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 次:1
页 数:287
字 数:50000
印刷时间:2017年01月01日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精装
是否套装: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8056139
所属分类:
图书>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公共课
编辑推荐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书目:n
《内在经验》n
[法]乔治·巴塔耶著程小牧译n
《文艺杂谈》(即出)n
[法]保罗·瓦莱里著段映虹译n
《梦想的诗学》(即出)n
[法]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n
《罗兰·巴特论戏剧》(待出)n
[法]罗兰·巴特著罗湉译n
《成人之年》(待出)n
[法]米歇尔·莱里斯著王彦慧译n
《异的考验:浪漫主义时期德国的文化与翻译》(待出)n
[法国]安托万·贝尔曼著章文译n
内容推荐
《内在经验》是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之种。
法国思想家巴塔耶的这部著作,是部不同寻常的作品。它是作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份隐秘的个人心灵纪录,是巴塔耶的部代表作。n
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重创,亲历两次世界大战的巴塔耶,于灾难中不断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欧洲启蒙传统。循着尼采的轨迹,他试图以经验和直觉的方式,探讨主体如困兽般的处境及超yue界限的可能。本书的思想核心仍是对笛卡尔式理性主义的批判,包含着对笛卡尔、黑格尔的反思或对尼采、兰波、普鲁斯特的解读。这部书介于哲学与文学之间,思辩、叙事与诗歌杂糅,分析、想象与抒情并置。
《内在经验》的出版,在法国知识界产生了巨大的争议和深远的影响。拉康、福柯、德里达等思想家深受启发,推进了巴塔耶对主体精神结构的剖析、对知识系统的怀疑、对形而上学的反思。罗兰?巴特则关注巴塔耶的写作行为所打开的多元文本空间。
作者简介
乔治·巴塔耶(1897—1962),法国思想家、作家。《内在经验》(1943)是其代表作,也是阐释其思想缘起和方法的关键作品。与同时代法国知识分子样,巴塔耶亲历两次大战,在幻灭中不断反思欧洲社会矛盾与启蒙传统。循着尼采的轨迹,巴塔耶试图从经验和直觉出发探讨精神主体如困兽般的处境及超yue界限的可能,其思想核心仍是对笛卡尔式理性主义的批判,而写作风格是解构式的,借用冥想与诗,撕开层层意指,着力挖掘语言本身的潜在力量。巴塔耶将此书列为其“非神学”概要的部。“非神学”并非“反神学”,而是以类似宗教神秘主义的方式探寻种无上帝的极限。“内在经验”将生命主体和认知客体在较炽热的状态中融合,在种语言不能限定其界限的未知中,通过迷狂探索精神的极端状态(如在死亡、色情、极苦中所达到的状态,非语言或非逻辑所达到的交流)。
目 录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总序 ……………………………
非常内在的经验(中文版导言)… ……………………… 1
译者前言…………………………………………………11
前言…………………………………………………… 17
部分 内在经验导论草稿n
服从教条的奴性(及神秘主义)批判… … 25
二 经验,的,的价值… ……… 30
三 种方法的原则与个共同体的原则… … 36
第二部分 极苦n
第三部分 极苦之前(或喜剧)n
我想把自己带到塔尖… ………………………… 128
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是个骗局… ……………… 133
天之蓝… ………………………………………… 148
迷宫(或存在的构成)… ………………………… 156
“交流”… ………………………………………… 175
第四部分 《极苦》附言(或新神秘主义神学)
Ⅰ 上帝… ……………………………………… 190
Ⅱ 笛卡尔… …………………………………… 195
Ⅲ 黑格尔… …………………………………… 200
Ⅳ 迷狂… ……………………………………… 206
对部分失败经验的记叙… ………………… 206
番题外话,论面对客体的迷狂:
个点… …………………………………… 210
第二番题外话,论空无中的迷狂… ……… 223
续写与记叙的结尾… ……………………… 227
Ⅴ 命运… ……………………………………… 233
Ⅵ 尼采… ……………………………………… 237
论献祭或切都是牺牲品………………… 237
题外话,论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诗意… … 243
论献祭或切都是牺牲品(续写及n
结尾)………………………………………… 272
第五部分 百合盈手赠n
荣归主颂… ……………………………………… 283
我是谁… ………………………………………… 284
星辰… …………………………………………… 285
诗… ……………………………………………… 286
上帝… …………………………………………… 287
这本书的书名《内在经验》本身就充满了引人遐思的魅力,它指向的是一种更深层次、更个体化的生命体验,而非流于表面的观察。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人类核心情感和心理机制的作品非常着迷。乔治·巴塔耶这个名字,也给我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前卫的印象。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自我内心世界的窗户,去审视那些我们可能回避、可能压抑,但却真实存在的情感和欲望。它或许会挑战我一些既有的观念,甚至带来一些不适,但我想,真正的理解和成长,往往就来自于对这些“内在经验”的直面和探索。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些塑造我们性格、影响我们选择的无形力量,并最终,能够帮助我在认识自身的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共同的生存境况。
