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ADINA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开发 CAE分析大系
定价:79.00元
作者:岑威钧,周涛,熊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1154696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全程剖析ADINA分析方法;精选一线工程与科研案例;总结作者十余年研究经验。下载资源:全书配套模型文件图书 模型 微信订阅号=可沟通交流的生态系统教程微信(iCAX)立体化阅读支持
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3篇,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于不同需求的读者阅读、学习。1篇为基础篇,共5章(1章~5章),主要介绍ADINA的基本功能、基础操作、使用技术、命令流和常用本构模型;2篇为应用篇,共9章(6章~14章),涉及温度场、渗流场、固结分析、频域分析、重力坝结构、拱坝结构、结构-水体相互作用、边坡稳定和隧洞等专业问题;第3篇为开发篇,共4章(15章~18章),包含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ADINA数据外部交换与综合调用,黏弹性边界及地震波动输入,以及土石坝地震波动反应分析。本书提供书中案例需要的相关计算文件,读者可自行下载查看、使用。本书可供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等领域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在使用ADINA时参考。
目录
篇 基础篇
章 ADINA基本功能与开发设置 10
1.1 ADINA概述 10
1.1.1 ADINA软件简介 10
1.1.2 ADINA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10
1.2 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 11
1.2.1 AUI简介 11
1.2.2 启动和退出AUI 12
1.2.3 AUI界面介绍 12
1.2.4 常用菜单及基本操作 13
1.3 ADINA文件类型 15
1.3.1 前处理和计算设置文件 15
1.3.2 求解与结果文件 15
1.3.3 后处理文件 15
1.3.4 输入文件 16
1.3.5 输出文件 16
1.3.6 其他类型文件 16
1.3.7 ADINA不同模块使用到的文件 17
1.4 ADINA用户手册 17
1.5 二次开发的相关设置 18
第2章 ADINA基本操作 20
2.1 建模方式选择 20
2.1.1 Native几何建模 20
2.1.2 Parasolid几何建模 23
2.1.3 图形软件建模 24
2.1.4 文本方式建模 26
2.2 坐标系的灵活应用 26
2.2.1 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 27
2.2.2 几何坐标架和单元局部坐标系 28
2.2.3 结果转换坐标系 29
2.2.4 斜坐标系和正交轴系 30
2.2.5 材料轴和初始应变轴 31
2.3 网格剖分形式 33
2.3.1 网格基本要求 33
2.3.2 网格剖分方式 34
2.3.3 网格的连续性检查 35
2.3.4 不连续网格的粘结 37
2.3.5 不连续网格的接触绑定 37
2.3.6 其他网格功能 39
2.4 后处理高级分析 40
2.4.1 云图/等值线图绘制 40
2.4.2 矢量图绘制 42
2.4.3 包络图绘制 43
2.4.4 曲线图绘制 44
2.4.5 结果列表 46
2.5 Zone使用技巧 46
2.5.1 Zone命令特点 46
2.5.2 Zone命令相关操作 47
第3章 ADINA高级使用技术 49
3.1 复杂边界条件施加 49
3.1.1 约束方程 49
3.1.2 刚性连接 50
3.1.3 流固耦合边界 50
3.2 复杂荷载施加 51
3.2.1 时间函数和时间步 51
3.2.2 空间函数 53
3.2.3 荷载的施加 54
3.3 初始条件施加 54
3.4 初应力及初始应力场设置 56
3.4.1 施加初始应变和应力 56
3.4.2 初始应力场设置 58
3.5 施工加载模拟(单元生死技术) 61
3.6 接触设置 62
3.6.1 接触设定 62
3.6.2 接触收敛性的提高 65
3.7 重启动功能 66
3.7.1 重启动分析应用范围 66
3.7.2 重启动分析的设定 66
3.8 计算内存分配技巧 67
3.8.1 AUI内存分配 67
3.8.2 求解内存设置 68
第4章 ADINA命令流 70
4.1 命令流特点及一般书写规则 70
4.2 前处理和计算功能部分——*.in文件命令流 71
4.2.1 文件基本设置 71
4.2.2 几何建模与网格剖分设置 72
4.2.3 单元组信息设置 74
4.2.4 材料属性设置 76
4.2.5 边界条件设置 77
4.2.6 荷载设置 78
4.2.7 分析类型设置 80
4.2.8 计算参数设置 81
4.3 后处理部分——*.plo文件命令流 82
4.3.1 基本设置 82
4.3.2 绘制云图(等值线)及相关设置 82
4.3.3 定义物理量 83
4.3.4 定义“模型点”和“模型线” 83
4.3.5 绘制物理量曲线图 83
4.3.6 输出物理量 84
4.4 命令流的调用 86
4.5 命令流书写举例 87
第5章 水利工程常用本构模型 90
5.1 应力与应变 90
5.1.1 应力与应力张量 90
