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代表人物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及其辨证的授课方法,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传习录》分三卷,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由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有书信八篇,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鉴于《传习录》语言晦涩,难以理解,本书特附注解和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更能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本版《传习录》设计了套封,裸背线装工艺,给读者完美的阅读体验。
##重读传习录,深以此为圣学之道。 阳明学之要,第一义为致良知,第二义为知行合一,现在的人却多奉第二义为心学主旨,这是本末倒置,修行功夫易走向外道,不得不用心体会。 这是我的常读书,时时翻阅时时体认,每读必有所获。
评分##包装很好,每天读一则,深有启发。这几年也读了蛮多书了,都没记录,现在不能一一回忆...
评分##重读传习录,深以此为圣学之道。 阳明学之要,第一义为致良知,第二义为知行合一,现在的人却多奉第二义为心学主旨,这是本末倒置,修行功夫易走向外道,不得不用心体会。 这是我的常读书,时时翻阅时时体认,每读必有所获。
评分##常读常新
评分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满篇的对话古文,即便是有翻译也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我先看了关于王阳明的百家讲坛,想通过名家的介绍来了解这位心学大师,更确切地说是圣贤之人。 很多人在做考研政治题时会涉及到阳明先生的一句经典的话,大致意思是:你不看花是,花与你的心同寂,你看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句话让我们一直以为王阳明是一位唯心主义者,而我们所追寻的唯物主义一直很排斥。但是的但是,我们都错了,他的致良知,事上炼,知行合一都是说明实践和认知是一体的,相互促进的。不仅如此,在道德修炼方面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心即理,心外无物,心的本源是善的,修炼自己的内心是最重要的。 我们也要知道,不是学心学就否定其他经典学说,心学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分支,要想学好心学不得不学好孔子的思想。
评分##这个版本可以,翻译得很适当,适合初入门者,其实读《传习录》,起码先要读四书五经,再看过程朱的著作才适合翻阅,否则刚翻几页很容易头晕眼花,从阳明学的观点来看,大道、天理,原无所谓至简至繁,虽曰心外无理,心即是理,却不得不时时审查克制自身私欲,也不比程朱儒学格物简单多少。
评分##常读常新
评分##重读传习录,深以此为圣学之道。 阳明学之要,第一义为致良知,第二义为知行合一,现在的人却多奉第二义为心学主旨,这是本末倒置,修行功夫易走向外道,不得不用心体会。 这是我的常读书,时时翻阅时时体认,每读必有所获。
评分##这个版本其实是很简单的原文加翻译,但是它的翻译也不是逐字逐句的,比较笼统吧。是需要仔细琢磨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