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必读
1,本商品为预售商品,预计在2016年9月上市(本时间仅供参考,具体到货时间以出版社发行通知为准),们预订后请耐心等待。
2,如果您还需要购买本店其他现货书籍,建议您现货书籍和预订书籍分开拍,并联系在线客服。
3,本商品已经低于成本价销售,欲购从速,商品到货后会涨到正常售价。
4,购买本商品意味着您同意商品到货后发货,预售商品我们不承诺在您拍下后72小时内发货。
| 从0到1:将收获筑建在健康之上 | ||
| 定价 | 29.00 | |
| 出版社 | 人民东方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潘怀宗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72 | |
| 字数 | 200 | |
| ISBN编码 | 9787506090582 | |
不养生,明日养医生。
正如作者潘怀宗教授在自序中写到的一样,要努力将养生之道融于生活。他综合十多年来的演讲心得与不断读书吸收的新知,再加上个人身体验和证例搜集,将养生方法整理归纳为6大招,亦是本书的6大章。
无论您收获了什么,一切都要筑建在健康的身体之上;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将归零。
序一谁的收获大?随安得
序二《57健康同学会》走过了500多集 张雅芳
自序将养生之道融于生活潘怀宗
第1章 创造、健康生活环境的5大妙方
1.1 健康住宅自我检测法
1.2 远离电磁波7大对策
1.3 聪明选购安全玩具
1.4 小心家用清洁剂的潜在危害
1.5 排除塑化剂毒素3大步
第2章 拥有健康的8项生活习惯
1.1 善用24小时
1.2 睡足7小时不易胖
1.3 你近睡得好吗?
1.4 孩子爱看电视,智力发展易受阻
1.5 七分饱的饮食哲学
1.6 喝水要少量多次
1.7 不抽烟,但可适量饮酒?
1.8 益生菌可以改善便秘
第3章 维持快乐心情的6堂课
3.1 巧克力能给你带来快乐
3.2 年龄愈增,快乐愈减
3.3 忧郁症是人类三大疾病之一
3.4 善用“好人卡”
3.5练习与压力做朋友
3.6 学会转苦为乐
第4章 聪明运动的8大原则
4.1 需要运动的5大族群
4.2 利用“运动自觉量表”调整运动强度
4.3 运动的黄金时间
4.4如何选择适合你的运动
4.5 你运动了吗?
4.6每天运动15分钟可延长寿命3年
4.7爬楼梯比乘电梯还节省时间?
4.8 正确健走方式
第5章 正确的吃有7大习惯
5.1 蔬果可预防癌症
5.2 五色养生法
5.3 多吃植化素远离癌症
5.4 学会分辨食物好坏
5.5 注重食物来源
5.6 低温烹调对身体伤害较小
5.7 60种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第6章 定期、完整、不过当的6项健康检查要诀
6.1 要有数字观念
6.2 5组会说话的健康数字
6.3 你知道这些体检名词吗?
6.4 哪些是必要体检项目?
6.5 CT对于筛检肺癌有效?
6.6 健康检查仪器的辐射量
潘怀宗
他是美国艾莫瑞大学(Emory Univ.)神经化学及分析化学博士,
他是台湾阳明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还是台湾地区多档健康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特约专家,
他身份多样;
但他在台湾红得发紫,
就是因为,
他虽不是医生,
却什么疾病都能讲,而且讲解得比专科医生还要浅显易懂,
他称得上是位用“口语化”的表现方式来讲解医学、疾病的人。
他通过讲座、录音、电视节目等各种途径,不遗余力地推广基本医学,
目的就是希望大众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健康的意义,
并且在和医生沟通时减少障碍,甚至是对等沟通。
健康,人之本源;
否则,终是空谈。
初见潘怀宗教授本人时,不禁被他的儒雅和博学多才深深折服,他不仅懂得多,更是懂得深,即使看待同一件事情,他也可以把来龙去脉分析得很有逻辑、很全面,就好像这件事情瞬间变得立体了,我可以360度全方位去认识它,换一种视角,就会换一种眼界。
看潘教授的书也深有同感,虽然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但他总能解释出新意,让读者在前因后果中知晓所以然,而不是盲目地去遵循某个硬生生的规矩。看他的书,不会有很大压力,反而更是一个很轻松、享受的过程,但又很容易记住那些健康要点,其实无论是阅读,还是养生,本就应该是一种享受的心态,潘教授就是用他专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以及十分实用的指导,让养生这件事变得轻松、时尚起来!
