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荸荠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
定价:30.00元
售价:21.9元,便宜8.1元,折扣73
作者:王伯诚,赖小芳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16356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荸荠属莎草科荸荠属宿根性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古称芍,别名马蹄、地栗、乌芋、凫茈等,以其地下球茎作为食用器官,至今已有3000年左右栽培历史。荸荠肉质洁白,味清甜多汁,松脆爽口消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作为蔬菜,是果蔬兼用型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还有清热、化痰消积、利尿、降压、防癌抗癌等功效,其提取物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是较好的保健食品。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荸荠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单位面积产量则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荸荠生产之所以会出现“两高(栽培面积增加、总产量增加)一低(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一是地方品种种性退化,农民自行引进的品种多、杂、乱,年份之间产量不稳定,品质得不到保证;二是栽培技术原始落后且不配套;三是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等;造成荸荠病虫害严重、抗性差、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低下,‘店头荸荠’原有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荸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进行种质创新及其配套技术应用,建立荸荠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显得尤为迫切、重要。2008年2017年,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荸荠项目组潜心研究荸荠种质提纯和新品种选育,荸荠组培脱毒苗应用于生产获得了广泛的示范推广效果,采用荸荠组培无性系变异与组培增殖苗辐射诱变等技术,育成荸荠新品种(系)3个;同时以新品种等作为参试品种,进行多项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分蘖苗芽插、科学施用有机肥、割除母株防病增效、生石灰防治秆枯病等多项新技术,在栽培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并编制荸荠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荸荠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规程正在我省及全国荸荠生产上推广应用,已取得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了让这些科研成果能更加系统全面地为荸荠研究与推广工作服务,编者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发表的有关专业论文和实用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并付印出版。同时也将浙江省内近年相关研究论文收录到本书中,以便更加全面地展示荸荠研究的*成果。
目录
荠的提纯复壮技术 1荸荠生物学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品种.. 杨梦飞,郑寨生,张尚法,袁名安,王凌云,李怡鹏,赖小芳 3荸荠“店头三王”高效组培快繁及驯化、移栽技术.......... 赖小芳,陈银龙,王伯诚,刘守坎,林海忠 8荸荠不同种苗栽植对比试验..........赖小芳,王伯诚,陈银龙,林海忠,刘守坎 17密度与氮钾肥用量对荸荠组培苗种植产量的影响..............赖小芳,林海忠,俞永达,王伯诚 22荸荠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29荸荠种质创新与新品种系统选育总结..........王伯诚,贝道正,杨梦飞,赖小芳,陶永刚 31荸荠新品种区域试验效应分析..........王伯诚,贝道正,沈掌雷,陶永刚,唐兴国 48台荠 1 号等荸荠品种比较试验初报..............陈伟强 赖小芳 王伯诚 林海忠 55荸荠新品种大田生产性试验分析..............王健康,王伯诚,沈掌雷,康 鑫 63黄岩地区几个常栽荸荠品种的比较试验......................陈可可,杨新琴 70荸荠生产关键技术 75黄岩店头荸荠优质高产“三改”技术......................陈可可,郑灵卫 77荸荠芽插栽培技术特点及效益分析..........赖小芳,王伯诚,陈银龙,林海忠,刘守坎 82品种、密度、钾肥对荸荠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王伯诚,赖小芳,陈伟强,潘晓飚,黄善军,王健康,康 鑫 88不同有机肥对荸荠产量、品质、口感的影响..........赖小芳,王伯诚,陈伟强,陈银龙,周建华 99饼肥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对荸荠的增产效应......... 赖小芳,王伯诚,陈伟强,王健康,周建华 109荸荠大田分蘖期割除母株技术及效应分析..... 王伯诚,赖小芳,陈伟强,贝道正,王健康,康 鑫 123店头荸荠防病减灾关键技术......... 赖小芳,王伯诚,郝西平,王健康,陈伟强 133店头荸荠的采收与贮藏技术......... 赖小芳,陈银龙,黄善军,潘晓飚,王伯诚 139久抗霉素对荸荠秆枯病和球茎肉质的影响................. 王伯诚,杨昌亮,林海忠 143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食材和烹饪有研究的博主,我经常会关注一些不太常见但很有潜力的食材。荸荠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种,它既可以作为蔬菜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饪原料,口感脆嫩,营养丰富,但似乎在市场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当我看到《荸荠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这本书时,我立刻产生了兴趣。虽然我不是直接的生产者,但我相信了解荸荠的“种质创新”和“生产关键技术”,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种食材的特性,从而在我的烹饪和介绍中提供更深入、更专业的视角。我希望这本书能介绍一些关于荸荠种质资源的新发现,比如有没有一些独特风味或者特殊营养成分的品种?或者在品质改良方面,比如淀粉含量、膳食纤维含量等方面,有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些信息对于我挖掘荸荠的烹饪潜力非常有价值。同时,“生产关键技术”的部分,我也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信息,比如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能够提升荸荠品质和风味的种植方法?例如,土壤的改良、水分和养分的精准调控,是否会直接影响到荸荠的口感和风味?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采后处理技术的信息,比如如何保持荸荠的鲜脆度,如何更好地贮藏,这些对于我将来在食材选择和呈现上也会大有裨益。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了解荸荠的“前世今生”,从而为我的读者带来更丰富、更有趣的内容。
