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中文版UG NX10快速入门教程 麓山文化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正版新书--中文版UG NX10快速入门教程 麓山文化 机械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麓山文化 著
图书标签:
  • UG NX10
  • 快速入门
  • 机械设计
  • CAD/CAM
  • 软件教程
  • 中文版
  • 麓山文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数控编程
  • 工业软件
  • 工程软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1080
商品编码:2948721270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文版UG NX10快速入门教程

定价:79.00元

作者:麓山文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1541080

字数:

页码:

版次:4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学习使用UGNX10软件的快速入门教程,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UGNX10概述和基础知识、直接草图、曲线建模、曲面建模、实体建模基本特征和高级特征、同步建模、特征编辑、测量和分析、装配设计和工程图绘制。在内容安排上,为了使读者更快地掌握UGNX10,书中结合了大量详细的图文对UGNX10软件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和功能进行讲解,并通过实例讲述了一些实际工作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些实例都是实际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通用性,能使读者较快地进入设计实战状态。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采用软件中真实的对话框和按钮等进行讲解,使初学者能够更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从而尽快地上手,大幅提升学习效率。读者在系统学习本书后,能够迅速地运用UG软件来完成一般产品的零部件三维建模、装配、工程图绘制以及曲面光顺度检查等设计工作。本书包含60余个知识点、40余个实例和8个综合练习。为降低学习难度,本书配套光盘提供了书中所有实例和综合练习的高清视频教学文件,通过全程语音讲解,可以大大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特别适合读者自学使用。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讲解详细,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UG快速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院校和各类培训学校相关课程的教材或上机练习教材。

