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蛙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9787122298133 化学工业出版社 聂国兴 孟晓林

经济蛙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9787122298133 化学工业出版社 聂国兴 孟晓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聂国兴 孟晓林,闫潇 著
图书标签:
  • 经济动物
  • 蛙类养殖
  • 营养需求
  • 饲料配制
  • 水产养殖
  • 动物营养学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聂国兴
  • 孟晓林
  • 养殖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8133
商品编码:2952627606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经济蛙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
作者 聂国兴 孟晓林,闫潇
定价 29.8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298133
出版日期 2017-08-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养殖蛙类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内容包括经济蛙类养殖概述、经济蛙类的营养需求、经济蛙类的饲料配制和加工技术、经济蛙类的科学投喂技术、常用活饵的人工养殖技术及经济蛙类养殖关键技术问答。本书在详细介绍了蛙类营养需求及饲料配制技术的同时,力求将目前经济蛙类养殖有关的新技术、新成果予以展示,*程度地融合了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性、可操作性。本书适合具有专业基础的水产相关院校师生,水产养殖业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及广大蛙类养殖户参阅。

   作者简介
聂国兴,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教授,个人简介:聂国兴,男,1971年3月生,河南长垣人,博士,教授,水产学院院长,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系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水产养殖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技术专家组副组长、河南省渔业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渔业协会副会长。1993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水产专业,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8年-1999年赴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进修学习;2003年-2006年在上海水产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2012年分别获得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研究领域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饲用酶制剂菌株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鱼类营养素转运生理学及渔业资源评估与利用。(1)饲用酶制剂菌株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方面,结合水产动物营养特点,关注特殊生态环境(如:热泉、盐湖等),尤其是高温环境中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从困难生境中分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以纯培养技术为基础,结合免培养技术,筛选产酶菌株并从上述菌株中获取基因资源,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获取具有特定功能的饲用酶制剂。主持完成15项省厅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及10项企业委托项目。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鱼类营养素转运生理学方面,主要进行了鲤鱼、尼罗罗非鱼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氨基酸转运载体、小肽转运载体的组织差异、发育变化、营养调控、载体蛋白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3)渔业资源评估方面,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项,正在建设河南省鱼类标本库、种质资源库和条形码信息数据库,编撰《河南鱼类志》(第二版)。与本选题相关的工作经历:1998-2000年,承担并完成了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稻田养殖美国青蛙高产技术及原理的研究”,该研究全面、系统地对稻田养殖美国青蛙生产技术及原理、美国青蛙活饵料及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归纳总结了稻田养殖美国青蛙高产技术措施及其养殖原理。科研成果“稻田养殖美国青蛙高产技术及原理的研究”2000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目录