评分我是在一个农技论坛上偶然看到这本书的介绍的,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主题非常契合我的工作需求。我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经常需要接触到各类作物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信息,以便为当地的农户提供最前沿、最有效的指导。荸荠虽然算不上是特别大的作物,但它在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而且市场需求也一直比较稳定。然而,我发现目前关于荸荠的成熟的、系统性的技术资料并不算特别丰富,很多时候都是零散的信息或者一些老旧的经验。所以,当看到《荸荠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这本书时,我就觉得这是我急需的一本工具书。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在“种质创新”方面,有没有介绍一些新的育种方向,比如通过基因改良或者杂交育种,能否培育出产量更高、口感更好、或者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荸荠品种?这些新的品种在实际生产中又需要哪些相应的栽培技术来配合?另外,“生产关键技术”部分,我希望它能涵盖更广泛的内容,不仅仅是栽培技术,还包括病虫害绿色防控、土壤改良、营养管理、机械化采收以及采后贮藏等多个环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比如针对某种常见的病虫害,有没有更高效、更环保的防治措施?在水肥管理上,有没有一些更科学、更精准的方案,以达到节水节肥、提高产量的目的?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实操性强的指导,让我能够真正地为农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挺吸引我的,我一直觉得荸荠这种食材非常有潜力,但似乎在很多方面都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关于蔬菜种植的书籍,但很多都比较泛泛,或者侧重于某个特定的栽培环节,缺乏系统性。看到《荸荠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这个名字,我立刻被“种质创新”和“关键技术”这两个词吸引了。我个人对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涉及到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总觉得这才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根本。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地介绍目前荸荠在种质资源方面有哪些最新的进展,比如是否存在一些尚未被充分认识或者正在研发的优良品种,它们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有哪些优势。同时,“关键技术”这个部分也让我充满好奇,我理解这应该涵盖了从育种到栽培,再到收获、加工等整个生产链条上的核心环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真正实用、能够指导实际生产的创新技术,比如在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方面,有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方法或者经验分享。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它能为荸荠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荸荠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让我联想到它可能是一本为专业人士量身定制的书籍,比如科研人员、育种专家,或者是大型农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我本人并非直接从事相关行业,但作为一名对农业发展趋势和科技进步抱有持续关注的人,我对于这类深入性、技术性的著作始终抱有极大的兴趣。特别是“种质创新”这个概念,它暗示了这本书会探讨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来改良和提升荸荠的基因基础,这无疑是推动一个作物产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涉及一些前沿的育种技术,比如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在荸荠上的应用前景,或者介绍一些正在进行的、有前景的育种项目。而“生产关键技术”则更偏向于实践层面,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剖析从实验室研究成果到田间大面积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瓶颈,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条件下的荸荠种植,有哪些因地制宜的关键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是否会介绍一些新型的、低毒高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在水肥管理上,是否会提供一些基于大数据分析或者传感技术的精准管理方案?如果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复杂的技术问题,并且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那对我理解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特色经济作物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来实现产业升级,将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是一个对农作物育种和栽培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爱好者,尤其喜欢挖掘那些“隐藏的宝藏”。荸荠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食材,它的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荸荠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这本书时,简直眼前一亮。这本书的书名就非常专业,一看就是那种能够深入讲解细节的著作。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种质创新”这部分,我一直认为,好的品种是作物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很想知道,目前在荸荠的育种研究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比如,有没有培育出一些产量更高、抗逆性更强(例如抗病、抗旱、耐盐碱等)的新品种?或者在口感、营养成分(如淀粉含量、维生素等)方面有所改进的品种?对于这些新品种,这本书是否会介绍其特征特性,以及如何与现有的栽培技术相结合?另外,“生产关键技术”也让我充满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介绍荸荠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要点,比如土壤选择、整地、播种方式、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的最新进展。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绿色、环保的栽培方法,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生产出更健康的荸荠。如果书中还能涉及到一些适用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或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那就更完美了,这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都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