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臉譜《圖解建築施工入門》 原口秀昭

正版:臉譜《圖解建築施工入門》 原口秀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施工
  • 图解
  • 入门
  • 原口秀昭
  • 脸譜
  • 建筑学
  • 工程技术
  • DIY
  • 装修
  • 实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苑春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789862353578
商品编码:28277657764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具体描述

圖解建築施工入門:一次精通建築施工的基本知識、工法和應用

  • 作者:   
  • 原文作者:
  • 譯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05/08
  • 語言:繁體中文
  • 定價:350
    • ISBN:978986235357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好評暢銷書《建築的設備教室》、《圖解RC造建築入門》、《圖解S造建築入門》、《圖解建築室內裝修設計入門》系列力作第5彈

    ★專業審訂: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 呂良正
    根基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慧仁

    295堂建築施工入門課――――
    Q&A;解說 + 插圖圖解 = 輕鬆理解建築施工!


    ◎一頁一問,搭配精繪插圖,循序漸進介紹建築施工知識
    ◎完整說明細節和整體概念,詳盡導讀施工要點及工法
    ◎每頁、每項獨立章節,3分鐘即可輕鬆讀完一個單元
    ◎日本暢銷建築書作家親授掌握建築施工之道,充實實務知識的必備書

    有趣的建築施工入門書――――
    建築知識的學習起點,一次弄懂建築施工的門道!


    建築施工領域包羅廣泛,涉及規劃設計、土木問題、工程執行、時間管理,大至高樓大廈等大規模建物,小至小範圍的住居室內裝修,都需要進行建築施工。

    本書集結作者的經驗,加上許多專家協力,匯集蒐羅相關工程知識。全書內容以結構體為中心,詳盡介紹建築施工的工程概要、建物施工順序、閱讀工程表的方法、契約文件注意事項、施工機械的種類和性能、地盤?軀體?內外裝修工程解說、地下水對策,沒有施工現場經驗的讀者,一樣可以迅速掌握建築施工的要點。

    全書295個單元,一頁一Q&A;,含括入門至較深入的內容,簡潔易懂的文字,清晰的圖解和精準的漫畫,引導讀者將紙上的學問連結至實務面,全盤概略了解建築施工的基本事項,並據以應用於施工現場。

    對於想了解建築施工基礎知識或加以實際應用的人,本書都提供了讓人樂在其中的輕鬆學習方式!

    建築施工17大章節超級學習術――――
    入門前的入門書,基礎前的基礎學!


    1 建築施工概要:建築工程的順序

    2 契約與管理:契約文件╱標示╱工程管理

    3 工程表:工程表的種類╱桿狀圖╱網狀圖

    4 測量:三角測量╱導線測量╱平板測量╱測量器具╱面積測量╱高度測量

    5 水平標示、定位、墨線標記:基準點╱基地放樣╱水樁╱水平標樁╱水線╱墨線標記╱垂直的取法

    6 地盤調查:土壤的分類╱地層╱鑽探╱鑽探試驗╱標準貫入試驗╱瑞典式貫入試驗╱十字片剪試驗╱荷蘭式圓錐貫入試驗╱鑽探試驗總整理╱其他的地盤調查

    7 基樁工程:場鑄混凝土樁╱孔的保護╱掘削法╱場鑄樁總整理╱場鑄樁的其他工法╱沉泥╱混凝土澆置╱水泥浮漿╱擴底樁╱孔洞回填╱預鑄樁工法╱接續樁╱補助樁

    8 地盤改良:地盤改良工法╱柱狀改良╱振實工法╱壓實砂樁工法╱砂滲工法╱地盤改良總整理

    9開挖、擋土:開挖、擋土概要╱側向土壓力╱主樁橫板條工法╱鋼鈑樁工法╱土壤強化擋土牆工法╱擋土工法總整理╱鑿挖機╱水平支撐工法╱島式工法╱壕溝式開挖工法╱逆打工法╱地錨工法╱安全支撐架設總整理╱開挖、擋土的問題╱地下水對策╱托換基礎╱回填╱一樓樓板的混凝土澆置