目录


前言章 UG NX 10简介11.1 UG NX 10软件简介21.2 UG NX 10软件特点21.2.1 UG NX 10全面支持中文21.2.2 新增“极点”捕捉31.2.3 新增“创意塑形”功能31.2.4 “制图”模块新增截面线命令41.2.5 资源条管理增加管理选项按钮41.2.6 其他杂项51.3 UG NX 10软件工作环境81.3.1 界面介绍81.3.2 工具栏91.3.3 主要功能模块91.3.4 基准坐标系101.3.5 类选择器10第2章 UG NX 10基础知识11UG NX 10软件的启动122.2 文件管理122.2.1 新建文件122.2.2 打开文件132.2.3 保存与另存为132.2.4 关闭文件132.2.5 导入文件132.2.6 导出文件142.3 鼠标操作142.4 项设置142.4.1 对象项152.4.2 用户界面项152.4.3 可视化项162.4.4 调色板172.4.5 背景172.5 图层操作172.5.1 图层设置172.5.2 视图中可见图层182.5.3 图层类别182.5.4 图层移动182.5.5 图层复制182.6 UG NX 10软件定制设置192.7 零件的隐藏和显示192.7.1 编辑对象显示192.7.2 隐藏对象202.7.3 显示对象202.7.4 显示202.7.5 反转显示和隐藏202.8 UG NX 10软件其他设置212.8.1 截面观察212.8.2 变换212.8.3 移动对象22 第3章 直接草图243.1 草图概述253.2 草图基本操作253.2.1 草图项253.2.2 草图创建过程263.2.3 重命名草图273.2.4 定向到草图273.2.5 重新附着273.3 创建草图283.3.1 创建草图283.3.2 实例—创建草图303.4 曲线的绘制313.4.1 轮廓323.4.2 矩形333.4.3 直线343.4.4 圆弧353.4.5 圆363.4.6 草图点373.4.7 多边形373.4.8 椭圆383.4.9 实例—绘制挡板草图393.5 曲线的编辑413.5.1 倒斜角423.5.2 圆角433.5.3 快速修剪433.5.4 快速延伸443.5.5 制作拐角443.5.6 偏置曲线453.5.7 阵列曲线463.5.8 镜像曲线463.5.9 实例—绘制端盖草图473.6 草图的尺寸标注493.6.1 快速尺寸493.6.2 线性尺寸503.6.3 径向尺寸503.6.4 角度尺寸513.6.5 周长尺寸523.6.6 自动标注尺寸523.6.7 连续自动标注尺寸523.6.8 实例—标注端盖草图533.7 几何约束553.7.1 几何约束553.7.2 自动约束563.7.3 创建自动判断约束563.7.4 显示/移除约束573.7.5 自动判断约束和尺寸573.7.6 备选解583.8 综合练习58实例—绘制导向板草图58 第4章 曲线建模624.1 曲线建模概述634.2 基本的曲线634.2.1 点634.2.2 点集644.2.3 直线654.2.4 圆弧/圆654.2.5 基本曲线664.2.6 实例—绘制连接件轮廓674.2.7 矩形694.2.8 多边形694.2.9 椭圆704.2.10 样条曲线714.2.11 螺旋线724.2.12 曲面上的曲线724.2.13 文本724.2.14 实例—绘制拉手轮廓734.3 派生的曲线764.3.1 偏置曲线764.3.2 投影曲线774.3.3 相交曲线784.3.4 桥接曲线784.3.5 截面曲线804.3.6 镜像曲线804.3.7 缠绕/展开曲线804.3.8 曲线倒斜角814.3.9 实例—绘制玻璃瓶轮廓824.4 曲线的编辑894.4.1 修剪曲线894.4.2 曲线长度904.4.3 模板成形904.4.4 分割曲线904.4.5 编辑曲线参数924.4.6 修剪拐角924.4.7 编辑圆角924.4.8 拉长曲线934.4.9 实例—绘制回字纹图形944.5 综合练习96实例—绘制支撑座轮廓96第5章 曲面建模1025.1 曲面建模概述1035.2 曲面建模的一般过程1035.3 由点创建的曲面1045.3.1 四点曲面1045.3.2 整体突变1045.3.3 通过点1055.3.4 实例—通过点创建曲面1065.3.5 从极点1085.4 由曲线创建曲面1085.4.1 直纹1085.4.2 通过曲线组1095.4.3 通过曲线网格1105.4.4 实例—创建曲线网格1115.4.5 艺术曲面1135.4.6 N边曲面1135.4.7 有界平面1145.4.8 扫掠1145.4.9 实例—创建螺纹曲面1165.4.10 规律延伸1195.4.11 延伸曲面1215.4.12 轮廓线弯边1215.5 曲面圆角1225.5.1 面倒圆1225.5.2 软倒圆1235.5.3 桥接1245.5.4 球形拐角1255.5.5 实例—创建小音箱面盖曲面1255.6 面的组合与修剪1325.6.1 缝合1325.6.2 补片1335.6.3 分割面1335.6.4 连接面1345.6.5 修剪片体1345.6.6 修剪和延伸1355.6.7 分割面1365.6.8 删除边1365.7 面的偏置与缩放1375.7.1 偏置曲面1375.7.2 可变偏置1385.8 编辑曲面1385.8.1 替换边1385.8.2 实例—替换边的运用1395.8.3 X成形1405.8.4 I成形1415.8.5 扩大1425.8.6 剪断曲面1425.8.7 整体变形1425.8.8 实例—创建饭勺曲面1445.8.9 剪断为补片1475.8.10 光顺极点1475.9 综合练习148实例—创建机罩曲面148第6章 实体建模基本特征1566.1 实体建模概述1576.2 实体建模的优点1586.3 基准特征1586.3.1 基准平面1586.3.2 基准轴1626.3.3 基准CSYS1636.3.4 实例—创建基准轴和基准平面1646.4 设计基本特征1666.4.1 块1676.4.2 圆柱1676.4.3 实例—绘制齿轮轴1686.4.4 圆锥1706.4.5 球1716.4.6 实例—绘制端盖1716.5 扫描特征173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专业书籍的详细简介,内容涵盖了广阔的技术范围,但完全避开了“正版新书--中文版UG NX10快速入门教程 麓山文化 机械工业出版社”所涉及的具体主题和内容。 --- 精选机械工程技术系列丛书:面向先进制造与系统集成的深度解析 本系列丛书汇集了当前高端制造领域中,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与应用实践,旨在提供超越基础软件操作层面的系统性知识框架。本批次重点推荐以下几本著作,它们分别聚焦于高级模态分析、增材制造工艺优化、精密机床误差补偿理论及应用,以及工业物联网(IIoT)在生产线上的集成与数据治理。 1. 《复杂结构件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与可靠性评估》 本书聚焦: 结构动力学、材料非线性、接触与碰撞模拟。 本书是面向资深结构工程师和CAE分析师的深度指南。它超越了传统线性静力学分析的范畴,系统阐述了在极端载荷、高温或高频振动环境下,结构件所表现出的复杂非线性行为。 核心内容详述: 材料本构模型的精选与标定: 详细介绍了Johnson-Cook、Voce模型在冲击和蠕变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实验数据对材料参数进行反向工程标定,确保模型在塑性变形区域的准确性。 大变形与几何非线性: 深入探讨了拉格朗日坐标系下应力应变张量的计算,以及如何处理结构屈曲、后屈曲行为,特别针对薄壁结构和柔性部件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成熟的求解器设置策略。 高级接触算法: 对罚函数法、增广拉格朗日法在多点接触问题中的收敛性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书中以航空发动机叶片群组装和汽车碰撞吸能结构为例,展示了如何有效控制接触迭代步长和接触刚度,避免“穿透”或“刚性锁定”现象。 