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定价:90.00元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116035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病虫测报是植保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各级植保机构和广大测报技术人员锐意进取、大胆创新,通过加强体系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加强技术研究,提高了测报技术水平,病虫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到位率显著提高,在重大病虫防控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支撑和宣传发动作用。
为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发展对策,推动测报事业健康发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10年10月在河南郑州市召开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了近年来病虫测报所取得的成绩,表彰全国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并就各地加强体系建设,稳定测报队伍;争取经费支持,改善测报条件;创新预报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加强网络建设,推进测报工作数字化;加强技术研究,提高预报准确率;加强工具开发,提高监测工作自动化;加强项目管理,推进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区域站建设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广泛研讨,并分析当前病虫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为增强会议宣传效果,推广交流经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会前组织开展了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典型经验论文征集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全国植保系统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各级植保部门提交的论文260多篇。我们从中筛选出93篇论文予以发表,供全国各级植保系统学习参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推动我国农作物病虫测报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录
体系建设
构建现代化病虫测报体系,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
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提高测报质量
四川省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成就与经验
四川基层植保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稳定测报队伍
关于完善海南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探讨
基层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体系现状浅析与建设策略
加快公共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发展
健全植保体系,强化植保社会化服务功能
构建新型植保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黄冈市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思考
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
加强测报体系建设高效服务“三农”
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提高测报数据准确率
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开创邓州植保模式
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农作物病虫测报基层网络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病虫测报工作,提升植保公共服务水平
关于加强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思考
九江市植保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
信丰县加强公共植保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强化病虫测报网络建设,推进测报工作数字化
福建省聘用村级农民植保员工作之实践
争取病虫测报经费支持,改善测报条件
预报发布
信息网络
技术创新
区域站建设
业务建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就足够吸引人,特别是对于长期在一线从事农业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农民朋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甚至是对农业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套书一定汇聚了全国各地最前沿、最实用的病虫测报经验,那些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遇到的典型病虫害,以及应对它们的神奇方法,都可能被收录其中。我特别期待看到一些“疑难杂症”的案例分析,比如那些难以识别、难以防治的病虫害,书中是否能提供清晰的诊断依据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有没有介绍一些创新的测报技术,比如利用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来提升测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另外,“启示”二字也让我遐想,这不仅仅是经验的堆砌,更希望能从中读出一些共性的、可推广的理念和方法,能够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甚至引领整个病虫测报领域的发展方向。我设想,这本书或许能成为一本“工具书”,随时翻阅,解决燃眉之急;或许也能成为一本“思想库”,启发我们跳出固有思维,探索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病虫害管理模式。它就像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大家共同的努力与智慧。
评分说实话,我对于“病虫测报”这个领域是既熟悉又感到一些挑战。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防不胜防;挑战是因为科学的测报和精准的防治,是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但有时候感觉方法不够系统,知识不够更新。因此,看到《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这个书名,我第一反应就是它可能提供了一次“集中充电”的机会。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包括它们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适生环境等等,这些都是精准测报的基础。同时,我更希望从中学习到一些“预警”的艺术。如何通过对气候条件、作物生长状况、历史发生数据等多个维度的综合分析,来预测未来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有没有一些成熟的预测模型或者预警指标可以借鉴?此外,“启示”这个词很有分量,它暗示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智慧的启迪者。我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说明在面对突发性、大规模病虫害爆发时,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测报体系,将损失降到最低的,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至关重要。
评分我看到《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这个书名,脑海中立即浮现出的是一系列生动而具体的画面。我可以想象,这本书里一定充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测报员和研究人员,他们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关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真实图景。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各种病虫害的“身份证”,比如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在田间地头进行准确识别?此外,测报技术本身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书中是否会深入讲解各种采样方法,比如如何科学地确定采样点、采样频率和采样数量,以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我还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预警案例,例如在某个地区,通过精密的监测和分析,成功预测到了某种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从而为农民赢得了宝贵的防治时间。这种“启示”性的内容,正是我们一线人员最需要的。它不仅仅是教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帮助我们提升整体的病虫害管理水平。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让我产生了一种“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联想。我想象中的这本论文集,就像是一个全国性的“智囊团”的集体智慧结晶。它可能收录了来自不同省份、不同研究单位、不同一线实践者的宝贵经验,涵盖了各种作物、各种病虫害的监测、诊断、预警和防治的最新成果。我特别期待那些“接地气”的经验分享,比如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利用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进行病虫测报?有没有一些“土办法”,但却非常实用,能够帮助基层技术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启示”这个词也让我对这本书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它不仅仅是经验的罗列,更希望能够从中读出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比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来革新传统的病虫测报模式?如何构建更加高效、智能、精准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看到病虫测报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农业生产挑战。
评分光是看到“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这个副标题,我就知道这本书绝对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它可能承载着大量专业知识和技术细节。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群辛勤的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在全国各地奔波,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我想象着,书中可能包含了针对不同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的病虫害监测方法,比如如何通过田间调查、诱捕器、显微镜等工具来识别病原体和害虫,如何评估其发生程度和危害潜力。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测报”本身的方法论,例如不同监测频次的选择,不同取样策略的设计,以及如何将监测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预警信息。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定量化的评估模型,或者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我想,这些都是决定测报工作能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的关键。一本好的论文集,不应该仅仅罗列结果,更应该深入剖析过程,解释原理,并提供可操作的指导,让读者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