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出生以后
定价:98.80元
作者:著者:〔法〕弗朗索瓦兹.多尔多者:余婷婷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598027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影响数千万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导书。
.法国家喻户晓的儿科医生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带你科学育儿。
.从孕育到诞生,从婴儿到幼儿,从儿童到少年,关注孩子成长路上的点滴变化。
.敏感期、自闭症、分离焦虑、校园欺凌、害……如何应对?汇总来自家长、老师、孩子一直关心的近百个问题。
.帮助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困惑的父母、在成长中遭遇挫折的青少年读者们勇敢地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困顿,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孩子会长大,会为父母打开一片新天地,因为他们总是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本书为不知如何向孩子解释出生、死亡、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家长,指明了回答问题的方向,也引导家长学会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它帮助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出生后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0世纪70年代,弗朗索瓦兹.多尔多曾在法国广播电台开设儿童教育节目,答复电台收到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来信。本书收录了这档节目的重要内容。
内容提要
《孩子出生以后》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阅读学园推出的作品之一。
法国儿童教育专家弗朗索瓦兹·多尔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在儿童精神分析领域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多个真实案例,帮助家长们解决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唤醒人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引导孩子更好地成长。
目录
前言
一、孩子成长的三个重要时期
生命的初始
01.孩子应是夫妻双方都渴望的
02.以文明的方式迎接宝宝的到来
03.孩子出生了
04.是宝宝造就了妈妈
05.如何回答孩子对生命的困惑
06.人从很小的时候就什么都知道
07.如何安慰孩子
08.如何帮助孩子接受手术
学习探索期
01.宝宝到处乱爬与发现新鲜事物的话题
02.双语现象
03.接纳新父母,学习新语言
04.孩子对镜子的认识
05.如何与处在反抗期的孩子相处
06.孩子为之着迷的自然元素——火与水
07.如何让孩子不害怕噪声
08.圣诞老人是真的吗
09.如何使用零用钱
10.如何为孩子选择玩具与书
11.如何让孩子分清现实与幻想
12.青少年的来信(一)
13.青少年的来信(二)
与他人相处
01.孩子喊叫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02.害羞的孩子如何自我保护
03.如何帮助孩子获得自卫的能力
04.兄弟之间如何相处
05.双胞胎的抚养方式
06.谈父母离异及双胞胎的抚养
07.当父亲不在家时
08.孩子与父亲无法沟通怎么办
09.如何处理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分歧
二、家长应有的养育智慧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与品性
01.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
02.孩子的睡眠问题
03.如何应对孩子说脏话、发牢骚
04.孩子夜间醒来怎么办
05.孩子说“不”后才会听话
06.孩子调皮好斗怎么办
07.如何教孩子学会整理东西
08.让孩子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
09.如何理解孩子的任性
10.如何给孩子讲述童话故事
11.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2.如何对待孩子爱告状的习惯
13.孩子会是个艺术家
14.孩子也需要业余活动
走出教育误区
01.写信是为了自我帮助
02.不要用错误的标准将孩子变成物品
03.母亲疲惫吗
04.如何教孩子说话
05.左右手并无好坏之分
06.什么才算是公平
07.如何对待敏感的孩子
08.打孩子不能解决问题(一)
09.打孩子不能解决问题(二)
10.学业方面有天赋并不代表智商超群
11.祖父母不应溺爱孩子
12.祖父母帮忙照顾孩子应该有偿
13.学习该由孩子自己来安排
怎样与孩子谈论敏感话题
01.与性教育有关的话题(一)
02.与性教育有关的话题(二)
03.与性教育有关的话题(三)
04.与有关的话题(一)
05.与有关的话题(二)
06.与孩子谈论死亡(一)
07.与孩子谈论死亡(二)
08.如何给孩子解释父母离异
09.单亲母亲的问题
10.如何处理孩子偷窃的问题
11.残障儿童也有聪慧的方面
三、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01.待在家不上幼儿园行吗
02.学校教育为何这么苦闷
03.为你的将来做准备吧
04.义务教育对每个孩子都有益吗
05.谈主动式教学法
附录
01.俄狄浦斯情结
02.精神疗法、精神病学、再教育与精神分析
03.精神治疗案例
译后记
作者介绍
著者:〔法〕弗朗索瓦兹.多尔多(FranoiseDolto)
