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AutoCAD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胡仁喜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正版新书--AutoCAD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胡仁喜 机械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仁喜 著
图书标签:
  • AutoCAD
  • AutoCAD 2016
  • 机械制图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CAD
  • 胡仁喜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入门
  • 精通
  • 中文版
  • 软件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9581
商品编码:2948738350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AutoCAD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定价:119.00元

作者:胡仁喜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111549581

字数:

页码: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重点介绍了AutoCAD2016中文版的新功能及各种基本方法、操作技巧和应用实例。本书大的特点是,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同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使读者能在实践中掌握AutoCAD2016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全书分为18章,首先介绍了AutoCAD2016的有关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操作、基本绘图命令、高级绘图命令、图层的设置与管理、定位工具、平面图形编辑命令等;接下来介绍了文字与表格、尺寸标注、图块与外部参照、辅助绘图工具等;然后介绍了AutoCAD三维功能。为了体现AutoCAD的高端分析功能,本书特意讲解了AutoLISP编程等相关知识;后通过各个方面的实例应用介绍,让读者在掌握绘图技术的基础上学会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本书适合于各级大以及职业培训机构用做课堂讲解教材,也可以作为AutoCAD爱好者的自学教材。

目录


前言

章 AutoCAD 2016入门1

1.1 操作界面2

1.1.1 操作界面简介2

1.1.2 操作实例——定制界面12

1.2 配置绘图系统13

1.2.1 绘图系统配置13

1.2.2 操作实例——设置屏幕颜色和光标大小15

1.3 设置绘图环境16

1.3.1 设置图形单位16

1.3.2 设置图形界限17

1.4 文件管理18

1.5 图形显示工具21

1.5.1 缩放21

1.5.2 平移23

1.6 动手练一练23

第2章 二维绘图命令25

2.1 直线类命令26

2.1.1 直线段26

2.1.2 操作实例——五角星27

2.1.3 构造线28

2.2 圆类命令30

2.2.1 圆30

2.2.2 操作实例——哈哈猪31

2.2.3 圆弧33

2.2.4 操作实例——五瓣梅34

2.2.5 圆环35

2.2.6 椭圆与椭圆弧36

2.2.7 操作实例——洗脸盆37

2.3 平面图形39

2.3.1 矩形39

2.3.2 操作实例——方头平键41

2.3.3 多边形43

2.3.4 操作实例——螺母43

2.4 点类命令44

2.4.1 点44

2.4.2 等分点与定距等分45

2.4.3 操作实例——棘轮46

2.5 多段线48

2.5.1 绘制多段线48

2.5.2 操作实例——交通标志49

2.6 样条曲线51

2.6.1 绘制样条曲线51

2.6.2 操作实例——螺钉旋具52

2.7 多线54

2.7.1 绘制多线54

2.7.2 定义多线样式55

2.7.3 编辑多线57

2.7.4 操作实例——墙体57

2.8 图案填充60

2.8.1 图案填充的操作60

2.8.2 操作实例——小屋63

2.9 综合演练——汽车65

2.10 动手练一练67

第3章 绘图69

3.1 定位工具70

3.1.1 正交模式70

3.1.2 栅格显示70

3.1.3 捕捉模式71

3.2 对象捕捉72

3.2.1 特殊位置点捕捉72

3.2.2 操作实例——盘盖73

3.2.3 对象捕捉设置74

3.2.4 操作实例——三环旗75

3.3 对象追踪78

3.3.1 自动追踪78

3.3.2 操作实例——特殊位置线段的绘制79

3.3.3 极轴追踪设置79

3.3.4 操作实例——通过极轴追踪绘制方头平键80

3.4 对象约束83

3.4.1 几何约束83

3.4.2 操作实例——绘制相切及同心的圆85

3.4.3 尺寸约束86

3.4.4 操作实例——利用尺寸驱动更改方头平键尺寸88

3.4.5 自动约束89

3.4.6 操作实例——约束控制未封闭三角形90

3.5 动手练一练93

第4章 图层设置94

