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本书以二十余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此次出版为英汉对照版本,中文译文采用赵复三译本。
##十多年前囫囵吞枣的读过一遍。近涉尼采,海德格尔,如有所得,就回头捡出几章重读一遍。记一点门外汉浅薄的感想:1.儒释道(尤其是道)或多或少,都几乎一上来就没有掉进主客体,一元二元的迷宫里,一上来就看到理性的局限性,一上来就看到人是在存在之中的。但从这里起,对如何存在的回答,大家全分道扬镳,好一个存在先于本质的实例。2. 释道一上来就看到了语言的局限性和误导性(西哲勤奋踏实聪明,释道灵性悟性高),然后呢?西哲语言转向,捋起袖子一面建科学语言,一面搞语言分析;咱这边,庄子忘筌蹄,佛的第一义”不可说“。要是西西弗斯生在东方,一定在山底下坐着了。3. 冯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不知道有多少受到了西哲的影响。道德经那一段,几乎可以直接可以拿去解释海德格尔的Sein。简直可以当博尔赫斯小说的情节。
评分是和《哲学的故事》一起读的。冯先生的这本简史读英文更顺畅些,中文不太懂的英文读一遍,就懂了。本来就是英文的演讲翻译过来的。
评分##打卡,刷完前二十章,到 魏晋。真脑仁儿疼……打卡,刷完了,还是脑仁儿疼……
评分##补标。
评分##他最后终于也接受马克思的哲学。
评分##19年终于看完了,双语。中国哲学也是人学、文学。
评分##一读再读
评分##大师深入浅出的理清了中国哲学的脉络,并且与西方哲学进行对比与总结,可以说是哲学必读书籍
评分##还可以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