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幸福孕程周周必读-母婴直通车系列
定价:29.80元
作者:梁毓著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10109027
字数:350000
页码:29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孕期40周。周周有计划,准妈妈怀孕后的周记式保健指导,孕期饮食、体质调理、胎教全方位指导,适合中国准妈孕育之道。
十月怀胎,幸福与不安与准妈妈携手相随。准妈妈怎样才能度过这280天?怀孕了,准妈妈该怎么吃?准爸爸在胎教中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怎样才能生育一个超人一等的健康宝宝?
内容提要
本书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可操作性融为一体。亲切的语言、生动有趣的画面、新颖的编排,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给人视觉上一种全新的冲击力。本书立足于家庭使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是每一位女性孕程中的好帮手、好老师、好朋友。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金融市场知之甚少的外行,但朋友强力推荐了这本探讨宏观经济史的书,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它。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高明,它没有堆砌枯燥的数字和复杂的经济模型,而是将历史人物——那些决定了我们今天生活方式的银行家、政客和发明家——作为故事的主角。作者把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比如“郁金香狂热”或者“大萧条”,都写成了扣人心弦的悬疑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信用”这个抽象概念的解释。作者用了好几章的篇幅,追溯了从古代贝壳到现代数字货币的演变,阐述了“信任”如何成为驱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强大引擎。读完之后,我虽然还不能完全看懂股市的K线图,但我至少对“通货膨胀”背后的社会心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觉得经济新闻是天书了。这本书成功地把冷冰冰的经济学,转化成了充满人性挣扎和智慧博弈的历史剧。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世界各地古老神话的图册,里面的插画精美得令人窒息,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按照传统的地理区域或时间线来划分神祇,而是以“元素”和“原型”为核心进行编排。比如,它把所有关于“创造之火”的神话放在一起,从北欧的穆斯林到南美的太阳神,那种跨文化的对比视角非常震撼。我尤其喜欢它对细节的考究,那些对古代祭祀服饰、宗教仪式的描摹,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能闻到古老祭坛上燃烧的香火味。更绝的是,作者在每组神话的对比分析中,都巧妙地植入了现代心理学对集体潜意识的解读,让我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域的人类会在不交流的情况下,却对“洪水”、“重生”和“迷宫”有着相似的叙事结构?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堪称艺术品,厚重的纸张,烫金的边缘,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散发着一种厚重、典雅的历史感。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本关于古典音乐理论的入门读物,它的目标读者显然是完全没有乐理基础的普通人,但它做到了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最复杂的和声结构。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大量运用了文学和色彩学的类比。比如,它把“主和弦”比作故事的主角,而“属七和弦”则是那个带来紧张感和悬念的配角,而“终止式”就是故事圆满的落幕。通过这种感性的联想,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某段旋律听起来会“忧伤”,而另一段听起来会“激昂”,这不再是凭空的感觉,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和弦排列。书中还收录了许多著名乐段的五线谱简化版,并配有二维码链接到对应的音频片段,你可以边读边听,对比不同和弦的实际效果。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只能跟着CD哼唱的听众,变成了一个可以略知一二的“有心人”,极大地提升了欣赏音乐的深度和乐趣。
评分最近在研究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本探讨“零废弃社区”理念的专著,它完全颠覆了我对垃圾处理的传统认知。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现代城市设计是导致资源浪费的结构性错误。作者详细分析了几个欧洲和亚洲的小型实验社区,是如何通过精密的社区物流系统、共享经济模式以及用户习惯的重塑,将可回收物和有机废弃物的处理率提高到惊人的95%以上。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书中配有大量的实景照片和流程图,展示了他们如何设计那些多功能回收站,如何将社区厨房的食物残渣转化为社区花园的有机肥料。阅读过程中,我脑子里一直在盘算着我们自己小区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如何优化现有的垃圾分类标识,如何鼓励邻里间的物品互助,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政府的末端处理。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可操作的行动指南,让人相信,美好的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可以通过每一个小小的社区实践构建出来的。
评分天呐,最近读了那本讲时间管理的书,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一直是个典型的“拖延症晚期患者”,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常态,尤其是在处理那些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成效的事情上,总是三分钟热度。这本书里提到的“番茄工作法”对我来说简直是救星,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把时间切块”,而是深入剖析了我们大脑在面对大量任务时的抗拒心理,并给出了一套非常温和但极其有效的心理暗示技巧。记得书里有个案例,一个程序员如何用这个方法克服了写复杂代码的恐惧,我当时就感觉说的是我啊!它让我明白,效率的提升不是靠蛮力压缩时间,而是要和自己的生物钟、注意力周期和谐相处。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还强调了“留白时间”的重要性,指出持续的高压输出必然导致创造力的枯竭。看完这本书,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日程表里给自己安排“发呆时间”和“无目的散步时间”,奇怪的是,我的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那种焦虑感也大大减轻了。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己的心智和解的心灵导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