4.1 设置图层95

4.1.1 利用对话框设置图层95

4.1.2 利用工具栏设置图层99

4.2 设置颜色100

4.3 图层的线型101

4.3.1 在“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中设置线型101

4.3.2 直接设置线型102

4.3.3 操作实例——螺栓103

4.4 综合演练——泵轴的绘制104

4.5 动手练一练107

第5章 编辑命令109

5.1 选择对象110

5.2 复制类命令112

5.2.1 复制112

5.2.2 操作实例——办公桌113

5.2.3 镜像命令114

5.2.4 操作实例——压盖115

5.2.5 偏移命令116

5.2.6 操作实例——挡圈的绘制117

5.2.7 阵列命令118

5.2.8 操作实例——弹簧的绘制120

5.3 改变位置类命令122

5.3.1 旋转命令123

5.3.2 操作实例——曲柄124

5.3.3 移动命令126

5.3.4 操作实例——餐厅桌椅126

5.3.5 缩放命令129

5.3.6 操作实例——紫荆花130

5.4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133

5.4.1 修剪命令133

5.4.2 操作实例——足球134

5.4.3 延伸命令136

5.4.4 操作实例——螺钉138

5.4.5 拉伸命令140

5.4.6 操作实例——手柄的绘制141

5.4.7 拉长命令143

5.4.8 操作实例——挂钟的绘制144

5.4.9 圆角命令145

5.4.10 操作实例——吊钩的绘制146

5.4.11 倒角命令148

5.4.12 操作实例——轴的绘制150

5.4.13 打断命令152

5.4.14 操作实例——连接盘的绘制153

5.4.15 打断于点命令155

5.4.16 操作实例——油标尺的绘制156

5.4.17 分解命令159

5.4.18 操作实例——圆头平键160

5.4.19 合并命令161

5.5 删除及恢复类命令162

5.5.1 删除命令162

5.5.2 恢复命令163

5.5.3 清除命令163

5.6 对象编辑命令163

5.6.1 钳夹功能163

5.6.2 操作实例——利用钳夹功能编辑图形164

5.6.3 修改对象属性165

5.6.4 操作实例——花朵的绘制166

5.6.5 特性匹配169

5.7 综合演练169

5.7.1 组合沙发的绘制169

5.7.2 齿轮的绘制173

5.8 动手练一练176

第6章 文字与表格179

6.1 文本样式180

6.2 文本标注182

6.2.1 单行文本标注182

6.2.2 多行文本标注184

6.2.3 操作实例——技术要求189

6.3 文本编辑189

6.4 表格190

6.4.1 定义表格样式191

6.4.2 创建表格192

6.4.3 表格文字编辑194

6.4.4 操作实例——苗木表195

6.5 综合演练——绘制建筑制图样板图198

6.6 动手练一练202

第7章 尺寸标注204

7.1 尺寸样式205

7.1.1 新建或修改尺寸样式205

7.1.2 线207

7.1.3 符号和箭头207

7.1.4 文字209

7.1.5 调整211

7.1.6 主单位213

7.1.7 换算单位214

7.1.8 公差215

7.2 标注尺寸216

7.2.1 长度型尺寸标注217

7.2.2 操作实例——标注螺栓218

7.2.3 对齐标注219

7.2.4 角度型尺寸标注219

7.2.5 直径标注221

7.2.6 操作实例——标注卡槽222

7.2.7 基线标注226

7.2.8 连续标注226

7.2.9 操作实例——标注轴承座227

7.3 引线标注229

7.3.1 利用LEADER命令进行引线标注229

7.3.2 利用QLEADER命令进行引线标注230

7.3.3 操作实例——标注轴套232

7.4 形位公差237

7.4.1 形位公差标注237

7.4.2 操作实例——标注齿轮轴的尺寸238

7.5 综合演练——标注齿轮242

7.6 动手练一练244

第8章 图块与外部参照246

8.1 图块操作247

8.1.1 定义图块247

8.1.2 图块的存盘249

8.1.3 操作实例——将图形定义为图块249

8.1.4 图块的插入250

8.1.5 操作实例——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251

8.1.6 动态块252

8.1.7 操作实例——利用动态块功能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256

8.2 图块属性258

8.2.1 定义图块属性258

8.2.2 修改属性的定义259

8.2.3 图块属性编辑260

8.2.4 操作实例——表面粗糙度数值设置成图块属性并重新标注261

8.3 动手练一练262

第9章 辅助绘图工具264

9.1 设计中心265

9.1.1 启动设计中心265

9.1.2 显示图形信息266

9.1.3 插入图块268

9.1.4 图形复制269

9.2 工具选项板269

9.2.1 打开工具选项板269

9.2.2 新建工具选项板270

9.2.3 向工具选项板中添加内容271

9.2.4 操作实例——绘制居室布置平面图272

9.3 视口与空间274

9.3.1 视口274

9.3.2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276

9.4 出图277

9.4.1 打印设备的设置277

9.4.2 创建布局279

