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用控制电路333例 9787111496519

电工实用控制电路333例 978711149651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海平 著
图书标签:
  • 电工
  • 控制电路
  • 实用电路
  • 电路分析
  • 电路设计
  • 电子技术
  • 电气工程
  • 维修
  • 案例
  • DIY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96519
商品编码:2962334182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工实用控制电路333例

定价:49.80元

售价:37.4元,便宜12.4元,折扣75

作者:黄海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1114965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电工实用控制电路333例,内容包括电动机直接起动电路,电动机减压起动控制电路,电动机制动电路,电动机保护电路,电动机调速电路,变频器、软起动器应用电路,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照明控制电路,供排水控制电路以及其他电路等11大类。所列实用电路具有“全”、“新”、“表述细致到位易懂”和“电路有趣”的特点,能帮助读者通过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全面掌握电工控制电路。本书不仅是电工资料,也是广大力求上进的初中级电工、电气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读本。对于大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本书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时作为弥补课堂知识的几号的自学教材。

目录

前言
一. 章 电动机直接起动电路
1.1 单按钮控制电动机正反转起停电路
1.2 单按钮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定时停机电路
1.3 可逆点动与起动控制电路(一)
1.4 可逆点动与起动控制电路(二)
1.5 可逆起动、点动、制动控制电路
1.6 具有三重互锁保护的可逆控制电路
1.7 利用转换开关预选的可逆起停控制电路
1.8 用接近开关、行程开关完成的可逆到位停止控制电路
1.9 用两只交流固态继电器控制单相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1.10 用五只交流固态继电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1.11 用SAY7-20X/33型复位式转换开关实现电动机正反转连续运转控制
1.12 电动门控制电路(一)
1.13 电动门控制电路(二)
1.14 延长转换时间的可逆熄弧控制电路
1.15 只有接触器常闭触点互锁的可逆点动控制电路
1.16 只有按钮互锁的可逆点动控制电路
1.17 有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互锁及按钮常闭触点互锁的可逆点动控制电路
1.18 只有接触器常闭触点互锁的可逆起停控制电路
1.19 只有按钮互锁的可逆起停控制电路
1.20 接触器、按钮双互锁的可逆起停控制电路
1.21 JZF-01正反转自动控制器应用电路
1.22 仅用四根导线控制的正反转电路
1.23 多地正反转控制电路
1.24 采用安全电压控制电动机起停电路
1.25 单向点动控制电路
1.26 单向起动、停止电路
1.27 单向起动、停止、点动控制电路
1.28 低速脉动控制电路
1.29 交流接触器在低电压情况下的起动电路(一)
1.30 交流接触器在低电压情况下的起动电路(二)
1.31 两台电动机自动轮流控制电路(一)
1.32 两台电动机自动轮流控制电路(二)
1.33 两台电动机自动轮流控制电路(三)
1.34 短暂停电自动再起动电路
1.35 正反转起动、点动、制动控制电路
1.36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控制电动机间歇运转电路
1.37 用失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完成短暂停电自动再起动电路
1.38 用失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实现可逆四重互锁保护控制电路
1.39 主机、辅机单机/联机控制电路
1.40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一)
1.41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二)
1.42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三)
1.43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四)
1.44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五)
1.45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六)
1.46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七)
1.47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八)
1.48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九)
1.49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十)
1.50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十一)
1.51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十二)
1.52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十三)
1.53 起动、停止、点动混合电路(十四)
1.54 新颖实用的起动、停止、点动控制电路
1.55 具有三重互锁保护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1.56 电动机多地控制电路
