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物流年鉴(2017)
定价:480.00元
作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047659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16年是物流行业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物流业总体运行保持稳中有进、降本增效的一年。一年来,以“互联网 高效物流”为标志的“智慧物流”加速起步,催生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无车承运人试点启动,线上与线下加速融合。车联网、自动仓库、无人机送货、智能快递柜、仓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一年来,行业配合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与交通运输业深度融合,国家*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首批示范物流园区正式推出。农村物流加紧布局,快递下乡力度加大,国际物流跨越式发展。一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就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互联网 高效物流、无车承运人试点、车型标准化、商贸物流标准化、服务型制造、通关一体化、物流业补短板和降本增效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物流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一年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召开了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行了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活动;务实求真反映企业诉求,协助决策,加强标准、统计、科技、教育、培训、评估、诚信、新闻出版和理论研究等方面不断深化细化基础工作,着力行业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物流年鉴(2017)》是一部综合性的物流统计图书,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物流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全书共有9部分,分别是物流政策法规,物流统计,物流产业,行业物流,地区物流,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教育、信息化、标准化,部分物流企业及经典案例,物流综合。
目录
目录
部分 物流政策法规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部委第二部分 物流统计2016年中国物流运行情况2016年中国物流运行情况分析全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报告2016年1~12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2016年1~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2016年1~12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第三部分 物流产业2016年交通运输发展情况2016年中国港口物流业2016年中国物流地产业2016年中国保税物流业2016年中国快递业2016年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第四部分 行业物流2016年中国制造业物流2016年中国钢铁物流2016年中国粮食物流2016中国铁路物流2016年中国汽车物流2016年中国书业物流2016年中国冷链物流2016年中国电商物流2016年中国商贸物流2016年中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2016年中国药品流通第五部分 地区物流2016年河北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吉林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江苏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浙江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安徽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江西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山东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河南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海南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四川省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陕西省物流业运行情况2016年甘肃省物流运行情况2016年青海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物流业运行情况2016年南京市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青岛市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威海市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临沂市物流业发展情况2016年武汉市物流业发展情况第六部分 物流技术与装备2016年中国物流装备业2016年中国载货车2016年中国工业车辆行业2016年中国托盘业第七部分 物流教育、信息化、标准化2016中国物流教育与培训2016年中国物流信息化2016年中国物流标准化2016年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科技论文发表情况第八部分 部分物流企业及经典案例中远网络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运大数据平台云商的云仓古井贡酒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钢铁企业智慧生态物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宝湾物流:做的现代仓储资源开发服务商太原铁路局中鼎智慧物流云平台实行“一单制”国药物流二期智能化发展之路安能360智灵通网点管理系统中物动产服务于供应链生态的基础设施平台模式双剑合璧,助力中国物流开启无车承运人时代希杰荣庆物流:打造中国SMART合同物流的综合型物流园区的智慧物流模式探索——聊城盖氏邦晔物流有限公司智慧物流探索实践宁波经开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的特色发展之路江铃凯运:为高效物流保驾护航第九部分 物流综合关于表彰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 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名单 全国物流行业先进工作者名单 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名单2016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名单2016年全国通用仓储企业排名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全国第二十一批、二十二批A级物流企业名单物流企业信用评价A级信用企业(第十八批、第十九批)名单2016 “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名单2016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及完成人名单2016年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2016年度“宝供物流奖”及“宝供物流奖奖学金”获奖名单2016年的美国物流业从数据统计看日本物流装备的变化
作者介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 Purchasing 简称CFLP),是国务院机构改革过程中,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总部设在北京。联合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 展,推动与企业采购事业的发展,推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委托交办事项。授予联合会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项职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是亚太物流联盟和国际采购联盟的中国代表,并与许多国家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文摘
序言
第五段评价 对于长期从事物流行业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来说,《中国物流年鉴》(2017)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系统性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脉络。我尤其欣赏年鉴在整合海量信息方面的能力,将国家统计局、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以及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和政策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分析,最终呈现出一幅清晰的行业全景图。2017年的版本,在对全球物流发展趋势与中国物流业的对比分析上,我个人认为做得相当不错,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物流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另外,年鉴中对不同地区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的纵深剖析,对于我评估区域竞争格局,以及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策略,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虽然内容详实,但也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中的信息。
评分第三段评价 《中国物流年鉴》(2017)的到来,总是让我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仿佛可以借由这本书,回溯和审视过去一年的物流业全貌。作为一名习惯于深度研究行业报告的研究者,我对年鉴的结构和内容的严谨性要求很高。2017年的这本,在保持了往年一贯的厚重感和专业性的同时,在某些细节的呈现上,我个人觉得还可以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在对具体行业细分领域的分析时,如果能增加更多第三方独立机构的评价和预测,或者更深入地挖掘一些代表性企业的成功或失败案例,或许能让内容更加生动和具有启发性。不过,总体而言,年鉴对于国家宏观经济与物流业联动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依然是其核心价值所在。我最看重的是其中关于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解读,以及对行业标准制定进展的披露,这些内容对于理解行业合规性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规避潜在的风险,抓住政策红利。
评分第二段评价 拿到《中国物流年鉴》(2017),我第一时间就去寻找那些能够反映行业“新”动向的内容。毕竟,物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几年,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电商的蓬勃发展更是对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本年鉴在这一块的呈现,虽然没有花哨的图表,但其详实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却让我看到了行业的真实脉搏。我尤其对关于“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以及跨境电商物流的挑战与机遇等专题内容印象深刻。其中,对一些新兴物流技术,比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情况的梳理,让我对未来物流运作的智能化程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尽管技术报告部分的数据可能需要结合其他专业文献进一步解读,但年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帮助我们这些非技术出身的从业者也能大致了解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而且,年鉴中对不同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分析,也为我们进行跨区域合作与市场拓展提供了决策依据,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实用。
评分第一段评价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物流行业发展的从业者,每年都会习惯性地翻阅《中国物流年鉴》,2017年的这本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今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上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突破,依旧是那种沉稳而厚重的风格,但翻开扉页,触及的依旧是那一股熟悉的、关于中国物流脉络的严谨气息。最吸引我的,往往是那些宏观层面的数据分析和政策解读。2017年,恰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在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被前所未有地强调。年鉴中对这一时期的国家战略、行业政策导向的梳理,往往能为我们理解行业大势提供清晰的坐标。特别是关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多式联运发展、以及智慧物流技术应用等章节,信息量非常大。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港口、铁路、公路物流枢纽布局的分析,这些内容对于我评估区域物流网络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此外,年鉴对于物流成本构成、运输效率、仓储利用率等关键指标的详尽披露,也是我每年必看的重点,它们直接反映了行业整体的运行效率和发展水平,为我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
评分第四段评价 每年一本的《中国物流年鉴》已经成为了我工作中的一个固定“补给站”,2017年的这本自然也不例外。与其说它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行业体检报告”。每一次翻阅,我都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次,我把目光聚焦在了那些能够体现行业“温度”的部分,比如关于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状况、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物流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尽管这些内容在年鉴中可能篇幅不算最大,但却能反映出行业在追求效率和经济效益之外,也在努力朝着更加可持续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年鉴中关于物流行业投融资情况的分析,也为我们了解行业的资本流动和投资热点提供了线索。通过这些数据,我能大致判断出哪些细分领域更受资本青睐,哪些新兴模式有潜力爆发,从而为我的投资决策提供一些初步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