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 著,王雪强 编
图书标签:
  • 关节松动术
  • 手法治疗
  • 康复医学
  • 骨科
  • 疼痛管理
  • 运动医学
  • 物理治疗
  • 肌肉骨骼
  • 关节功能
  • 临床技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70598
商品编码:2818905219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4-01
页数:344
字数:528000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关节松动术
曾用价 118.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开本 16
作者
装帧 平装
页数 344
字数 528000
ISBN编码 9787030570598


内容介绍
  本书由国内多位资深康复治*师根据其多年经验结合国内外较新、较丰富的关节松动治*技术编写而成。全书共分12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掌握关节松动术治*关节功能障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包括功能解剖、物理检查评估、关节松动术和循证实践等,详细阐述肩关节,肘关节,腕、手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足关节,颞颌关节,颈椎,胸椎和腰椎。是一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循证与临床经验相结合,集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于一体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第1章 关节松动术概述 1
第*节 关节运动的概况 1
一、关节运动的基本概念 1
二、关节松动术的基本运动 3
第二节 SOAP评定的原则 5
一、主观资料 5
二、客观资料 6
三、功能评估 7
四、计划 9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的实施步骤 9
一、评定 9
二、患者的体位 10
三、治*侧关节的体位 10
四、固定 10
五、关节松动术的等级或剂量 10
六、治*时作用力的部位 10
七、治*运动的方向 11
八、治*的开始及进展 11
九、治*运动的速度、节奏和持续时间 11
十、再次评定 11
第四节 关节松动术的主要流派 12
一、Maitland关节松动术 12
二、Kaltenborn关节松动术 13
三、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14
第五节 关节松动术的循证医学与循证实践 15
一、循证医学与循证实践 15
二、循证物理治*实践的特点 16
三、关节松动术的循证实践 16
四、关节松动术的作用 17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 17
第2章 沟通与物理治*的关系 19
第*节 沟通在物理治*工作中的作用 20
一、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 20
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0
三、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20
四、减少医疗纠纷 20
第二节 物理治*工作中沟通的基本原则 21
一、以“患者”为中心原则 21
二、互动原则 21
三、鼓励原则 21
四、关爱原则 21
五、尊重原则 22
六、诚信原则 22
七、目的性原则 22
八、连续性原则 22
九、明确性原则 23
第三节 物理治*师在治*工作中与患者的沟通 23
一、物理治*师在首次接触患者过程中的沟通 23
二、物理治*师在物理治*过程中的沟通 24
第四节 循证实践 25
第3章 肩关节 27
第*节 功能解剖 27
一、胸锁关节 28
二、肩锁关节 28
三、盂肱关节 29
四、肩胛胸壁关节 30
五、肩肱节律 31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32
一、主观资料 32
二、客观资料 33
三、功能评估 36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 60
一、盂肱关节 60
二、肩胛胸壁关节 64
三、肩锁关节 65
四、胸锁关节 66
第四节 循证实践 69
第4章 肘关节 71
第*节 功能解剖 71
一、骨学 71
二、关节学 73
三、动力学 75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77
一、主观资料 77
二、客观资料 78
三、功能评估 80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 91
一、肱尺关节 91
二、肱桡关节 92
三、桡尺近端关节 93
第四节 循证实践 94
第5章 腕、手关节 96
第*节 功能解剖 96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99
一、主观资料 99
二、客观资料 99
三、功能评估 101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 111
一、全腕关节 111
二、远侧桡尺关节 113
三、桡腕关节 116
四、腕中关节 120
五、腕骨间关节 120
六、豌豆骨 122
七、腕掌关节 122
八、掌骨间关节 123
九、掌指关节 124
十、指骨间关节 127
十一、拇指 129
第四节 循证实践 130
第6章 髋关节 132
第*节 功能解剖 132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134
一、主观资料 134
二、客观资料 135
三、功能评估 137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 157
一、自动态关节松动术 157
二、助动态关节松动术 159
三、被动态关节松动术 163
第四节 循证实践 169
第7章 膝关节 171
第*节 功能解剖 171
一、胫股关节 172
二、髌股关节 172
三、上胫腓关节 173
四、半月板 173
五、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73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173
一、主观资料 173
二、客观资料 174
三、功能评估 177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 185
