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决定生老病死
作 者: (日)石原结实 著,李巧丽 译 著作 定 价: 25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0-09-03 页 数: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54424276936.8±0.34℃是正常体温的标准值,现代人由于压力过大、饮食不当等,体温多在35℃~36℃,“低体漫状态”是引了疲惫、乏力、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癌症等的重要原因。“暖体”是预防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很好途径。
内容简介
医学研究表明,体温升高1℃,人体免疫力就会提高30%;相反,体温降低,免疫力也会下降。36.8±0.34℃是正常体温的标准值,但大部分现代人由于压力过大、饮食不当等原因,正常体温多在35℃~36℃,这种“低体温状态”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更年期障碍、抑郁症、心肌梗死、癌症等疑难杂症高发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体温是决定生老病死的关键。
石原结实博士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健康养生专家。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以“暖体”为核心的自然疗法的研究与实践。本书详细介绍了饮食,洗浴(半身浴、手浴、足浴),快走等简单易行的方法,让你的体温轻轻松松升高到很好状态,通过“暖体”达到预防与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前言 ●第1章 体温升1℃疾病无影踪 ● 为什么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 “寒凉”引发百病 ● 人体靠热量维持生命 ● 患病是因为气、血、津液循环不畅 ● 你的体质是阴性还是阳性 ● 阳性体质和阴性体质的特征 ● 阳性病症与阴性病症的区别 ● 现代人体温下降的原因 ● 要注意“淤血”症状 ● 万病源于“血浊” ● 发烧和食欲不振是世上的“两大名医” ● 疾病是身体“要恢复健康”的自然反应 ● 体内废物固化于一处成为癌肿 ● “低体温”使孩子得病 ● 身体寒凉,心理也会倾向于消极 ● 温暖身体的方法1:洗浴 ● 温暖身体的方法2:快走 ● 温暖身体的方法3:等长运动 ●......(日)石原结实 著,李巧丽 译
石原结实,医学博士,有名自然疗法专家。1948年出生在日本长崎市,毕业于长崎大学医学院。曾在有名的长寿地高加索地区和瑞士的班纳医院等处研究很前沿的自然疗法。1985年在日本伊豆开设了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疗养所
靠前章 体温升1℃疾病无影踪
为什么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你很健康吗?每天都精力旺盛、开心快乐吗?
“十几岁、二十几岁时,还蛮有精气神儿的,到了三四十岁体力衰退,这里那里都开始出问题了。”
“年纪大了就发福。”
“老毛病治不好,自己的身体都应付不了。”
“压力越来越大,患上抑郁症,每天忧郁度日。”
“不知是什......
第1章 体温升1℃疾病无影踪
为什么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你很健康吗?每天都精力旺盛、开心快乐吗?
“十几岁、二十几岁时,还蛮有精气神儿的,到了三四十岁体力衰退,这里那里都开始出问题了。”
“年纪大了就发福。”
“老毛病治不好,自己的身体都应付不了。”
“压力越来越大,患上抑郁症,每天忧郁度日。”
“不知是什......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传统养生法半信半疑的人,总觉得那些年代久远的方法缺乏现代科学的佐证。但这本书在讨论运动与机体机能的关系时,做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运动生理学的完美融合。它不是强迫你去做高强度训练,而是倡导一种“可持续的身体活动”。例如,书中对“微运动”的定义和推崇,让我这个平时忙于案头工作的人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它教我们如何在等待电梯时做几组深蹲,或者在接听电话时保持走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累积起来对改善血液循环和关节灵活度有着惊人的效果。我开始尝试书里推荐的几种针对久坐人群的拉伸动作,它们不是那种需要专业教练指导的瑜伽体式,而是非常基础、任何人都能在任何地方完成的动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生理学原理,转化成了一套可以立即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健康工具箱”,实用性极强,真正做到了把健康融入生活,而非成为生活的负担。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的“系统性思维”。很多健康书籍往往只聚焦于身体的某一个局部,比如肠道或者皮肤,但这本书却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健康生态系统图景。它清晰地阐述了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居住空间布局)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理状态的,这一点常常被主流的健康读物所忽略。书中关于“环境毒素”的介绍部分,虽然信息量较大,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生动的案例分析,使得原本枯燥的化学和生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它解释了为什么选择天然材质的家居用品比塑料制品对内分泌系统更为友好。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转变是,我开始用一种更加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生活环境,意识到健康不只是我吃了什么或动了多少,而是我所处的整个“场域”对我的影响。它真正做到了拓宽读者的视野,让健康管理不再是局限于厨房和健身房,而是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一种对生命本真的尊重,这一点与那些只关注“指标”的书籍截然不同。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心境”与“身体反馈”之间的微妙联系。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情绪消化”的章节,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述了负面情绪如何在体内沉积,并最终以生理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待愤怒和焦虑的态度——我总是试图压抑它们,却没想到这反而是对身体的慢性伤害。书中提出的“情绪日志”记录方法非常有效,它鼓励读者去观察和命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逃避。这种由内而外的调整,比任何外部的“排毒”疗法都来得持久和深刻。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健康管理,是从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的,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导师,引导我走上了这条自我觉察的道路,让我对“活着”这件事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珍视。
评分这本关于生活方式和健康维护的书,真是让人茅塞顿开,它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贴近我们日常的柴米油盐。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述如何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来改善精力和情绪方面的叙述,那些小贴士,比如什么时候吃什么食物能达到最佳的吸收效果,或者哪些看似无害的零食其实是健康的大敌,都写得非常具体和实用。我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调整了晚餐的结构,没想到仅仅几周时间,原本晚上老是觉得胃胀不舒服的毛病竟然有了明显的缓解。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在讨论“压力管理”那一部分,提供的策略不是那种空泛的“多放松”之类的建议,而是教你如何识别压力源,并用科学的方法去应对,比如通过特定的呼吸练习来快速稳定心率。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日常生活中那些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有了更强的掌控力,不再是被动地承受,而是能够主动出击去化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就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又非常懂得保养自己的长辈在和你娓娓道来,让人感到亲切和信任。
评分我必须承认,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它的期望值并不高,总觉得市面上的“健康指南”大多是营养师或者医生的专业术语堆砌,晦涩难懂。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最让我惊喜的是对“睡眠科学”那几章的处理。作者没有直接给出“每晚睡够八小时”这种老生常谈,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睡眠阶段的功能,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生物钟来优化睡眠环境和入睡流程。我过去一直受失眠困扰,试过各种方法都不太管用。书中提到的一种“环境暗示法”,通过对卧室光线、温度和声音的精细化控制,真的帮我找回了久违的深度睡眠感。特别是关于蓝光过滤的那段论述,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阐述得清晰透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睡前看手机是如此致命。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章节之间层层递进,读起来像是在破解一个关于身体健康的密码,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