    10 整地:整地╱粗石╱打底混凝土╱土間混凝土╱防潮╱樁頭的承載

    11 假設工程:鷹架╱壁拉桿╱移動式施工架

    12 模板工程:RC造的施作順序╱施工圖╱模板支撐材╱襯板的種類╱柱箍╱模板支撐架╱組立╱鉛錘改正╱混凝土澆置╱拆除前後的注意事項╱電線.金屬構件.套筒

    13 鋼筋工程:鋼筋混凝土╱竹節鋼筋╱鋼筋的加工╱搭接╱基礎的鋼筋╱連續澆置部位的處理╱柱的鋼筋╱牆的鋼筋╱梁的鋼筋╱樓板鋼筋╱樓梯的鋼筋╱配筋檢查╱保管

    14 混凝土工程:水泥╱配比╱預拌混凝土╱水灰比╱強度╱水的分量╱坍度╱預拌混凝土的其他試驗╱泌水╱澆置╱冷縫╱蜂窩╱養護

    15 鋼骨工程:結構體的施作方法╱工作圖和實寸圖╱鋼材的加工╱銲接╱防鏽塗裝╱組立

    16 防水工程:瀝青防水╱混凝土保護層╱直立面末端部╱排氣裝置╱防水布防水╱塗膜防水

    17 外裝修工程:乾式工法╱濕式工法╱磁磚的貼法╱收邊磚╱砂漿的配比╱帷幕牆╱ALC板╱窗框.門的固定法╱密封工程╱玻璃的固定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原口秀昭(Hideaki Haraguchi)


    1959年生於東京都。1982年東京大學建築學科畢業。1986年東京大學碩士課程修畢。現為東京家政學院大學生活設計學科教授。

    著有《20世紀的住宅──空間結構的比較分析》(20世紀の住宅―空間構成の比較分析,鹿島出版會)、《路康的空間結構──以軸測圖解讀20世紀的建築家》(ルイス?カーンの空間構成―アクソメで読む20世紀の建築家たち)、《一級建築師考試超級記憶術》(1級建築士受験スーパー記憶術)、《二級建築師考試超級記憶術》(2級建築士受験スーパー記憶術)、《結構力學超級解法術》(構造力学スーパー解法術)、《建築師考試 建築法規超級解讀術》(建築士受験 建築法規スーパー解読術)、《漫畫結構力學入門》(マンガでわかる構造力学)、《漫畫建築物理環境入門》(マンガでわかる環境工学)、《建築的數學?物理教室》(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建築の「数学?物理」教室)、《圖解木造建築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木造建築」入門)、《建築的設備教室》(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建築の「設備」教室)、《圖解RC造建築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RC造建築」入門)、《圖解S造建築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S造建築」入門)、《圖解建築室內裝修設計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建築の「インテリア」入門)、《圖解建築結構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建築の「構造」入門,以上彰國社)等多部著作。

    相關著作
    《圖解建築室內裝修設計入門:一次精通室內裝修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建築的設備教室:圖解建築設備入門,一次精通水、空氣、電力的基本知識和應用》