一、胫股关节 185
二、髌股关节 193
三、胫腓关节 195
第四节 循证实践 197
第8章 踝足关节 199
第*节 功能解剖 199
一、踝关节组成 199
二、踝关节运动学 202
三、足部关节组成 203
四、足部关节运动学 204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205
一、主观资料 205
二、客观资料 206
三、功能评估 210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 216
一、下胫腓关节 217
二、踝关节和距下关节 219
三、跗骨间关节 223
四、跗跖关节、跖间关节 225
五、跖趾关节 226
第四节 循证实践 227
第9章 颞颌关节 229
第*节 功能解剖 229
一、骨结构与牙齿构造 229
二、肌肉解剖构造及其功能 239
三、张口与闭口的肌肉控制 242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243
一、主观资料 244
二、视诊 246
三、触诊及测量 249
第三节 颞颌关节紊乱症的治*技术及关节松动术 253
一、颞颌关节(颜面区域的软组织技术) 254
二、口腔内直接筋膜技术 256
三、口腔内颞颌关节的操作治*:关节松动术 257
四、患者自我治* 262
第四节 循证实践 264
第10章 颈椎 267
第*节 功能解剖 267
一、颈椎骨性解剖 267
二、颈椎间的联结 270
三、颈部周围的肌群及活动范围 272
四、颈椎生物力学 275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278
一、主观资料 278
二、客观资料 279
三、功能评估 280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 287
一、上颈段关节松动术(C0~C2) 287
二、下颈段关节松动技术(C2~C7) 288
第四节 循证实践 289
第11章 胸椎 291
第*节 功能解剖 291
一、关节结构解剖学 291
二、关节运动解剖学 294
三、肌肉解剖学 296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298
一、主观资料 298
二、客观资料 299
三、功能评估 302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 309
一、后前向中央椎体松动 309
二、旋转后前向椎体松动 310
三、后前向单侧椎体松动 310
四、后前向单侧肋椎松动 311
五、胸椎旋转(T2~T12)(以右侧为例) 311
六、胸椎牵引 312
七、椎体间关节松动C3~T3(侧屈摆动) 313
八、椎体间关节松动T3~T10(后前向) 314
第四节 循证实践 314
第12章 腰椎 316
第*节 功能解剖 316
第二节 物理检查评估 319
一、主观资料 319
二、客观资料 322
三、功能评估 333
第三节 关节松动术 335
一、腰椎关节生理运动的松动技术 335
二、腰椎关节附属运动的松动技术 338
第四节 循证实践 343

在线试读
第1章 关节松动术概述
  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lization)是一类用于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的手法治*技术,它是康复治*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目前康复治*中常见的关节松动技术有Maitland 松动术、Kaltenborn 松动术和Mulligan 松动术。
  第*节 关节运动的概况
  一、关节运动的基本概念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分类如下。
  1. 单轴关节(图1-1) 只能绕1 个轴运动,包括屈戍关节和车轴关节,后者又称圆柱关节。①屈戍关节:关节头呈滑车状,另一骨为相应的窝。运动环节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做屈伸运动,如肱尺关节、指关节。②车轴关节:一骨关节头呈圆柱状,另一骨为相应的环状窝。运动环节只能绕自身的垂直轴做回旋运动,如桡尺近侧和远侧的关节。
  图1-1 单轴关节 A. 单轴关节示意;B. 肱尺关节。图中的一条直线代表旋转轴(引自:Neumann DA.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2nd ed. 2009:31.)
  2 关节松动术
  2. 双轴关节(图1-2) 可绕2 个运动轴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①椭圆关节:关节头是椭圆体的一部分,关节窝为椭圆形的凹面。运动环节能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在冠状面做内收、外展运动,如桡腕关节。②鞍状关节:两骨关节面呈马鞍状,并做十字形交叉接合。运动环节可绕冠状轴和矢状轴做屈伸运动和内收、外展运动,如拇指腕掌关节。
  3. 多轴关节(图1-3) 可绕3 个运动轴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①球窝关节:
  图1-2 双轴关节 A. 双轴关节示意;B. 桡腕关节。图中的2 条直线代表2 个旋转轴( 引自:Neumann DA.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2nd ed. 2009:32.)
  图1-3 多轴关节 A. 三轴关节示意;B. 髋关节。图中的3 条直线代表3个旋转轴( 引自:Neumann DA.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2nd ed. 2009:32.)
  关节头为球体的一部分,关节窝较浅,头与窝松弛相接。运动环节可绕3 个基本轴做屈伸、收展、回旋和环转运动。运动幅度大,是*灵活的一种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②平面关节:此种关节面可看作直径很大的球体的一部分,但两骨的关节面曲度很小,接近平面,大小一致,关节囊紧张而坚固。这种关节运动范围很小,故又称微动关节,如肩锁关节、骶髂关节。
  二、关节松动术的基本运动
  关节松动术的基本运动类型为生理运动(physiologic movement)和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
  1. 生理运动 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被动完成,如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图1-4)。
  图1-4 肩部复合结构运动 (引自:Magee DJ. Orthopedic Physical Assessment. 6th ed. 2013:273.)
