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证悟:我的陈氏太极拳
定价:30.00元
售价:21.9元,便宜8.1元,折扣73
作者:王勇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043792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部分
1.意念的作用??//?3
2.双手的气感??//?5
3.养生练拳的要领??//?7
4.练拳的目标??//?9
5.练习太极拳的时间??//?12
6.我的陈氏太极拳架??//?14
7.呼吸??//?17
8.意念??//?19
9.气沉丹田??//?23
10.马步??//?25
11.膝盖的保护??//?27
12.腰椎与颈椎病人可以练习太极拳??//?30
13.怎样练出感觉??//?32
第二部分?前12招招式详解
1.预备势??//?37
2.起势??//?40
3.金刚捣碓??//?59
4.懒扎衣??//?87
5.伏虎式??//?99
6.抱虎推山??//?104
7.托钓式??//?109
8.降魔式??//?114
9.洗髓??//?119
10.六封四闭??//?122
11.单鞭??//?125
12.金刚捣碓??//?139
13.其他招式??//?145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显示出作者深厚的逻辑思维能力。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主题的展开层层递进,从宏观的哲学基础,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练习方法论,最后落脚于日常生活的实践应用。这种结构设计非常利于读者的吸收和消化。我欣赏作者在论述复杂概念时所展现出的耐心和条理性,他总能找到一个绝佳的比喻或一个恰当的历史典故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使得原本晦涩的理论变得清晰易懂。特别是在讨论到“形意”与“太极”的辩证关系时,作者的论述逻辑严密,没有丝毫含糊不清之处,展现出一种大家风范。这种扎实的基础构建,让读者确信自己正在学习的是一套经过时间检验、体系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碎片化信息。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序言部分,作者的笔触极为细腻,寥寥数语便构建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框架。我注意到作者在探讨“体悟”这个概念时,采用了非常哲学的视角,将日常生活的琐碎与武学精神的宏大追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没有急于抛出具体的招式或理论,而是先从一种内在的觉醒谈起,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非常高明。对于一个初涉此道的读者来说,这种由内而外的阐释,避免了技术名词堆砌带来的枯燥感,反而激发了对武道精神的向往。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行文间流露出的那种对传承的敬畏之心,文字里仿佛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细细咀嚼每一个词句的深意。这不像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篇娓娓道来的修行日志,充满了真诚和温度。
评分整体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宁静而有力量的,它不是那种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快餐式读物,而是一本需要慢品、细思的案头书。我感觉作者在书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仅是拳法上的心得,更是人生阅历的提炼。它能让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个锚点,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呼吸以及与世界相处的方式。阅读完后,我没有立刻感到自己成了武术大师,但确实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去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去探求动作背后的原理。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沟通传统智慧与现代人精神需求的桥梁,对于任何渴望在精神和身体上寻求和谐统一的人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提供了一种深入、本真的探索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古朴中又不失现代感的色调搭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武学气息。我是在一家独立书店偶然翻到的,当时就被它散发出的那种宁静而有力的感觉所吸引。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武术人士,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直很浓厚,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手感很好,印刷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装帧上的用心程度,往往能反映出作者和出版社对内容的尊重,这点做得非常到位。从外观上判断,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格外有格调。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种留白的处理,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主题的深度,让人有种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希望内页的排版和图文配合也能有如此高水准的表现,毕竟阅读体验是检验一本书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对于“意境”的描绘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他似乎拥有一种将无形化为有形的能力,比如描述某种身法或桩功时的微妙感受,那些通常难以言喻的身体内部的流动和平衡,被他用极其生动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出来。例如,他对“松沉”二字的解读,就远远超越了字面意思,上升到了对生命能量运行轨迹的理解层面。我甚至在阅读某些段落时,会不自觉地尝试在椅子上做出一些微小的姿势调整,试图去捕捉那种作者所描述的“空灵”状态。这种互动性和代入感,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它不是在教你如何做,而是在引导你如何“感觉”,如何去感知身体与环境之间微妙的能量交换,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更接近武术的精髓——内化而非模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