1.57 三地控制电动机可逆点动、起动、停止控制电路(一)
1.58 三地控制电动机可逆点动、起动、停止控制电路(二)
二. 第2章 电动机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2.1 单按钮控制电动机-△起动控制电路(一)
2.2 单按钮控制电动机-△起动控制电路(二)
2.3 单按钮控制电动机进行自动-△起停电路
2.4 -△不间断连续换接起动电路
2.5 延边三角形自动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2.6 延边三角形手动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2.7 --△两级手动起动控制电路
2.8 采用电流继电器完成-△自动减压起动电路
2.9 采用三只接触器完成-△减压起动自动控制电路
2.10 延长转换时间的防飞弧-△减压起动控制电路(一)
2.11 延长转换时间的防飞弧-△减压起动控制电路(二)
2.12 手动串联电阻起动控制电路(一)
2.13 手动串联电阻起动控制电路(二)
2.14 定子绕组串联电阻起动自动控制电路(一)
2.15 定子绕组串联电阻起动自动控制电路(二)
2.16 电动机串电抗器起动自动控制电路
2.17 具有手动/自动功能的转子绕组三级串电阻起动控制电路
2.18 自耦变压器手动控制减压起动电路
2.19 自耦变压器自动控制减压起动电路(一)
2.20 自耦变压器自动控制减压起动电路(二)
2.21 自耦减压两级手动起动控制电路
2.22 QJ3系列手动自耦减压起动器接线方法
2.23 XJ01系列自耦减压起动器电路
2.24 用DJ1-C、P电流时间转换装置控制电动机-△转换起动
2.25 用DJ1-A、B、E电流时间转换装置控制电动机-△转换起动
2.26 频敏变阻器起动控制电路
2.27 频敏变阻器可逆自动起动控制电路
2.28 频敏变阻器可逆手动起动控制电路
2.29 用频敏变阻器完成的单向手动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2.30 频敏变阻器正反转手动控制电路(一)
2.31 频敏变阻器正反转手动控制电路(二)
2.32 频敏变阻器正反转自动控制电路(一)
2.33 频敏变阻器正反转自动控制电路(二)
2.34 用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控制点完成-△减压自动起动控制电路
2.35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控制电抗器减压起动电路
2.36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完成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2.37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完成自耦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2.38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控制频敏变阻器起动电路
2.39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控制电动机串电阻起动电路
2.40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控制电动机-△起动电路
2.41 绕线转子电动机三级串电阻自动起动控制电路(一)
2.42 绕线转子电动机三级串电阻自动起动控制电路(二)
2.43 绕线转子电动机三级串电阻自动起动控制电路(三)
2.44 绕线转子电动机三级串电阻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四)
2.45 绕线转子电动机三级串电阻自动起动控制电路(五)
2.46 绕线转子电动机三级串电阻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六)
2.47 绕线转子电动机三级串电阻自动起动控制电路(七)
2.48 绕线转子电动机三级串电阻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八)
三. 第3章 电动机制动电路
3.1 能耗制动控制电路
3.2 单向起动、点动、制动控制电路
3.3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对电动机进行可逆能耗制动控制
3.4 用失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控制电动机单向能耗制动电路
3.5 半波整流单向能耗制动控制电路
3.6 半波整流可逆能耗制动控制电路
3.7 全波整流单向能耗制动控制电路
3.8 全波整流可逆能耗制动控制电路(一)
3.9 全波整流可逆能耗制动控制电路(二)
3.10 全波整流可逆能耗制动控制电路(三)
3.11 简单实用的可逆能耗制动控制电路
3.12 单管单向能耗制动手动控制电路
3.13 单管双向能耗制动手动控制电路
3.14 单向全波能耗制动手动控制电路
3.15 双向全波能耗制动手动控制电路
3.16 双向全波能耗制动自动控制电路(一)
3.17 双向全波能耗制动自动控制电路(二)
3.18 单向桥式能耗制动手动控制电路
3.19 双向桥式能耗制动手动控制电路
3.20 电容制动小型电动机控制电路(一)
3.21 电容制动小型电动机控制电路(二)
3.22 电磁抱闸制动控制电路
3.23 改进后的电磁抱闸制动控制电路
3.24 防止制动电磁铁延时释放电路
3.25 单向运转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3.26 单向起动串电阻反接制动控制
3.27 采用不对称电阻的单向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3.28 不用速度继电器的单向反接制动控制电路(一)
3.29 不用速度继电器的单向反接制动控制电路(二)
3.30 不用速度继电器的单向反接制动控制电路(三)
3.31 双向运转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3.32 不用速度继电器的双向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3.33 不用速度继电器完成电动机可逆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3.34 串电阻起动及串电阻制动的正反转反接制动控制电路(一)
