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维修一本通

笔记本电脑维修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郭波 著
图书标签:
  • 笔记本维修
  • 电脑维修
  • 硬件维修
  • 电子维修
  • DIY维修
  • 故障排除
  • 维修指南
  • 笔记本电脑
  • 电脑硬件
  • 维修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子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98684
商品编码:29509874650
包装:平塑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维修是一门技术,学好一门技术就必须有一本合格的教材。本书适合没有基础的读者从零开始,最后能够精通笔记本电脑维修技术。书中通过笔记本电脑的组成解剖整体的构造;通过主板的架构描述电路的归类;通过软件的介绍判断系统的故障;通过对元器件的了解认识基础电路;通过主板的单元供电掌握整体供电结构;通过上电时序的认识正确理解硬启动过程;通过对CPU的寻址过程了解整机的软启动过程;学习硬件如何通过BIOS把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再通过系统把操作权交给用户。本书对以上所有的工作过程及原理都有详细深入的讲解与分析,使读者学会从理论上分析故障。最后,通过大量的维修案例让读者通过实践解决故障。



作者介绍
2009年以来,在深圳、成都等地任笔记本维修高级培训讲师,成功培训出全国各地数百名维修工程师。09年获得笔记本维修高级工程师资格证,被所在培训公司评为高级讲师。曾帮多个培训机构编写维修培训教材数本:《轻松掌握笔记本电脑维修技术(芯片级)》,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笔记本电脑维修深入教程(信号级)》,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4。

关联推荐
本书可作为笔记本电脑维修人员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技校、培训机构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阅读本书无须电子基础,让读者从零开始到精通芯片级和信号级的维修。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笔记本电脑维修基础知识    1

