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西医生、营养师写给新手妈妈:坐好月子要知道的大小事
定价:43.80元
作者:许美雅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35959928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kg
编辑推荐
目录
第1章妇女产后的基础护理1
第1节生完宝宝了,我该怎么开始调养身体?2
月子到底要“坐”几天才够呢?2
妇女分娩后的卫生护理3
1.坐月子的基础护理原则3
2.试着放松身体,有助舒缓产后疼痛3
第2节身体老是感觉微微在发热,我到底是怎么了?5
为什么生产后,总觉得在反复发烧?5
一、小心产褥热,发烧不是小事6
1.伤口发炎——个人清洁务必确实6
2.乳腺炎——保持乳头清洁是上策6
3.泌尿道感染——麻醉引起排尿困难7
4.肺炎感染——剖宫产增加感染概率7
二、产后常见的几种不适症状7
1.伤口疼痛——依伤口类型分别护理8
2.腹部疼痛——子宫收缩导致腹部不适8
3.乳房胀痛——排空乳汁是的解决办法9
4.产后排尿困难——视身体状况逐渐恢复9
5.产褥感染——提升免疫力是解决方法
6.痔疮——作息改变导致症状加剧
第3节
“恶露”是什么?会阴伤口又该怎么照顾?12
产后阴道一直在出血,这样正常吗?12
一、排除“恶露”,中、西医各有秘方13
“恶露”不止的原因14
二、自然产的会阴伤口如何照护14
三、剖宫产伤口的种类与照顾15
1.淤血——必要时需重新缝合伤口15
2.水肿——热敷或用酒精15
3.水泡——擦拭碘酒或膏15
第4节
喂奶会痛,不喂也在痛。当“妈”真!17
我的乳房总是胀痛到不行,能喂母乳吗?17
一、预防“乳房罢工”,产后照顾很重要18
二、哺乳越早开始,产妇瘦得越快19
第5节
妇女产前要活动,产后更要把握机会多运动21
是不是生产完就可以下床活动?21
一、产后运动何时开始比较妥当22
二、妇女产后常见的身体症状和原因22
1.排便失禁——排便功能暂时退化23
2.背痛——施力不当导致23
3.骨盆痛——椎间盘突出是主因23
4.无力解尿或——多做运动来纾解24
三、产妇产后伤口的观察重点25
1.乳房——避免乳腺阻塞,导致乳腺炎25
2.会阴伤口——促进血液循环、伤口愈合25
3.剖宫产伤口——避免腹部肌肉过度用力25
四、产后何时可以开始进食26
第6节
长辈叮咛不能碰水,产妇坐月子有多艰苦27
坐月子不能洗头,这样好吗?27
一、产妇坐月子的清洁原则28
1.不论如何,身体还是要保持干净28
2.剖宫伤口,避免沾水、发炎28
第2章轻松解决哺乳的问题31
第1节母乳是能的吗?该怎么喂宝宝才对?32
宝宝喝母乳真的会比较健康吗?32
一、母乳是新生儿的选择33
二、哺喂母乳,对新手妈妈有哪些好处?33
1.解决胀奶疼痛的问题34
2.帮助产后子宫收缩34
3.低罹患概率34
4.加速产后快速瘦身34
5.是一种天然的避孕法34
6.经济、实惠又方便35
三、哺喂母乳,会给新手妈妈带来什么困扰?36
1.泌乳量不够,徒增新手妈妈烦心36
2.哺乳导致工作上的不方便36
3.担心营养不够,宝宝长太慢37
4.无法正确计算出宝宝的喝奶量37
5.新手妈妈饮食无法随心所欲37
6.用必须小心谨慎37
四、新手妈妈喂母乳的3种姿势38
1.侧躺卧式——哺乳常用的姿势38
2.摇篮式、侧抱~宝宝会更有安全感38
3.橄榄球式、抱球式——新手妈妈容易疲累、腰酸背痛38
第2节
宝宝带着走!我要上班,怎么喂母乳?41
让宝宝喝隔夜的母乳好吗?41
一、上班族新手妈妈,也能轻松喂母乳42
二、刺激乳头,促进乳汁分泌42
1.用手挤乳的方法43
2.使用手动挤乳器的技巧45
3.使用电动挤乳器的技巧46
三、母乳解冻后的处理技巧47
保存母乳的注意事项48
四、储存母乳的容器材质48
第3节
配方奶安全吗?该怎么样挑选才恰当?50
我该如何为宝宝选购合适的配方奶?50
一、如何让宝宝习惯用奶瓶喝奶51
1.宝宝产生“乳头混淆”时怎么办51
2.宝宝不愿意用奶瓶喝奶,怎么办51
51
二、用心挑选奶,让宝宝更健康52
三、特殊配方奶的种类、选购52
1.低糖/无乳糖配方奶52
2.大豆基质配方奶53
3.早产儿配方奶53
4.水解蛋白奶53
5.特殊代谢异常奶53
6.止吐配方奶53
7.特殊营养机能奶54
四、如何控制宝宝的食量55
第4节
对宝宝来说,奶嘴跟新手妈妈的乳头哪个比较好?56
塑料奶瓶安全吗?宝宝会不会中毒?56
一、如何选购合适的奶瓶、奶嘴57
二、清洁奶瓶,避免宝宝肠胃“发脾气”58
1.清洗58
2.煮沸59
3.蒸汽59
4.微波59
5.取出59
三、安抚奶嘴——帮助宝宝戒除吸奶嘴恶习59
四、如何挑选好用、安全的奶嘴60
五、帮助宝宝度过厌奶期、断奶期60
第3章新生儿的照顾技巧63
第1节
说实话,我之前买了好几本关于新生儿护理的书,但都感觉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语焉不详。这一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真正站在新手父母的角度,将那些令人手足无措的瞬间,拆解成了简单易懂的SOP(标准操作程序)。比如,关于“黄疸”的观察记录,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图表,告诉你什么颜色深度需要立刻就医,什么程度可以继续观察,这种明确的界限感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再说说拍嗝,书里不仅有传统的方法,还引用了最新的儿科医生推荐的几种“高阶”技巧,甚至配有动画模拟的链接(虽然我还没找到,但光是这种思路就值得称赞)。