法国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儿童教育家、儿科医生。她与拉康等人共同建立了巴黎弗洛伊德学派,把精神分析引入医学和儿科学的领域。她一生致力儿童教育,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广播电台开设了儿童教育节目,以谈话的形式深入系统地解答家长教育孩子方面的各种问题。著有《孩子出生以后》《孩子真的生病了吗?》《儿童的利益》等多部作品。
译者:余婷婷
法文译者,与魔法象童书馆合作,翻译了图画书《妈妈来了……》《好忙好忙的风信子》,儿童小说《蜻蜓昆丁的生命之旅》,以及儿童教育指导书《孩子出生以后》。目前居住于法国,从事语言教学与书籍翻译工作。
文摘
序言
读完之后,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重启”。它没有提供任何“捷径”,反而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在为人父母这件事上的恐惧、期望和潜能。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结尾部分反复强调的“自我宽恕”的主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总被各种标准拉扯,生怕自己做错任何一步。这本书却温柔地提醒我们:成为父母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而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错误中学习,并带着爱继续前行。它带来的不是“我应该怎么做”的压力,而是“我可以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的自己,并与我的孩子共同成长”的勇气。这是一本能够沉淀下来,并在未来不同阶段反复翻阅,每次都能获得新体悟的宝贵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柔和的色调和恰到好处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我通常对育儿类书籍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市面上的选择太多,很多内容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理想化。然而,这本书在设计上所流露出的对新手父母的体贴,确实让我产生了翻开一探究竟的冲动。它不是那种用醒目口号堆砌起来的“速成宝典”,更像是一本陪伴者,它的视觉语言传递出一种理解与接纳,仿佛在对读者说:“没关系,我们会一起慢慢探索。” 这种细腻的用心,从外在的包装就已经开始搭建起与读者的信任桥梁,让人期待书中的文字是否也能如此温和而富有洞察力。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纸张的选择和字体的大小,都明显考虑到了深夜里需要轻柔阅读的父母,这种对用户体验的关注,是很多专业书籍所欠缺的。
评分我注意到作者在某些关键的育儿理论点上,处理得非常圆融,没有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淖。比如,在谈到“依恋关系”的建立时,她没有强硬地推崇某一种特定的养育流派,而是着重强调了“回应的敏感性”这一核心要素。她用一系列生动的小故事来阐述,即便是最微小的需求,父母及时且恰当的回应,才是构建安全依恋的基石。这些故事的魅力在于它们的普遍性,它们让我回想起自己早些时候可能错失或忽略的一些细微互动瞬间。这本书成功地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可操作、可感知的日常情景,让那些理论听起来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名词,而是我们每天都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的真实情感流动。这种将理论与生活深度融合的能力,是这本书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组织逻辑非常贴合初为人父母的心路历程。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罗列“新生儿需要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夫妻关系在孩子出生后的微妙变化,以及父母如何在新角色中重新定位自我。我发现其中关于“界限的重新划定”那一部分尤其深刻。很多人只关注如何照顾孩子,却忽略了家庭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如何适应这个新成员的到来。作者巧妙地将育儿视为一个家庭整合的过程,而非仅仅是照料一个婴儿的技能学习。她对“牺牲”一词的探讨非常尖锐,她指出,真正的健康育儿并非要求父母彻底燃烧自己,而是学会在爱与自我关怀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这种宏观的视角,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一般的实用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家庭生命周期”的深度解读。
评分初读几页,最直观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个人化,仿佛她不是在“教导”你,而是在和你并肩坐在摇篮旁,分享她真实经历过的那些手足无措与峰回路转。她没有采用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家口吻,而是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描绘了生命初降临时的那种原始的震撼和巨大的责任感。我特别喜欢她对那些“不完美瞬间”的坦诚记录——那些溢奶、夜醒,甚至是为人父母后自我身份迷失的挣扎。这种真实性极大地缓解了新手父母普遍存在的“完美主义焦虑”。它没有提供一套僵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而是更像提供了一套思维框架,鼓励我们去倾听自己孩子发出的独特信号,并相信自己作为父母的直觉。这种强调个体差异和内在声音的叙事风格,让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轻松,没有压力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