模态叠加与时程分析: 阐述了如何根据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模态提取方法(如Lanczos算法或亚 সংকট算法),并结合随机载荷(如地震或机械振动)进行谱分析和时间历史分析,评估疲劳寿命。 可靠性集成: 最后一部分结合蒙特卡洛模拟和概率有限元方法(PFEM),指导读者如何将材料性能的随机性、制造公差纳入分析,从而对结构件的失效概率进行量化评估,实现基于性能的工程设计(PbD)。 --- 2. 《金属增材制造(SLM/EBM)的工艺窗口控制与缺陷抑制》 本书聚焦: 增材制造的冶金学基础、过程监控技术、后处理优化。 本书是理解和掌握选区激光熔化(SLM)和电子束熔化(EBM)等粉末床熔融技术的关键参考书。它侧重于从微观结构演变的角度控制宏观性能。 核心内容详述: 粉末特性与铺粉技术: 分析了球形度、粒度分布对熔池流体力学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振动铺粉、刮刀铺粉(单向/双向)在减少气孔和提高致密度方面的技术差异。 熔化池的能量密度管理: 详细剖析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层厚和扫描间距如何共同决定能量密度($J/mm^3$)。通过热力学模型,预测了热影响区(HAZ)的宽度和再结晶程度,指导用户建立最优的扫描策略,如“跳跃扫描”、“电弧辅助扫描”等。 缺陷的无损表征与预防: 重点介绍了原位(In-situ)监测技术,包括高速红外热像仪和高速摄像机对熔池形态的实时捕捉。区分了气孔(Porosity)、未熔合(Lack of Fusion, LOF)和裂纹的特征热信号,并提供了工艺参数调整的决策树。 残余应力与变形控制: 深入分析了快速加热和冷却循环产生的热梯度引起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提供了基板预热温度的优化方法,以及分层构建(Staggered Layering)和扫描路径设计在缓解翘曲(Warping)中的作用。 后处理的冶金学意义: 讨论了热等静压(HIP)和选择性退火对消除内部孔隙、细化晶粒结构、提高疲劳性能的具体效果和参数选择依据,尤其针对高熵合金和镍基高温合金的固溶处理流程进行了详尽说明。 --- 3. 《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建模与实时补偿技术》 本书聚焦: 误差源识别、误差模型建立、在线补偿算法。 本书面向数控系统开发人员和精密设备维护工程师,旨在系统化解决现代五轴及以上复杂数控机床的精度保持问题。 核心内容详述: 误差源的系统分类与量化: 将机床误差分解为结构误差(导轨、主轴)、运动误差(反向间隙、螺距误差)、安装误差(机床安装基准不准)和环境误差(热变形)。书中详细介绍了激光干涉仪、球杆仪等计量工具的布线和测量规范。 空间运动学误差模型构建: 采用齐次变换矩阵(HTM)来描述机床的运动学链。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统一误差模型(Unified Error Model) 将所有几何误差变量映射到工作空间的刀尖点上,形成一个高维度的误差函数。 反向间隙与周期性误差的辨识: 详细介绍了基于动态特性识别(如反向驱动-正向驱动的滞环分析)来分离摩擦阻尼和反向间隙的方法。对于丝杠螺距误差,则采用了傅里叶级数展开模型进行精确拟合。 补偿策略与实施架构: 比较了离线补偿(Lookup Table法)和在线实时补偿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基于机床控制系统(CNC)内核的软件补偿模块的集成方法,特别是如何实现多轴耦合误差的瞬时修正,确保插补精度。 热误差的在线监测与补偿: 介绍了在主轴、滚珠丝杠等关键部件上部署分布式温度传感器的策略。通过建立基于有限元和热传导方程的机床热模型,实现对热漂移的预测性补偿,这对长时间加工至关重要。 --- 4. 《工业4.0环境下制造执行系统(MES)与数据湖集成架构》 本书聚焦: 制造数据采集、语义互操作性、边缘计算在车间的数据预处理。 本书面向智能制造的系统架构师和IT/OT集成专家,聚焦于如何将车间层的实时数据有效地转化为企业决策所需的商业洞察。 核心内容详述: OPC UA与TSN(时间敏感网络)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阐述了如何利用OPC UA的面向服务架构(SOA)建立安全、标准化的设备通信接口。同时,详细介绍了TSN如何为高精度、低延迟的控制和数据同步提供确定性以太网基础。 MES的功能域与参考模型: 基于MESA或ISA-95模型,详细拆解了生产调度、物料流管理、质量追溯等核心MES模块的业务逻辑,并分析了现代MES系统如何向云端或本地数据湖(Data Lake)推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的数据治理: 强调了在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部署边缘网关的重要性。讲解了如何利用轻量级容器技术(如Docker/Kubernetes)在边缘侧进行数据清洗、协议转换和特征提取,从而减轻云端带宽压力,并实现毫秒级的本地闭环控制。 数据湖的建模与语义标注: 讨论了如何设计灵活的NoSQL数据库架构(如MongoDB/Cassandra)来存储海量的传感器时间序列数据。关键在于引入工业本体论(Ontology)和标准化的标签体系(如MTConnect),确保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具有统一的语义理解。 数据安全与可追溯性: 探讨了在OT/IT融合中必须面对的安全挑战,包括网络隔离、身份验证机制,以及利用区块链技术(在特定高价值流程中)确保生产记录不可篡改的实践案例。 --- (总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内容深度聚焦于高级工程技术,完全避开CAD/CAM软件教程的范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UG NX10快速入门教程》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之前对UG NX一点基础都没有,但它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进入了这个强大的三维设计世界。首先,教程的结构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界面介绍、视图操作,到零件建模的各种命令,再到装配、工程图的绘制,循序渐进,逻辑性极强。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个命令的讲解,不仅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还配以大量的截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命令的作用和应用场景。而且,它并没有一股脑地将所有功能罗列出来,而是精选了UG NX10中最常用、最核心的功能进行讲解,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挫败感。书中提供的实例也非常贴近实际工作,涵盖了机械设计中常见的零件类型,让我能够边学边练,快速掌握软件的应用技巧。我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成功绘制出了一些简单的零件,那种成就感真的难以言喻!对于想要快速掌握UG NX10进行机械设计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选择。

