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日)渡边大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版 次:1
页 数:
字 数:
印刷时间:2017年02月01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3944612
所属分类:
图书>动漫/幽默>日韩漫画>其他日本漫画
内容简介
由渡边大地所*的《30岁奶爸日记》是一本引进自日本的漫画与解说相结合的绘本。本书由四个章节构成,分别从突然的生产、产后的夫妻代沟、爸爸协助育儿、妈妈恢复上班等四个方面进行描写,漫画部分生动有趣,文字解说部分切实具体,即是放松身心的读物又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尤其适合年轻爸爸们阅读。
作者简介
渡边大地,1980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2007年与妻子结婚。2009年升级为爸爸。一心想成为**奶爸的渡边在妻子怀上二胎时才发现自己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爸爸和丈夫,大为受挫。由于妻子生第二个宝宝时遇到提前破水、紧急入院的情况,渡边深受触动,决定创办提供产前产后协助服务的公司。2011年,AINAL0HA公司成立。2012年,开展“产前产后的育儿·家务协助”业务并设立“爸爸班”。另外,还通过博客“生产计划一直持续到产后”宣传产后协助的重要-眭。在以产后夫妻沟通为主题的“产后书”出版方面,《夫妻产后笔记》(合*)一书因出现在日本厚生劳动省白皮书中而备受关注。如今,以公司业务为主轴的渡边还出现在妇产科、社团等举办的爸爸班主讲台上。他的梦想是在东京国立竞技场开办爸爸班!
目 录
开篇 遭受严重打击的奶爸
第1章 突如其来的产后生活!
1 新考验的开始
全家一起模拟分娩的过程是对的:
通过(孕夫健康诊断)来检测爸爸的靠谱程度!
2 没有妻子的家一团糟?
应该事先说请楚打扫的方法!
明明做了家旁喜子却不认可酌真正理由
3 出院的伤员
产后就更多地依靠他人吧!
害子鞋在你的眼前,你是否能理解她的辛苦?
六地武分娩专用名词介绍
4 丈母娘VS奶爸
在百己人面前恃宠而骄是造成矛屠的原因
回娘家,与母亲的隔阂会比丈夫更深?!
育儿武士印
第2章 夫妻间的隔阂从这里开始
5 半夜换纸尿裤的噩梦
想兽对方做的事就用语言表达
男人为什么在换有便便的纸尿裤前兽说一句?
6 自由的时问一是什么?
正因为忙碌,才要尝试浪费时间的挥霍感!
丈夫能理解妻子(牺牲酌感觉)吗?
7 产后的性生活
前篇,难道是元性生活?
后篇.紧急夫喜会议!我们的答案
有没有在勉强百己的心?
分歧来自男女对(性)的定义不同
8 “小菜才这些”?
要准备好(平息焦躁的)
如何快地治愈妈妈的疲劳
育儿武士Q&A;
第3章 丈夫能成为妻子的得力助手吗?
9 初次跑腿-乳垫篇
拜托丈夫买东面的时候,列一张详细请单吧
印使浸法成为得力助手,但也能让害子觉得百己
必不可少的方法
10 长子的宿命
我也会有忽略长子的时候
爸爸带长子出去玩会带来反效果引
11 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不哭?
试着抛弃(我更了解宝宝)的想法吧
止哭、哄唾,对蚂妈来说也是重体力劳动
12 他育儿并不快乐
能和丈夫一同经历育儿的艰辛
爸爸的“全部”和妈妈的“全部”不一样!
育儿武士Q&A;
第4章 一边工作一边育儿是很辛苦的!
13 产假对妻子来说是什么概念?
即使时间太多也设法好好利田!?
女性一怀孕就成为妈蚂的角色是真的吗?
14 发烧电话的考验
希望爸爸也能理解在工作上请假的难处
爸爸宣布呵赣兽帮忙做家务的言论很危险
15 妻子的复职由谁决定?
对复职的不守是需兽夫喜共同承担的问题
怎样的人才有资格自称“伴侣”?