1.1  笔记本电脑使用注意事项    1

1.2  笔记本电脑正确使用方法    2

1.3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部件    3

1.4  笔记本电脑的供电方式    8

1.5  常见的电源接口分类    9

第2章  笔记本电脑常见故障    11

2.1  软件故障    11

2.2  硬件故障    13

2.3  U盘制作启动项过程    15

2.4  利用U盘安装系统过程    23

第3章  笔记本电脑主板的芯片组认识    31

3.1  笔记本电脑主板的架构    31

3.1.1  Intel双桥的架构图    31

3.1.2  Intel单桥的架构图    33

3.1.3  AMD双桥的架构图    33

3.1.4  AMD单桥的架构图    35

3.1.5  NVIDIA双桥的架构图    37

3.1.6  NVIDIA单桥的架构图    37

3.1.7  SIS架构图    37

3.2  笔记本电脑主板的十大代工厂商    37

3.3  笔记本电脑CPU的认识    42

3.4  笔记本电脑内存的认识    44

3.5  笔记本电脑芯片组的认识    46

3.5.1  北桥芯片的认识及作用    46

3.5.2  南桥芯片的认识及作用    47

3.5.3  显卡芯片的认识及作用    47

3.6  笔记本电脑主板中的电源芯片认识    48

3.6.1  待机芯片的认识及作用    49

3.6.2  分组供电芯片的认识及作用    51

3.7  电源管理芯片    65

3.7.1  EC芯片的认识及作用    65

3.7.2  BIOS芯片的认识及作用    67

第4章  笔记本电脑主板电路基础知识    73

4.1  电路的基础知识    73

4.1.1  电流    73

4.1.2  电压    74

4.1.3  电路的基本概念    75

4.1.4  电路    77

4.1.5  频率    77

4.2  常见信号解释    78

4.2.1  高电平和低电平    78

4.2.2  脉冲信号    78

4.2.3  复位电路    79

4.2.4  时钟信号    79

4.2.5  电源好信号    80

4.2.6  片选信号    81

4.2.7  模拟信号    81

4.2.8  数字信号    82

4.3  总线介绍    82

4.3.1  FSB总线    82

4.3.2  BusSpeed总线    84

4.3.3  FDI总线    85

4.3.4  DMI总线    85

4.3.5  DDR总线    86

4.3.6  LPC总线    88

4.3.7  PCI_EX16总线    88

4.3.8  SMBus总线    89

4.4  元器件介绍    90

4.4.1  电容    90

4.4.2  电阻    92

4.4.3  电感    93

4.4.4  二极管    97

4.4.5  三极管    100

4.4.6  场效应管    102

4.4.7  门电路    103

4.4.8  晶体振荡器    105

4.5  隔离保护电路简介    107

4.5.1  隔离保护电路的组成    108

4.5.2  隔离保护电路的原理    109

4.5.3  隔离保护电路的常见故障    110

4.5.4  隔离保护电路检修流程    110

4.6  DC-DC电路简介    111

4.6.1  DC-DC电路的作用    111

4.6.2  DC-DC电路的原理    111

4.6.3  DC-DC电路的常见故障    113

4.6.4  DC-DC电路检修步骤    114

第5章  笔记本电脑主板供电分析    115

5.1  RTC电路    115

5.1.1  可充电的RTC电路    115

5.1.2  不可充电的CMOS电路    116

5.1.3  RTC电路的去向和作用    117

5.2  隔离保护电路    119

5.2.1  联想Y470隔离保护电路(仁宝)    119

5.2.2  IBMT61隔离保护电路(顶星)    124

5.2.3  惠普G4隔离保护电路(广达)    126

5.2.4  惠普4411S隔离保护电路(英业达)    129

5.2.5  戴尔N4030隔离保护电路(纬创资通)    140

5.2.6  华硕K40AB隔离保护电路(ASUS)    142

5.2.7  三星R428隔离保护电路(三星)    145

5.3  联想Y470主电源电路    148

5.3.1  电源适配器和电池模式待机的区别    148

5.3.2  RT8205E引脚定义    148

5.3.3  主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149

5.3.4  后续电压开启原理    153

5.4  IBM T40主电源电路    155

5.4.1  主电源单元部分的组成    155

5.4.2  MAX1631引脚定义    156

5.4.3  主电源单元电路图和基本工作条件    157

5.4.4  MAX1631工作原理与流程    159

5.4.5  T40主电源电路的检修流程    160

5.4.6 “B”电压的产生原理    161

5.5  HP CQ43主电源电路    162

5.5.1  TPS51123的工作条件    162