评分

作为一个在制造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一款优秀的三维设计软件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这次接触到《UG NX10快速入门教程》,我不得不说,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UG NX10的基本操作,更侧重于讲解一些高级的建模技巧和设计理念。例如,在曲面造型部分,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创建复杂曲面,以及曲面之间的无缝连接技巧,这对于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模具设计和CAM编程的初步介绍也让我眼前一亮,虽然篇幅不长,但已经能够让我对这些更专业的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我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最令我赞赏的是,教程中融入了许多作者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经验和心得,这些宝贵的“干货”是很多标准化教程所不具备的,能够帮助读者少走弯路,更快地提升实际设计能力。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在学习机械设计相关专业,对于UG NX这款行业内广受认可的设计软件一直很感兴趣,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门书籍。《UG NX10快速入门教程》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以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UG NX10的功能,让我不再觉得枯燥乏味。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便是我这样刚刚接触UG的学生,也能轻松理解。我最喜欢的是它设置的“学以致用”环节,每个章节后面都会有一些小练习,让我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亲手实践,加深印象。而且,教程中的案例都非常贴合我们学习的需求,比如一些零件的拆分、组合,以及基础的装配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平时作业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迫不及待地想利用这本书,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大显身手!

评分

作为一名在职的设计工程师,我对UG NX的使用已经有一定经验,但总感觉在某些方面不够精通。《UG NX10快速入门教程》这本书,虽然定位是“快速入门”,但其中蕴含的很多细节和技巧,即便是对UG有一定了解的人,也能从中获益匪浅。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参数化设计和特征捕捉的讲解,这对于提高模型的可编辑性和重用性非常有帮助。同时,它对于复杂装配体的管理和干涉检查的论述,也为我日常工作中处理大型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我还在书中发现了一些关于工程图自动标注和尺寸管理的实用技巧,这些能够极大地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入门者的宝典,对于想要进一步提升UG NX10设计水平的工程师来说,也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参考书。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对电脑技术和软件操作一直不太擅长的人,这次为了工作需要,硬着头皮开始学习UG NX。拿到《UG NX10快速入门教程》时,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生怕看不懂。但没想到,这本书的编写风格真的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小白”。它从最基础的鼠标操作、快捷键开始讲起,循序渐进,让我一点点建立起信心。书中的图片非常清晰,颜色和标记都恰到好处,让我能够准确地找到每一个按钮和选项。最重要的是,它没有跳跃式讲解,每一个步骤都解释得很细致,就像一个耐心的老师在我身边手把手教我一样。我跟着书中的指示,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个简单的三维模型,虽然很简单,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UG NX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而是我能够掌握的实用技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