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哭声解读”的部分,不是简单地将哭声分为饿了、尿了、累了,而是细致到不同音调和频率下,可能代表的情绪和需求,这简直是开启了我与宝宝沟通的“摩斯密码”指南。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像解锁了新技能,面对宝宝的“无理取闹”时,心里有底气多了,不再是盲目地猜测和尝试。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这一点在很多市面上流行的“月子宝典”里是被严重忽略的。作者非常坦诚地探讨了产后情绪波动、母乳喂养的压力、以及伴侣关系在新生儿降临后的变化与挑战。它没有粉饰太平,直面了“产后抑郁”的可能性,并且给出了非常实用且接地气的应对策略,不是空洞的“多出去走走”,而是具体的“如何与伴侣有效沟通你的感受”、“何时寻求专业帮助的红线在哪里”。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真实妈妈的访谈片段,那些文字充满了力量,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人文关怀的深度,让这本书超越了一本单纯的“技术手册”,更像一位贴心的大姐姐,在黑夜里递来了一盏灯。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照顾宝宝的同时,不丢失自我,如何做一个内心强大的母亲。这种关注“内在世界”的描写,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被理解。
评分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那一定是“严谨的实战主义”。它对于所有建议的提出,都尽可能地引用了权威的研究数据或医学依据,但表达方式又非常口语化,没有丝毫的教条感。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母乳喂养”那几章,市面上很多书对涨奶、堵奶的处理往往是“多按摩”,但这本书则详细解析了乳腺解剖结构,图解了正确的“引流”方向和力度,甚至区分了不同类型的乳腺阻塞需要采取的差异化措施。这种层层递进的专业性,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更有掌控感。它对待每一个“禁忌”或“建议”都做了细致的溯源,比如为什么产后不能马上洗头,书里会从清洁、血液循环、以及传统观念的演变等多角度进行阐述,让你明明白白地接受,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服从。这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负责态度,是很多快餐式育儿读物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育儿书籍那种枯燥乏味的印象。封面色彩柔和却不失现代感,内页的图文搭配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享受。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不同阶段的产后恢复时,不仅仅是文字描述,还配有非常清晰、步骤分明的插画或照片。比如,关于产后恢复操的讲解,那种细节的处理,连呼吸的配合、肌肉的收缩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完全不像那种只言片语的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私教在手把手指导。而且,它对“月子餐”的食谱设计也别出心裁,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猪蹄花生汤,而是融入了更多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每道食谱后面都有详细的营养成分分析和功效说明,让我这个注重健康的宝妈吃得放心又美味。翻阅起来完全没有负担感,即使在睡眠严重不足的月子里,也能被这种舒适的阅读体验所治愈。它真的把“科学坐月子”变成了一种享受生活、关爱自己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很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绝对是值得收藏的育儿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仿佛是为你量身定制了一个时间轴。从孕晚期的准备工作开始,就巧妙地植入了“为月子做准备”的意识,比如如何提前和家人沟通分工,如何准备好物资清单。进入到产后第一周,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几乎是按天来规划的重点任务和注意事项,非常适合精力涣散的产妇查阅。最棒的是,它还预留了“未来展望”的部分,比如宝宝满月后如何过渡到常规护理,如何开始简单的早期智力激发游戏,这使得整本书的实用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延伸,而不是在宝宝一个月时就寿终正寝。我发现自己不是在“读完”这本书,而是在“使用”这本书。它像是一个可移动的、全天候待命的家庭育儿顾问,里面的索引和重点标记系统做得极佳,需要找某个信息时,可以迅速定位。这种高度的实用性和长期的指导价值,让它成为了我书架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书籍,远超出了我对任何一本“百科全书”的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