章 经济蛙类养殖概述

节我国经济蛙类的养殖概况2

一、养殖现状3

二、发展预测6

第二节经济蛙类的主要种类及养殖意义8

一、主要种类8

二、养殖意义10

第三节蛙类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15

一、牛蛙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17

二、石蛙(棘胸蛙)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19

三、美国青蛙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22

四、林蛙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25

五、虎纹蛙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31

第二章 经济蛙类的营养需求

节牛蛙的食性及营养需求42

一、牛蛙的食性与摄食42

二、牛蛙的营养需求43

第二节石蛙的食性及营养需求44

一、石蛙的食性与摄食44

二、石蛙的营养需求45

第三节美国青蛙的食性及营养需求47

一、美国青蛙的食性与摄食47

二、美国青蛙的营养需求51

第四节林蛙的食性及营养需求55

一、林蛙的食性与摄食55

二、林蛙的营养需求58

第五节虎纹蛙的食性及营养需求58

一、虎纹蛙的食性与摄食58

二、虎纹蛙的营养需求62

第三章 经济蛙类的饲料配置和加工技术

节蛙类配合饲料常用原料65

一、蛋白质饲料66

二、能量饲料77

第二节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80

一、配合饲料设计的原则80

二、配合饲料设计的方法82

第三节蛙类配合饲料配方举例90

一、牛蛙配合饲料配方90

二、石蛙配合饲料配方92

三、美国青蛙配合饲料配方92

四、林蛙配合饲料配方93

第四节配合饲料的加工94

一、配合饲料的加工工序与设备95

二、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102

第五节配合饲料的保存106

一、影响配合饲料储存的主要因素107

二、配合饲料储存和保管的方法108

第四章 经济蛙类的科学投喂技术

一、蝌蚪期的投饲管理技术111

二、幼蛙期、成蛙期的投饲管理技术115

第五章 常用活饵的人工养殖技术

节蝌蚪活饵的采集与培养121

一、天然活饵的采集与捕捞122

二、蝌蚪活饵的培养124

第二节幼蛙、成蛙活饵的人工养殖技术150

一、黄粉虫人工养殖技术150

二、蚯蚓人工养殖技术163

三、蝇蛆人工养殖技术180

四、泥鳅人工养殖技术190

五、大麦虫人工养殖技术196

六、福寿螺人工养殖技术205

七、水蚯蚓人工养殖技术209

第六章 经济蛙类养殖关键技术问答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经济蛙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是水产专家聂国兴等的倾心力作,图文结合紧密,内容翔实。