    譯者簡介

    陳彩華


    成功大學材料工程系畢,赴日就讀國貿,歷經業務、施工現場、產業廢棄物處理等工作,目前在日本主要從事電腦與IT系統管理工作。

    兼職譯者,業餘馬拉松跑者以及重度文字中毒者。

    目錄

    前言

    1 建築施工概要:建築工程的順序

    2 契約與管理:契約文件╱標示╱工程管理

    3 工程表:工程表的種類╱桿狀圖╱網狀圖

    4 測量:三角測量╱導線測量╱平板測量╱測量器具╱面積測量╱高度測量

    5 水平標示、定位、墨線標記:基準點╱基地放樣╱水樁╱水平標樁╱水線╱墨線標記╱垂直的取法

    6 地盤調查:土壤的分類╱地層╱鑽探╱鑽探試驗╱標準貫入試驗╱瑞典式貫入試驗╱十字片剪試驗╱荷蘭式圓錐貫入試驗╱鑽探試驗總整理╱其他的地盤調查

    7 基樁工程:場鑄混凝土樁╱孔的保護╱掘削法╱場鑄樁總整理╱場鑄樁的其他工法╱沉泥╱混凝土澆置╱水泥浮漿╱擴底樁╱孔洞回填╱預鑄樁工法╱接續樁╱補助樁

    8 地盤改良:地盤改良工法╱柱狀改良╱振實工法╱壓實砂樁工法╱砂滲工法╱地盤改良總整理

    9開挖、擋土:開挖、擋土概要╱側向土壓力╱主樁橫板條工法╱鋼鈑樁工法╱土壤強化擋土牆工法╱擋土工法總整理╱鑿挖機╱水平支撐工法╱島式工法╱壕溝式開挖工法╱逆打工法╱地錨工法╱安全支撐架設總整理╱開挖、擋土的問題╱地下水對策╱托換基礎╱回填╱一樓樓板的混凝土澆置

