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督学,一位长着白胡子、身穿黑衣服的绅士,前来我们学 校颁奖。下课之前不久,他跟校长一起走进教室,坐在老师的旁边。他 问了几个问题,然后把头等奖颁给了德罗西。在颁发二等奖之前,他站 了一会儿,听老师和校长低声对他说着什么。所有的同学都在问自己: “他会把二等奖发给谁呢?” 督学大声说道:“学生彼特罗·波列科西凭借他在家里的劳动、他 的功课、他的书写和他在各方面的行为操守,理应得到本周的二等 奖。” 大家转头看着波列科西,为他感到高兴。波列科西一脸迷茫地站 起来,仿佛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似的。
“到这儿来。”督学说。波列科西从座位上跳起来,朝老师的讲桌 走去。督学专注地看着他那张蜡白的脸,看着他那裹在不合身的肥大 衣服里的瘦小身体,看着他那双友善而忧伤的眼睛。波列科西的眼睛 回避着督学的目光,但却从中流露出一个悲伤的眼神。然后,督学一边 把奖牌系到他的肩膀上,一边用十分喜爱的语气对他说: “我把奖牌发给你,波列科西。没有人比你*配戴上它了。我把 它送给你不光是因为你的智慧和你坚强的意志;我把它发给你,也是在 发给你的心灵,发给你的勇气,给你勇敢的、身为一个好儿子的品格。
不是吗?”督学又转向全班补充说,“就凭他的得分,他也理应得这个 奖。” “是的,是的!”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波列科西的喉咙动了一 下,仿佛正在吞咽什么东西,他用**可爱的眼神瞥了全班同学一眼, 这眼神传达出他无尽的谢意。
“去吧,我亲爱的孩子,”督学说,“愿上帝保佑你。” 到了放学的时候了。我们班在别的班之前走出来。我们一走到门 外,啊,我们在校门口的大厅里看见谁了?是波列科西的父亲,那个铁 匠,他跟往常一样面色苍白,一脸粗暴的样子,头发盖过了眼睛,帽 子歪戴着,两条腿站也站不稳。老师看见了他,立即对督学低声说了 句什么。督学急忙找到波列科西,拉住他的手,领着他朝他父亲走过 去。男孩在浑身发抖。他和督学走了过去,有几个男孩聚在一起围着 他们。
“您果真是这孩子的父亲吗?”督学用欢快的语气问铁匠,就像他 们是老朋友似的。还没等回答,他就又说:“我真为您高兴。看哪,他 超过了他的五十四名同学,获得了二等奖。他是凭借他的作文、他的算 术以及所有功课得到的。他是个极其聪明、意志坚强的男孩,将来是能 做大事的。他是个高尚的孩子,获得了大家的友谊和尊敬。您会为他 感到骄傲的,我向您保证。” 铁匠站在那儿,张大了嘴在听督学说着,眼睛一会儿看看督学和校 长,一会儿又看看他的儿子。他儿子正站在他面前,低垂着眼睛,浑身 颤抖着。仿佛他**次想起和理解了他让这个小家伙承受的所有痛 苦,想起和理解了孩子具备的所有长处以及英雄般的不屈不挠,他的脸 上呈现出一副傻乎乎的惊奇表情,接着是一副阴郁的懊悔神情,*后又 变成了一种悲伤而热烈的柔情;他猛地一下子搂住孩子的头,把他拉到 自己的胸口。
我们走到他们面前。我邀请波列科西星期四来我家玩儿,跟加罗 纳和科罗西一起来。别的同学纷纷冲他鞠躬致敬。有的同学友好地拍 拍他,有的摸摸他的奖牌,大家都对他说了些祝贺的话。他父亲吃惊地 注视着我们,一边仍然把儿子的头抱在怀里,而男孩却在啜泣着。
良好的决心 星期日,五日 颁给波列科西的那块奖牌唤起了我的自责。我还从来没有得过一 块奖牌呢!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没好好学习,我对我自己感到不满 意。老师、我父亲和我母亲也对我感到不满。我再不能像以前那样自 得其乐了,以前,当我努力做完功课之后,我会从书桌旁跳起来,满 心欢喜地跑去玩游戏,就像我有一个月没有玩过似的。我也不能像以 前那样心满意足地跟家里人一起坐在桌边吃饭了。我的心里总是有一 个阴影,有一个内在的声音一直在对我说:“这样可不行,这样可不 行。”P074-075
这部书是特地奉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该书的题目可以叫做 “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学生 写的。我说是以为四年级的小学生写的并不意味着是直接出于他的手笔, 依此而出版成书的。他日积月累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上写呀写呀,写他在 校内外的所见所闻所想。到了年底,他爸爸在他的本子上加了批注,但力 图保持原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孩子的语言风格。四年以后,他已升入高中。
这时候,他重温自己的手稿,回忆起人和事*有了新鲜感,于是,又在手 稿中加进了新的内容。亲爱的孩子们,请你们**读一读这部书,希望能 喜欢它,并从中获得教益。
前吾
作者序:心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后记
读完这本书,我久久不能平静。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种深刻的启迪。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思考自己是否能像书中的人物那样,以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其中关于“同情心”的描写,让我深受触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因为自己的处境而忽略了别人的痛苦,而这本书却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就是要有一颗能够感同身受的心,去理解和分担他人的悲伤。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爱也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朴实无华,又充满了诗意。作者用最简洁的文字,描绘出最动人的情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的高超技巧,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成长烦恼,都真实地映照出我们自己的影子。读这本书,就像在和一群老朋友聊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心得。这种亲切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沉浸在那个充满温情的世界里。而且,书中关于“责任感”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经典的一次致敬,也是对我们当下浮躁社会的一次心灵洗礼。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去感受那些简单而真实的情感。而《爱的教育》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我的心田,让我重新审视了“爱”的意义,以及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部儿童读物,更是一本值得所有年龄段的人反复品读的“人生说明书”。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没有刻意的说教,也没有生硬的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将善良、正直、勇敢、同情心等美好的品质自然而然地融入读者的内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空洞的理论都要来得深刻和持久。
评分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这本书的目录,然后被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的章节标题所吸引,比如“我的同学”、“老师的日记”、“父母的爱”等等,这些标题本身就充满了温度和故事感,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探寻其中的细节。我一直在思考,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美好都被我们忽略了?有多少值得我们铭记的瞬间,因为忙碌而被遗忘?《爱的教育》这本书,似乎就是一本神奇的“回忆录”,它能勾起我们内心深处最纯粹的记忆,让我们重新体会到那些被遗忘的感动。它提醒我们,爱不仅仅是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怀和体谅,是父母深夜里亮着的一盏灯,是老师课间一次鼓励的眼神,是朋友分享一块糖的简单快乐。
评分拿到这本《爱的教育(插图本)/世界文学文库》的时候,就被它精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淡淡的色彩,温暖的笔触,仿佛预示着书中蕴含着一段纯净而美好的故事。翻开扉页,那些细腻的插画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它们不是简单的图解,而是将文字的情感加以延伸和升华,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匠心,让原本就感人的文字变得更加触动人心。我一直以来都对这类带有插画的书籍情有独钟,觉得它们能将阅读的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不仅仅是文字的享受,更是视觉的盛宴。这本书的插画风格非常贴合我个人的审美,那种柔和的色调和略带复古的质感,总能唤起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我想,对于很多读者来说,一本优秀的书籍,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内容,还要有赏心悦目的外在,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两点,它就像一位温柔的朋友,静静地等待着你去发现它藏在字里行间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