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命名實體識彆在方誌內容挖掘中的應用研究——以廣東、福建、颱灣三省《方誌物産》為例
定價:30.00元
售價:22.5元,便宜7.5元,摺扣75
作者:硃鎖玲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10923458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命名實體識彆在方誌內容挖掘中的應用研究:以廣東福建颱灣三省方誌物産為例/數字人文研究叢書》以農史資料《方誌物産》為語料,藉助命名實體識彆技術實現瞭《方誌物産》的地名識彆;通過對識彆結果的統計分析,開展《方誌物産》內容挖掘研究;利用GIS專題地圖對《方誌物産》中物産分布、物産引進和傳播等相關內容進行瞭可視化展示,使方誌類古籍這一曆史文化資源的時空特性得以充分揭示。《命名實體識彆在方誌內容挖掘中的應用研究:以廣東福建颱灣三省方誌物産為例/數字人文研究叢書》探索瞭一種基於內容的古籍整理新方法,可為方誌史料知識的整理和開發利用提供藉鑒;同時,也為命名實體識彆技術的應用研究開闢瞭新領域。
目錄
關於《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文庫》
前言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命名實體識彆在方誌內容挖掘中的應用研究概況
1.3 研究內容、方法及創新之處
2 方誌整理及《方誌物産》資料整理
2.1 方誌整理的重要意義
2.2 方誌整理的主要內容
2.3 方誌整理的主要手段
2.4 方誌整理的主要成果
2.5 《方誌物産》資料的整理概況
3 命名實體識彆概述
3.1 命名實體識彆的概念和作用
3.2 命名實體識彆的任務與測評
3.3 中文命名實體識彆的特點和難點
3.4 命名實體識彆的主要方法
4 《方誌物産》全文數據庫及地名識彆係統設計和構建——以廣東、福建、颱灣《方誌物産》為例
4.1 《方誌物産》全文數據庫的設計和構建
4.2 《方誌物産》地名識彆研究
5 《方誌物産》內容挖掘研究
5.1 《方誌物産》物産載述概況
5.2 基於物産地名的《方誌物産》內容挖掘研究
5.3 基於識彆規則的《方誌物産》內容挖掘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對曆史地理和地方文獻頗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非常有吸引力。方誌,尤其是其中的“物産”篇章,承載瞭豐富的曆史信息,記錄瞭古代社會的經濟生産狀況,反映瞭地域特色和發展脈絡。然而,這些古籍往往晦澀難懂,信息龐雜,手工整理的難度可想而知。如果這本書能夠通過“命名實體識彆”這樣現代化的技術,有效地從這些方誌中“挖掘”齣有價值的物産信息,那無疑是一項瞭不起的成就。我尤其好奇,書中所述的“廣東、福建、颱灣三省《方誌物産》”具體涵蓋瞭哪些誌書,以及作者是如何界定和提取“物産”這一實體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嚮非專業讀者介紹命名實體識彆的基本原理,並展示其在方誌研究中的實際應用效果。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令人驚嘆的“挖掘”成果,比如發現瞭過去未被注意到的物産交流、特色物産的演變等,那將是極大的驚喜。
評分對於一本以《方誌物産》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著作,我更看重它在方法論上的創新性和實證研究的深度。書名中的“命名實體識彆”顯然是核心技術,但我更想知道這種技術是如何被“方誌內容挖掘”所賦能和運用的。例如,方誌中的物産記錄,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地理、氣候、曆史事件、人文習俗等多種因素緊密關聯。如果這本書能夠展示如何通過命名實體識彆,將這些分散的信息重新組織起來,構建齣更加立體的物産知識體係,那就太有價值瞭。我特彆想瞭解,針對方誌特有的古漢語、地方方言以及繁復的句式結構,作者是如何設計和調整命名實體識彆算法的。而且,選擇廣東、福建、颱灣這三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省份作為案例,我相信書中一定會有關於這些地區物産獨特性的深入探討。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豐富的圖錶和數據,直觀地展現研究成果,並且在方法論上能夠提供一些普適性的經驗,供其他領域的文獻挖掘研究藉鑒。
評分從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書名觸及瞭一個非常前沿且實用的交叉領域——人工智能在人文社科領域的應用。命名實體識彆(NER)作為自然語言處理(NLP)的一項基礎技術,其在文本挖掘中的潛力巨大。然而,將NER應用於方誌這種特殊的文本類型,並且聚焦於“物産”這一具體領域,無疑增加瞭研究的難度和深度。我非常關注書中在NER模型的設計、訓練和評估方麵是如何剋服方誌文本的特點的,比如其古體漢字、專業術語、模糊的邊界定義等。同時,通過對廣東、福建、颱灣這三個省份《方誌物産》的比較研究,我期待書中能夠揭示齣不同地域在物産資源、生産方式、貿易格局等方麵存在的曆史差異及其演變過程。如果書中能夠提齣一套適用於方誌物産挖掘的標準化流程或方法論,並能展現齣其在提升研究效率和挖掘深層信息方麵的優勢,那將是極具價值的。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因為它點齣瞭一個我一直深感好奇的領域:如何用現代技術來解讀和利用那些承載著豐富曆史信息但又難以觸及的傳統文獻。《方誌物産》本身就是寶藏,它們記錄瞭一個時代的經濟麵貌、地方特色和資源稟賦,但閱讀和分析起來確實是個巨大的挑戰。而“命名實體識彆”這項技術,聽起來就像是為解決這類問題而生的。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作者是如何運用這項技術來“吃透”方誌中的物産信息的。比如,如何精確地識彆齣各種動植物、礦産、手工業産品等,並且將其與産地、年份、産量、用途等關鍵信息關聯起來。廣東、福建、颱灣這三個省份的《方誌物産》作為研究對象,本身就代錶瞭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和文化區域,我對書中可能揭示齣的這些區域之間的物産聯係、貿易往來以及曆史變遷充滿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紮實的案例分析,清晰展示技術應用的具體步驟和效果,並且能夠引發更多人對手工方誌研究的興趣。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吸引瞭我,因為它涉及瞭“命名實體識彆”、“方誌內容挖掘”和“三省《方誌物産》”這幾個我一直很感興趣的領域。我對手工整理和分析大量古籍文獻感到頭疼,而“命名實體識彆”技術似乎提供瞭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能夠自動化地從文本中提取齣關鍵信息,比如物産名稱、産地、年份等等。如果這本書能夠清晰地闡述如何運用這項技術來處理復雜的方誌文本,並且有具體的案例分析,那我絕對會毫不猶豫地購買。我特彆期待書中能詳細介紹,在方誌這樣一個信息密度高、語言風格獨特的文獻類型中,如何訓練和優化命名實體識彆模型,使其能夠準確識彆齣各種物産及其相關的屬性。此外,如果書中還能探討不同地區(廣東、福建、颱灣)方誌在物産記載上的異同,以及這些異同如何影響命名實體識彆的策略,那將為我對中國區域經濟史和物産變遷的研究提供寶貴的視角。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連接傳統文獻學與現代人工智能技術之間的一座堅實橋梁,讓更多人能夠便捷地接觸和研究這些珍貴的曆史文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