评分拿到这本《内在经验》,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简约而富有质感的设计。烫金的书名在深邃的底色上散发出一种低调的智慧光芒,这让我对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对那些能够深入剖析人类情感、心理和存在状态的书籍总是情有独钟。特别是“内在经验”这个词,它直接指向了我们每个人最私密、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而这些体验,往往是我们理解自我、理解世界最根本的出发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更加深邃的心理空间,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我们意识之下的冲动、欲望、恐惧和狂喜。它或许不像一些畅销书那样提供即时的人生指导,但我相信,它会提供一种更具穿透力的洞察,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本质的力量。我希望它能引发我长久的思考,甚至改变我看待某些事物的方式,让我能够以一种更丰富、更深刻的视角去体味生活中的点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静而富有深度的力量,米白色的底色搭配着烫金的标题,在灯光下流转着低调的奢华。拿到手里,触感温润,纸张的质感也十分考究,翻阅时能感受到一种细致的匠心。我一直对一些探讨人类深层心理和存在困境的哲学作品很感兴趣,而《内在经验》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引人探索的魔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深入到一个平时难以触及的心理维度,去理解那些潜藏在我们意识深处、却又常常被日常琐碎所掩盖的真实感受。也许是关于欲望的根源,也许是关于痛苦的意义,又或者是关于生命中最纯粹的体验。它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在某些寂静的时刻,脑海中闪过的那些零碎而又强烈的念头,它们似乎指向某种更本质的生命状态,而这本书,也许就是一把钥匙,能帮助我理解这些“内在经验”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如何塑造着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邀请,邀请我去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去探索那些未被充分表达和理解的情感与思想,最终,或许能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以及生活背后那些更宏大的议题。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内在经验》就吸引了我,它暗示着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一种不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探求。我一直觉得,我们所经历的许多事情,其真正的意义和影响,往往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它在我们内心激起的涟漪,那些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感受。这本书的作者乔治·巴塔耶,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学术的厚重。我喜欢阅读那些能够拓宽我思想边界的书籍,那些能够让我从新的角度去理解人性,理解存在。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套全新的理解“内在经验”的框架,它或许会挑战我固有的认知,颠覆我习以为常的观念,但正是这种颠覆,才可能带来真正的成长和领悟。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能够激发我思考、触动我灵魂的文字,它或许能帮助我理解那些难以名状的情绪,那些隐藏在日常行为背后的驱动力,以及那些构成我们独特生命体验的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瞬间。
评分阅读的体验,往往始于作者与读者之间一次无声的交流。从这本书的标题和作者的名字,我就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质,一种挑战常规、直面禁忌的勇气。我曾接触过一些法国思想家的著作,他们往往不畏惧深入人类经验的阴暗面,用犀利的笔触剖析那些隐藏在文明面纱下的本能和冲动。这本书的名字《内在经验》恰恰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认为,真正的生命力,往往就蕴藏在那些不那么“光鲜亮丽”、却又无比真实的内在体验之中。它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提及的,但它们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影响着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情感,甚至我们对意义的追寻。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不回避、不粉饰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内在经验”,它或许会带来一些震撼,一些不安,但正是在这种不安中,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人类的局限与可能性。它不是为了提供答案,而是为了提出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触碰那些连接着我们最本真自我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