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教程
定价:48.00元
作者:陶坤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6116430
字数: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教程》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教材,即适合体育院系专业教学的需要,也适用公共体育的教学需要。教材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分类、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起源、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等。实践部分主要介绍适合于体育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如侗族的抢花炮、苗族的高脚马、壮族的板鞋、土家族的摆手舞以及在各民族群众中流传很广的滚铁环和形式多样的传统舞龙等。
目录
章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概况
节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基本概念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三、民俗传统体育的概念
四、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概念
第二节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分类
一、武陵山区的地理与民族概况
二、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内容
三、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分类
第三节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一、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功能
二、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价值
第四节 学习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目的与方法
一、学习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目的
二、学习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方法
第二章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保护和传承
节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起源
一、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与本土传统经济生活的关系
二、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与本土传统婚姻活动的关系
三、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与本土宗教祭祀的关系
第二节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二、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
一、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保护
二、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传承
第三章 龙舟运动
节 龙舟运动概述
一、赛龙舟的起源
二、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龙舟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教学训练
一、划手技术
二、鼓手技术
三、舵手技术
第三节 龙舟竞赛规则
一、总则
二、比赛场地、设备与器材
三、运动员
四、竞赛通则
第四节 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龙舟竞渡
一、沅水流域传统龙舟竞渡现状
二、沅水流域传统龙舟竞渡的文化特征
第四章 舞龙运动
节 舞龙运动概述
一、舞龙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二、舞龙运动的特点
三、舞龙运动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舞龙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教学训练
一、舞龙运动的基本技术
二、舞龙运动的教学训练
三、舞龙运动教学训练
第三节 舞龙运动竞赛规则
一、比赛
二、名次评定
三、服饰与布置
四、音乐与计时
五、弃权
六、比赛顺序的确定
七、场地
八、器材
九、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十、自选套路的编排要求
十一、自选套路的难度分值
十二、自选套路的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
十三、对执龙珠队员动作的规定
十四、对替换队员的规定
十五、对自选套路登记表的规定
十六、规定套路
十七、规定套路的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
十八、舞龙动作规格的常见错误和扣分
十九、自选套路编排常见错误的扣分
二十、自选套路音乐常见错误和扣分
二十一、舞龙竞赛服饰、器材常见错误和扣分
二十二、裁判长扣分
二十三、后得分
第四节 武陵山区部分传统舞龙形式
一、地龙灯
二、芷江孽龙
三、城步吊龙
四、恩施板凳龙
五、蚕灯舞
六、板板龙灯
七、湘西苗族接龙舞
八、雪峰断颈龙舞
九、寨英滚龙
十、德江土家舞龙
十一、普子铁炮火龙
第五章 抢花炮
节 抢花炮运动概述
一、抢花炮的起源
二、抢花炮的发展
三、抢花炮的特点、价值
第二节 抢花炮的基本技术与教学训练
一、抢花炮的基本技术
二、抢花炮的教学训练
第三节 抢花炮运动竞赛规则
一、场地、器材
二、队员、替补队员和教练员
三、裁判人员及其职责
四、比赛规则
五、违反规则与判罚
六、名次排定
第六章 高脚马
节 高脚马运动概述
一、高脚马的起源和发展
二、高脚马的特点
三、高脚马的价值和作用
第二节 高脚马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教学训练
一、高脚马运动的基本技术
二、高脚马运动的教学训练
第三节 高脚马运动竞赛规则
一、高脚马竞速竞赛规则
二、高脚马对抗竞赛规则
第七章 板鞋竞速
节 板鞋竞速概述
一、板鞋竞速的起源和发展
二、板鞋运动特点、价值和功能
第二节 板鞋竞速的基本技术与教学训练
一、板鞋竞速的基本技术
二、板鞋竞速的教学训练
第三节 板鞋竞速竞赛规则
一、比赛
二、场地及器材
三、比赛通则
四、名次排定
五、弃权与申诉
第八章 滚铁环运动
节 滚铁环运动概述
一、滚铁环的起源发展
二、铁环的制作
三、滚铁环的玩法
四、滚铁环的特点、价值和功能
第二节 滚铁环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教学训练
一、滚铁环运动的基本技术
二、滚铁环运动的教学训练
第三节 滚铁环运动竞赛规则
一、滚铁环运动的竞赛办法
第九章 摆手舞
节 摆手舞概述
一、摆手舞运动的起源
二、摆手舞的发展
第二节 摆手舞的特点和文化特征
一、摆手舞的特点
二、摆手舞的文化特征
第三节 摆手舞的动作类型
一、娱乐型动作
二、生产型动作
三、生活型动作
四、动物型动作
五、祭祀型动作
第四节 摆手舞动作的教学训练
一、大摆手动作
二、小摆手动作
作者介绍
文摘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教程》:
节 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的基本概念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定居于中国版图上的所有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各民族小聚居的居住局面。中华民族的起源具有多样性。从许多远古文化遗存来看,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北方、中原、南方三种不同的文化系统特征。在华夏、夷、三苗等族群开发黄河流域、东部沿海一带和长江流域的相近时期,狄、羌、戎诸族也开始开发西北和西部地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近800年的诸侯割据,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享誉世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着巨大作用。在各民族长期的共处和交往中,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地发展融合,共同构筑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宝库。
关于民族体育,有人认为“民族体育的概念通常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有人认为“民族体育是指作为近代体育前身的一些民族民间传统的体育及娱乐活动”,从概念的隶属关系看,民族体育作为上位概念,它应该包括民族的传统体育和民族的现代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的共同体。正如民族本身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样,民族传统体育也同样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回顾数千年的文化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在与外各民族的体育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体系。
1997年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了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就名列其中。从那时开始,“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称谓,作为国家认定的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1989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史》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而对于我国而言,是指近代体育传人前我国存在的体育模式,即184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已经采用并流传至今的体育活动内容、社会表现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总称。另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包括汉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各民族体育活动方式的延续和保存,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再现,它是构成现代体育的“体育文化密码*,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还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的范围内开展的、还没被现代化的、至今还有影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在《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一文中,倪依克教授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可概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的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传统”是指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可见,到目前为止,“民族传统体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目前的很多民族体育活动形式也将发展成为一种传统体育,因此可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内涵会更加完善。