  2. 附属运动 是在关节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内完成的一种被动运动,是关节发挥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运动,通常自己不能主动完成,需由他人或健侧肢体帮助完成。例如,一个人不能主动使膝关节中的胫股关节分离,但借助于他人或上肢,则可以轻易地完成胫股关节的分离。关节的附属运动主要包括滑动、滚动、旋转、压迫、牵拉和分离等运动(图1-5)。
  (1)滑动(slide):从一个骨表面滑向另一个骨表面,两骨表面形状要一致,如果骨表面是曲面,两骨表面的凹凸程度就必须相等。骨的角运动中,滑动的方向是由关节面的凹凸形状决定的(凹凸定律)。凹凸定律:运动的关节面为凸面时,滑动的方向与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反;运动的关节面为凹面时,滑动的方向与骨的角运动方向一致(图1-5)。
  滑动手法可以缓解疼痛,若与牵拉手法一起应用,还可以松解关节囊,使关节放松,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此法应用较多。
  (2)滚动(roll):从一个骨表面转到另一个骨表面。两骨的表面形状可不一致;滚动的方向与关节面的凹凸形状无关,常与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同。功能正常的关节不产生单纯的滚动,一定伴随着滑动和旋转。
  (3)旋转(spin):骨围绕机械轴进行的旋转运动。此运动常与滑动和滚动一起进行,人体内能产生旋转的关节,如股骨屈曲伸展时股骨头的旋转等。关节面上进行的运动是滚动、滑动和旋转的组合运动。如果两个关节面比较符合,一个关节面向另一个关节面运动,滑动的比例较大;如果两个关节面不甚符合,一个关节面向另一个关节面的运动,滚动的比例较大。
  图1-5 关节的常见附属运动:滑动、滚动、旋转 A. 凸面对凹面的运动;B. 凹面对凸面的运动(引自:Neumann DA.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2nd ed. 2009:9.)
  (4)挤压(compression):使关节腔骨与骨之间的间隙变小(图1-6)。挤压具有以下特点:由于肌肉收缩产生一定的压力,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一个骨向其他骨方向滚动时,在骨的角运动方向引起压迫。正常间歇性的挤压负荷使得滑膜液可以流动,从而维持软骨的营养。不正常的高强度挤压负荷会使软骨发生退行性病变。
  (5)牵引和分离(distraction):当外力作用于骨长轴使关节远端移位时,称为长轴牵引。当外力使构成关节两骨表面呈直角相互分开时,称为关节分离(图1-6)。长轴牵引和分离的*大区别是长轴牵引时两骨的关节面可以不分开;但分离时两骨的关节面必须分开。此手法可减轻或消除疼痛。
  第二节 SOAP评定的原则
  康复医务人员在实施关节松动术之前,必须通过恰当及全面系统的评定才能对患者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障碍作出完整的评估。检查评估是为了评定患者功能障碍的状况,也是监测患者关节松动术治*的效果。
  在物理治*中,康复医务人员掌握康复治*专业知识和临床康复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如何提高康复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康复问题的能力,也是国内康复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评估记录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医学记录方法,即SOAP 评估记录。研究证实:SOAP 评估记录方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简单实用。SOAP 包含4个方面:主观资料(subjective,S)、客观资料(objective,O)、评估(assessment,A)和计划(plan,P)。SOAP 评估记录法可有效地帮助检查者解决问题,也用于培养康复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康复问题的能力,同时SOAP 评估记录法的理念在物理治*实践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章节简单地介绍SOAP 组成部分。
  图1-6 盂肱关节的挤压和分离 (引自:Neumann DA.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2nd ed. 2009:122.)
  一、主观资料
  主观资料(subjective,S)主要是患者提供的资料,包括患者主诉,一般情况(如年龄、职业等)、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当前症状、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等。主观资料的获得主要通过临床问诊,临床问诊实质是资料的搜集、思考、质疑并整合患者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得出康复评估和治*方案的临床推理过程。临床推理不仅仅是康复治*学科需要理解的概念,更是康复医师和治*师需要学习的临床技能。康复医务人员在评估时,需明确以下问题:患者的年龄、性别、从事的职业、什么部位出现症状、如何损伤的、症状程度及持续时间、哪些姿势或动作会加重或减轻症状、是否影响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影响睡眠等。
  举例一:患者的年龄。许多疾病是与年龄呈相关性的。例如,不同年龄导致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①小儿和青少年导致腰痛常见疾病为先天性畸形、脊柱侧弯等。②中青年导致腰痛常见疾病为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图1-7)等。③老年导致腰痛常见疾病为腰椎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等。
  举例二:患者的职业。不同职业导致疾病的种类不同。例如,不同职业与膝关节疼痛的关系:①跑步运动员导致膝关节疼痛常见疾病为“跑步膝”(即髌骨软骨损伤)。②篮球运动员导致膝关节疼痛常见疾病为“篮球膝”(即髌腱末端病)。
  图1-7 椎间盘突出 A. 椎间盘突出矢状面;B. 椎间盘突出水平面(引自:Neumann DA.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2nd ed. 2009:351.)
