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家风十章
定价:36.00元
作者:李存山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2190972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出版物。
●一本由中国传统文化专家精心写就的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家风读物。
●一本读懂传统家风思想魅力、具有现实指导性、蕴含巨大正能量的传统文化读物。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全书着眼中国家风,取经传统文化,落脚现代家庭建设,针对当前家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挖掘两千多年来丰富的家风资源,梳理传统家风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提炼传统家风的内涵和经典条目,系统展现传统家风的核心精神和特点,并思考传统家风在今天面对的问题和现代化方式,是一本深入浅出、有启发意义、有亲和力的通俗读物。本书呼应人们的现实关切,力求让人真切体验中华家风之谛义,深入体验传统家风的丰富内涵、魅力和指导性力量,进而涵养气质、完善人格,以传统家风为借鉴,塑造健康的现代家庭,营建温暖的精神家园。
目录
引言家庭与社会
章独特的中国家文化
一、血缘天性之涵育
二、礼乐文化之熏陶
三、独特的政治经济体
四、内在信仰的载体
第二章家文化与家风
一、家文化之起源与建立
二、传统家庭结构与家风
三、家文化的传承与家风
四、家国同构观念与家风
第三章传统家风的核心精神
一、亲情与仁爱
二、恭敬与礼制
三、宗祖与传承
四、身教与躬行
五、齐家与治国
第四章家风与修身立命
一、立德树人,修身为先
二、立志高远,刻苦勉学
三、洁身自省,谨言慎行
四、持之以恒,自强不息
第五章家风与睦亲齐家
一、夫妻有义,以和为贵
二、孝悌为本,尊老爱幼
三、严谨持家,勤劳节俭
四、继志述事,注重家声
第六章家风与社会建构
一、里仁为美,近善远佞
二、和待乡邻,与人为善
三、明事知礼,尊师重道
四、宽厚谦恭,抱诚守真
五、救难济贫,助人为乐
第七章家风与国家治理
一、鞠躬尽瘁,忠君爱国
二、奉公守法,恪尽职守
三、勤于政事,谦敬恤民
四、清廉自守,勿贪勿奢
五、各美其美,天下大同
第八章 传统家风的现代挑战
一、宗法社会的解体
二、农耕文化的消解
三、个体主义的盛行
四、道德观念的式微
五、西方价值的冲击
第九章传统家风的现代化
一、家风与“小家庭时代”
二、家风与法制社会
三、家风与民主平等意识
四、家风与自由独立精神
五、家风与网络信息时代
第十章传统家风的现代价值
一、人性温情之滋养
二、和谐家庭之维系
三、社会共同体之建构
四、家国意识之培育
五、子孙后代之传承
跋
作者介绍
195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并《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并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任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出版著作《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中华文化通志·哲学志》《智慧之门·》《中国传统哲学纲要》《气论与仁学》《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获颁发的特殊津贴。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节奏带着一种老派的、娓娓道来的韵味,读起来不像是在接收信息,而更像是一次私密的下午茶叙会,主人以其阅历和智慧,款款道来。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冲突的方式,没有激烈的对峙和戏剧化的反转,更多的是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释然。比如其中有一段描写兄弟之间因财产分配产生隔阂,最终是如何通过共同的回忆和对先人遗训的重新解读而化解嫌隙的,那种处理得极其细腻,让人感到非常真实可信。它没有试图美化人性中的弱点,而是坦然接受了家族成员都会有自私和短视的时刻,关键在于如何用更宏大的“家”的概念去包容和超越这些瞬间的局限。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合上书本,陷入沉思,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些被忽略的、理所当然的家庭互动,现在回看,才惊觉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艰涩的古文,也没有刻意的文青腔调,非常适合我们这种渴望在传统中寻找立足点的普通读者。它带来的启示是结构性的,重塑的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深层次的价值取向。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偏向“教化”主题的书籍是抱有警惕的,总担心会落入空洞的说教陷阱。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家风”这个宏大概念,解构并重构成了一个个可以被感知的、有温度的“生活片段”。作者似乎深谙“润物细无声”的道理,他从不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发生在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下的家庭故事,让你自己去提炼出那些不变的价值核心。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勤俭”的章节,没有强调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那样的刻板要求,而是聚焦于“珍惜资源”和“敬畏劳动成果”的内在精神。书中提到祖母在饭后会仔细清理盘子上的每一粒米饭,不是因为贫穷,而是一种对天地恩赐的感恩。这种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转换,极具说服力,让人读完后,即便是对待日常的食物,也会多一份尊重。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家庭生存手册”,只不过它的工具不是流程图,而是代代相传的情感纽带和道德罗盘。
评分初翻开这本精装书,那厚重的质感便让人心生敬意,仿佛捧着一本穿越时光的古籍。封面设计简约却不失韵味,淡雅的底色映衬着沉静的文字排版,一看便知这是一本沉淀了岁月智慧的作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上的那种克制与深沉,没有花哨的辞藻堆砌,而是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幅关于家族传承与为人处世的生动画卷。书中对“规矩”的阐述,并非僵硬的教条,而是融入生活细微之处的体悟,比如如何对待长辈的一盏热茶,如何处理邻里间的琐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恰恰是构建一个稳固家风的基石。读到某一章节,讲到祖辈在困境中如何坚守信念,那份风骨和担当,让我在炎热的夏日里,竟也感到一阵凛冽的清风拂过心头。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惊世骇俗的理论,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久违的“慢下来”的视角,让人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重新审视家庭的意义,找回那份植根于血脉深处的安宁与力量。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当代人在继承与发展传统家风方面所缺失和可以努力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也值得称道,层次分明,犹如一座精心规划的花园。每一章的标题都如同一个个小小的索引,精准地指向了家风的某个侧面——孝道、诚信、和睦等等,但彼此之间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体验的流畅性极佳,即使是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尤其令人称赞的是,作者在阐述某些传统美德时,总能找到与现代生活场景的巧妙连接点。比如谈到“信誉”的重要性,他没有停留在口头承诺上,而是联系到了现代商业合作中的“契约精神”,强调了“立信于人,方能立足于世”的普适性。这种古今对话的处理方式,使得书中的智慧摆脱了时代的局限性,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对“家”的概念不再仅仅是钢筋水泥构成的住所,而是一个动态的、需要持续灌溉和维护的精神共同体。它像是一剂温和的强心剂,注入了对未来家庭生活的信心和方向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从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角度俯视,而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家族的晚辈之中,带着好奇、敬畏和一点点迷惘,去重新认识自己的根源。这种代入感极强,让人仿佛能闻到老宅里木头的陈旧气味,听到旧式家具发出的吱呀声响。作者在描绘那些已经远去的长辈形象时,笔触极为细腻,他们不是完美的圣人,也会有缺点和遗憾,正是这份不完美,才使得他们的教诲显得更加真实和可亲。我尤其关注到其中关于“学习”的篇章,它没有强调一定要考取功名,而是强调“终身学习”和“躬身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必须服务于家庭和社区的实际需要。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温暖而坚韧的,它没有渲染过去的辉煌,也没有过分批判现代的缺失,而是以一种平和、具有建设性的姿态,鼓励读者在自己的小家里,小心翼翼地、却又坚定不移地播撒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优良品质。读完,心中充满的不是焦虑,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