育儿武士Q&A;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淡雅的色调,配上简洁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通常不太容易被大众化的育儿书籍吸引,但这本书的“日记”形式,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次真诚的分享,而不是说教。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保持生活真实感的同时,还能用如此细腻的笔触去描绘那些转瞬即逝的父爱瞬间。记得有一次,我读到其中关于新手爸爸面对宝宝哭闹时的那种手足无措,那种焦虑与笨拙的爱,简直就是把我自己的经历搬到了纸上。那种感觉太真实了,仿佛我能闻到初为人父时,家里弥漫的那种混合了奶粉味和汗水的独特气味。而且,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他懂得在日常的琐碎中提炼出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共鸣,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对为人父的责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不是一本教你“怎么做”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个老朋友在你耳边低语,分享他如何在混乱中找到秩序,如何在疲惫中汲取力量的心路历程。那种温暖和治愈感,是很多刻意煽情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很上乘,纸张的触感舒服,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阅读体验因此提升了不少。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着实了得,它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能够穿透日常的喧嚣,直达人心的最柔软处。我尤其喜欢作者描述情绪变化时的那种克制与精准。他没有用大段大段华丽的辞藻去渲染父爱有多么伟大,而是通过对细微动作的捕捉——比如父亲第一次给孩子换尿布时小心翼翼的动作,或者在深夜里,仅仅是看着熟睡的婴儿都能获得的平静——来展现情感的深度。这种“少即是多”的写作手法,反而让情感的张力倍增。读到某些章节时,我甚至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去回想自己孩子生命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时刻,那些我可能因为忙碌而忽略的宝贵瞬间。这本书仿佛成了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作为父亲的成长轨迹,那些曾经以为自己处理得很好的地方,在作者的对照下,才发现自己还有太多可以打磨和精进的地方。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责任”这个词,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更像是一种与生命共同进化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回馈。
评分从文学性上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展现出一种成熟的内敛美。它没有那种刻意迎合大众的轻浮感,反而透着一股历经生活沉淀后的睿智。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将一些抽象的育儿哲学具象化。比如,他对“等待”这个概念的阐述,让我对“耐心”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把养育孩子比作等待一株植物发芽,你无法加速它的生长,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提供适宜的环境,并相信时间的力量。这种将日常生活提升到哲学层面的能力,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育儿读物,具备了更强的文学价值和持久的阅读意义。我甚至会把一些段落反复阅读,不是为了记下某种技巧,而是为了品味那种蕴含在文字背后的生命哲理。对于那些追求阅读深度和思想共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却能引发你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它非常“接地气”,但绝不“低俗”。它成功地平衡了个人体验的私密性和公共话题的探讨性。虽然是“日记”体,但它探讨的却是关于现代男性角色转变、家庭责任分配以及个体如何在新的身份中重新定位等宏大主题。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记录育儿辛劳之余,依然保持着对生活其他层面的关注和热情,这说明他并没有让“父亲”这个角色完全吞噬掉“自我”。这种保持独立思考和个人兴趣的能力,对于很多陷入育儿泥潭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及时的提醒和鼓舞。它在无形中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信息:成为父母不意味着失去自我,而是在新的身份中拓宽生命的维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家庭生活范本,这种范本不是通过牺牲某一方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相互理解达成的,读完后让人感觉充满希望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严格按照时间线推进的,而是像记忆的碎片一样,在不同的时间点跳跃,却又总能通过某种情绪或主题将它们串联起来。这种非线性的叙事,非常符合现代人碎片化接收信息的习惯,同时也更贴近真实生活的体验——生活往往不是按部就班的,而是充满了意外和惊喜的交织。我感觉作者在记录这些点滴时,有一种非常清醒的自我反思能力。他敢于直面自己作为新晋父亲的焦虑、自我怀疑,甚至是不耐烦,而不是只呈现一个完美的“模范奶爸”形象。正是这种坦诚,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寻找一种“标准答案”,但这本书告诉我,育儿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节奏和方法。这种解构了“完美父母”神话的勇气,是这本书最让我敬佩的一点。它鼓励我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在不完美中寻找成长的乐趣。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整理自己混乱的思绪,最终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内心的和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