  二、客观资料
  客观资料(objective,O)是指康复医务人员在康复评估过程中所观察的信息,即主要是通过视诊发现患者的功能障碍与所观察信息的相关性。检查者在观察患者姿势时,尽量明确以下问题:从前面看,鼻、胸骨剑突和肚脐是否在一条直线上;从侧面看,颞骨外缘、肩峰、髂嵴、膝关节和外踝稍前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骨盆是否处于中立位置,即骨盆前倾角大约30°(图1-8);肢体是否存在畸形;肢体位置是否对等和平衡(图1-9);是否存在红、肿、热;患者对功能障碍的态度;患者是否愿意活动;患者活动时的表情等。
  举例一:肢体是否处于中立位:如从侧面观察腰椎,腰椎呈现前凸,骨盆倾斜角增大,可能存在的肌肉失衡为腰部伸展肌群和屈髋肌群变紧张,腹部肌群与伸髋肌群变松弛。
  举例二:肢体位置是否对等和平衡:如从后面观察肩胛骨,两侧肩胛骨下角距离脊柱的距离不等长,一侧肩胛骨下角向外旋并远离脊柱中线,可能存在的肌肉失衡为斜方肌下部纤维、菱形肌较对侧薄弱(图1-10)。
《人体运动的奥秘:解构与重塑》 本书并非一本专注于关节松动术的指南,而是深入探索人体运动的精妙机制,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解析构成我们身体活动之源的内在原理。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探寻人体运动奥秘的旅程,理解每一次抬头、每一次弯腰、每一次奔跑背后所蕴含的复杂而和谐的协同作用。 第一章:运动的基石——骨骼与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我们将首先审视构成我们身体框架的骨骼系统。从人体的整体站姿到四肢的连接,了解不同形状和功能的骨骼如何协同工作。随后,我们将聚焦于连接骨骼的关节,深入剖析其精巧的解剖结构。从最简单的滑膜关节,到承担巨大负荷的承重关节,我们将揭示关节囊、韧带、半月板等关键组织的形态及其在维持关节稳定性和实现运动功能中的至关重要作用。我们会详细探讨关节的运动学,即关节在不同平面上可以进行的运动类型,例如屈伸、收展、旋转等,以及这些运动是如何由关节的几何形状决定的。我们将理解为什么某些关节的活动范围更大,而另一些关节则以稳定为优先。 第二章:肌肉的力量与协调——驱动身体运动的引擎 肌肉是身体运动的直接驱动力。本章将详细介绍骨骼肌的微观结构,包括肌纤维的组成、肌原纤维的收缩机制。我们将区分不同类型的肌纤维,了解它们在不同运动模式中的作用,例如慢肌纤维在耐力运动中的表现,快肌纤维在爆发力运动中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肌肉如何协同工作,形成复杂的肌肉链。理解主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概念,将帮助我们认识到单一肌肉的运动往往是整个肌肉网络的协调结果。我们将分析不同身体部位的常见肌肉群,阐述它们在日常活动和专项运动中的具体功能。例如,当我们提起重物时,肱二头肌作为主动肌收缩,而肱三头肌作为拮抗肌放松;肩袖肌群协同工作,稳定肩关节,使得手臂能够完成精细的动作。 第三章:神经系统的指令——精确控制与感知 身体的每一次运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精确指挥。本章将深入神经系统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我们将了解运动神经元如何从大脑和脊髓接收指令,并将信号传递到肌肉,引发收缩。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感觉神经系统,它负责接收来自肌肉、肌腱、关节和皮肤的本体感觉信息,将身体的位置、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实现对运动的实时调整和反馈控制。我们将探讨反射弧在维持姿势稳定和应对突发情况中的作用,以及大脑皮层、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等中枢结构在计划、协调和学习运动中的重要职责。你将理解为什么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能够如此精确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以及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四章:生物力学的视角——理解运动中的力和力矩 运动并非仅仅是肌肉收缩,它涉及到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本章将运用生物力学的语言来解读人体运动。我们将分析身体在不同姿势和运动状态下的受力情况,例如重力、地面反作用力等。我们将介绍力矩的概念,理解当力作用在远离关节轴心的地方时,会产生使物体旋转的力矩,而肌肉产生的力量正是通过杠杆原理在骨骼上产生力矩,从而驱动关节运动。我们将探讨运动的效率,以及身体如何在运动过程中优化力学结构,减少能量损耗。例如,在跑步时,脚踝、膝盖和髋关节的屈伸组合如何有效地将地面反作用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第五章:运动链的整合——全身协调的艺术 人体运动并非孤立的动作,而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运动链构成。本章将强调全身运动的整合性。我们将理解,一个局部的运动往往会牵动全身,而全身的协调也能够优化局部的表现。例如,一个看似简单的挥拍动作,实际上涉及到脚部蹬地、核心的稳定、躯干的旋转以及肩、肘、腕的协同发力。我们将分析不同运动链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来改善这些链条的效率和流畅度。理解运动链的整合,对于理解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设计更全面的康复和训练方案至关重要。 第六章:运动的适应与变化——从生理到病理 人体是一部高度适应的机器。本章将探讨运动对身体造成的生理适应。我们将研究长期运动如何改变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增强骨骼的密度,改善心肺功能。同时,我们也将关注运动中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例如过度训练、不当的技术动作、关节的力学失衡等。我们将初步探讨一些常见的运动相关问题,理解它们是如何在解剖、生理和力学层面产生的。 《人体运动的奥秘:解构与重塑》 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日常的身体活动。它不是关于如何“调整”某个关节的技术 manual,而是关于理解身体如何运作的深度科普。通过解构复杂的运动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身体的精妙之处,从而更科学地进行活动,更有效地进行训练,更深入地理解运动的本质。这本书将帮助您看到身体每一次活动的深层逻辑,理解其内在的和谐与力量,以及运动本身所蕴含的科学之美。