3.35 串电阻起动及串电阻制动的正反转反接制动控制电路(二)
3.36 带有限流电阻的正反转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3.37 具有减压起动且带限流的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3.38 具有自励发电和短接功能的制动控制电路
3.39 用速度继电器完成的能耗制动自动控制电路
3.40 多地起动、点动均能进行制动的自动控制电路(一)
3.41 多地起动、点动均能进行制动的自动控制电路(二)
3.42 多地起动、点动均能进行制动的自动控制电路(三)
3.43 两台互相关联的电动机制动自动控制电路(一)
3.44 两台互相关联的电动机制动自动控制电路(二)
3.45 自励发电—短接制动自动控制电路(一)
3.46 自励发电—短接制动自动控制电路(二)
3.47 自励能耗制动手动控制电路
3.48 自励发电—短接制动手动控制电路
3.49 自励能耗制动自动控制电路(一)
3.50 自励能耗制动自动控制电路(二)
四. 第4章 电动机保护电路
4.1 电动机固定转向控制电路(一)
4.2 电动机固定转向控制电路(二)
4.3 电动机固定转向控制电路(三)
4.4 电动机固定转向控制电路(四)
4.5 异地同时开机控制电路
4.6 电动机防盗窃报警控制电路
4.7 -5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接线
4.8 CDS11系列电动机保护器应用电路
4.9 CDS8系列电动机保护器接线
4.10 XJ3系列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接线
4.11 XJ3-D型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实际接线
4.12 XJ3-2、5、G型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实际接线
4.13 GT-G1(工泰产品)电动机保护器应用电路
4.14 新中兴GDH-30数显智能电动机保护器应用电路
4.15 普乐特MAM-A系列微电脑电动机保护器应用电路
4.16 用速饱和电流互感器作电动机断相保护电路
4.17 用一只电压继电器作联结电动机断相保护电路
4.18 用三只电流继电器作电动机断相保护电路
4.19 用6-E漏电继电器作电动机漏电及断相保护电路
4.20 用QM9403型保护器对单相电动机进行保护电路
4.21 用QM9403型保护器对三相电动机进行保护电路
4.22 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对电动机进行过热保护电路
4.23 SSPORR固态断相继电器保护电路
4.24 电动机断相保护电路(一)
4.25 电动机断相保护电路(二)
4.26 电动机断相保护电路(三)
4.27 电动机相序保护电路
4.28 电动机过热、进水保护电路
4.29 星-三角起动的三相电动机堵转保护电路
4.30 热敏晶闸管电动机过热保护电路
五. 第5章 电动机调速电路
5.1 单相电动机简易调速电路
5.2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完成双速电动机自动加速控制电路
5.3 -△-2联结三速电动机手动控制电路
5.4 2/双速电动机手动控制电路
5.5 /双速电动机手动控制电路
5.6 2△/双速电动机手动控制电路
5.7 2/2双速电动机手动控制电路
5.8 双速电动机自动加速电路
5.9 三速电动机自动加速电路
5.10 △--2联结三速电动机手动控制电路
5.11 △-△-2-2联结四速电动机手动控制电路
5.12 电磁调速控制器应用电路
5.13 双速电动机手动及自动升速控制电路
5.14 双速电动机顺序升速起动、逆序降速停止控制电路
5.15 双速电动机自动加速控制电路(一)
5.16 双速电动机自动加速控制电路(二)
5.17 双速电动机自动加速控制电路(三)
5.18 双速电动机自动加速控制电路(四)
5.19 三速电动机自动加速控制电路
六. 第6章 变频器、软起动器应用电路
6.1 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用法电路
6.2 电动机单向工频/变频切换控制电路
6.3 变频/工频全可逆控制的变频器电路
6.4 具有点动功能的变频器控制电路
6.5 具有点动功能的可逆变频器控制电路
6.6 变频/工频具有点动功能的变频器控制电路
6.7 具有单机分别独立运行、联机同步运行的变频器控制电路
6.8 无反转功能的变频器可逆控制电路
6.9 用FR-AT三速设定操作箱控制的变频器调速电路
6.10 变频器控制电动机可逆调速电路
6.11 软起动器一拖三主回路连接电路
6.12 用一台软起动器控制两台电动机一开一备电路
6.13 用电接点压力表配合变频器实现供水恒压调速电路
6.14 常熟CR1系列电动机软起动器实际应用电路
6.15 用一台ABB软起动器起动四台电动机电路
七. 第7章 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
7.1 效果理想的顺序自动控制电路
7.2 两台传送带起动、停止控制电路
7.3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任意停止控制电路(一)
7.4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任意停止控制电路(二)
7.5 两台电动机顺序自动起动、逆序自动停止控制电路(一)
7.6 两台电动机顺序自动起动、逆序自动停止控制电路(二)
7.7 两台电动机顺序自动起动、逆序自动停止控制电路(三)
7.8 两台电动机顺序自动起动、顺序自动停止控制电路
7.9 三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控制电路
7.10 三台电动机顺序自动起动、顺序自动停止控制电路
7.11 三台电动机顺序自动起动、逆序自动停止控制电路(一)
7.12 三台电动机顺序自动起动、逆序自动停止控制电路(二)
7.13 四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控制电路
7.14 六台电动机逐台延时起动电路(一)
7.15 六台电动机逐台延时起动电路(二)
7.16 六台电动机手动逐台顺序起动控制电路
7.17 两台电动机任意一台先开后停而另一台则后开先停顺序控制电路
7.18 用一只得电延时头和一只失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控制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
逆序停止电路
7.19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顺序停止自动控制电路