9.4.3 页面设置283

9.4.4 从模型空间输出图形286

9.4.5 从图纸空间输出图形287

9.5 对象查询290

9.5.1 查询距离290

9.5.2 查询对象状态291

9.6 综合演练——日光灯的调光器电路292

9.6.1 设置绘图环境292

9.6.2 绘制线路结构图293

9.6.3 绘制各实体符号294

9.6.4 将实体符号插入到结构线路图300

9.6.5 添加文字和注释302

9.7 动手练一练303

0章 绘制和编辑三维表面305

10.1 三维坐标系统306

10.1.1 创建坐标系306

10.1.2 动态坐标系307

10.2 观察模式308

10.2.1 动态观察309

10.2.2 视图控制器310

10.3 三维绘制311

10.3.1 绘制三维面311

10.3.2 绘制多边网格面312

10.3.3 绘制三维网格312

10.4 三维网格313

10.4.1 直纹网格313

10.4.2 平移网格314

10.4.3 边界网格315

10.4.4 旋转网格315

10.4.5 操作实例——弹簧316

10.5 编辑三维网格319

10.5.1 三维镜像319

10.5.2 操作实例——花篮320

10.5.3 三维阵列322

10.5.4 对齐对象323

10.5.5 三维移动324

10.5.6 三维旋转325

10.5.7 操作实例——圆柱滚子轴承325

10.6 综合演练——茶壶327

10.6.1 绘制茶壶拉伸截面327

10.6.2 拉伸茶壶截面329

10.6.3 绘制茶壶盖331

10.7 动手练一练332

1章 实体建模334

11.1 创建基本三维实体335

11.1.1 创建长方体335

11.1.2 操作实例——拨叉架的创建336

11.1.3 圆柱体338

11.1.4 操作实例——弯管接头的创建339

11.2 布尔运算341

11.2.1 布尔运算简介341

11.2.2 操作实例——带轮的创建342

11.3 特征操作345

11.3.1 拉伸345

11.3.2 旋转346

11.3.3 操作实例——齿轮的创建347

11.3.4 扫掠349

11.3.5 操作实例——锁的创建351

11.3.6 放样354

11.3.7 拖拽356

11.3.8 操作实例——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的创建357

11.4 实体三维操作359

11.4.1 倒角359

11.4.2 圆角360

11.4.3 操作实例——棘轮的创建361

11.4.4 干涉检查363

11.4.5 操作实例——手柄的创建365

11.5 特殊视图367

11.5.1 剖切367

11.5.2 剖切截面368

11.5.3 截面平面369

11.5.4 操作实例——连接轴环的绘制372

11.6 综合演练——战斗机的创建375

11.6.1 机身与机翼375

11.6.2 附件379

11.6.3 细节完善382

11.7 动手练一练391

2章 实体编辑和渲染392

12.1 显示形式393

12.1.1 消隐393

12.1.2 视觉样式393

12.1.3 视觉样式管理器395

12.2 编辑实体396

12.2.1 拉伸面396

12.2.2 操作实例——顶针397

12.2.3 删除面399

12.2.4 操作实例——镶块399

12.2.5 旋转面402

12.2.6 操作实例——轴支架402

12.2.7 倾斜面405

12.2.8 操作实例——机座405

12.2.9 复制边407

12.2.10 操作实例——摇杆408

12.3 渲染实体411

12.3.1 贴图411

12.3.2 材质412

12.3.3 渲染413

12.4 综合演练——凉亭415

12.5 动手练一练423

3章 AutoLISP语言概述425

13.1 AutoLISP语言简介426

13.1.1 开发AutoCAD的重要工具426

13.1.2 AutoLISP的特点426

13.2 AutoLISP数据类型427

13.2.1 原子427

13.2.2 表和点对428

13.3 AutoLISP的程序结构429

13.4 AutoLISP的运行环境430

13.5 AutoLISP的内存分配431

13.6 AutoLISP程序的执行过程431

13.6.1 加载和卸载AutoLISP文件432

13.6.2 运行AutoLISP程序433

13.7 动手练一练433

4章 AutoLISP的基本函数435

14.1 理解AutoLISP的变量和表达式436

14.2 表达式的结构437

14.2.1 数学表达式437

14.2.2 矢量表达式438

14.2.3 函数表达式438

14.3 AutoLISP的变量与类型441

14.3.1 字符串型变量441

14.3.2 整型变量442

14.3.3 实型变量442

14.3.4 表型变量442

14.3.5 其他类型443

14.4 变量的应用443

14.4.1 使用AutoLISP变量444

14.4.2 使用AutoCAD系统变量445

14.5 创建用户自己的变量和表达式446

14.6 数值函数446

14.6.1 计算函数447

14.6.2 布尔运算函数453

14.6.3 三角函数454

14.7 字符串处理函数455

14.7.1 求字符串长度函数 strlen (stringlength)456

14.7.2 字符串链接函数 strcat (string catenation)456

14.7.3 子串提取函数 substr (substring)457

14.7.4 字母大小写转换函数 strcase457