5.1.2 应力张量不变量与偏应力张量不变量 90
5.1.3 应变张量及其分解 92
5.2 弹性模型 93
5.2.1 线弹性材料模型 94
5.2.2 非线性弹性材料模型 97
5.2.3 应用举例 98
5.3 Mohr-Coulomb模型 99
5.3.1 M-C模型基本理论 99
5.3.2 M-C模型使用设置 100
5.3.3 应用举例 101
5.4 Drucker-Prager模型 102
5.4.1 D-P模型理论 102
5.4.2 D-P模型使用设置 103
5.4.3 应用举例 104
5.5 Cam-clay模型 105
5.5.1 Cam-clay模型理论 105
5.5.2 Cam-clay模型使用设置 107
5.5.3 应用举例 107
5.6 Concrete模型 109
5.6.1 单轴应力应变关系 109
5.6.2 多轴应力应变关系 110
5.6.3 Concrete模型使用设置 112
5.6.4 应用举例 113
第2篇 应用篇
第6章 温度场分析 116
6.1 热传导基本理论 116
6.2 ADINA-T中温度荷载的设置 117
6.2.1 温度荷载的施加方式 117
6.2.2 对流荷载 117
6.2.3 辐射荷载 118
6.2.4 热流荷载 119
6.3 稳定温度场分析 120
6.3.1 混凝土保温板效果分析 120
6.3.2 混凝土重力坝稳定温度场 122
6.4 非稳定温度场分析 125
6.4.1 工程背景 125
6.4.2 建模及求解 126
6.4.3 结果分析 127
第7章 渗流场分析 131
7.1 渗流计算基本理论与设置 131
7.1.1 渗流场基本理论 131
7.1.2 ADINA中渗流计算功能 132
7.1.3 ADINA中渗透系数的设定 132
7.2 有压渗流分析 133
7.2.1 ADINA自带算例 133
7.2.2 闸基渗流分析 134
7.3 无压渗流分析 136
7.3.1 ADINA自带算例 137
7.3.2 土石坝渗流分析 139
7.3.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44
7.4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计算 144
第8章 固结分析 146
8.1 ADINA固结分析功能 146
8.2 一维土柱固结分析 147
8.2.1 单向排水 147
8.2.2 双向排水 154
8.3 曼德尔效应模拟 155
8.3.1 算例简述 155
8.3.2 建模与求解 155
8.3.3 结果分析 156
8.4 软土地基排水固结分析 157
8.4.1 问题描述 157
8.4.2 建模与求解 158
8.4.3 结果分析 160
第9章 频域分析 164
9.1 频域分析基本理论 164
9.1.1 模态分析 164
9.1.2 反应谱法 164
9.2 模态分析实例 166
9.2.1 问题描述 166
9.2.2 建模及求解 167
9.2.3 结果分析 169
9.3 反应谱法分析实例 171
9.3.1 问题描述 171
9.3.2 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 171
9.3.3 反应谱法求解动力反应 171
0章 重力坝静动力应力和稳定分析 177
10.1 重力坝结构分析概述 177
10.2 重力坝静力分析 178
10.2.1 问题描述 178
10.2.2 建模与求解 178
10.2.3 结果分析 183
10.3 重力坝动力分析 186
10.3.1 问题描述 186
10.3.2 建模与求解 186
10.3.3 结果分析 189
10.4 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 192
10.4.1 静力抗滑稳定 192
10.4.2 动力抗滑稳定 193
1章 拱坝应力和整体稳定分析 194
11.1 拱坝结构分析要点 194
11.1.1 计算难点 194
11.1.2 拱坝温度荷载计算方法 194
11.1.3 拱坝等效应力计算方法 196
11.2 拱坝静力分析 198
11.2.1 问题描述 198
11.2.2 建模与求解 198
11.2.3 结果分析 205
11.3 拱坝动力分析 208
11.3.1 问题描述 208
11.3.2 建模与求解 208
11.3.3 反应谱法求解动力反应 209
11.4 拱坝整体稳定分析 213
11.4.1 拱坝整体稳定分析方法 213
11.4.2 建模中的注意事项 214
11.4.3 结果分析 215
2章 结构-水体相互作用分析 217
12.1 结构-水体相互作用基本理论 217
12.1.1 附加质量法 217
12.1.2 ADINA势流体理论 218
12.1.3 ADINA-FSI分析 219
12.2 附加质量法 220
12.2.1 问题描述 220
12.2.2 建模与求解 220
12.2.3 结果分析 223
12.3 ADINA势流体法 226
12.3.1 问题描述 226
12.3.2 建模与求解 226
12.3.3 结果分析 230
12.4 ADINA-FSI分析 234
12.4.1 问题描述 234
12.4.2 建模及求解 235
12.4.3 结果分析 242
3章 边坡稳定分析 246
13.1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246
13.2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计算及影响因素 247
13.2.1 问题描述 247
13.2.2 模型建立 247
13.2.3 折减系数的调整及安全系数取值 249
13.2.4 非线性计算中的相关设置 251
13.2.5 修改相关设置后的计算结果 256