   文摘










   序言

《蛙类高效养殖关键技术与饲料研发》 前言 蛙类养殖作为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水产养殖领域,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养殖户普遍面临着蛙类生长缓慢、疾病频发、饲料成本高昂等一系列难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对蛙类营养需求的认识不足,以及缺乏科学、高效的饲料配制技术。本书旨在深入剖析蛙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求,系统介绍当前蛙类养殖业在营养与饲料配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广大蛙类养殖者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从而提升养殖效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蛙类营养生理基础 1.1 蛙类消化系统及其功能解析 蛙类作为两栖类动物,其消化系统与鱼类、陆生哺乳动物存在显著差异。本章将详细阐述蛙类消化道各器官(口腔、咽、食道、胃、肠、泄殖腔)的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重点分析不同部位消化酶的分泌情况、作用机制以及对不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通过对蛙类消化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为后续的营养需求分析奠定基础。 口腔与咽部: 简述蛙类吞咽食物的方式,以及舌和牙齿在进食中的作用。 食道: 分析其蠕动功能,以及食物在食道中的初步消化过程。 胃: 重点介绍胃酸和胃蛋白酶在蛋白质消化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胃排空速率的影响因素。 肠道: 详细解析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后肠(大肠)在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中的分工。 泄殖腔: 介绍其在排泄与生殖功能外的,对某些代谢产物的吸收作用。 1.2 蛙类必需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 蛙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需要摄取多种必需营养素来维持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本章将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主要营养素进行详细阐述。 蛋白质与氨基酸: 重要性: 蛋白质是构成蛙体组织、酶、激素和抗体的基本物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必需氨基酸: 列举蛙类必需的氨基酸种类,并分析其在生长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的限制性效应。 消化与利用: 讨论蛙类对不同来源蛋白质的消化率和氨基酸利用率差异。 脂肪与脂肪酸: 重要性: 脂肪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脂溶性维生素载体及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必需脂肪酸: 重点介绍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的作用,以及它们对蛙类生长、免疫和繁殖的影响。 能量代谢: 分析脂肪在蛙类能量代谢中的地位。 碳水化合物: 重要性: 主要提供能量,但蛙类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 消化酶: 分析蛙类内源性淀粉酶的分泌情况,以及对外源性淀粉的消化能力。 糖原代谢: 简述肝脏和肌肉在糖原储存和释放中的作用。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A、D、E、K): 分别阐述其在视觉、钙磷代谢、抗氧化、凝血等方面的功能,以及缺乏症的表现。 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 重点介绍B族维生素(如B1、B2、B6、B12、泛酸、叶酸、烟酸、生物素)在能量代谢、神经系统功能、造血等方面的作用,以及维生素C在抗氧化、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矿物质: 常量元素(钙、磷、钠、钾、氯、镁、硫): 分析其在骨骼生长、体液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酶激活等方面的作用,并强调钙磷比例的重要性。 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碘、硒): 介绍其在血红蛋白合成、抗氧化、免疫功能、甲状腺激素合成等方面的作用。 1.3 蛙类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变化 蛙类的生命周期包含幼体(蝌蚪)和成体(蛙)两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的生理功能和营养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蝌蚪期营养需求: 生长快速: 蝌蚪期是蛙类生长最快的阶段,对蛋白质、能量的需求量高。 消化系统发育: 蝌蚪消化系统不完善,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有限,需易消化的营养物质。 变态发育: 变态过程中,激素水平变化,对特定营养素的需求可能增加。 幼蛙与成蛙期营养需求: 能量需求: 随着体型增大,能量需求也相应增加,但蛋白质的需求比例可能下降。 繁殖需求: 繁殖阶段的成蛙需要额外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支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繁殖活动。 环境适应: 陆地生活与水生生活对营养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 第二章 蛙类饲料原料的营养评价与选择 2.1 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分析 了解各类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是配制优质饲料的前提。本章将对蛙类饲料中常用的植物性、动物性及其他辅料进行详细的营养成分分析。 植物性饲料原料: 谷物类: 玉米、小麦、大麦、稻米及其副产品。分析其粗蛋白、能量、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含量,以及粗纤维、抗营养因子(如植酸盐)的影响。 豆类: 大豆、豆粕、花生粕等。重点分析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以及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皂苷)的存在。 其他植物性原料: 麸皮、米糠、菜籽粕、玉米蛋白粉等。分析其营养特点和应用价值。 动物性饲料原料: 鱼粉: 分析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谱、能量值、脂肪含量、矿物质(特别是磷)含量,以及鱼粉品质等级的影响(如新鲜度、原料来源)。 肉骨粉: 分析其蛋白质、脂肪、钙、磷含量,以及作为能量和矿物质来源的价值,需注意其卫生指标。 蚕蛹粉、血粉、羽毛粉等: 分析其营养成分特点,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应用。 昆虫蛋白: (如黑水虻幼虫、黄粉虫等)介绍其作为新型蛋白源的营养价值,以及在可持续饲料开发中的潜力。 其他辅料: 油脂类: 鱼油、植物油(如大豆油、亚麻籽油)。分析其脂肪酸组成、能量值,以及对蛙类健康的影响。 矿物质添加剂: 碳酸钙、磷酸钙、食盐、微量元素预混料等。 维生素添加剂: 维生素预混料。 2.2 饲料原料的消化率与利用率评估 仅仅了解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是不够的,还需要评估蛙类对这些营养素的消化能力和利用效率。 消化率的概念与测定方法: 介绍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等概念,以及常用的测定方法(如粪样法、标记物法)。 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原料本身的特性: 粗纤维含量、抗营养因子、加工方式(如膨化、挤压、发酵)等。 蛙类的生理状态: 年龄、消化道健康状况、饵料摄食量等。 饲料配方: 饲料的整体配方会影响单项原料的消化利用。 利用率的概念与重要性: 讨论营养素在体内转化和功能发挥的效率,例如氨基酸的生物学价值、能量的净能值等。 2.3 饲料原料的选择原则与风险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经济性、可获得性、营养全面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原则来选择饲料原料。 经济性原则: 在保证营养水平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价格合理、供应稳定的原料。 营养全面性原则: 组合多种原料,形成优势互补,确保所有必需营养素的充足供应,避免单一原料的缺陷。 可获得性原则: 选择本地易于获取、供应渠道畅通的原料。 安全性原则: 微生物污染: 避免使用发霉、变质或受到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原料。 化学污染: 警惕原料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 抗营养因子: 关注原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必要时通过加工技术或添加酶制剂来降低其不利影响。 环保性原则: 关注原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可持续生产的原料。 风险控制: 建立原料采购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关键原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第三章 蛙类生长阶段营养需求量与饲料配方设计 3.1 不同生长阶段蛙类的营养需求量标准 根据蛙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生长速度,制定科学的营养需求量标准是配制饲料的基础。 幼体(蝌蚪)阶段: 高蛋白需求: 强调高品质的蛋白质供应,以满足快速生长和组织器官发育。 能量需求: 适度的能量供应,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生长。 必需营养素: 关注氨基酸平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 幼蛙阶段: 转食与适应: 考虑幼蛙从水生转向陆生后的消化能力变化,饲料需要易消化、适口性好。 生长促进: 蛋白质和能量需求依然重要,但比例可能有所调整。 成蛙与繁殖阶段: 维持与生长: 满足基础代谢和生长需求。 