14.7.5 字符串模式匹配函数 wcmatch457

14.8 条件和循环函数458

14.8.1 关系运算函数459

14.8.2 逻辑运算函数461

14.8.3 EQ函数与EQUAL函数462

14.8.4 条件函数463

14.8.5 循环函数464

14.9 表处理函数465

14.9.1 表处理的基本函数466

14.9.2 表的构造函数468

14.9.3 表的循环处理函数470

14.9.4 表的关联472

14.10 符号和函数处理函数472

14.10.1 赋值函数473

14.10.2 其他符号处理函数474

14.10.3 函数处理函数477

14.11 错误处理函数481

14.12 应用程序处理函数485

14.12.1 ADS应用程序485

14.12.2 ARX应用函数486

14.12.3 其他应用函数487

14.13 实战演练488

14.13.1 绘制渐开线488

14.13.2 绘制二维螺旋线489

14.14 动手练一练491

5章 对话框设计493

15.1 对话框概述494

15.2 对话框组件494

15.3 用DCL定义对话框495

15.3.1 base.DCL和acad.DCL文件495

15.3.2 引用DCL文件495

15.3.3 DCL语法496

15.4 用Visual LISP显示对话框498

15.4.1 显示对话框498

15.4.2 预览错误处理499

15.5 调整对话框的布局500

15.5.1 在控件组中分配控件501

15.5.2 调整控件间距502

15.5.3 调整右端和底部的空间502

15.5.4 调整加框行和列周围的空间502

15.5.5 自定义退出按钮文本503

15.6 对话框语言DCL详解504

15.6.1 控件属性504

15.6.2 DCL属性目录506

15.6.3 对话框控件的DCL语法511

15.7 对话框驱动程序526

15.7.1 在AutoLISP中调用设计的对话框526

15.7.2 动作表达式和回调529

15.7.3 列表框/下拉框处理533

15.7.4 图像处理537

15.7.5 对话框嵌套540

15.7.6 隐藏对话框540

15.7.7 特定应用数据540

15.8 综合演练541

15.8.1 绘制弹簧541

15.8.2 绘制带轮545

15.9 动手练一练558

6章 机械设计工程实例560

16.1 机械制图概述561

16.1.1 零件图绘制方法561

16.1.2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561

16.2 球阀阀体零件图562

16.2.1 配置绘图环境562

16.2.2 绘制球阀阀体563

16.2.3 标注球阀阀体569

16.2.4 填写标题栏573

16.3 球阀装配图575

16.3.1 配置绘图环境576

16.3.2 组装装配图577

16.3.3 标注球阀装配图584

16.3.4 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585

16.4 动手练一练586

7章 建筑设计工程实例587

17.1 建筑绘图概述588

17.1.1 建筑绘图的特点588

17.1.2 建筑绘图分类588

17.1.3 总平面图589

17.1.4 建筑平面图概述592

17.1.5 建筑立面图概述593

17.1.6 建筑剖面图概述593

17.1.7 建筑详图概述594

17.2 家属楼建筑图绘制595

17.2.1 绘制家属楼平面图595

17.2.2 绘制家属楼立面图609

17.2.3 绘制家属楼剖面图614

17.2.4 绘制家属楼建筑详图620

17.3 动手练一练630

8章 电气设计工程实例634

18.1 电气制图概述635

18.1.1 电气图的分类635

18.1.2 电气图的特点638

18.2 车床电气设计639

18.2.1 主回路的设计639

18.2.2 控制回路的设计644

18.2.3 照明指示回路的设计646

18.2.4 添加文字说明647

18.2.5 电路原理说明648

18.3 工厂智能系统配线图设计649

18.3.1 图层设置650

18.3.2 图样布局651

18.4 电缆线路工程图设计657

18.4.1 设置绘图环境657

18.4.2 图样布局658

18.4.3 绘制主视图659

18.4.4 绘制俯视图662

18.4.5 绘制左视图662

18.4.6 添加尺寸标注及添加文字注释663

18.5 动手练一练663

附录A AutoCAD 2016常用快捷键665

附录B AutoCAD 2016常用快捷键667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深入探索现代工程设计与数字制造的奥秘:一本关于前沿CAD/CAM技术与数字化流程的权威指南 本书旨在全面涵盖现代制造业和工程设计领域中,超越传统二维绘图范畴的先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理念、工具与实践流程。 --- 第一部分:数字化设计革命与前沿理论基础 (Advanced Digital Design Paradigms)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跳脱出基础软件操作的层面,深入理解驱动当代工业进步的数字化设计理论和方法论。 第一章:从绘图到建模:参数化与历史驱动设计的深度解析 本章将详尽阐述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的核心哲学,而非仅仅展示如何拖动约束。