释,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和趣味性。我很少看到一本技术书能把“趣味性”和“严谨性”结合得如此恰到好处,它让你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掌握了多个电子设计技巧。
评分从整体结构来看,这本书的编排极具匠心,它似乎遵循了一种由简入繁、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路径。前几个案例着重于机械运动和简单的传感器反馈,让你快速建立信心;随着深入,它开始引入更复杂的信号处理和智能控制算法,比如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简化逻辑判断。这种循序渐进的难度递增,非常符合人类的学习曲线。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案例之间的逻辑过渡,它不是简单地堆砌25个独立项目,而是能让人感受到仿生学设计思想是如何在一系列不同应用场景中演化和深化的。读完一半,我甚至开始尝试将前一个案例中学到的电源管理技巧应用到后一个案例的控制系统中,这说明这本书成功地培养了我的“跨模块应用”的能力。它教会我的,是设计方法论,而不是孤立的技术点,这一点对于希望在电子工程领域持续深造或进行复杂项目开发的读者来说,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拿起这本书时,我有点担心它会过于侧重于“新奇”而牺牲了“实用性”。毕竟,仿生学听起来总是很高大上,似乎离我们日常的电子项目有点远。但这本书成功地找到了一个非常平衡的点。它挑选的25个案例,每一个都紧密结合了当前电子设计中非常实用的模块,比如低功耗传感器、高效的信号处理方式,以及一些独特的驱动和控制机制。我尝试着复刻了其中一个模仿蝴蝶翅膀振动进行微小移动的案例,发现它所用到的核心技术,比如微控制器编程和步进电机控制,都是电子工程中非常基础且通用的技能。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用一个仿生的“外衣”包裹了这些核心知识,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枯燥。它教会你的不只是如何模仿自然,更重要的是如何用最简洁高效的电子方式去实现特定的功能。对于想要从纯粹的“按图索骥”转向“理解原理并自主创新”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过渡平台,它的案例结构非常清晰,从需求分析到最终实现,逻辑链条严密,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知识体系的梳理能力。
评分这本《科学鬼才:仿生学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25例(图例版)》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仿生技术充满好奇的DIY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生物世界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工程学智慧,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总有一道鸿沟。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停留在高深的理论推导上,而是直接带着你上手干。那些将自然界的巧妙机制,比如昆虫的视觉系统、鱼类的导航能力,通过现代电子元件和电路结构重新构建出来的过程,被讲解得深入浅出。我尤其欣赏它“图例版”的定位,大量的实物照片、精细的电路图,甚至连焊接的细节都照顾到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翻阅这本书时,我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我身边手把手指导,每一步操作都有清晰的视觉参考,极大地降低了实践的挫败感。它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激发创意的工具箱,让我开始用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模仿自然界的设计。那种将一个复杂的生物功能拆解、抽象化,再用电子电路完美复现的成就感,是单纯看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