繁殖营养: 增加能量、蛋白质、特定脂肪酸和维生素的供应,以支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繁殖活动。 营养需求量标准参考: (此处可以引用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蛙类营养需求量指南,或根据实际调研数据进行估算,例如:粗蛋白 (%)、代谢能 (MJ/kg)、赖氨酸 (%)、总磷 (%) 等。具体数值需要根据蛙类种类、养殖密度、环境因素等进行调整。) 3.2 饲料配方设计的核心原则 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是实现营养需求、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的关键。 营养平衡原则: 确保所有必需营养素的比例和含量符合蛙类的需求,避免缺乏或过量。 能量与营养素比例协调: 能量水平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比例应协调,以保证能量的有效利用。 氨基酸平衡: 重点关注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保证总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 适口性与消化率: 选择适口性好的原料,并优化加工工艺,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配方降低饲料成本。 抗营养因子控制: 采取措施降低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对蛙类健康和营养吸收的不利影响。 加工特性: 考虑原料对饲料加工(如制粒、膨化)的影响,确保饲料的物理性状符合要求。 3.3 常用饲料配方计算方法与实践 本节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饲料配方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Pearson Square 法(皮尔逊方格法): 适用于两种原料的简单配方计算,可用于调整单一营养素的比例。 代数法: 适用于多种原料的配方计算,通过建立方程组求解。 线性规划法(计算机辅助配方): 原理: 利用计算机软件,设定目标(如最低成本、最高生长性能)和约束条件(如营养素最低/最高含量、原料可用性),通过算法求解最优配方。 优势: 效率高、精度高、能处理复杂配方。 实践: 介绍常用的饲料配方软件和操作流程。 配方实例分析: 蝌蚪期配合饲料配方: 示例配方及其营养指标解析。 幼蛙期配合饲料配方: 示例配方及其营养指标解析。 成蛙期配合饲料配方: 示例配方及其营养指标解析。 根据特定需求(如提高生长速度、增强抗病力)调整配方的策略。 第四章 蛙类饲料的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4.1 饲料加工工艺对营养的影响 饲料的加工过程直接影响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和消化率。 粉碎: 粒度要求: 不同生长阶段的蛙类对饲料粒度有不同需求,粉碎过细或过粗均不利于摄食和消化。 影响: 影响饲料的均匀性、适口性,以及后续的制粒效果。 混合: 均匀度: 确保各种原料和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分布均匀,避免营养素偏离。 设备选择: 介绍不同类型的混合设备(如桨叶式、螺带式)及其优缺点。 制粒(颗粒饲料): 优点: 提高适口性、减少浪费、易于储存和运输、便于定量投喂。 关键工艺参数: 蒸气调质温度和时间、压制压力、模具孔径等,分析这些参数对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维生素损失及抗营养因子破坏的影响。 颗粒大小与硬度: 根据蛙类种类和生长阶段调整。 膨化饲料: 优点: 提高消化率、改善适口性、灭活抗营养因子、提高浮力(对部分水栖蛙类)。 关键工艺参数: 膨化度、温度、压力、水分等,及其对营养成分(特别是热敏性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影响。 制丸/片状饲料: 适用于特定蛙种的摄食习性。 其他加工工艺: 如微胶囊包被技术(用于保护某些不耐加工的营养素)、发酵技术等。 4.2 饲料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饲料安全、有效、稳定供应的保障。 原料进厂检验: 感官检验: 颜色、气味、外观等。 理化指标检测: 粗蛋白、水分、脂肪、灰分、粗纤维、特定氨基酸、能量值等。 卫生指标检测: 霉菌毒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重金属等。 生产过程控制: 工艺参数监控: 确保关键工艺参数(如混合时间、调质温度、压制压力)符合要求。 半成品检验: 对混合均匀度、颗粒强度等进行抽检。 成品检验: 营养成分分析: 确保成品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配方标准。 物理指标检测: 粒度、硬度、耐崩解度、水分等。 卫生指标检测: 同原料进厂检验。 饲料储存与保质期: 储存条件: 阴凉、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保质期确定: 根据饲料成分和储存条件,合理确定饲料的保质期。 防霉防虫: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饲料发霉和受到害虫侵害。 第五章 创新性饲料与未来发展趋势 5.1 新型饲料原料的应用探索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以及传统饲料原料供应的挑战,新型饲料原料的开发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昆虫蛋白: 如黑水虻、黄粉虫等,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优良,且生产过程环保,被视为未来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藻类蛋白: 如螺旋藻、小球藻等,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营养和免疫调节作用。 植物蛋白替代品: 如大豆分离蛋白、豌豆蛋白等,通过提纯技术提高其营养品质,减少抗营养因子。 微生物蛋白: 如酵母、细菌等,其生产周期短、可控性强,是潜在的蛋白源。 发酵饲料: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降解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并产生有益代谢产物。 5.2 功能性饲料的研发与应用 功能性饲料是指添加了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成分,能够改善蛙类健康、提高抗病力、促进生长等。 免疫增强剂: 如β-葡聚糖、益生元、益生菌、中草药提取物等,能够提高蛙类的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促生长因子: 如生长激素的调控物质、氨基酸衍生物等。 抗氧化剂: 如维生素E、硒、茶多酚等,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提高健康水平。 肠道健康调控剂: 如益生元、益生菌、有机酸等,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消化吸收率。 应激缓解剂: 如一些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提取物等,帮助蛙类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应激。 5.3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饲料发展方向 未来蛙类饲料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减少鱼粉使用: 积极开发植物性、昆虫蛋白等替代原料,降低对海洋资源的依赖。 提高饲料利用率: 通过优化配方和加工工艺,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减少饵料系数。 减少废弃物排放: 研发易于消化的饲料,降低未消化营养物质的排出量,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推广生物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如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生产新型饲料原料和添加剂。 智能化配方与生产: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饲料配方和生产过程的精准化、自动化。 结语 蛙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是一个复杂而精深的研究领域。本书系统地梳理了蛙类营养生理基础、饲料原料评价、饲料配方设计、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并对未来创新性与可持续性饲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蛙类养殖从业者、科研人员和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大家掌握科学的饲料配制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蛙类养殖业向着更高效、更健康、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此处应列出实际引用的相关文献、书籍、期刊文章等,以体现学术严谨性。例如:) [相关学术著作] [相关学术期刊论文] [行业标准或指南] (注:以上内容为基于对“经济蛙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类书籍的结构和内容的推测,旨在生成一本不包含具体内容但结构完整的图书简介。实际书籍的侧重点和深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经济蛙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名对水产养殖,特别是蛙类养殖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权威又实用的书籍来系统学习。拿到这本书后,我首先被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严谨的编排所吸引。书中对于不同经济蛙种(比如牛蛙、石蛙等)在生长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都进行了极其详尽的阐述。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籍那样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每个营养素的具体功能、生理代谢过程,甚至还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和实验结果来佐证。这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初步理解为何某种营养素对蛙类的生长发育如此关键,以及过量或不足可能带来的具体问题。