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真正“智能”的模型,这些模型能够根据设计意图(Design Intent)的微小变化,自动、一致地更新整个装配体。内容将包括: 拓扑优化(Topology Optimization)简介与应用前景: 探讨如何利用有限元分析(FEA)的思想指导设计,生成满足特定载荷和约束条件的轻量化、高性能结构。 设计历史树(History Tree)的管理与回溯机制: 深入研究复杂模型的特征重建、父子关系管理,以及如何高效地进行设计迭代和版本控制,特别是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项目中。 关系驱动建模(Relation-Driven Modeling): 讲解如何利用超越几何约束的数学关系(如函数、表格驱动)来驱动设计变化,实现复杂曲面和变截面结构的高效生成。 第二章:面向制造的几何表示:从实体到曲面、再到点云的桥接 本章关注几何数据的本质及其在不同制造流程中的转换和优化。 NURBS曲面与细分曲面的高级应用: 详细分析样条曲面在自由曲面设计(如汽车外形、航空部件)中的数学原理,并对比其在不同CAD内核中的实现差异。 数字样板与逆向工程基础: 探讨如何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数据(点云)进行逆向建模,实现对现有复杂零件的数字化重构,包括点云数据的降噪、拟合与曲面重建技术。 数据容差与几何精度标准: 介绍公差分析(Tolerance Analysis)在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包括几何尺寸和公差(GD&T)在数字化模型中的嵌入和验证方法,确保设计意图能够准确传递给制造端。 第三章:系统级设计与虚拟样机技术 本部分探讨如何将单个零件的设计提升到整个产品系统的层面进行集成化管理和仿真。 大型装配体管理策略: 深入研究如何高效管理包含数万个零件的复杂产品(如整车、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包括轻量化视图(Lightweight Representations)、替代表示(Alternate Representations)的应用与优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仿真接口: 介绍CAD数据与多体动力学(Multi-body Dynamics, MBD)仿真环境(如Adams、Simulink)的交互标准和数据映射技术,实现运动学和动力学行为的虚拟验证。 嵌入式软件与硬件协同设计(Co-Design): 探讨如何将电子元件的布局、布线信息集成到机械结构设计中,进行热管理和干涉检查的自动化流程。 --- 第二部分:增材制造与数字化制造的深度集成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Digital Fabrication Integration) 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利用最新的制造技术对设计流程进行重塑,强调设计必须“为制造服务”的现代理念。 第四章:增材制造(AM)驱动的设计优化(Desig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fAM) 本书将本书对传统CAM中去除材料的思维进行彻底颠覆,重点讲解如何充分利用增材制造的自由度。 拓扑优化结果的后处理与可制造性评估: 详细解析如何将拓扑优化生成的复杂、有机结构,通过晶格结构(Lattice Structures)、点阵填充等技术,转化为可直接用于3D打印的STL或3MF文件,并进行支撑结构优化。 多材料与梯度材料设计: 探讨先进增材工艺(如定向能量沉积DED、粘结喷射BJ)中,如何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材料属性在同一零件内部的连续变化,以满足局部性能需求。 打印工艺参数的数字化关联: 介绍如何将打印机的特定工艺参数(如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层厚)嵌入到CAD模型中,实现从设计到打印的闭环控制。 第五章:先进数控(CNC)编程与后处理的自动化 本章深入探讨高效、复杂的五轴及多轴联动加工策略。 五轴联动加工的运动学规划与刀具路径优化: 分析五轴机床的运动学误差补偿、奇异点避免技术,以及如何生成高效的曲面切削刀路,提高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 车铣复合加工策略与虚拟装夹: 探讨复杂零件在车铣中心上的高效装夹方案设计,并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工件与刀具的干涉情况,优化工序的顺序。 后处理器的定制与验证: 介绍如何针对特定数控系统(如FANUC, Siemens Sinumerik)定制后处理器,确保生成的G代码准确无误,并利用虚拟调试环境进行代码验证。 第六章:工业物联网(IIoT)与数字化车间集成 本部分将设计和制造环节无缝连接到整个工厂的数字化生态系统中。 制造执行系统(MES)与CAD/CAM的数据交互协议: 探讨OPC UA等工业标准在传递设计数据、工艺参数和实时生产状态中的作用。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在工艺规划中的应用: 如何基于CAD/CAM模型构建高保真度的虚拟工作站,实时模拟物理产线,预测潜在瓶颈和质量波动。 