八. 第8章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8.1 一种往返循环自动回到原位停止控制电路
8.2 自动往返带慢速定位缓冲控制电路
8.3 自动往返控制超限位保护电路(一)
8.4 自动往返控制超限位保护电路(二)
8.5 仅用一只行程开关实现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8.6 自动往返循环控制电路(一)
8.7 自动往返循环控制电路(二)
九. 第9章 照明控制电路
9.1 两只双联开关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一)
9.2 两只双联开关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二)
9.3 两只双联开关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三)
9.4 两只双联开关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四)
9.5 两只双联开关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五)
9.6 三地控制一盏灯电路
9.7 四地控制一盏灯电路
9.8 六地控制一盏灯电路
9.9 触摸式三地延时开关电路
9.10 路灯自动控制电路
十. 0章 供排水控制电路
10.1 一种简单实用的供水控制电路
10.2 一种简单实用的排水控制电路
10.3 具有手动、自动、高水位保护功能的供水泵控制电路
10.4 具有手动、自动、低水位保护功能的排水泵控制电路
10.5 防止抽水泵空抽保护电路
10.6 给、排水手动/定时控制电路
10.7 用电接点压力表控制增压水罐自动补水电路
10.8 水泵两用一备控制电路
10.9 两台水泵轮流工作控制电路
10.10 两台水泵电动机转换工作并任意故障自投控制电路
10.11 采用两只中间继电器控制的水位控制电路
10.12 水池、水塔用水循环控制电路
10.13 水池与水箱联动控制电路
10.14 水塔、水池联动上水控制电路
10.15 用DF-96A/B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直接控制单相220V水泵向上水池供水
电路
10.16 用DF-96A/B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扩展220V交流继电器控制单相220V水泵
向上水池供水电路
10.17 用DF-96A/B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直接控制单相220V水泵由下水池排水
电路
10.18 用DF-96A/B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扩展220V交流接触器控制单相220V水泵
由下水池排水电路
10.19 用DF-96A/B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扩展220V交流接触器控制三相380V水泵
由下水池排水电路
10.20 用DF-96A/B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扩展380V交流接触器控制三相380V水泵
由下水池排水电路
10.21 用DF-96D型全自动水位自动控制器直接控制单相220V水泵上、下水池
电路
10.22 用DF-96D型全自动水位自动控制器扩展220V交流接触器控制三相380V
水泵上、下水池电路
10.23 用DF-96D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扩展220V交流接触器控制三相380V水泵
上、下水池电路
10.24 555水位控制器电路
10.25 用JYB714控制供水泵手动/自动电路
10.26 用JYB714控制排水泵手动/自动电路
10.27 用JYB电子式液位继电器给水、排水应用电路
10.28 MXY70-AB水位开关实际应用控制电路(一)
10.29 MXY70-AB水位开关实际应用控制电路(二)
10.30 正泰NJYW1型液位继电器(110/220V)排水方式接线
10.31 正泰NJYW1型液位继电器(110/220V)供水方式接线
10.32 正泰NJYW1型液位继电器(220/380V)供水方式接线
10.33 正泰NJYW1型液位继电器(220/380V)排水方式接线
10.34 正泰NJYW1型液位继电器上、下池水位控制220V接线
10.35 正泰NJYW1型液位继电器上、下池水位控制380V接线
10.36 全自动水箱放水电路
10.37 供水水位自动控制电路
10.38 排水水位自动控制电路
10.39 用干簧管作液位自动控制电路
10.40 抽水式水位控制电路
10.41 电动机过热、浸水保护电路
10.42 用数字集成电路实现的液位自动控制电路
10.43 自动供水控制电路
10.44 水位自动控制电路(一)
10.45 水位自动控制电路(二)
10.46 电子水位指示电路
10.47 供水自动控制电路
10.48 水塔、水池循环用水控制电路
10.49 蓄水池、水塔联控自动控制电路
10.50 楼下水池、楼顶水箱自动给水控制电路
10.51 两台水泵电动机备用泵故障自动互投控制电路
10.52 两台水泵电动机故障互投控制电路
10.53 三台供水泵电动机轮流定时控制电路
10.54 两台水泵电动机自动故障自投电路
10.55 两台水泵电动机转换工作并任意故障自投控制电路
十一. 1章 其他电路
11.1 简单的双路三相电源自投装置
11.2 体积小型NTE8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接线
11.3 交流接触器节电直流无声运行电路
11.4 用两只白炽灯泡和一只电容器组成的相序指示器
11.5 用耐压机查找电动机接地点电路
11.6 CD2系列鉴相鉴幅漏电继电器应用接线
11.7 浪涌保护器在TT接地系统中的安装方式
11.8 浪涌保护器在IT接地系统中的安装方式
11.9 浪涌保护器在TN-S接地系统中的安装方式
11.10 浪涌保护器在TN-C-S接地系统中的安装方式
11.11 开机信号预警电路
11.12 正反转控制器控制电动机间歇运转电路
11.13 JS11PDN型搅拌机控制器应用电路
11.14 卷扬机控制电路
11.15 KG316T、KG316T-R、KG316TQ微电脑时控开关接线方法
11.16 KG316T-Ⅱ微电脑时控开关接线
11.17 采用得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完成的电磁离合器强励磁控制电路