5.5.2  TPS51123的引脚定义    163

5.5.3  HP CQ43待机电路的工作原理    164

5.6  分组供电电路    166

5.6.1  内存供电电路    166

5.6.2  1.8V供电电路    169

5.6.3  桥、总线供电电路1.05VS    171

5.6.4  I系列CPU的SA供电电路    181

5.6.5  内存上拉供电电路    185

5.7  独显供电电路    188

5.7.1  显卡供电电路的基本作用与原理简介    188

5.7.2  显卡供电芯片内部模块图与引脚定义    188

5.7.3  显卡供电电路图与原理分析    192

5.7.4  关于显卡的VID电压调节技术    196

5.8  CPU供电电路    198

5.8.1  CPU供电单元的基本概念    198

5.8.2  CPU供电电路原理图与基本条件    199

5.8.3  CPU供电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202

5.9  集成显卡供电原理讲解    202

5.10  关于I系列Intel_SVID的讲解    203

第6章  电池充电与放电    209

6.1  电池放电电路    209

6.2  电池电量检测电路    211

6.3  电池充电电路    212

第7章  待机与触发    218

7.1  EC芯片待机下的工作条件    218

7.2  南桥待机下的工作条件    220

7.3  待机原理全图    221

7.4  IBM T61待机电路    222

7.5  惠普G4待机电路    227

7.6  戴尔N4010待机电路    230

7.7  华硕K40AB待机电路    235

7.8  联想Y430待机电路    238

第8章  时钟电路    244

8.1  时钟电路简介    244

8.2  时钟电路的基本构成条件    244

8.3  时钟电路原理图    244

8.4  时钟芯片工作原理    245

8.5  时钟芯片工作条件    247

8.6  时钟芯片常见故障    249

8.7  时钟电路检修流程    249

第9章  时序分析    250

9.1  仁宝    250

9.2  广达    252

9.3  英业达    254

9.4  纬创资通    256

9.5  顶星    258

9.6  华硕    260

第10章  硬、软启动过程    263

10.1  硬启动过程    263

10.2  软启动过程    264

10.3  关于ADS#地址选通信号    271

10.4  关于CPU_RST后ADS#有效的多个条件    272

10.5  ACPI的概述    273

10.6  ACPI的状态    273

10.7  EC、BIOS电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274

10.8  逻辑上的开机过程    276

10.9  POST上电自检    277

10.10  CS的片选信号    278

第11章  笔记本电脑接口供电部分    280

11.1  网卡    280

11.2  声卡    286

11.3  光驱    292

11.4  IDE接口    295

11.5  SATA接口    300

11.6  USB接口    301

11.7  VGA接口    303

11.8  HDMI接口    304

第12章  笔记本电脑的液晶屏部分    310

12.1  背光系统    310

12.1.1  背光系统的组成    311

12.1.2  背光系统的原理    312

12.1.3  高压板供电电路    314

12.1.4  如何换高压板    316

12.1.5  背光系统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案    317

12.2  显示系统    319

12.2.1  显示系统的组成    319

12.2.2  液晶屏接口定义    320

12.2.3  液晶屏供电电路    321

12.2.4  显示系统的原理    321

12.2.5  显示系统常见故障    324

12.3  笔记本电脑改装触摸屏    324

第13章  温度与传感    331

13.1  CPU风扇转速检测信号原理    331

13.2  温度传感与检测信号    332

13.3  让CPU风扇常转    338

13.4  主板中的过热保护系统    339

第14章  案例与实践    341

案例1  宏基4750待机电流偏大不触发    341

案例2  联想Y470装独立显卡驱动蓝屏    342

案例3  联想E425黑胶显卡改集显    345

案例4  惠普320大短路    346

案例5  惠普V3000不开机    349

案例6  联想旭日125不开机    350

案例7  LG大短路    353

案例8  IBM T61(上电时序)    355

案例9  联想Y470不开机    359

案例10  联想B470进水    362

案例11  三星超薄笔记本电脑905S3G不开机    364

案例12  外地发来的华硕K42JR不开机    367

案例13  华硕P31S键盘和触摸板不能同时使用    369

案例14  惠普G4开机白屏    371

案例15  戴尔M411R触发掉电    375

 



