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婴幼儿营养配餐方案(含CD光盘1张)(封四贴卡1张)(双色)
定价:29.80元
作者:熊苗,魏立军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1211213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摈弃了过分繁杂的理论知识,内容以实用为主,如时间划分、营养配餐推荐、发育特点、饮食指导、饮食方案、一个月的配餐等,每一小节均以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文字精练,并配有精美的图片。全书共五章,章讲婴幼儿的营养需求,第二章讲婴儿的营养需求,第三章讲幼儿的营养需求,第四章讲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第五章讲婴幼儿时期的各种病症的营养调理。
本书可作为年轻父母科学喂养宝宝的指导手册,具有非常实用的效果。
目录
章 用营养筑起健康长城——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01 热量
02 蛋白质
03 脂肪
04 碳水化合物
05 维生素
06 矿物质
07 水
第二章 婴儿——食物初体验
01 婴儿期的时间划分
02 婴儿的生理特点
03 婴儿期所需营养
04 配方奶粉学问大
05 辅食添加需谨慎
06 婴儿喂养误区
07 婴儿营养配餐食谱推荐
08 婴儿营养食谱
第三章 幼儿——饮食习惯初养成
01 幼儿期的时间划分
02 幼儿的生理特点
03 幼儿期所需营养
04 幼儿膳食构成要素
05 幼儿营养配餐周食谱推荐表
06 幼儿营养食谱
第四章 学龄前儿童——饭桌上的来客
01 学龄前儿童期的时间划分
02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03 学龄前儿童所需营养
04 学龄前儿童膳食构成要素
05 学龄前儿童营养配餐周食谱推荐表
05 学龄前儿童营养食谱
第五章 宝宝健康吃出来——婴幼儿常见疾病营养配餐
01 偏食与厌食
02 佝偻病
03 贫血
04 便秘
05 营养不良
作者介绍
熊苗,高级营养保健师、国家公共营养师、熊苗营养工作室全国连锁负责人等,荣获首届全国食品安全知识大赛第二名、编著有《营养密码》等,录制电视节目《健康宝典》等,《健康时报》《中国食品质量报》《成都育儿周刊》《大众健康》等媒体饮食栏目作者。作为一名营养师,对饮
文摘
序言
冲着是熊苗老师和魏立军老师的作品,我还是抱有一丝期待的,毕竟他们在线上的分享和咨询中积累了非常好的口碑。我比较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解决“个性化喂养”的需求。现在的宝宝,体质千差万别,有的吸收好,有的消化弱,有的天生容易便秘。市面上的标准食谱往往是一刀切,但孩子的身体反应却非常真实地告诉你:“这个不适合我!”。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里有没有提供针对不同体质宝宝的调整指南?比如,如果宝宝对某些蔬菜反应不好,有没有推荐的替代品,或者调整烹饪方式来改善消化吸收?更深层次地讲,我希望它能教会我“读懂”我孩子的信号。当他吃完某种食物后,眼神、精神状态、排便情况的变化,都是营养状态的反馈。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解读这些非语言信号的方法论,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决策者”,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食谱本身。
评分我个人非常看重书籍的“可追溯性”和“科学依据”。营养学领域更新迭代很快,十年前被奉为圭臬的喂养方法,现在可能已经被新的研究推翻了。因此,我希望这本《婴幼儿营养配餐方案》在提供具体方案的同时,能够明确指出其理论基础是基于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最新膳食指南(比如AAP、ESPAGHN或者国内卫健委的标准)。这样,我作为家长在采纳其中的建议时,心里也会更有底气,知道这些不是凭空捏造的经验之谈。而且,书里关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建议,尤其要细致。很多家长会陷入“补剂焦虑”,要不要加DHA、要不要补铁剂、益生菌该怎么选?如果书里能清晰地界定哪些是“必须通过食物摄取”的,哪些是“在特定条件下需要额外补充”的,并给出具体的推荐剂量和品牌类型(当然,侧重介绍成分而非商业推广),那将是对新手父母最大的福音。这本书如果能做到科学严谨和操作便捷的完美结合,那它绝对值得我收藏和反复翻阅。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专业书籍的期望值通常会稍微放低一点,因为很多号称“权威”的教材,读起来总像在啃枯燥的教科书,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术语和晦涩难懂的生理学解释,跟咱们这些天天围着孩子转的家长没什么关系。我更倾向于那种带有生活气息的叙事风格,能够把复杂的营养学原理,用大白话,甚至是家长之间交流的口吻讲明白。比如,为什么这个阶段要侧重补铁,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补铁”。如果能结合一些常见的家庭烹饪场景来讲解,那就更好了。比如,如何利用家里的蒸锅、搅拌机,高效地完成一天的辅食准备工作。毕竟,宝妈宝妈,很多时候都是“妈”的工作优先于“宝”的工作。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偷懒”但又不失营养的制作妙招,比如一些可以提前准备好分装冷冻的泥状食物,那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希望它不只是告诉我们“吃什么”,更要告诉我们“怎么做”,而且是那种“不需要请保姆也能轻松完成”的做法。那种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脾气又好的营养师朋友在家里指导你一样。
评分看到“含CD光盘”和“双色印刷”这些描述,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是不是比较老派?在如今人人都在用App和视频教学的时代,实体光盘的实用性有多大呢?我更希望光盘里的内容是高清的视频演示,而不是简单的PPT播放。尤其对于辅食制作,有些动作和细节,比如打泥的细腻程度、汤汁的浓稠度,是纯文字和图片很难准确传达的。如果光盘能提供一些实时的烹饪演示,比如不同月龄辅食的稠度对比,那光盘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另外,双色印刷虽然比单色有质感,但如果内容太依赖图表和表格,全彩的图谱也许更能吸引眼球,尤其是食物成品的样子,图片做得好不好看,直接影响家长想不想做的欲望。我希望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内容扎实的同时,视觉体验也要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毕竟这本书会伴随我们家宝宝成长的关键一年多时间。
评分这本《婴幼儿营养配餐方案》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专业又贴心,尤其看到作者是熊苗和魏立军,心里就踏实了不少。我最近正为我家那个小家伙的辅食发愁,网上各种说法五花八门,看得我眼花缭乱,真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指条明路。我最关心的其实是食材的选择和搭配的科学性。市面上很多育儿书讲理论多,真到实操的时候,比如“这个月龄的宝宝到底能吃多少毫升的米糊,蛋白质的来源是鸡蛋黄还是鱼肉泥更合适”,讲得含糊其辞,让人心里没底。我期待这本书能拿出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最好是那种能让我对照着表格操作的。比如,能不能清晰地划分出六个月、八个月、一岁这几个关键阶段的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值,以及推荐的食谱范例。另外,关于过敏源的规避和处理,也是一个大问题。宝宝第一次尝试新食物时,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只有做父母的才懂。如果书里能详细介绍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入高风险食物,并且提供一些应对轻微不良反应的紧急处理建议,那就太实用了。总而言之,我希望它是一本能立刻上手、解决燃眉之急的实战手册,而不是一本摆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