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这套丛书的王锡祺(1855-1913)是清光绪年间著名的编辑家。字寿萱,号瘦丹,江苏清河人。王锡祺生平喜好舆地游览之书,“闻人谈游事则色然喜,阅诸家记录与夫行程日记,即欣然而神往”。“凡山经、地志以至集部诸书,无不泛览”《续清河县志》记载,王氏藏书达数万卷。王氏长于地理之学,终日置身书海,埋头著述,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辑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精装20册行世。小方壶斋舆地丛书卷帙繁浩,《丛钞》共12帙64卷,收书1200种;《补编》有12帙,不分卷,收书58种;《再补编》也分12帙,不分卷,收书90种。这部丛书共36帙,64卷,收书1348种。就收书种类而言,堪称清代舆地丛书之。这套丛书辑录的资料,一来源于专书、地志,如《丛钞》帙的《地球志略》摘录于《瀛环志略》卷一《地球》;《丛钞》第二帙的《绥服内蒙古记》,摘录于《圣武记》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内六盟蒙古;《丛钞》第三帙的《雅克萨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四,《尼布楚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五等等。二来源于清人文集,如《丛钞》第四帙的《登泰山记》取材于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十四;《登南岳记》取材于唐仲冕《陶山文录》卷七;《游庐山记》取材于洪亮吉《更生斋乙集》卷八;《游九华山记》取材于施闰章《愚山先生学余文集》卷十四等等。三来源于各种传抄本、稿本,如杨宾的《柳边纪略》、高士奇的《扈从东巡日录》、博明的《凤城琐录》等等。四来源于今已不知所本的各种文献,这些文献原书亡佚后,《丛钞》却将有关内容保存了下来。这些资料编入《丛钞》时,一般皆照原书过录,一字不改,也有少数几篇改动过个别字句。该书卷帙浩繁,内容充实,包括地理总论、中国各省和边区形势、抚绥武功、旅行纪程、山水游记、各地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风俗,以及当时世界其他各国的山川地理形势与各大洋情况。该书出版后,引起了朝野人士的重视。《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及其补编、再补编范围广泛,内容详实,保存了清代相当完整的珍贵的地理资料,是研究清代中外历史地理方面很重要的一部丛书。
大连图书馆藏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三补编》稿本,为海内孤本。昔年《中国科技史料》曾有披露。此编取材于清末翻译西书,包括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和教会机构出版的地理文献。
| 大家都在买 |
| |||||||||||||||||||||||||||||||||||||||||||||||||||||||||||
收到这套《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的宣纸线装本,真是让我惊喜不已。刚打开函套,一股淡淡的纸墨香便扑鼻而来,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重视工艺的时代。我一直对古代地理文献情有独钟,总觉得那些泛黄的纸张和精美的插图背后,隐藏着无数先人的智慧和探索精神。这次收到的是宣纸线装本,光是触感就与普通印刷本截然不同,纸张温润细腻,触之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线装的装帧方式更是让我爱不释手,每一册书都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翻阅时轻柔的沙沙声,更是增添了一种仪式感。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第一册,那精心排版的文字和古色古香的插图,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读内容,但仅凭这制作的精良,就足以让我对这套书的价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西泠印社出版社在传统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方面一直享有盛誉,这次的《小方壶斋舆地从钞》宣纸线装本,更是将这份传承发挥到了极致。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端坐在书桌前,在灯光的映照下,慢慢翻阅这套书,它不仅仅是一部地理著作,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件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文化瑰宝。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地理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最近偶然得知了《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的宣纸线装版本,便一直心心念念。收到货的那一刻,我真的被它深深吸引了。精美的函套包装,打开后十二册整齐排列,一股浓郁的古籍气息扑面而来。我尤其喜欢宣纸的质感,摸上去温润而有韧性,古朴的线装设计也让我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虽然我还在工作的间隙,无法立刻投入深入的阅读,但仅仅是翻阅几页,感受那份纸张的触感,欣赏那古老的排版和偶尔出现的插图,就足以让我心生愉悦。我一直觉得,好的书籍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其本身的形态和制作工艺,也是一种文化体验。这套《小方壶斋舆地从钞》宣纸线装本,无疑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我非常期待在闲暇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品味这套书带给我的惊喜,去探索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和历史印记。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的宣纸线装版本,简直是让我爱不释手。作为一名资深的藏书爱好者,我一直追求的是书籍的品质和文化价值。这套书从函套的设计到宣纸的质感,再到精细的线装工艺,都无不体现着出版方的用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温润的纸张和古朴的装帧深深吸引了,那是一种触及灵魂的质感,仿佛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对话。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书中的内容,但仅仅是摆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我非常欣赏西泠印社出版社在古籍整理和出版方面的严谨态度,这次的《小方壶斋舆地从钞》宣纸线装本,无疑是他们又一力作。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沉浸在这套书中,去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和地理的智慧,同时也为能拥有这样一套精美的藏书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评分当我收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的宣纸线装本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副古朴典雅的画面。这套书的设计,从函套的材质到内册的装帧,都充满了浓厚的传统韵味。宣纸特有的温润质感,让我在翻阅时感受到一种特别的舒适,仿佛是在触摸历史的脉络。线装的设计更是让我回忆起儿时在图书馆翻阅古籍的场景,那种轻轻翻动的纸页声,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还没有来得及详细阅读内容,但仅凭这精美的外在,我就已经对这套书充满了期待。我一直相信,一本好的书,不仅在于其知识的含量,更在于它能带给读者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上的共鸣。这套《小方壶斋舆地从钞》宣纸线装本,无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部地理著作,更像是一件可以把玩的艺术品。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某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杯茶,慢慢品味它所带来的文化盛宴。
评分收到《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的宣纸线装版本,真的让我体验了一次“开箱惊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厚实而典雅的函套,打开后,十二册整齐排列,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古籍气息。我尤其钟爱宣纸那种温润细腻的触感,仿佛指尖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而传统的线装工艺,更是让我觉得这套书不仅仅是阅读的工具,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虽然我还没有时间深入研读其内容,但仅仅是翻阅几页,感受那古色古香的排版和装帧,就足以让我感到满足。我一直认为,对于一本珍贵的古籍,其物理形态与内容同样重要。西泠印社出版社在这次的出版中,无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完全沉浸在这套书中,去探索它所蕴含的地理知识和历史文化,同时也享受拥有这样一套精美书籍带来的愉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