电脑硬件深度解析与故障排除实战指南 本书旨在为所有对个人电脑硬件系统有深入了解需求,并希望掌握专业级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的技术爱好者、IT从业人员及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全面、详实且极具操作性的参考手册。 本手册将带您系统地探索现代计算机硬件的每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深入剖析它们的工作原理、相互协作的机制,以及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故障现象。我们不侧重于某一特定品牌或型号的维修流程,而是构建一个基于通用原理的、可迁移的、科学的故障排除框架。 第一部分:基础构建模块的精深理解 本部分作为后续维修技术的基础,将对构成现代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的各个关键部件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 第一章:中央处理器(CPU)的架构与热力学 超越核心数量的理解: 深入解析乱序执行、超线程技术(SMT)的内部工作机制,探讨缓存层级(L1, L2, L3)对系统性能的实际影响。 主板芯片组的桥梁作用: 详细阐述北桥(PCH/SOC中集成)和南桥在数据流管理中的角色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影响PCIe通道、SATA接口的性能表现。 散热系统的效能评估: 不仅介绍风冷与水冷的结构,更着重于热阻、TDP(热设计功耗)的实际计算,以及如何通过热成像技术准确判断散热瓶颈。 第二章:内存系统(RAM)的时序与稳定性 DDR代际差异与电气特性: 比较DDR4与DDR5在预取缓冲器(Prefetch Buffer)、Bank组结构上的根本区别,以及这些区别如何反映在SPD(序列存在检测)芯片中。 时序参数的深入剖析: 详细解释CL、tRCD、tRP、tRAS等关键时序参数对延迟(Latency)的综合影响,并提供超频(XMP/EXPO)不稳定性的常见成因分析。 内存通道与错误校验: 探讨双通道、四通道的配置优化,以及ECC(错误修正码)内存的原理及其在服务器级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存储技术的前沿与局限 固态硬盘(SSD)的寿命与性能: 详尽讲解NAND闪存的SLC, MLC, TLC, QLC技术的物理差异、写入耐久性(TBW)的真实含义。剖析S.M.A.R.T.数据的解读方法,特别是健康度下降的临界点预警。 NVMe协议的带宽优势: 对比SATA AHCI与PCIe/NVMe协议栈的数据传输流程,分析队列深度(Queue Depth)和中断处理对I/O性能的影响。 机械硬盘(HDD)的物理损伤识别: 重点介绍磁头臂、盘片与主控电路板(PCB)的电路匹配原理,以及数据恢复的初步风险评估。 第二部分:系统集成与电源管理精论 本部分着眼于将各个硬件模块连接起来,并确保它们稳定运行所需的能源供应与信号传输规范。 第四章:电源供应单元(PSU)的电气安全与转换效率 从市电到DC的转换流程: 详细解析主动式PFC电路的工作原理、拓扑结构(LLC、半桥等)对效率的影响,以及12V、5V、3.3V输出轨的交叉负载调整率(Cross-Load Regulation)。 线材与接口的负载评估: 识别不同CPU/GPU供电接口(如EPS 8Pin, PCIe 16Pin)的额定电流,并提供评估电源是否因老化而导致瞬态响应下降的方法。 第五章:显示与图形处理单元(GPU)的渲染管线 显存带宽与核心频率的协同: 解析GDDR6X的特点,以及渲染输出路径中从VRAM到显示端口(DP/HDMI)的信号完整性要求。 显卡PCB的供电设计: 分析GPU核心供电(Vcore)与显存供电的独立设计,识别常见的电感啸叫与电容鼓包的物理根源。 显示输出故障的排查: 区分驱动层面的兼容性问题与物理信号传输错误(如HDCP握手失败、黑屏但风扇转动)。 第六章:BIOS/UEFI与固件的深层交互 固件的启动流程解析(POST): 详细描述从CMOS掉电到操作系统加载前,主板固件执行的自检步骤,并解析各类错误蜂鸣代码的实际含义。 CMOS电池与NVRAM的维护: 探讨时钟晶振的稳定性,以及固件更新失败后的危机处理技术,包括串行编程器(如CH341A)对SPI/EEPROM芯片的直接读写操作(不涉及特定型号刷写教程)。 第三部分:专业级故障诊断与维修策略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侧重于系统性的故障排除流程和必要的维修工具使用。 第七章:万用表与示波器在电子维修中的应用 基础参数的精确测量: 教授如何使用万用表准确测量电阻、电压、电流,特别是在对主板通电时识别短路与虚焊点。 波形分析入门: 介绍示波器在观察时钟信号(如晶振输出)、电源纹波(Ripple)时的基础设置,用于判断信号质量而非简单的通断测试。 热风台与烙铁的操作规范: 强调元器件无铅焊接的温度曲线控制、助焊剂的选择,以及如何安全地拆焊BGA芯片的辅助方法(不涉及BGA植球的详细步骤)。 第八章:系统性故障排除的逻辑框架 “排除法”的高级应用: 建立一个自上而下(从外设到核心组件)和自下而上(从供电到逻辑控制)的双重排查树模型。 隔离测试的艺术: 如何通过最小化系统配置(Minimial Boot)来迅速确定故障源头,例如通过移除独立显卡、断开所有非必需SATA设备进行验证。 软件与硬件故障的界定: 学习利用日志文件、安全模式启动来区分操作系统层面错误与物理硬件损坏,以及如何利用系统诊断工具(如MemTest86, Prime95)进行压力测试。 第九章:常见疑难杂症的深入剖析 间歇性死机与蓝屏(BSOD): 探讨内存地址冲突、驱动程序版本不兼容、以及主板供电模块(VRM)老化导致的电压不稳如何表现为随机故障。 无法识别存储设备: 分析主控芯片与固件通信失败的可能原因,区别是线缆问题、BIOS设置错误还是设备物理损坏。 不规律的随机重启: 聚焦于温度过高报警、电源瞬间掉载保护(OCP)触发、以及主板上特定电容失效导致的系统不稳定现象。 本书的特点在于其对原理的深度挖掘,旨在培养读者“知其所以然”的维修思维,而非简单地遵循步骤手册。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知识,并鼓励在实际操作中结合严谨的科学方法来解决复杂的计算机硬件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网上的免费教程鱼龙混杂,很多都语焉不详,或者只针对特定型号的电脑。我的本子已经用了五年,最近风扇噪音大得像要起飞,散热也成了大问题,我本来都准备换新电脑了。翻开《笔记本电脑维修一本通》后,我立马被它对“常见噪音源分析”这一章节所吸引。书中清晰地解释了风扇轴承磨损的迹象,以及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清洁或更换导热硅脂。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小心翼翼地拆开了后盖,第一次亲手清理了积满灰尘的散热鳍片,并按照图示步骤重新涂抹了适量的导热硅脂。整个过程,我都在对照书里的步骤图,生怕弄错了哪个排线的位置。完成后的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电脑安静得像刚买回来时一样,性能也感觉提升了不少。这本书对于这种日常维护和保养的指导,真是太到位了,它教会我的不是临阵磨枪的急救术,而是长久维护的“养生之道”。对于那些不满足于只停留在系统层面的用户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深入到硬件层面的信心和技能。