评分

我对书中关于饲料配制技术的讲解尤为赞赏。这部分内容简直是为养殖户量身打造的“宝典”!作者聂国兴和孟晓林老师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复杂的饲料配方设计流程化、具体化。他们不仅提供了多种针对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养殖模式(如精养、半精养)的典型饲料配方,还详细介绍了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分析、质量鉴别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配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还专门提到了如何通过饲料来提高蛙类的免疫力、改善肉质,甚至是预防某些常见疾病。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技能的培养。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图文并茂的设计。翻阅过程中,你会发现书中穿插了大量高清的图片和专业的图表,生动地展示了蛙类的解剖结构、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特征,以及饲料原料的形态。这些视觉化的元素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抽象的营养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易懂。例如,书中在讲解不同营养素对蛙类皮肤、骨骼、肌肉发育的影响时,配以清晰的解剖图,再配合文字说明,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各种表格和数据图的运用,也使得信息的传达更加高效和精准,方便读者快速查找和对比相关信息。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关于蛙类营养和饲料配制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书中不回避复杂的问题,而是用清晰的逻辑和专业的术语,引导读者逐步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一些前沿研究成果时,能够将其与实际生产应用紧密结合,提供了很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例如,书中讨论了如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以及如何通过优化饲料投喂策略来提高养殖效益,这些都让我看到了蛙类养殖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评分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个技术指导手册,它更像是一扇窗口,让我得以窥见蛙类养殖科学的宏大图景。作者在介绍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技术的同时,也隐约透露出对整个蛙类养殖生态系统的深入思考,比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降低环境污染等。这种更宏观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深度。而且,它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非常可靠,避免了许多“经验主义”的误区,这对于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