    10 整地:整地╱粗石╱打底混凝土╱土間混凝土╱防潮╱樁頭的承載

    11 假設工程:鷹架╱壁拉桿╱移動式施工架

    12 模板工程:RC造的施作順序╱施工圖╱模板支撐材╱襯板的種類╱柱箍╱模板支撐架╱組立╱鉛錘改正╱混凝土澆置╱拆除前後的注意事項╱電線.金屬構件.套筒

    13 鋼筋工程:鋼筋混凝土╱竹節鋼筋╱鋼筋的加工╱搭接╱基礎的鋼筋╱連續澆置部位的處理╱柱的鋼筋╱牆的鋼筋╱梁的鋼筋╱樓板鋼筋╱樓梯的鋼筋╱配筋檢查╱保管

    14 混凝土工程:水泥╱配比╱預拌混凝土╱水灰比╱強度╱水的分量╱坍度╱預拌混凝土的其他試驗╱泌水╱澆置╱冷縫╱蜂窩╱養護

    15 鋼骨工程:結構體的施作方法╱工作圖和實寸圖╱鋼材的加工╱銲接╱防鏽塗裝╱組立

    16 防水工程:瀝青防水╱混凝土保護層╱直立面末端部╱排氣裝置╱防水布防水╱塗膜防水

    17 外裝修工程:乾式工法╱濕式工法╱磁磚的貼法╱收邊磚╱砂漿的配比╱帷幕牆╱ALC板╱窗框.門的固定法╱密封工程╱玻璃的固定法

建筑施工技术与实践:从基础到精通的全面指南 本书旨在为建筑行业的新手、学生以及希望巩固基础知识的从业人员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实用的建筑施工技术参考手册。它摒弃了过于理论化和晦涩的叙述方式,转而聚焦于实际工程中的操作流程、关键技术节点和质量控制要点,确保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覆盖了现代建筑工程从准备阶段到竣工验收的各个关键环节,共分为六大部分,系统性地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 第一部分:工程准备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 本部分着重于打下坚实的理论与管理基础。我们首先深入剖析了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项目组织结构以及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施工规范、安全标准体系。理解规范是高质量施工的前提。 1.1 建筑法规与标准导读: 详细解读《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核心法规,并重点梳理了现行适用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如GB系列标准)的框架和应用逻辑。 1.2 施工现场的组织与安全管理: 探讨了施工总平面图的合理布局原则,包括材料堆场、临时设施、安全防护区域的划分。重点讲解了“三宝四口五临边”等核心安全防护措施的规范要求及检查要点。我们不只是罗列规定,而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为何需要这些防护,以及在不同工序中如何有效落实。 1.3 工程材料的识别与检验: 详细介绍了结构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石骨料、混凝土和砌体材料。每种材料都区分了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出厂合格证的核查流程、现场取样试验的频率与方法。例如,在混凝土部分,详细阐述了从原材料进场到搅拌、运输、浇筑、养护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点,以及如何通过坍落度试验和强度检测来确保批次质量的稳定。 --- 第二部分:地基与基础工程的精确施工 地基是建筑的“根”,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安全与耐久性。本部分对基础工程的复杂性进行了细致的分解。 2.1 勘察资料的解读与利用: 教会读者如何阅读和理解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特别是地质分层、承载力特征值和地下水位信息的提取,并指导如何在设计图纸和现场条件不符时,及时与设计方沟通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2 深浅基础的施工工艺: 涵盖了从土方开挖(放坡计算、支撑体系选择)到垫层浇筑的全部流程。对于桩基础,系统介绍了预制桩和灌注桩(包括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的施工工艺、沉降观测的设置与记录要求。对基础防水工程,则详述了不同防水材料(如沥青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浆料)的搭接、热熔/冷粘合技术和闭水试验的执行标准。 2.3 土方与回填工程的控制: 详细说明了分层压实的要求,包括最优含水量、干容重指标的确定,以及振动压实机械的选择与操作,确保回填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后期沉降差异。 --- 第三部分:主体结构施工的核心技术 这是全书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聚焦于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核心建造环节。 3.1 模板工程的标准化与安全: 模板被誉为“混凝土的骨架”。本书深入讲解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针对梁、板、柱、墙等构件的模板设计计算原则(侧压力控制),以及新型模板(如盘扣式脚手架、铝合金模板)的应用优势与安装精度要求。特别强调了对模板支撑体系的荷载验算和分级检查制度。 3.2 钢筋工程的绑扎与保护层控制: 阐述了钢筋的选型、下料、连接(绑扎、焊接、机械连接)的工艺流程与验收标准。重点剖析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精确控制技术,这对结构的耐久性至关重要。书中配有大量图例,展示了不同受力部位的搭接长度和锚固要求。 3.3 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与养护: 细化了商品混凝土的验收流程(温度、塌落度、取样),指导了薄弱环节(如楼层转换层、高泵送)的浇筑顺序和速度控制。同时,详细介绍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混凝土养护措施,包括保湿养护、温度控制以及冬季施工的防冻措施。 --- 第四部分:建筑围护与装饰装修施工 结构封顶后,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度依赖于围护结构和内部装修的质量。 4.1 砌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涵盖了普通砖混结构、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多种墙体的施工技术。着重于灰缝饱满度、垂直度、拉结筋的设置和预留洞口的加强处理,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保温隔声性能。 4.2 屋面与防水工程: 详细介绍了平屋面和坡屋面的构造层次,尤其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非金属防水层(如TPO/PVC卷材或液体防水)的施工工艺,强调了泛水、排水口周边的节点构造处理。 4.3 门窗安装与幕墙工程基础: 讲解了门窗洞口预留、安装顺序、垂直度调整和发泡填充密实度要求。对于外墙幕墙,介绍了单元式幕墙与点支式幕墙的安装控制基准点设置和抗风压性能的初步考量。 4.4 室内装饰装修的关键节点: 涵盖了地面工程(找平层、面层铺贴)、墙面处理(抹灰、批刮)和天棚工程。特别是对瓷砖空鼓、地面找平层开裂等常见质量通病,提供了详尽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 第五部分:建筑机电与设备安装基础 现代建筑的复杂性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了解机电管线的集成安装要求。 5.1 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规范: 介绍了PVC、PPR、镀锌钢管等不同材质管道的连接技术,包括坡度设置、固定支架的间距和防腐处理。重点讲解了埋地管道的闭水试验和试压要求。 5.2 暖通与电气管线的预留预埋: 强调了机电预留预埋在结构施工阶段的定位准确性,避免后期“大开挖”。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设备安装图纸,精确确定套管的尺寸和位置,确保不影响结构强度。 --- 第六部分:工程收尾、质量验收与竣工 成功的项目交付依赖于严格的竣工验收流程。 6.1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与记录: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自检、互检、交接检”流程表单。指导施工人员如何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进场验收单等关键文件,确保过程资料的完整性。 6.2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流程: 详细梳理了工程的最终验收环节,包括结构工程验收、防火验收、节能验收以及最终的竣工验收备案程序。解释了各方责任主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验收中的职责划分。 6.3 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结了施工中常见的结构沉降、渗漏、墙体空鼓、管道堵塞等问题,并从施工工艺源头给出预防性措施,强调预防优于治理的原则。 本书以大量实景图、工艺流程图和标准检查清单贯穿始终,力求成为一本能在工地上随手翻阅,并能即时提供指导的实用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圖解建築施工入門》的作者原口秀昭,通过他精妙的图文结合方式,成功地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建筑施工流程,变得如同阅读一本趣味盎然的漫画书一般易于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铺陈,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规范,而是从结构力学的最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为何要采取特定的施工方法。比如在讲解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的环节,作者不仅仅展示了标准图示,更深入剖析了不规范操作可能带来的结构隐患,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教育方式,对于初入行的新手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警示。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对不同材料特性的描述细致入微,从木材的干燥收缩到钢材的焊接性能,都有详尽的论述,这使得读者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施工现场,而非仅仅停留在二维平面的图纸认知上。可以说,这本书为那些希望快速建立起完整施工体系概念的人,提供了一张清晰的导航地图,让人对整个工程的脉络一目了然,极大地提升了阅读和学习的效率。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工匠精神熏陶。原口先生似乎深谙“慢工出细活”的真谛,他没有急于展示宏伟的建筑成品,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那些往往在理论教学中被一笔带过的“边角料”处理上。例如,关于防水层的多层搭接和细节收口的处理,书中用了整整几页篇幅,配以放大到极致的剖面图进行说明,详细到连砂浆的厚度变化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作者对工程质量近乎苛刻的追求。对于我这种习惯于从宏观角度把握项目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强迫我停下来,去关注那些决定成败的关键微小之处。书中对“垂直度”和“平整度”的控制,用对比图的方式展示了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视觉差异和结构影响,这种直观的冲击力远胜于枯燥的数值要求,真正做到了将抽象的规范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标准,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然能清晰地“看到”工地上应该达到的标准模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巧妙,它避免了传统教科书那种僵硬的“是什么、为什么”的模式,而是采用了更具现场感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链条。我发现自己很难放下这本书,因为它总是在关键节点抛出一个常见的施工难题,然后立即给出不止一种解决方案及其优缺点分析。比如在处理地基开挖的土方平衡问题时,作者不仅介绍了常用的放坡和支撑技术,还特别提到了在狭窄城市空间中如何利用临时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来节省占地。这种贴近实际操作层面的探讨,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一般的理论参考书。它更像是资深项目经理的经验总结汇编,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将复杂的工程决策过程可视化。读完后,你会感觉到自己仿佛参与了一场高强度的现场技术交底会,收获满满,心里对“现场管理”这项技能的敬畏感也油然而生。

