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号:7511832375
条码:9787511832375
图书名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
定价:18
作者:董景山著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2-02-01
内容简介: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民法视角看,“三农”问题其实际是农村集体所有权问题,因为农村集体所有权是与农民直接相关的权利,是关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民事法律制度,可以说正是农村集体所有权将农民、农业和农村贯穿起来。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而诞生的,农村集体所有权在我国自诞生起就一直处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体现出不同的行使模式。
农村集体所有权是牵涉范围较广的复杂的民事法律制度,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主要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入手,从民法视角梳理出.农村集体所有权行使框架的制度变迁路径。对我国现行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相关立法上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梳理出农村集体土地当前“公有私用”行使模式面临的困境,结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的创新实践,探讨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的变革方向。
导论
O.1 写作缘起
0.2 选题依据
0.2.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0.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篇章结构
0.4 研究方法
第1章 农村集体所有权内涵辨析
1.1 集体所有权追溯
1.2 集体所有权的不同定义
1.3 农村集体所有权的性质
1.3.1 农村集体所有权是私法上的权利
1.3.2 农村集体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学说及评析
1.4 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特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制度变迁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演变
2.1 制度变迁理论简介
2.1.1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2.1.2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2.2 土地承包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演变
2.2.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萌芽
2.2.2 农村土地的“私有共用”模式——初级社
2.2.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有公用”模式——高级社
2.2.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有公用”模式——人民公社
2.2.5 人民公社成员权的消极性权利——退出权之争
2.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公有私用”模式——农村土地承包
2.3.1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政策及立法演进
2.3.2 《物权法》立法过程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存废之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当前问题及解决思路
3.1 当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上的问题
3.1.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相关主体立法上的问题
3.1.2 关于农民集体成员的资格问题
3.1.3 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与农民集体成员权的冲突
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公有私用”行使模式困境解析
3.2.1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能的物权属性及其细碎化导致的问题
3.2.2 以农户为基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诸多法律纠纷的根源
3.2.3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民事主体缺乏竞争力
3.2.4 农民集体虚化,成员问互助合作淡化
3.2.5 仅靠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解决农民富裕问题
3.2.6 “公有私用”模式带来的其他问题
3.3 理论界关于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困境的思路
3.3.1 对农村集体土地私有化思路的评析
3.3.2 对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思路的评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创新模式
4.1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模式
4.1.1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模式简介
4.1.2 对农村集体所有权股份合作改革的可取之处
4.1.3 现行农村集体所有权股份合作改革的问题
4.1.4 现行农村集体所有权股份合作改革的几点启示
4.2 “公司+农户”模式
4.2.1 “公司+农户”模式简介
4.2.2 对“公司+农户”模式的评析
4.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
4.3.1 讨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考虑的现实基础
4.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4.3.3 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局限性
4.3.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价值取向
4.4 土地合作社模式
4.4.1 土地合作社具体做法
4.4.2 土地合作社评析
4.5 农村集体土地“公有公用”的行使模式
4.5.1 农村集体所有权“公有公用”模式的两个样本
4.5.2 几点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的重构
5.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目标及其正当性探析
5.1.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有性
5.1.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价值取向
5.1.3 不丹国民幸福指数的启示
5.2 小岗模式的再认识
5.2.1 小岗村现状考察
5.2.2 几点启示
5.3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启示
5.3.1 在制度需求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诱致性制度变迁
5.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应有明确的变迁目标
5.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的重构
5.4.1 两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创新
5.4.2 创新模式之一:构建农村社区合作社法人制度
5.4.3 创新模式之二:建立多层次的、多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