13.2.6 其他影响因素 259
13.3 非均质边坡稳定分析 260
13.3.1 问题描述 260
13.3.2 操作流程 261
13.3.3 结果分析 262
13.4 工程实例分析 264
13.4.1 工程概述 264
13.4.2 操作流程 265
13.4.3 结果分析 266
4章 水工隧洞围岩稳定及衬砌结构分析 273
14.1 水工隧洞分析概述 273
14.2 二维有压隧洞衬砌支护模拟 274
14.2.1 算例描述 274
14.2.2 操作流程 275
14.2.3 结果分析 280
14.3 三维无压隧洞开挖施工模拟 285
14.3.1 算例描述 285
14.3.2 操作流程 286
14.3.3 结果分析 290
第3篇 开发篇
5章 自定义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 294
15.1 ADINA自定义材料用户子程序及编译 294
15.1.1 自定义材料用户子程序简介 294
15.1.2 编译流程 296
15.2 邓肯双曲线模型二次开发 297
15.2.1 基本公式 297
15.2.2 开发流程 298
15.2.3 程序代码 299
15.2.4 模型验证 303
15.3 沈珠江弹塑性模型二次开发 305
15.3.1 基本公式 305
15.3.2 应力更新算法 308
15.3.3 开发注意事项 309
15.3.4 应用举例 310
15.4 边界面模型二次开发 312
15.4.1 基本公式 312
15.4.2 应力积分算法 313
15.4.3 三轴试验数值模拟 318
15.4.4 模型应用 319
6章 ADINA数据外部交换与综合调用 321
16.1 ADINA网格信息的导出 321
16.2 外部网格信息的导入 322
16.2.1 命令流文件的生成 322
16.2.2 约束信息的自动查找与设置 324
16.2.3 荷载的处理 325
16.3 后处理数据的自动导出和处理 329
16.4 常用程序段举例 332
16.5 综合调用实例1——基于温度模块的渗流场计算程序 334
16.5.1 问题缘由 334
16.5.2 读入数据文件 335
16.5.3 程序运行及计算结果 335
16.6 综合调用实例2——强度折减法边坡稳定自动计算程序 337
16.6.1 编程思想 337
16.6.2 读入数据文件 337
16.6.3 程序运行及计算结果 338
7章 黏弹性边界及地震波动输入 340
17.1 黏弹性边界 340
17.1.1 黏弹性边界的基本理论 340
17.1.2 黏弹性边界的设置 342
17.2 黏弹性边界与其他边界比较 350
17.2.1 黏性边界 350
17.2.2 固定边界 351
17.2.3 远置边界 352
17.2.4 解 353
17.2.5 各类边界比较 354
17.3 地震波动输入 355
17.4 基于黏弹性边界的地震波动反应分析 357
17.4.1 问题描述 357
17.4.2 建模及求解 357
17.4.3 结果提取 367
8章 土石坝地震波动反应分析 369
18.1 基于AUI的土石坝二维地震波动反应分析 369
18.1.1 工程概况及计算条件 369
18.1.2 建模与计算 370
18.1.3 成果输出 372
18.2 基于ADINA计算平台的地震波动反应分析软件开发 374
18.2.1 地震波动输入的开发流程 374
18.2.2 SWRA3D软件基本功能 374
18.2.3 SWRA3D软件使用流程 375
18.2.4 SWRA3D软件输入和输出文件 376
18.3 土石坝三维地震波动反应分析 377
18.3.1 工程概况 377
18.3.2 计算模型及参数 377
18.3.3 计算成果分析 378
参考文献 383
作者介绍
岑威钧,毕业于河海大学,博士,博士后,河海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水工结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省级基金和各类工程科研项目,出版《土石坝地震工程学》《土石坝抗震计算理论与应用》和《工程渗流分析与控制》等书籍,精通ADINA和ABAQUS等有限元软件。周涛:毕业于四川大学,工程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咨询工作。目前就职于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担任多个项目的设计总工程师及专业负责人,擅长使用ABAQUS和ADINA等数值分析软件。熊堃:毕业于武汉大学,博士,工程师,目前就职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工结构设计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ADINA运用经验。
文摘
序言
第四段: 我是一名资深的水利工程师,从事这个行业多年,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工程分析领域的新趋势和新方法。它在处理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时,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比如对水流与结构之间非线性耦合效应的分析,以及对动态载荷下的结构响应评估。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涵盖了水利工程的多个细分领域,从水力发电到防洪减灾,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如何解读和验证仿真结果的论述,这对于确保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工程分析技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希望能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我今后的工作中。