基于AI的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整: 介绍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历史加工数据,实时反馈并自动微调CAM系统生成的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以应对原材料批次差异或刀具磨损。 --- 第三部分:数据交换、标准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 and Data Interoperability) 第七章:跨平台数据交换与模型语义的保持 本章重点解决工程领域中不同软件系统间数据丢失和语义理解错误的问题。 STEP (ISO 10303) 标准的深度剖析与AP242的应用: 详细解读STEP标准中不同应用协议(Application Protocols)的差异,特别是如何利用AP242来承载GD&T、材料属性和工艺信息,而非仅仅是几何形状。 可视化与轻量化数据格式: 研究如JT、3D-PDF等用于审阅和协作的轻量化格式,及其在跨部门沟通中的最佳实践。 模型数据质量(MDQ)评估: 介绍自动检查模型几何完整性、命名规范和特征命名一致性的自动化工具和流程。 第八章: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中的数据主权与协作 本章探讨如何将前述的设计与制造数据,系统化地集成到企业的核心管理平台中。 CAD数据在PLM中的集成架构: 分析不同PLM系统(如Teamcenter, Windchill)如何管理CAD数据的版本、配置(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和BOM(物料清单)的关联性。 工程变更流程(ECP)的数字化固化: 讲解如何利用PLM系统固化设计变更的审批、影响分析和版本发布流程,确保“单一事实来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 面向供应链的设计协作模型: 探讨如何安全、高效地向外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分发必要的数字化产品定义(3D PMI, 结构数据),并有效管理这些外部数据的版本同步。 总结: 本书致力于为工程师、设计师和制造专家提供一个超越软件工具本身的视角,专注于构建一个高效、鲁棒、面向未来的数字化产品开发与制造体系。它强调的是理念、流程的整合与前沿技术的交叉应用,旨在培养能够驾驭复杂系统集成和智能化制造的复合型人才。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AutoCAD 2016的入门书籍,书名挺长的,叫做“正版新书--AutoCAD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胡仁喜 机械工业出版社”。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觉得包装很正规,印刷质量也很不错,纸张的触感也挺好,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我一直对CAD软件很好奇,但总是觉得它很高大上,望而却步,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想要好好学习一下。我本来担心中文版会不会翻译得不够地道,或者很多专业术语理解起来会有障碍,但翻开书页,第一感觉就是排版清晰,图文并茂,那些命令和界面的截图都非常清楚,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理解。我特别喜欢它从最基础的界面介绍开始,一点点地引导读者熟悉软件的操作环境。而且,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很多复杂的概念,而是循序渐进,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比如如何画直线、圆、多边形等等,这些都是CAD学习的基石,能打好基础非常重要。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很贴合初学者的思维习惯,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我觉得这对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帮助。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几本CAD的书,但总觉得它们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就是把一些常用功能一股脑地堆砌在一起,看得人眼花缭乱。这本“正版新书--AutoCAD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胡仁喜 机械工业出版社”给我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它似乎更懂得读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功能。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每个命令时,都会配上非常详细的步骤说明和截图,而且重点强调了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让我避免了不少弯路。比如,在讲解图层管理的时候,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新建图层,还深入解释了图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图层划分来提高绘图效率和后期修改的便利性。