5.4.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两条创新道路的辅助制度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农村问题的社会学者,我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这本书的出版,感到格外兴奋。“行使模式”这个词,恰恰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在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张力。法律上的规定是一回事,但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农村社会结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地方治理实践中得到具体实现,则是另一番景象。我推测,这本书必然会深入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所有权行使上的差异化表现。比如,它可能会探讨在经济发达地区,集体土地所有权如何通过股份合作、土地入股等方式实现资本化运作,从而增加集体和个人的收入;而在欠发达地区,可能更多的是以传统方式进行管理,甚至存在所有权虚化的问题。此外,书中对于集体土地的利用、收益分配、纠纷解决等方面的具体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在法律上是否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支持,抑或是存在法律真空,这都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很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比如如何健全集体土地的决策机制,如何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如何有效化解因土地所有权行使不当而引发的矛盾,从而真正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目标,即维护集体成员的根本利益。
评分我是一名法律从业者,经常接触到农村土地相关的案件,所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这本书的名字,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疑难问题,尤其是在土地征收、流转、宅基地使用权确认等环节,常常因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界定不清、行使方式不明而引发争议。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支持和实践上的参考。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集体土地在所有权行使上的具体实践,比如,在征地过程中,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所有权人,其代表的边界在哪里?如何才能真正代表全体成员的利益?在土地流转方面,法律上的规定是否足以应对现实中的各种复杂交易?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可以借鉴?另外,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如何影响其对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也希望能有详尽的阐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在处理农村土地纠纷时,能够更有理有据,从而更好地维护集体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评分从一个普通农户的视角来看,这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听起来就让人充满了期待。我们这些农民,对于自家的土地,虽然名义上是集体所有,但具体怎么“用”、怎么“管”,其实很多时候是模糊不清的。尤其是在涉及土地征收、流转、宅基地审批这些大事上,往往感觉自己参与度不够,信息也不够透明。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户一样,实实在在地讲清楚,这“集体所有权”究竟是如何在咱们村里运作的?是不是真的能让大家伙儿都受益?比如说,如果村里有人想盖新房,审批流程到底是怎么走的?如果村集体要出租一小块地给外面的公司种果树,这钱是怎么分的?是不是真的能分到每个村民手里?我更想知道,这本书里会不会提到一些好的“行使模式”,能让咱们农民在土地上更有话语权,更能享受到土地带来的红利,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决定。毕竟,土地是咱农民的根,是赖以生存的基础。这本书如果能帮助大家伙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利,让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真正为村民服务,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希望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法条堆砌,而是能用一些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讲透这些跟咱们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
评分即使我不是法律专业的,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这个书名,也让我觉得它一定触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议题。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不一样,土地的性质、归属、以及如何使用,都有一套独特的逻辑。特别是“集体所有权”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充满了中国特色,也充满了复杂性。我猜这本书会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所有权”是怎么在农村里被“行使”出来的。比如,是不是有些地方的集体土地,就只是个名头,实际上的权力掌握在别人手里?又或者,有些地方的集体土地,因为大家都认识,关系好,所以可以用一种很灵活的方式来管理?书中会不会讲到一些成功的例子,就是说,在某个村子里,因为他们把这个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行使”得特别好,所以村子变得富裕了,大家的日子也过得更舒心了?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里有没有提到,怎么才能让农民真正地感受到,这块地是“大家”的,而不是“别人”的,并且这种“大家”的感觉,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这片土地的未来,究竟应该如何去想象和塑造,如何才能让它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评分这本书虽然没读过,但单看书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和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我就觉得它一定是一本非常有分量、深入探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核心问题的著作。我尤其对“行使模式”这几个字很感兴趣。要知道,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尤其是其所有权的实现和具体运作,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的国家,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沿革、村民自治程度,甚至是基层干部的观念,都可能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实际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使方式。我想,这本书很可能就系统梳理了这些模式,比如,是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管理,还是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是集体内部成员之间享有优先购买权,还是可以向外部转让?在征地拆迁中,集体所有权如何保障村民的权益,其补偿标准和分配机制又是如何确定的?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这些实践操作的窗口。它或许能解答我在农村调研时遇到的种种困惑,例如,为什么有的地方集体土地流转顺畅,有的地方则阻碍重重?为什么有的地方集体经济组织活力充沛,有的地方则形同虚设?这本书的价值,我想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探讨,它更可能对指导农村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乃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