总之,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各个阶段形成的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是发展至今能够持续地对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影响的传统体育项目。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少数民族”是相对于“汉族”而言的,它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这个词是l939年毛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党》一文中,阐述中华民族基本情况时提出来的。目前,东北地区主要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西北地区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西南地区有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依族、布朗族、仡佬族、德昂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等·中东南地区有壮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瑶族、毛南族、土家族、畲族、水族、京族、黎族、高山族等。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序言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尤其是那些与体育相结合的古老技艺。《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教程 陶坤》这本书,光听名字就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武陵山区,这片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土地,孕育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而“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更是将文化与活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想象着在青山绿水之间,古老的民族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传承他们的精神与技艺,这本身就是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那片土地的窗口,让我能够窥探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我期待着书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那些在山间回荡的呐喊,在田野上飞扬的身影,以及那些代代相传的运动形式。或许,其中会讲述到某个古老村落的祭祀仪式,而仪式中蕴含的那些充满力量的肢体语言,便是他们与自然沟通、与祖先对话的方式。又或许,书中会深入剖析某项看似简单的民间游戏,却能在其背后挖掘出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例如它如何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甚至是对宇宙的理解。我坚信,任何一项传统体育,都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运动,它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是对抗自然的勇气,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在时光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技艺情有独钟,它们往往蕴含着古老而朴素的智慧,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教程 陶坤》这本书,恰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兴趣点。武陵山区,这片土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我猜想,书中所介绍的民族民俗传统体育,一定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也许是依山傍水的民族,他们的体育活动就充满了攀爬、跳跃、奔跑的元素;也许是耕种为生的民族,他们的体育就可能与农耕劳作巧妙结合,成为一种生产和健身的统一。我尤其期待能够了解到这些体育活动背后的文化意义。它们是如何在世代相传中,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这些体育活动中,是否蕴含着某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例如,一项集体协作的体育项目,是否体现了当地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又或者,一项强调个人技巧的表演性运动,是否折射出他们对个体价值的认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技艺的罗列,更能深入地去解读这些体育形式是如何反映和塑造了武陵山区人民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在这种传承中,保持着民族的独特性和生命力。
评分这本《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教程 陶坤》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所描绘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深度。武陵山区,这片地理上相对封闭却又孕育出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区域,总是让我充满探索的欲望。而“民族民俗传统体育”这个主题,更是将一种动态的、鲜活的文化形式摆在了我的面前。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那些在古老村落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可能是一些我们从未在主流视野中见过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或许与他们的生活习俗、祭祀庆典、甚至神话传说紧密相连。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了解这些体育活动的具体形态,比如它们是如何进行的,需要哪些道具,参与者需要掌握哪些技巧,以及最重要的,这些活动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仅仅作为一种娱乐消遣,还是承载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功能?例如,某项摔跤技艺,是否是男子成年的标志?某项集体性的游戏,是否是增进部落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我渴望通过这本书,感受到那些古老民族在体育活动中焕发出的生命力,以及这些体育形式所蕴含的,关于生存、关于传承、关于信仰的深刻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教程 陶坤》让我联想到了许多关于地域文化与民族传承的议题。武陵山区,这样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丰富民族多样性的区域,总是能激发我对未知的好奇。而“民族民俗传统体育”这个关键词,更是将我的注意力引向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鲜活的文化实践。我非常好奇,在这片土地上,究竟有哪些独特的体育项目?它们是怎样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融为一体的?我设想,书中可能不仅仅是对各项体育活动的简单介绍,更会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根源。例如,某项力量型的体育项目,是否与当地民族的狩猎或农耕传统有关?某项灵巧型的技巧展示,是否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或祭祀仪式相关联?我期待着能够从书中了解到,这些传统体育是如何在传承中,塑造了武陵山区人民的性格特质,比如坚韧、乐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体育的教程,更是一扇理解一个民族文化灵魂的窗口,让我得以窥见他们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精神追求。
评分《武陵山区民族民俗传统体育教程 陶坤》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足以让我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武陵山区,这样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民族文化的区域,总是让我心生向往。而“民族民俗传统体育”这个主题,更是将我对文化与运动的兴趣完美结合。我好奇书中会描绘出怎样的景象:在崇山峻岭之间,在古老的村落里,当地的民族是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来展现他们的活力与智慧。我期待能够了解到,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乃至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或许,书中会讲述一项古老的狩猎技巧,被演变成了具有观赏性的体育表演;又或许,一项简单却充满智慧的民间游戏,蕴含着复杂的社会规则和人际交往的学问。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艺罗列,更能深入地去解读这些体育活动背后的文化逻辑,它们如何体现了武陵山区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他们与自然、与社会、与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一次深入了解一个民族活态文化的绝佳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