这让我意识到,学习CAD不仅仅是学会画图,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规范、高效地使用它。书中的案例也很有针对性,很多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通过这些案例的练习,我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逐渐建立起了对CAD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精通”二字,虽然我才刚入门,但已经能感受到它在内容深度上的潜力。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二维绘图层面,而是逐步向三维建模和一些高级功能拓展。我看到后面有关于实体建模、曲面建模的介绍,虽然目前还看得有些吃力,但已经激起了我强烈的学习兴趣。我之前一直觉得三维建模非常复杂,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似乎将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易于理解。而且,它还提到了一些高级的绘图技巧和自动化方法,比如参数化设计、自定义命令等等,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CAD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强大应用潜力,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对于我这种希望能够深入掌握CAD的用户来说,这本书的进阶内容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让我知道在打好基础之后,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评分

坦白说,在购买这本书之前,我犹豫过,毕竟市面上CAD的书籍琳琅满目,价格也参差不齐。但“正版新书--AutoCAD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胡仁喜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出版社是机械工业出版社,这让我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初步的信任。拿到书后,更是印证了我的判断。书中的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性很强,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一点点地把我从一个完全不懂CAD的新手,变成了一个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绘图任务的用户。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加入的一些“小贴士”和“注意事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内容,却往往能解决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比如快捷键的使用技巧,或者一些命令参数的含义解释,这些都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让我一步步地走向精通。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学习使用AutoCAD,买了不少相关的学习资料,而这本“正版新书--AutoCAD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胡仁喜 机械工业出版社”绝对是其中最让我满意的一本。它的内容组织得非常合理,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可能让新手感到困惑的地方,而是提前预判,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和解决方案。比如,在讲解坐标系的时候,它详细区分了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以及局部坐标系,并且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理解,这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而且,书中的练习题设计得也很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地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技能。每次完成一个练习,我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CAD操作上的熟练度有所提升,也更加自信了。我觉得,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应该只是知识的堆砌,更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而这本书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