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马云的个人魅力和非凡的商业头脑也早已声名远扬。而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马云, 一个外国投资人、咨询顾问眼中的马云和阿里巴巴会是什么样的?1994年就来到中国,阿里巴巴创业早期的咨询顾问克拉克先生将阿里巴巴帝国崛起过程中他的见闻、感触和思考结合深入的访谈、研究写成了这本书。
书中既可以读到阿里巴巴艰辛的创业历程、惊心动魄的商业对垒,也不乏有趣好玩儿的背后故事。他多年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加上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的工作背景,使得这本书的切入角度独特新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阿里巴巴:马云用不到20年的时间从默默无闻的英语教师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商界巨擘,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创业过程中有哪些问题也让他苦恼不已?从创办翻译社到建立中国黄页,从搭建B2B平台、成立淘宝、打败eBay再到IPO打破历史纪录,阿里巴巴是如何做到的,阿里模式可以复制吗?在创造奇迹的背后、众人瞩目的背后,有哪些我们曾忽略的细节?当不断有问责声出现之时,马云背负着怎样的压力,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资本市场的游戏,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在创业时马云是如何融资并处理与投资人的关系的?阿里巴巴的触角伸向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它搭建的庞大的生态系统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所向披靡……作者作为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时期的见证人,以宏观角度将人物、事件置于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辅以生动的细节和客观冷静的解析,让人读起来醍醐灌顶、畅快淋漓。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的目标是要成为102年的企业。”要实现这个梦想,今年17岁的阿里巴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克拉克先生笔耕不辍地记录下了这段激动人心的17年奋斗历程,精彩纷呈,值得一读再读。
##20160909 广州
评分##BDA老板写的不同视角
评分##阿里巴巴的目标是要成为102年的企业
评分商业传记中相当出色的一本,大概作者对阿里的投资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所以借最后这个机会写得比较拼。因为作者与马云早就熟识的关系和中国投资咨询领域的资深背景,所以对阿里每一步发展、企业管理、战略模式剖析记录精确详实,对中国整体互联网市场的变化分析也专业深入,很有参考价值。
评分##没觉得写出啥来了。3.5颗星吧。
评分##当时的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的介绍;有争议的点 全部提及对比,不愧是咨询公司出来的;就差明确的说一句阿里的股票 个人投资者不要买,原始股赶紧卖改善生活(2次IPO,马云都是买豪宅,让员工改善个人生活,股价很快大跌。。。)
评分##在阿里巴巴的成长过程中,马云的独特领袖魅力和战略眼光、蔡崇信设计的财务制度以及关明生为阿里巴巴搭建的企业文化框架,让阿里巴巴成为过去20年里中概互联网的巨人,马云在非典时期开发淘宝,十年前搭建阿里云,都是大获成功;阿里的财务设计让阿里在几次互联网泡沫时都活了下来,使得阿里巴巴是这20多年来造富人数最多的公司,真正做到财散人聚!阿里味在过去20年成为各个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但在互联网增速慢下来,舆论风向转变的同时,如何成长为一家102年的老店,这是阿里要面对的新问题。
评分##虽然看这类传记都有着幸存者偏差,但毕竟屁股决定信息量,视野决定格局,还是要多看看不是,毕竟还在被击打的过程中。
评分##很好把阿里发展过程和重要节点梳理出来,总体来说很流畅,但遗憾的是欠缺深度,细节也不够丰富。侧重点过多放在马云身上,而没有把阿里企业文化特色表现出来,读下来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阿里应该有更好、更详尽的传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