11.18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式继电器完成开机预警控制电路
11.19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完成重载起动控制电路(一)
11.20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完成重载起动控制电路(二)
11.21 用得电延时头配合接触器实现电动机定时停机控制电路
11.22 重载设备起动控制电路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与实践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控制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赋予了机械设备智慧,使得生产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安全。本书旨在深入浅出地剖析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原理,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框架。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电气控制元件到复杂的PLC编程与应用,再到变频器、伺服系统等高级驱动技术,力求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 第一章:工业电气控制基础 本章将从最基本的电气知识讲起,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常用电气元件的特性、选型与接线方法,包括: 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 这些是电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护与控制元件。我们将讲解它们的结构原理、工作特性、额定参数以及在不同电路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如何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如何利用接触器实现电机的直接启动、反向启动和Y-Δ降压启动。 按钮、开关、限位开关: 这些是人机交互和状态感知的关键。本书将深入分析各种按钮(常开、常闭、自锁、互锁)、选择开关、拨动开关以及限位开关(机械式、接近式)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例如如何设计紧急停止按钮电路,如何利用限位开关实现行程控制。 指示灯、信号灯: 用于直观地向操作人员反馈设备状态。我们将介绍不同颜色、不同发光原理(白炽灯、LED)的指示灯,以及它们在故障指示、运行状态显示等方面的应用。 电动机: 作为工业生产中最普遍的动力源,电动机的类型(感应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的启动和制动方法是理解控制电路的基础。我们将重点讲解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启动特性和控制方式。 基本电气图纸的阅读与绘制: 这是进行电气设计和故障排查的必备技能。本书将详细讲解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安装图等常见图纸的符号、图例以及阅读方法,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需求绘制简单的电气控制图。 第二章: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本章将聚焦PLC,从其基本原理到实际应用进行全面阐述。 PLC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详细介绍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等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并讲解PLC扫描周期、I/O刷新、程序执行等工作流程。 PLC编程语言与指令系统: 重点介绍梯形图(LD)、指令表(IL)、功能块图(FBD)等主流PLC编程语言,并深入讲解常用的基本指令(如触点、线圈、定时器、计数器)以及复杂指令(如移位指令、比较指令、算术指令)。 PLC的输入/输出(I/O)处理: 讲解数字量输入/输出(DI/DO)和模拟量输入/输出(AI/AO)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I/O模块,例如如何处理来自传感器、开关的数字信号,如何读取温度、压力等模拟量信号,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PLC的定时器与计数器应用: 定时器和计数器是PLC编程中极其重要的功能。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定时器(延时通、延时断、瞬时)、计数器(加计数、减计数、加减计数)的工作原理,并提供丰富的应用实例,如延时启动、周期性开关、计数生产数量等。 PLC的位/字逻辑运算: 讲解AND、OR、XOR、NOT等基本逻辑运算在PLC程序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数据的位操作和字操作,例如实现多条件联锁、数据传输与处理等。 PLC的程序结构与设计方法: 介绍如何组织PLC程序,包括子程序、中断程序等,以及PLC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调试技巧。 PLC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讲解PLC如何与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变频器、HMI(人机界面)等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和交互。 第三章:变频器与电机调速控制 变频器是实现电机无级调速的关键设备,它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实现更精密的运动控制。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详细介绍变频器的整流、滤波、逆变等核心工作环节,以及变频器的基本控制方式(V/f控制、矢量控制)。 