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实现及应用
定价:36.00元
作者:张立材,王民,高有堂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635260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系统讲述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实现及应用的教材。本书主要讲述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重点讨论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介绍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原理和方法、有关多采样率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高效实现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的典型应用,结合各章例题和习题介绍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和相近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1.1 信号和信号处理
1.1.1 信号的特征与分类
1.1.2 典型的信号处理运算
1.2 时域离散信号
1.2.1 时域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
1.2.2 典型的时域离散信号
1.2.3 周期序列
1.2.4 离散序列的时域运算
1.2.5 任意序列的单位脉冲序列表示
1.3 时域离散系统
1.3.1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
1.3.2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1.3.3 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1.4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1.4.1 N阶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差分方程描述
1.4.2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递推解法
1.4.3 用MAT1AB求解差分方程
1.5 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方法
1.5.1 时域采样
1.5.2 采样在频域中的效应
1.5.3 模拟信号的恢复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
第3章 离散傅叶变换
第4章 数字滤波器的算法结构
第5章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第6章 FIR数学滤波器的设计
第7章 多采样率数字信息处理
第8章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与应用举例
附录 MATLAB信号处理工具函数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纸张的厚实度保证了在反复翻阅和圈点时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非常重要。我注意到书中插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都非常高,特别是那些表示时域和频域响应的图形,线条非常锐利,有助于区分不同的系统特性。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是书本的逻辑组织是否流畅,从基础概念的铺垫到复杂算法的推导,过渡是否自然。如果能做到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思维方式的塑造。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建立起一种系统性的、自上而下的信号处理问题解决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调,让人联想到数据的海洋和复杂的算法。我拿到书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它挺厚实的,感觉内容会非常充实。我一直对信号处理这块挺感兴趣的,尤其是在现代通信和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总觉得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领域。这本书的排版看起来很清晰,图表也比较多,这对于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非常有帮助。我特别留意了目录,感觉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基础的理论推导到实际的系统实现都有涉及。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系统地梳理一下我对离散傅里叶变换、Z变换这些核心概念的理解,并真正弄明白它们在工程实践中是如何被应用的。毕竟,光知道公式还不够,如何把理论转化为可运行的代码和可靠的系统,才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关键。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是想找到一些关于现代DSP芯片和FPGA实现方面的详尽介绍。现在很多教材都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而这本书的副标题里明确提到了“实现”,这让我对它抱有更高的期望。我希望书中能不仅仅停留在算法层面,而是能深入到具体的硬件加速或软件优化策略。比如,在使用定点运算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溢出控制和精度管理;在实现FFT时,有没有给出一些高效的位翻转算法的C语言或汇编层面的伪代码示例。如果能结合一些主流的DSP平台(如TI的C6000系列或者ADI的SHARC系列)的编程模型来讲解,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很有潜力去覆盖这些实践性的内容,希望它能成为我从理论到实践之间那座坚实的桥梁。
评分说实话,刚翻开前几章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数学公式阵列确实让人有点心悸。它没有回避那些必要的理论深度,这一点我挺欣赏的,毕竟想吃透数字信号处理这碗饭,绕不过这些硬骨头。那些关于采样定理、量化误差的深入探讨,写得非常细致,感觉作者在讲解这些基本原理时,是站在一个非常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力求逻辑上的严密性。不过,说实话,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多花点时间去消化这些严谨的论证。我更期待的是后续章节中关于滤波器设计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的详细剖析。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比如通带纹波、阻带衰减)来选择和设计合适的IIR或FIR滤波器。这才是真正体现“应用”价值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行文风格是偏向学术和严谨的,不像有些科普读物那样轻松活泼。它更像是为已经具备一定工程背景或者正在进行相关专业学习的学生准备的教材。我对其中关于自适应滤波和谱估计的部分非常感兴趣,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区分普通信号处理和高级应用的关键。我希望作者能清晰地阐述LMS算法的工作流程,并提供一些实际的噪声消除或回声消除系统的框图和关键参数设置的指导。同时,对于现代谱分析方法,比如Welch法或最大熵谱估计,如果能配上一些用MATLAB或Python工具箱实现的对比仿真结果,那读起来的直观感受会大大提升。这种理论与仿真紧密结合的叙述方式,才是现代工程技术书籍的标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