铁氟龙不沾锅不安全
不沾锅的表面涂了一层铁氟龙(聚四氟乙烯)涂料,遇热超过250℃会变质,可能会释放出全氟辛酸,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全氟辛酸可能与睪丸、胰腺、乳腺等部位的肿瘤有关;超过350℃会分解,吸入体内后,可能会产生类似症状;超过400℃会产生含氟的有毒气体,吸入会刺激、灼伤皮肤,造成骨质弱化或骨质疏松症。为了烹调的安全,可以改用陶瓷材质的不沾锅,同样有耐高温特性,而且不会吃进有毒物质。
有人很喜欢用陶瓷砂锅,该砂锅用陶土和砂子制成,具备受热均匀、保温持久特性,过去公认是餐具,近年来有使用中毒的报告。
如果烧瓷器时,温度不够或涂釉配料不符合标准,就可能会使锅具含有较多的铅;当食物与锅接触时,铅就可能溢出釉的表面混入食物中。
孩子爱看电视 智力发展易受阻
除了保持良好的睡眠外,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也包括在良好的生活作息与方式之内,因为常看电视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胡博士(Frank B.Hu)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的研究指出,如果每天看电视超过两个小时,会增加20%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增加15%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提高13%的死亡风险。
美国尼尔森公司(Nielsen Co.)2010年的调查显示,美国人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约为5个小时,而澳洲统计署的资料显示,澳洲和一些欧洲国家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约为3.5~4个小时,根据《远见》杂志2010年的调查,台湾民众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约为2.73个小时(每周平均19.13个小时)。
胡博士分析了8份平均追踪受试者7~10的研究, 共有29.0191万位没有慢性病的民众参与研究,结果发现若减少看电视两小时,每十万人中每年可减少176个人发生糖尿病的情况,也可减少每38个人发生致命性心脏病的情况,并可减少104个人提早死亡的情况。保健室在此要强调,这里所说的看电视时间,当然也包括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和看录像带的时间。
◆爱看电视的孩子 智力发展易受阻
加拿大研究团队2010年5月3日于美国医学会《小儿与青少年医学档案》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儿童若从两岁开始就常看电视,长大后更易发胖、智力发展受阻、在校表现较差,而且易遭同学欺凌。
这个调查研究的样本是1997年至1998年于加拿大魁北克省出生的1314名儿童。 这些儿童的父母记录小孩在两岁半及四岁半观看电视的时数,等小朋友成长到10岁时再由学校教师评量其课业成绩、卫生习惯和心理社会发展。
结果显示,儿童若从两岁开始,每周多看一小时电视长大后数学表现差6%,课程参与度减7%,遭同学欺负的机率多10%,此外运动量少9%,吃零食的分量则增加10%,身体质量指数(BMI)高5%。其次,研究数据指出两岁儿童平均每周观看电视8.8小时,4岁儿童则观看14.8小时。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学龄前阶段对脑部未来的发展非常键,家长应减少儿童看电视的时间,这样他们才能够转移注意力去从事更多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这份研究已引发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进而要求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儿童看电视的时数设限。美国的小儿科医师建议,家长应禁止两岁以下儿童看电视,而两岁以上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也不宜超过1~2个小时;法国政府也禁止电视公司针对3岁以下儿童制作节目;澳洲政府则建议3~5岁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应少于一小时。
这本书的书名在我看来,充满了哲学意味和实践指导的张力。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对人生价值排序的深刻反思。我理解,“从0到1”意味着从无到有,从基础开始,而“收获”则是努力之后的结果。然而,书名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将收获筑建在健康之上”和“一切都要在健康之上,否则终要归零生活”。这是一种对人生最根本要素的强调,它警示我们,任何脱离了健康而追求的所谓“收获”,最终都将是虚无缥缈的。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如何将健康融入到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事业、家庭、个人成长等等,并且提供一些具体的行动建议,帮助我们构建一个真正可持续的、有价值的人生。我希望能够从书中获得一种“警钟长鸣”的清醒,明白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让我的每一个“收获”都带着健康的印记,让我的生活更加稳固和长久。
评分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时,它散发出的那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气息立刻吸引了我。书名中的“从0到1”和“收获”这两个词,让我联想到创业和个人成长的过程,而“健康之上”的强调,则为这一切赋予了最根本的意义。我一直相信,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是实现任何目标的前提。否则,即便取得了再大的成功,一旦身体垮了,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我猜测这本书会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探讨人生,它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某个领域,而是将健康作为连接所有领域、所有成就的纽带。我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建立长远健康规划的理念,如何将健康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需要额外付出的任务。我期待能够从中找到一些“返璞归真”的智慧,去理解那些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健康法则,并将其应用到我的生活中,让我的每一个“收获”都更加持久,让我的生活更加有韧性。
评分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究竟在追逐什么?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成就,是否真的能带来长久的幸福?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触碰到了我内心的困惑。从书名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生本质的深刻理解,他似乎在提醒我们,一切的“收获”都应该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而这个基础,就是健康。我猜测书中会讲述一些关于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如何平衡工作与休息、如何关注身心健康的故事,也许还会包含一些科学的养生理念和实践方法。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真正改变一个人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书籍充满兴趣,而这本书似乎正是这样的存在。它不仅仅是关于“健康”,更是在强调一种“健康至上”的生活哲学。我希望能够从书中学习到如何避免那些看似无伤大雅却日积月累消耗健康的行为,如何去主动地管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从而让我的每一个“收获”,都显得更加坚实和有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让我明白,所谓的“归零”,并非是失败,而是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警示。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因为它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个重要信念:健康是人生一切价值的基石。我们常常被各种物质欲望和成功指标所裹挟,却忽视了最根本的健康。这本书的标题“预定正版 从0到1:将收获筑建在健康之上 无论你收获了什么 一切都要在健康之上 否则终要归零生活 健” 让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提醒,它仿佛在说,如果你的人生没有建立在健康之上,那么你所拥有的一切,最终都可能化为乌无。我猜测书中会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健康的重要性,也许会引用一些真实的案例,或者提供一些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励志的书,更是一本实用的指南,能够教会我如何真正地关爱自己,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模式,从而让我的每一个“收获”,都能够长久地滋养我的生命,而不是成为压垮我的负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色调,仿佛预示着书中蕴含着一种沉甸甸的智慧。拿到书的那一刻,就有一种被触动的感觉,好像它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位老朋友,带着历经沧桑的过来人的口吻,向我娓娓道来。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希望从中找到一些能够照亮我生活迷茫的火光。我一直认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健康,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再多的辉煌和成就都将是空中楼阁。所以,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直接点出了我一直以来最看重的东西,也勾起了我对“收获”与“健康”之间关系的强烈好奇。我想了解,作者是如何将这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又是如何一步步引导我们去构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深刻的洞见,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摆脱那些不健康的习惯,朝向一个更健康、更充实的方向前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让我明白,真正的“收获”并非只关乎物质上的得失,而更在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身体上的安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