变频器的选型与参数设置: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电机的功率、电压、负载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变频器,并讲解变频器中常用的参数设置,如额定频率、加速时间、减速时间、过载保护等。 变频器的控制接口与接线: 介绍变频器的数字量输入、模拟量输入、继电器输出等接口,并提供常见的接线方法,如外部端子控制、通信控制等。 变频器的典型应用实例: 恒压恒频供水系统: 通过变频器精确控制水泵的转速,实现恒定的供水压力。 风机流量控制: 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风机的转速,以控制风量。 传送带速度调节: 实现不同速度的物料输送。 起重机、卷扬机速度控制: 实现平稳的起升和下降。 第四章:伺服系统与精密运动控制 伺服系统以其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的特点,在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伺服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介绍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编码器等核心组成部分,以及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矩控制等。 伺服电机的类型与特性: 讲解伺服电机的类型(交流伺服、直流伺服)、结构特点以及与普通电机的区别。 伺服系统的接口与通信: 介绍伺服系统常用的接口类型(脉冲接口、串行通信接口)以及与PLC的连接方式。 伺服系统的编程与调试: 讲解如何在PLC中对伺服系统进行编程,包括设置目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以及伺服系统的调试方法。 伺服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机器人手臂的精确运动控制: 实现多关节的联动和精确轨迹跟踪。 数控机床的轴向进给控制: 实现高精度的加工轨迹。 自动化装配线上的定位与抓取: 实现快速、精准的工件定位和抓取。 印刷、包装设备的精确同步控制: 实现不同工序之间的精确同步。 第五章:常用自动化控制回路设计与实例 本章将整合前几章的知识,通过大量具体的控制回路设计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电机启动与停止控制回路: 单相/三相电机的直接启动、停止控制。 电机反向启动控制。 Y-Δ降压启动控制。 带自锁和互锁的启动停止控制。 电机连续运行与点动控制回路: 实现电机的连续运行和单次短时启动。 多台电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回路: 实现多台电机按照预设顺序启动或停止,避免冲击。 液位控制系统: 利用液位开关或模拟量传感器实现水箱的自动补水或排水。 PLC控制水泵的启停,维持液位稳定。 温度控制系统: 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制冷元件实现恒温控制。 PLC PID控制的应用。 压力控制系统: 利用压力传感器和执行器(如阀门)实现压力的稳定。 输送带与物料分拣系统: 利用光电传感器、限位开关和PLC实现物料的检测、定位和分拣。 变频器控制输送带速度,实现不同物料的输送。 安全联锁控制回路: 例如,门未关闭时设备无法启动,夹具到位时才能进行加工等,保证生产安全。 故障检测与报警回路: 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设备异常,并通过指示灯、声光报警器或HMI发出警报。 第六章:工业通信与网络 在现代自动化系统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至关重要。本章将介绍常见的工业通信协议和网络。 串行通信(RS232/RS485): 讲解其基本原理、通信方式以及在PLC与上位机、变频器之间的应用。 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 PROFINET, Modbus TCP/IP): 介绍这些主流工业以太网协议的特点、优势以及在构建大型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 现场总线(PROFIBUS, DeviceNet, CC-Link): 讲解现场总线的概念、拓扑结构以及在现场设备连接中的应用。 HMI(人机界面)与SCADA系统: 介绍HMI在人机交互中的作用,以及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在数据采集、监控和管理中的功能。 第七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掌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以及有效地进行故障排除,是保证生产连续性的关键。 系统安装与布线规范: 强调规范的电气安装和布线对于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系统调试方法与流程: 介绍从单组件测试到联调的系统调试步骤。 常见故障现象分析: 针对各种电气元件、PLC、变频器、伺服系统等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和排除方法指导。 诊断工具与技术: 介绍如何利用万用表、示波器、PLC诊断工具等进行故障排查。 预防性维护与定期检查: 强调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以减少故障发生率。 本书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坚实平台。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提升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专业技能。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方面,这本书的流畅度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技术书籍的“通病”就是图文信息分离得太厉害,读者需要频繁地在图表和文字说明之间来回切换,导致思路很容易被打断。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几乎每一个关键步骤的说明,都会紧接着相应的电路图或者接线示意的标注,信息流动的连贯性非常高。