评分

原口秀昭先生在这本《圖解建築施工入門》中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跨学科整合能力。他没有将建筑施工割裂看待,而是将土木、结构、设备、乃至后期维护的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管线综合布置的章节,他用一套清晰的流程图解释了暖通、给排水和电气管线在梁板结构下的最优排布逻辑,避免了后期因打孔凿墙造成结构损伤的风险。这种前瞻性的视角,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一体化的理念。书中对施工顺序的逻辑梳理,简直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教会读者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时间轴”,确保上一个工序的质量不会被下一个工序破坏。这种对整体流程的精细把控,对于提升整体工程的效率和最终的交付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告诉你如何“盖房子”,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有条理、不留隐患地”盖好房子。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和视觉语言,是其成功的另一大功臣。要知道,建筑施工涉及大量的空间关系和力学传导,单纯的文字描述往往苍白无力。然而,原口先生的配图,绝非简单的示意图,它们仿佛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工程透视图,每一条箭头、每一个阴影、甚至每一种线条的粗细变化,都在服务于解释特定的技术要点。尤其是在讲解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分析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不同颜色来区分受力方向和支撑节点的构造,使得原本复杂的三维空间受力关系,在二维平面上得到了极佳的体现。这极大地降低了非专业背景读者的认知门槛,让原本可能需要耗费数小时反复揣摩的施工节点,在几分钟内就能抓住其精髓。这本书真正实现了“图胜于言”的境界,它为那些习惯于视觉化学习的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极其高效且愉悦的学习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