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我购买它,主要是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关节松动术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运动损伤的类型和特点,更将关节松动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书中对不同运动项目可能导致的常见关节问题,以及相应的松动策略,都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运动表现提升和伤病预防方面的探讨,这让我认识到,关节松动术不仅仅是治疗,更是提升运动潜能和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环节。而且,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科研文献和临床试验数据,来佐证其观点的科学性,这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非常高。对于我这样的运动爱好者,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更加科学地看待运动和身体健康的关系。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相当扎实了。我一直对人体运动系统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手段。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非常务实地讲解了各种关节松动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从体位、手法到力度掌握,都描述得非常细致。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不同类型关节障碍的鉴别诊断和相应的处理策略的分析,这对于指导实际操作非常有帮助。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安全性的强调,反复提醒读者要注意一些潜在的风险和禁忌症,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负责任。我尝试着书中的一些技巧,虽然还在摸索阶段,但已经能感受到它的有效性。这本书对于需要提升自己手法治疗技能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对关节松动术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在这方面的信心。

评分

我是一位长期与慢性疼痛打交道的人,尝试过各种方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偶然间,我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起初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读了几页后,我便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讲解了关节疼痛的成因以及如何通过关节松动来缓解。书中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关于如何自我评估和进行简单关节松动的部分,这让我觉得自己也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小的练习来改善自己的不适。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分享,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也让我看到了希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并非那么复杂,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方法。我真心感谢作者分享如此宝贵的知识,让像我一样受困扰的人,能够重新找回健康的生活。

评分

这本书,我简直是爱不释手!从拿到手里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它将成为我的案头常备。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专业感,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安心。翻开第一页,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鼻而来,仿佛把我带入了知识的殿堂。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叙述清晰,即使是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也能轻松理解。书中对关节松动术的起源、发展、原理以及临床应用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在关节松动术中的应用的部分,作者用大量生动的图示和实例,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进行松动,更强调了术前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那些关于不同关节的常见问题和对应的松动技巧,我都一一做了笔记。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走进关节松动术的奇妙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身边需要的人带来福音。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关于康复治疗方面更深入的知识,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书。初看之下,我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案例研究所吸引。书中不仅涵盖了基础的理论知识,更提供了大量来自临床实践的宝贵经验。作者在分析疾病发病机制时,深入浅出,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让人耳目一新。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神经肌肉控制和本体感觉在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作用的探讨,这为理解和处理一些慢性疼痛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重点内容通过加粗、图表等方式突出显示,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我在阅读过程中,时不时会停下来回味,思考书中提出的观点,并尝试将其与我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激发了我对康复事业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康复治疗感兴趣的朋友,相信你们也能从中获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