评分第二段: 我必须说,这是一本对我工作有着深远影响的书。长久以来,我都在寻找能够真正提升我工程分析能力的书籍,而这本书,准确地说,它所引领的方向,正是我想探索的。它让我看到了如何将更复杂的物理现象,例如土壤的变形、结构的应力分布,乃至水土相互作用的微妙之处,通过强大的计算平台进行建模和仿真。这种能力,对于理解和解决像地下水渗透、边坡稳定性这样的难题至关重要。书中提供的操作流程和参数设置,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性,让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软件,解决一些过去束手无策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引导我掌握精密的工程分析技术,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项目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第五段: 这是一本让我对“模拟”这个概念有了全新认识的书。在我的认知里,模拟总是与庞大的数据和复杂的理论联系在一起,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这些高深的知识化繁为简。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对各种水利工程场景进行精确的模拟和分析。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非定常流和多相流的模拟方法,这对于理解一些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复杂水流现象非常有帮助。书中的每一步讲解都非常细致,从模型建立到结果后处理,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这让我能够跟着书中的步骤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技术。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宝贵的实践指南,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评分收到!我将以读者的口吻,为您创作五段风格各异、内容详实的图书评价,每段都尽量不直接提及书名和作者,但会从不同的角度展现阅读体验。 第一段: 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数字模拟的盛宴!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消化其中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流体力学部分,对于我一直以来在水坝设计中遇到的复杂水流情况,书中提供的分析方法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将理论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让我看到了如何运用先进的计算工具来预测和优化工程设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溃坝模拟的部分,那可视化程度简直令人惊叹,仿佛亲眼目睹了洪水肆虐的场景,也让我深刻理解了在灾害预防方面,精确模拟的必要性。书中的公式和模型虽然看起来有些复杂,但作者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每次读完都能感觉自己对某些关键技术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水利工程的挑战,让我不再仅仅依靠经验判断,而是有了更科学、更严谨的决策依据。
评分第三段: 作为一名刚刚入门的年轻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快速建立起工程仿真知识体系的资源。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用非常详实和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了在水利工程领域,如何运用先进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关于材料力学和结构分析的部分,让我对各种工程构件在承受载荷时的表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中的插图和图表非常丰富,即使是复杂的理论,也能通过这些视觉化的呈现变得更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分析一些经典工程案例的方式,能够让我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也让我对工程师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授了“做什么”,更教会了“为什么这么做”,这对于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