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水产科学发展报告(2011—2015) |
| 作者 | 刘英杰 |
| 定价 | 180.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09222878 |
| 出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刘英杰主编的《中国水产科学发展报告(2011- 2015)(精)》主要是总结“十二五”期间我国渔业科技取得的*新进展、重要成果和外研究动态,报告主要分五部分,分别为专题报告、重点领域研究进展、主要渔业科学家介绍、渔业***科技奖励、 “十二五”通过审定的水产新品种等,以期为渔业行政部门、研究和推广机构、水产企业及社会各界掌握渔业科技发展动向发挥参考作用。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目录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国内渔业发展的朋友,我一直期待着能有一本权威的书籍来系统梳理过去几年我国水产科学领域的发展脉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它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从总体上看,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某一单一技术或领域,而是采取了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将近年来我国水产科技的各个重要方面都纳入了视野。比如,在养殖技术方面,它深入探讨了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包括对水体净化、病害防控、饲料营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实践中摸索的渔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同时,书中也对水产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进行了详细阐述,这是提升水产养殖竞争力的根基,也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重点。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分子育种技术在提升鱼、虾、贝等重要水产品种的抗病性、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方面的进展描述印象深刻。虽然我不是科研专家,但能从书中了解到这些前沿技术如何一步步落地,并最终体现在我们日常的养殖生产中,感到非常鼓舞。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行业整体发展方向的窗口,也为我们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指明了方向。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信息量的把握上做得相当到位,既有对宏观趋势的把握,也有对具体技术细节的深入探讨,使得整本书的内容既有高度又不失广度。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水产装备和智能化养殖的章节。现在渔业生产越来越追求效率和精准化,智能化装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未来的大趋势。书中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水产养殖装备创新方面的突破,比如自动化投喂系统、水质监测设备、智能网箱等等。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实现对养殖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风险。我还看到了关于大数据在渔业管理和决策中的应用前景,这让我对未来的智慧渔业充满了期待。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前瞻性非常强,它展现了我国水产科学在拥抱科技、迈向智能化道路上的巨大进步,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中国水产科学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书中对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论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关注国内的发展,还积极介绍了我国在国际水产科技领域的合作项目和研究成果,这表明了中国水产科学界正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同行携手,共同推动全球水产养殖业的进步。书中对于渔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探讨,也预示着未来渔业生产模式的变革。我看到了一些关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来优化养殖管理、预测病害、提升产量和质量的案例。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渔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报告,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成就展示,让我为中国水产科学的发展感到由衷的自豪。
评分从一名普通读者,尤其是对水产科技领域保持着好奇心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既有专业性,又不失可读性。它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而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和技术细节。这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来说,非常友好。我尤其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地区在推广某项新技术后,养殖产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的例子。这些具体的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此外,书中对水产病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一点非常贴近我们实际生产的痛点。比如,书中对一些常见病害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新型防治手段的介绍,比如疫苗、生物防治等,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也对如何更好地保障鱼虾健康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向我们展示了水产科学的魅力和发展方向,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和成果,更注重对这些成果背后的逻辑和趋势进行分析。比如,在渔业资源养护与可持续利用这一章节,我看到了国家在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导向和实际成效,特别是关于禁渔期制度、休渔期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海洋牧场建设的进展,都让我对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坚定的信心。书中还提到了应对气候变化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适应性技术研究,这一点非常及时,因为近些年极端天气频发,对养殖业的影响确实越来越大。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零散的报道,但这本书将这些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这些挑战以及科研界正在努力的方向。此外,书中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和监管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从源头养殖到终端消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这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提升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形象至关重要。读到这里,我深刻感受到科研人员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方面付出的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