评分

我是一个资深的IT从业者,接触过市面上形形色色的维修手册和技术文档,坦白说,大部分都写得过于晦涩,充满了行业术语,读起来非常费劲,更别提对非专业人士的指导意义了。然而,这本《笔记本电脑维修一本通》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它在保证技术深度的同时,却用一种极其平实的语言进行阐述,仿佛在和一位技术水平相当的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但又处处体现出对初学者的尊重。它没有过度简化技术细节,对于复杂的电路板级别的维修,它也给出了清晰的逻辑分析框架,而不是简单地给出“换件”的结论。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故障隔离和逻辑推理的部分,书中强调的“排除法”在实际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教会你如何通过观察现象、交叉验证来锁定问题的根源,这比死记硬背维修流程要有效得多。即便是对于我偶尔会遇到的老旧机型故障,书中也收录了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让我得以温故知新,巩固了对笔记本内部工作原理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立刻成为一个顶级的维修工程师,而在于它为你构建了一个坚实的、可扩展的维修知识体系。

评分

我一直觉得,市面上的很多维修指南都忽略了“工具篇”的重要性,往往只是草草提一句“准备好螺丝刀和撬棒”。但《笔记本电脑维修一本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专业和细致。它用整整一个章节来介绍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精密螺丝刀头的适用范围,以及何时应该使用塑料撬棒而非金属工具来避免刮伤外壳。更别提关于万用表的使用教学了,作者没有假设读者已经懂得如何测量电压和电阻,而是从最基础的表盘认识、档位选择讲起,然后才将这些工具应用到实际的电源故障排查中。这种对基础知识的耐心讲解,极大地降低了非专业人士的入门门槛。读完这一部分,我甚至不再害怕购买一些二手或故障机来练习了,因为我已经知道用正确的工具去处理每一个环节,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整个维修流程的每一个细节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指导,而非仅仅关注“结果”。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前瞻性和全面性,它似乎涵盖了从最古老的机械硬盘到最新款的M.2固态硬盘的更换与数据迁移流程,以及不同代际的USB接口和Thunderbolt接口的故障排查差异。我最近在尝试给老旧笔记本升级固态硬盘,但面对启动顺序和UEFI/Legacy启动模式的选择时,我感到非常迷茫。这本书中关于“BIOS/UEFI设置深度解析”的那一节,清晰地对比了这两种启动模式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并给出了针对不同操作系统的具体设置建议。我按照书中的指引,成功地将系统迁移到了新的固态硬盘上,启动速度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而且,书中还对笔记本常见的外设连接问题,比如外接显示器黑屏、键盘失灵等,也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软硬件双向排查思路,这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修坏了的电脑”的书,更是一本关于“让电脑更好地工作”的工具书。它的内容覆盖面之广,让我觉得这笔投资非常值得。

评分

这本《笔记本电脑维修一本通》简直是电脑小白的救星,我一直对拆机装机心存恐惧,总觉得一不小心就把昂贵的设备弄坏了。但拿到这本书后,我发现它的讲解方式极其细致入微,即便是像我这种对硬件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书中的图文并茂的步骤分解,让我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傅在旁边手把手指导。尤其是关于如何安全地拆卸内存条和硬盘那一章,作者详细描述了静电防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一个卡扣的解锁技巧,让我不再手抖。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硬件层面,对于一些常见的系统崩溃、驱动冲突等软件问题,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排查思路和解决方案。比如,当我遇到蓝屏死机时,这本书里提到的“安全模式排查法”和“系统还原点恢复法”立刻派上了用场,几番折腾后,电脑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流畅。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逻辑性,从基础的部件识别,到故障诊断,再到具体的维修操作,层层递进,完全符合一个初学者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我感觉自己现在对我的笔记本电脑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那个只会用鼠标点点点的“操作员”,而是真正掌握了它“脉搏”的“医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