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LED照明工程設計與施工
定價:42.00元
售價:34.0元
作者:楊紹胤
齣版社:中國電力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12338715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隨著節能環保、低碳社會意識的普及和深入,LED照明技術的應用已活躍於商業和傢居照明領域。本書圍繞著LED照明工程設計與施工的技術主題,深入淺齣地介紹瞭LED照明原理和LED照明器材,照明工程設計基礎,照明配電、照明控製及智能化技術,室內、外照明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方法,並列舉瞭典型照明工程設計案例,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本書可供從事建築、道路、景觀等照明工程設計、施工、驗收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目錄
作者介紹
楊紹胤,Yang Shaoyin,男,漢族,1939年9月生,浙江湖州人。1957年到1962年在浙江大學電機係學習,本科畢業。1962年到1965年在杭州絲綢印染聯閤廠、浙江省絲綢工業局任技術員1966年到1982年在國營9364廠任技術員、工程師1982年到2001年在浙江省建築建設計研究院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1年到1993年在新加坡共和國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任機電技術顧問。2001年到2002年任杭州市國傢稅務局、杭州市工商管理局技術顧問。2002年到2003年任中國建築技術開發總公司浙江分公司副總工程師2003年任浙江耀江集團副總工程師社會:九三學社浙江省建築建設計研究院支社副主委.浙江省土木建築學會智能建築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城市*建築智能化係統》顧問,《智能建築技術》編委會委員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帶著一絲懷疑的態度買瞭這本關於“設計與施工”的書,畢竟很多此類書籍要麼重設計而輕現場,要麼就是一堆施工工藝的簡單堆砌。然而,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齣乎意料地平衡。第一部分對LED技術原理的闡述,簡潔有力,直擊要害,為後續的落地實施打下瞭堅實的理論基礎。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不同應用場景——比如室內辦公、室外景觀和工業照明——的特殊要求進行瞭細緻的區分和對比講解。例如,它詳細分析瞭在高速公路照明中如何平衡光效衰減和眩光控製,這在很多基礎教材裏是看不到的深度。施工部分的圖文並茂,對常見接綫錯誤和安裝隱患的預警也非常到位,讓我在現場指導工人時,能夠提前規避很多可能導緻返工的低級錯誤。這本書更像是一個“故障排除手冊”,它預判瞭你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的90%的問題,並給齣瞭成熟的解決方案。這種前瞻性的視角,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工作效率和項目的最終質量。
評分我一直覺得,照明工程的精髓往往在於那些微妙的“軟技能”和對規範的靈活運用,而不是冰冷的參數堆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指導,更融入瞭一種嚴謹的職業精神。書中的語言風格成熟、專業,但又絕不枯燥,閱讀體驗非常流暢。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成本控製和能效評估時的客觀態度,沒有過度美化任何技術,而是基於現實的經濟考量來推薦最優方案。比如,它對比瞭不同驅動電源的壽命成本模型,讓我能夠更清晰地嚮客戶解釋為什麼初期投入稍高的優質産品,在五年後的總擁有成本(TCO)反而更低。這種從宏觀經濟角度切入專業技術細節的處理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本書的實用價值。對於項目經理而言,這本書不僅是技術藍圖,更是一份優秀的商務決策支持材料。它教會的不僅是如何“做”照明,更是如何“做好”照明項目。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照明行業的新手量身定製的“救星”!我最近在負責一個大型商業綜閤體的照明項目,從概念設計到最後的調試階段,遇到的大小問題簡直讓人焦頭爛額。市麵上那些教條式的標準手冊翻起來晦澀難懂,根本解決不瞭實際操作中的具體痛點。但是,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接地氣,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公式和規範,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手把手在教你“趟過那些坑”。尤其是關於復雜燈具選型和係統集成那一塊,作者的分析極其透徹,把各種高新技術名詞解釋得清清楚楚,還配上瞭大量清晰的工程圖示,讓我這個“技術小白”也能迅速掌握核心要點。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整個LED照明的生命周期都有瞭一個全新的、立體的認識,不再是東一塊西一塊的碎片化知識。對於任何想在這個領域深耕的工程師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翻閱的“工具書+導師指南”。它的深度和廣度,遠超我預期的專業手冊。
評分坦白講,我原本以為這本專業書籍會像很多同行作品一樣,充斥著過時的技術和對新標準的滯後反應。但翻閱下來,我發現它緊密貼閤瞭當前LED照明領域最前沿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在健康照明(如晝夜節律照明)和物聯網集成方麵的內容,非常具有前瞻性。作者沒有停留在傳統的“亮不亮、夠不夠”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色溫、顯色指數(CRI)與視覺舒適度之間的復雜關係,並給齣瞭實用的調節參數範圍。此外,書中關於現場調試過程中,如何使用手持光譜儀進行快速診斷和優化,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操作流程,這比任何廠商的說明書都來得直接有效。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記錄瞭行業現狀,更在引導我們走嚮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未來照明。它是一麵鏡子,照亮瞭我們現有知識體係中的盲區,催促我們不斷學習和進步。
評分對於習慣瞭碎片化信息攝入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內容密度是相當高的,但它的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從光輻射基礎到復雜的智能控製網絡搭建,知識點層層遞進,邏輯鏈條緊密無縫。我注意到,在涉及光度學測量和測試標準時,作者引用瞭最新的國際和國內標準,並用非常直觀的圖錶來解釋復雜的積分和計算過程,這對於需要進行項目驗收和第三方檢測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我過去為瞭搞明白某個照度值的計算,需要在好幾本不同領域的參考書裏來迴翻找,效率極低。現在,這本書就像一個高度集成的知識庫,所有相關信息都集中在一處,而且錶述準確無誤。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怎麼做”,更是“為什麼這麼做”的底層邏輯,這纔是區分普通操作員和專業工程師的關鍵所在。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深奧的物理和工程學知識,轉化為可操作、可衡量的工程步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