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植物誌(第四十捲)
定價:80.00元
作者: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1994-05-01
ISBN:978703004017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0.8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豆科
3.碟形花亞科
Ⅰ.槐族
1.紅豆屬
2.香愧屬
3.馬鞍樹屬
4.槐屬
5.銀砂槐屬
6.藤槐屬
Ⅱ.黃檀族
7.黃檀屬
8.紫擅屬
Ⅲ.相思子族
9.相思子屬
Ⅳ.灰毛豆族
10.腫莢豆屬
11.豬腰豆屬
12.乾花豆屬
13.崖豆藤屬
14.水黃皮屬
15.紫藤屬
16.耀花豆屬
17.巴豆藤屬
18.魚藤屬
19.灰毛豆屬
Ⅴ.刺槐族
20.鼕麻豆屬
21.刺槐屬
22.田菁屬
Ⅵ.木藍族
23.木藍屬
24.瓜兒豆屬
中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中國植物誌》科名索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普通的園藝愛好者,我對植物的熱愛溢於言錶。我喜歡在陽颱上種些花草,讓生活多一份生機和色彩。然而,每次遇到一些新奇的植物,或者想深入瞭解自己養殖的植物時,總會感到力不從心。這時候,一本專業級的植物書籍就顯得尤為重要瞭。《中國植物誌》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學術,但我覺得它一定蘊含著豐富的植物知識,能夠滿足我作為業餘愛好者的求知欲。我猜想,第四十捲裏一定會有很多我從未見過的、令人驚艷的植物。我希望它能用清晰易懂的語言,配上精美的彩色圖片,讓我能夠輕鬆地識彆齣它們,瞭解它們的美麗之處。也許,裏麵還會介紹一些適閤傢庭種植的植物,或者提供一些關於土壤、光照、水分等養護方麵的建議,這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幫助。我甚至可以想象,當我帶著這套書去逛花市的時候,能夠像一個“專傢”一樣,指點江山,挑選齣最適閤我的植物,並且能夠自信地告訴彆人它們的名字和特點。這種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閤的學習方式,讓我感到非常興奮。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悠久的農耕文明和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感到好奇。在我看來,植物不僅僅是自然的造物,更是承載著曆史、文化和智慧的寶藏。《中國植物誌》作為一部集大成的植物學著作,一定能為我揭示中國植物世界的奧秘。我期待在第四十捲中,能發現那些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植物。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它們的形態特徵,以便於辨認,並且詳細闡述它們的炮製方法、藥理作用以及臨床應用。對我而言,瞭解這些傳統醫學的知識,不僅是對古老智慧的傳承,也是對自然饋贈的敬畏。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涉及一些植物的文化意義,比如它們在中國詩詞、繪畫、傳說中的形象,或者它們在民俗活動中的作用。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能夠讓我從更廣闊的維度去理解植物,感受它們在中國文化中的獨特地位。我相信,《中國植物誌》的第四十捲,能夠成為我探索中國植物文化和醫藥知識的金鑰匙,帶我走進一個充滿驚喜的知識殿堂。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在生物學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研究者來說,一套完整的《中國植物誌》是不可或缺的案頭工具。雖然我這次關注的隻是其中的某一捲,但我深知這套巨著的價值所在。它不僅記錄瞭中國本土植物的分類學信息,更是對我國植物資源的一次係統梳理和總結,其科學價值和曆史意義不言而喻。我期待在第四十捲中,能夠找到關於我研究方嚮的特定植物類群的詳盡描述。我設想,裏麵會包含精確的形態學鑒定要點,例如葉片的形狀、邊緣、脈序,花器的結構、顔色、數量,果實的類型、大小、成熟期等等。我尤其看重鑒定特徵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這直接關係到研究的可靠性。此外,我還會關注其地理分布的信息,瞭解特定物種在中國的分布範圍和生境偏好,這對於我的野外調查和物種保護工作至關重要。當然,如果有關於植物的化學成分、藥用價值或者經濟用途的記載,那更是錦上添花,能為我的研究提供更廣闊的視角和更多的可能性。總而言之,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對《中國植物誌》的第四十捲充滿瞭專業上的期待,相信它能為我的學術研究提供堅實的支撐。
評分這套《中國植物誌》簡直是植物愛好者的福音!作為一個對自然界充滿好奇心的人,我一直夢想著能有一套權威的、係統性的植物百科全書,能夠幫助我辨認我遇到的各種奇花異草。《中國植物誌》的第四十捲,雖然我還沒有機會深入翻閱,但僅從其厚重感和齣版方的聲譽來看,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期待。我尤其看重這種大規模的、由國傢級機構組織編纂的學術著作,因為它代錶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詳實的資料積纍。我設想著,當我下次走進山林,或是漫步在公園綠地,遇到那些我不認識的植物時,這套書將是我最忠實的夥伴。我可以一邊拍照記錄,一邊翻閱書中的描述,對照著精美的插圖,慢慢地探尋它們的名字、科屬、形態特徵,甚至它們的生長習性。這種“學以緻用”的學習過程,對我來說是極大的樂趣。而且,我一直認為,瞭解植物不僅僅是為瞭辨認,更是為瞭理解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以及它們與人類文明韆絲萬縷的聯係。我相信,《中國植物誌》的第四十捲,一定能在這方麵給我帶來更深層次的啓迪,讓我對中國豐富的植物多樣性有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名對自然紀錄片和生態攝影充滿熱情的人,我總是在尋找能夠提升我認知和理解的資源。《中國植物誌》這套書,即使隻是其中的一本,也足以引起我的極大興趣。我猜想,第四十捲裏一定會收錄很多中國特有的、甚至瀕危的植物物種,這些都是我進行生態攝影時可能遇到的珍貴素材。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關於這些植物的精確分類信息,包括它們的學名、俗名、詳細的形態描述,以及它們的生境和分布區域。這些信息對於我來說,不僅是辨認植物的基礎,更是我構思攝影作品、講述植物故事的關鍵。我還可以想象,書中或許會穿插一些關於植物演化、繁殖策略或者與動物相互作用的描述,這能為我理解生態係統的復雜性提供更深厚的背景知識。當我手握這本厚重的著作,穿梭於中國壯麗的自然風光之中,用鏡頭捕捉那些在書中被文字和圖畫精心描繪的生命形態時,我所獲得的不僅僅是影像的記錄,更是對生命多樣性最深刻的敬意和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