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这样给孩子定计划:给孩子好的未来
定价:39.80元
售价:30.2元,便宜9.6元,折扣75
作者:刘琳琳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58215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会遇到很多困惑或者难以用自己经验来解决的问题,比如孩子上学焦虑和考试焦虑怎么办、什么时候留学*好、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怎么选择专业等,这些涉及孩子方方面面的养育知识,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有价值的参考。另外,本书作者刘琳琳女士作为生涯规划师,为多所大中小院校做过职业生涯的讲座和培训,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这不仅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书,也是一本生涯规划的科学普及书。
内容提要
这本书介绍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多年解答家长咨询和跟踪咨询孩子成长的经验,用真实的案例来论述问题以及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娓娓道来,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规划更好的未来。
如何更好地规划学业生涯?
什么时候出国留学*好?
如何塑造孩子的行为和习惯?
如何帮助中学生储备技能,以应对面试和简历?
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如何与孩子交流、探讨职业世界?
……
无论您是一名家长还是一位老师,相信本书都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懂得孩子,懂得怎么更科学地实施教育,以协助孩子培养更好的兴趣、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及更科学地规划学业和职业生涯。
目录
目录
推荐序一 何以解惑,唯有规划/001
推荐序二 我们能给孩子好的未来是什么?/003
推荐序三 生涯规划的行动方案?/005
推荐序四 灵活规划,让生涯更可贵/007
章 和孩子一起认识生涯规划/001
节 职业世界初探/003
第二节 理想的丰满/018
第三节 未雨绸缪/022
第二章 学业规划的重点/033
节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035
第二节 孩子上学焦虑、考试焦虑,我该如何帮忙?/040
第三节 孩子没有特长怎么办?/050
第四节 什么时候留学好?/053
第三章 家长应该规避的问题/061
节 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063
第二节 培养60分的孩子/076
第三节 青春期孩子的行为紊乱怎么办?/081
第四章 智能管理的关注点/085
节 男儿有泪不轻弹/088
第二节 孩子的兴趣为什么这么广泛?/095
第三节 作业必须按时完成吗?/098
第五章 生涯全面分析/105
节 兴趣探索/107
第二节 技能探索/124
第三节 性格探索/135
第四节 价值观探索/150
第六章 成长的协调配合/171
节 一个朋友也没有/173
第二节 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183
第三节 遇到找茬的坏小子怎么办?/191
第四节 当鸡头还是凤尾/205
第七章 生涯管理/211
节 生活习惯的培养/213
第二节 学习行为的塑造/222
第三节 选专业到底看什么?/229
第四节 海外名校尖子生为何突然要退学?/237
第五节 计划年年做/249
第六节 每一次简历都是总结人生,每一次面试都是浴火重生/251
作者介绍
刘琳琳,两个男孩的妈妈,亲子关系专家,生涯规划教育专家,育儿畅销书作家,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
“北京大学名师大家进校园”项目特聘专家,“北师大脑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全国多所重点中小学(清华附小、北师大二附中、十一学校、陈经纶学校等)特聘职业规划专家;北理工、北化工等多所重点高校生涯咨询室特邀专家督导。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职妈妈,时间管理对我来说永远是一个挑战。我读过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但它们大多是针对成年职场的效率提升,很少能真正考虑到家庭中两个或多个角色的复杂性。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以“孩子成长阶段为核心”的时间规划框架。作者在不同章节对不同年龄段孩子(从学龄前到青春期)的需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规划侧重点。比如,早期侧重习惯养成,中期侧重兴趣探索与时间分配的平衡,后期则着重于自我管理和抗压能力。这种阶段性的指导,让我感觉不是在看一本通用的指南,而是在阅读一本针对我家孩子当前阶段的“专属指南”。最让我受益的是关于“家庭协作计划”的章节,它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家庭会议模板,让全家都能参与到规划中来,大大减轻了我一个人的压力,也让孩子对自己的日程安排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及时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科学、更有效率地规划我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市面上的育儿书汗牛充栋,很多都是空泛的理论,或者只关注某一个单一的方面,比如学习技巧或者情绪管理。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全面,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计划”,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要做计划”以及“如何让计划真正落地”。作者似乎非常理解现代家庭的痛点——我们既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又害怕过度规划扼杀了他们的天性。书中提供的方法论非常具体,不是那种“你应该如何”的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示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孩子如何通过系统性的规划,逐步建立起自律和目标感。特别是关于“计划的弹性”那一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调了计划不是僵死的枷锁,而是帮助孩子应对不确定性的工具,这一点非常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让我对未来的亲子沟通更有信心了。
评分坦白讲,我一开始是有点抗拒“给孩子定计划”这种说法的,总觉得这听起来太像军事化管理了,担心会把孩子的童年变得枯燥乏味。然而,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顾虑完全被打消了。作者非常巧妙地将“计划”与“探索和自由”结合了起来。她强调,好的计划是为了给孩子创造“可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明确的边界内,更放心地去尝试和犯错。书中关于如何引导孩子参与制定计划的部分,简直是妙笔生花。它不是家长单方面下达命令,而是像引导一场合作项目,让孩子从“被规划者”变成“规划者”。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跟我的小学五年级的女儿讨论下周的阅读目标,她给出的反馈和她自己设计的奖励机制,比我预想的要精彩得多。这本书成功地将“计划”这个略显沉重的词汇,转化成了一种赋能的工具,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信任。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这种“完美主义”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一剂良药。我常常因为孩子某一天的小小偏离,就感到焦虑,担心这会影响到长远的规划。这本书却非常温柔地提醒我们,关注“过程中的小胜利”远比苛求“最终的完美结果”重要得多。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细腻,充满了一种深沉的理解和同理心。你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而不是在说教。书中关于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比如生病、兴趣转移等情况时,如何调整计划又不至于全盘崩溃的策略,对我尤其受用。它提供了一系列“B计划”和“缓冲时间”的设置方法,让我学会了放过自己和孩子。这让我意识到,教育孩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这本书教会我的,是如何更平和、更具韧性地面对亲子教育中的起伏。
评分我是一个对“结构化思维”比较执着的人,平时工作中就很注重流程和文档的清晰度。所以,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最先吸引我的是它条理清晰的框架感。它不是那种东拉西扯的随笔,而是像一份操作手册,但又充满了人文关怀。作者对于“目标设定”的拆解非常到位,从宏观的家庭愿景,一步步下沉到周计划、日待办清单的层级划分,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步骤和建议的工具(比如日历、看板等)。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失败复盘”的处理方式。很多育儿书总是强调成功经验,但生活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这本书坦诚地指出了计划执行中的常见陷阱,并提供了冷静、建设性的修正方案,而不是责备孩子或父母。这种务实和不回避问题的态度,让我觉得作者是一位真正深入实践的专家,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读完后,我立刻动手给自己和孩子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季度回顾机制,感觉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