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相似树种的辨证识别/植物快速识别丛书
定价:128.00元
作者:高杰、高椿翔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38869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高杰、高椿翔编*的这本《相似树种的辨证识别》以《中国树木志》为依据,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形态特征部分,对树种的各主要器官作具体的描述;二是辨证识别部分,利用图片加文字说明的方法,对相似特征与不同特征加以描述。全书共描述了298组相似组合。
目录
前言银杏科 银杏vs裂叶银杏松科 落叶松vs华北落叶松 雪松vs金钱松 乔松vs北美乔松 红松vs华山松 油松vs马尾松 黄山松vs黑松 樟了松vs美人松腮 臭冷杉vs杉松 青杆vs白杆 红皮云杉vs白杆 云杉vs蓝粉云杉柏科 侧柏vs千头柏邶 千头柏vs金枝千头柏 香柏vs日本香柏 叉子圆柏vs铺地柏, 蜀桧vs北京桧 西安桧vs北京桧红豆杉科 红豆杉vs东北红豆杉vs欧洲红 豆杉 *粗榧vs红豆杉三尖杉科 三尖杉vs粗榧木兰科22— 玉兰vs荷花玉兰 玉兰vs紫玉兰 紫玉兰vs二乔玉兰 二乔玉兰vs常春二乔玉兰 天目木兰vs黄山木兰 木兰类vs玉兰类 鹅掌揪vs北美鹅掌楸腊梅科 腊梅vs夏蜡梅樟科 樟树vs黄樟 樟树vs阴香 肉桂vs兰屿肉桂小檗科 黄栌木vs掌刺小檗 小檗vs细叶小檗 掌剌小檗vs细叶小檗 小檗vs紫叶小檗 十大功劳vs阔叶十大功劳悬铃木科 一球悬铃木vs二球悬铃木vs三球悬铃木 *一球悬铃木vs平基槭金缕梅科 *枫香树vs三裂槭榆科 榆树vs金叶榆 *榆树vs鹅耳枥 大果榆vs红果榆 榔榆vs脱皮榆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实用,我一直对植物颇感兴趣,尤其是在野外徒步或者园艺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似却又不完全一样的树种,这时候一本能够帮助快速辨别的工具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我还没有亲自翻阅这本书,但光从书名《相似树种的辨证识别/植物快速识别丛书》来看,我就能想象到它带来的便捷。我猜想,书中一定收录了许多容易混淆的树种,并且会提供详细的鉴别要点,比如叶片的形状、排列方式、边缘特征,果实的形态、颜色,树皮的纹理,甚至花期的不同等等,这些都是区分相似植物的关键信息。而且“辨证识别”这个词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特征,可能还会深入到植物学的一些原理,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它们会如此相似,又为何会有这些细微的差异,从而达到真正“辨证”的目的。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在自然环境中增长见闻的学习者来说,这样一本专业而又贴合实际需求的图书,无疑是一件令人期待的宝藏。
评分说实话,在遇到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植物识别书籍之前,我尝试过不少方法来辨认植物,很多时候都是对着网上的模糊图片和简短描述干着急,要么就是看图识“人”全靠运气。而《相似树种的辨证识别/植物快速识别丛书》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痛点。它强调“相似树种”的“辨证识别”,这说明作者团队(高杰、高椿翔)非常清楚在现实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些看起来很像,但名字却不同的植物。比如,我常常会把杨树和柳树的一些品种搞混,或者在辨认松科、柏科的树时遇到困难。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清晰、直观的对比方法,或许还能通过一些表格或者流程图的形式,帮助我们一步步地排除干扰项,最终锁定目标。我对“快速识别”这个概念也特别看重,这意味着它不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而是能够让普通爱好者,甚至是刚刚接触植物学的初学者,也能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我猜会有很多插图!)来快速上手,从而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辨证识别”,给我一种不同于一般植物图鉴的深刻印象。我通常接触到的植物识别书籍,更多的是停留在“这是什么”的层面,给出图和描述,让我们照猫画虎。但“辨证”二字,似乎暗示着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可能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差异,还会涉及到它们的生态习性、地理分布,甚至是由此衍生的文化含义。高杰和高椿翔这二位作者的名字,让我对书的专业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想象中,他们可能在植物学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能够从更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剖析这些相似树种的差异。例如,也许书中会提到,某些相似的树种虽然形态上非常接近,但在对土壤、光照、水分的要求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别,这些差别在特定环境下就会成为关键的鉴别依据。又或者,他们会通过比较不同种的遗传信息(当然,书中可能不会深入到基因层面,但会从形态学上的表现来体现),来解释它们为什么会演化出相似的表征。这样的“辨证”过程,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识别,还能让我们对植物的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种名称的记忆上。
评分当我在书店或者网上看到《相似树种的辨证识别/植物快速识别丛书》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有一本书是专门解决我这种‘脸盲’问题的了!” 我对植物的喜爱,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种好奇心,看到陌生的树,总想知道它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但是,很多时候,相似度太高的植物让我无从下手,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拿着放大镜的侦探,却找不到关键的线索。这本书的书名,恰恰点出了“相似树种”的难点,并且给出了“辨证识别”的解决方案,这让我觉得作者(高杰、高椿翔)非常有经验,并且深知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的困扰。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大量的对比图,将不同相似树种的关键特征放在一起,用箭头、标注等方式清晰地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比如,叶子的形状差异、锯齿的疏密、果实的成熟时间、甚至树枝的生长角度,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性的。如果还能提供一些“快速识别”的小技巧或者口诀,那简直就是锦上添花了,能够帮助我们在现场快速做出判断,而不是回家后查阅大量资料。
评分从《相似树种的辨证识别/植物快速识别丛书》这个书名本身,我嗅到了一种严谨而又不失灵活的风格。高杰、高椿翔这二位的名字放在这里,让我对其学术背景产生了联想,他们很可能是有经验的植物学家,对于如何系统地梳理和呈现相似物种的鉴别信息,有着一套成熟的方法。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册,而更像是一份“植物鉴别指南”,它会引导读者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比如,面对一棵陌生的树,这本书可能会先教会我们从最容易观察的几个大方向入手,例如叶子的基本形态(掌状、羽状等),然后再逐步深入到更细微的特征,比如叶缘的细齿、叶柄的长短、花序的特点等。这种“辨证”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能够让我们举一反三,即使遇到书中未收录的、但与已知相似的植物,也能运用书中学到的方法进行推断。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我进行野外考察、园林参观时,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