比如,当它描述到某个继电器的辅助触点如何接入控制回路时,图上会用醒目的颜色或者箭头直接标出信号流向,让人一目了然,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认知负荷。更赞的是,书中所选用的元器件型号和规范都非常贴近当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标准,这为读者后续的采购和实际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书上说的是A型,我买到的却是B型,结果对不上号”的尴尬。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团队对读者实际操作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上醒目的橙色字体,透露出一种专业和可靠的感觉。我一直觉得,一本技术类的书籍,它的“精气神”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包装上,而这本《电工实用控制电路333例》显然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当我拿到它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厚实和印刷的清晰度,这在翻阅过程中非常重要,毕竟要经常对照图纸和文字说明,模糊不清的印刷只会增加阅读的挫败感。内页的排版也做得很有条理,每一个例子的编号清晰可见,代码块和电路图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不会让人在寻找特定信息时感到混乱。那种沉甸甸的手感,总能给人一种“这是一本可以信赖的工具书”的预感。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一些关键的术语或者操作步骤,都会用不同的字体或者高亮来突出显示,这对于像我这种需要快速定位和查找资料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的体量看起来不小,但组织得当的结构,让它在庞杂的知识点中依然保持了清晰的脉络。

评分

在技术深度方面,这本书的把握拿捏得相当到位,它成功地在“浅显易懂”和“技术严谨”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它提供的基础示例(比如单相电机启动电路)解释得非常细致,从元器件的选择依据到每一个导线的连接目的,都做了详尽的白话解释,避免了太多拗口的专业术语吓跑新手。然而,当你翻到后面涉及变频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应用的章节时,它的深度又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它不会只停留在简单的输入输出映射上,而是会探讨一些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干扰抑制、故障诊断和程序优化技巧。例如,在介绍一个复杂联动控制时,书中对不同控制逻辑(如互锁、自锁)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这种层层递进的设计,确保了无论是刚入行的年轻人,还是想更新知识结构的老兵,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份价值。它更像一个知识的金字塔,地基打得牢固,顶端又能触及到相对前沿的应用实践。

评分

这本汇集了三百多个例子的技术宝典,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问题解决手册”。它的价值不在于教你背诵多少公式,而在于教会你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系统性地拆解复杂任务,然后用模块化的方式去构建解决方案。通过阅读大量的案例,我发现自己对于电路图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以前面对一张复杂的工业控制图纸,我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理清信号的路径和逻辑关系,现在,得益于书中反复出现的不同拓扑结构和常见的逻辑组合模式,我能更快地在大脑中构建出这个电路的“骨架”。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比任何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都来得实际和有效。它让我不再惧怕面对那些看似密密麻麻的电线和符号,而是将其视为可以被逻辑武装和攻克的对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将晦涩的电气控制知识,转化成了可以快速复制和应用的工程实践经验。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比较“动手”的实践派学习者,纯理论的教材对我来说总有些枯燥乏味,很容易就读不进去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就在于它那种强烈的“实战导向”。它不是那种空泛地讲解什么继电器原理或者接触器特性的书,而是直接把你扔到了一个具体问题的面前——“如何用最经济的方式实现一个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然后一步步地用详实的例子带你走完整个设计、接线到调试的全过程。每个案例的设置都非常贴近工厂或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常见的自动启停、延时保护、PLC入门级的逻辑控制等等,每一个都是我过去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或者听说过的“硬骨头”。这种“问题—方案—实现”的结构,极大地激发了我去动手验证的欲望。我甚至会把书上的某个经典案例拉到我的实验台上,对照着图纸一步步接线,那种看到电路按预期运行起来的成就感,是单纯看书本文字描述完全无法比拟的。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电工坐在你身边,手把手教你如何解决实际难题,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理论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