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孟子》是儒家学派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本书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传世于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摘
《孟子》:
齐宣王在自己的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德的人也有如此的享乐吗?”
孟子回答:“有。人们得不到如此的享乐,便会抱怨他们的君主。当然,由于得不到此种享乐就抱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对的;作为姓的君主却不与姓一块分享这种快乐,也是不对的。君主以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姓也以君主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君主以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姓也以君主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以天下人的愉悦为愉悦,以天下人的担忧为担忧,做到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心的事,是决不会有的。
“以前齐景公向晏婴询问:‘我打算到转附和朝两座名山游览一番,此后沿着海岸向南走,直达琅邪邑,我应当如何做,才能和古代圣王的巡游相比拟呢?’
“晏婴回答:‘问得好啊!天子前往诸侯国去称为巡狩,巡狩便是巡视所拥有的疆土。诸侯前往天子的朝廷去朝见,称为述职,述职便是报告诸侯所担负职守的情形。上述没有不和政事有关的。春季视察耕种,补助农具、种子不足的农户;秋季视察收获,救济劳力、口粮不够的农户。’夏朝时的谚语说:‘我们大王不巡游,我们如何有养息?我们大王不视察,我们哪会获补助?大王的巡游视察,能够让诸侯效法。’如今不是如此,队伍出动一大批便要向下面筹粮.饥饿的人们得不到食物,劳苦的人们得不到息养。姓侧目而视、怨声载道,姓便会被迫作恶了。如此放弃先王的教导,虐害民众,豪饮暴食,如流水似地没完没了。此种流连荒亡的行径,不能不使诸侯为之忧愁。什么为流连荒亡呢?顺流而下放舟游乐不知回返称为流,逆流而上挽舟游乐不知返回称为连,没有厌倦地打猎称为荒,没有节制地酗酒称为亡。古代的圣王不搞此种流连的游乐、荒亡无节制的行为。如今便看大王选择哪一种做法了。
……
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我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哲学深感兴趣的爱好者,一直想找一本能够深入理解《孟子》的读物,终于在这本书里找到了。首先,它“典藏”的定位就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无论是从装帧设计还是内容编排,都透着一股认真和专业。书的厚度也让我看到了其内容的完整性,真正做到了“孟子全集”。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原文+注释+译文”的对照形式,这对于深入研究非常重要。原文部分忠实原著,我可以通过对照注释来理解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古语的用法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注释部分非常详尽,引经据典,解释清晰,让我能够透过文字看到更深层的含义。而白话文译文,则帮助我梳理和理解文章的逻辑,将抽象的古文概念转化为我能够理解的语言。这种多层次的解读方式,使得阅读《孟子》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游戏,而是充满智力挑战和思想启迪的旅程。我特别喜欢它对某些政治思想的深刻剖析,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观点,放在今天依然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评分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孟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孟子》的选本,但总感觉不够全面,而这本书的“全本”特点让我能够完整地了解孟子的思想脉络。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清晰的章节划分,准确的题解,以及舒适的字体,都为我的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尤其欣赏它提供的“原文、注释、译文”对照版。这意味着我不再需要翻阅厚厚的字典或者请教他人,就能轻松地理解古文。每当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我都能在注释中找到清晰的解释,而译文则能帮助我快速理解文章的大意。这种“一站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照阅读,我能够体会到原文的韵味和译文的贴切,加深了我对孟子思想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有机会深入地探讨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他对人性的洞察,感觉自己仿佛在和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名初学者,之前对《孟子》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片段,比如“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之类的,但总感觉隔靴搔痒,无法构建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体验。它的“题解”部分做得非常出色,在每篇文章开头都有简要的介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历史背景,让我能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阅读,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翻阅。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紧接着是原文,字斟句酯,古朴典雅,我试图自己先去理解,然后对照注释和译文进行学习。注释非常详尽,很多时候一个词一个典故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让我这个“文言文小白”也能够逐渐理解其精妙之处。而白话文译文,则像是黑暗中的灯塔,在我迷茫时指引方向,让我能够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核心观点。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开始能够理解孟子关于政治、道德、人性的深刻见解,并且惊叹于他思想的超前性。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厚实了!拿到手沉甸甸的,光看封面就觉得很有分量,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一直对古代思想家很感兴趣,尤其是在了解了孔子之后,总觉得孟子的思想更有进取心,也更贴近民间疾苦。这本书的排版真的非常用心,古朴典雅,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很舒服。最吸引我的是它提供了原文、注释和译文的对照,对于我这种文言文功底不深厚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读古文,常常因为一个词、一个句子的不理解而卡壳,影响整体的阅读体验。但有了这个对照版本,我可以一边看白话文理解大意,一边对照原文体会古人的用词之妙,再结合注释弄懂那些晦涩之处。这种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很高效,也更有成就感。而且,书中的题解部分也让我对每一篇章的背景和主旨有了初步的了解,避免了盲目阅读。我尤其喜欢它对“民贵君轻”思想的阐释,这在几千年前是多么具有前瞻性啊!读孟子的书,感觉就像在和一位智者对话,他的话语穿越时空,依然能点醒我们许多人生道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经典著作,更像是一个学习工具,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评分我一直以为阅读《孟子》这样的古籍,要么是专业的学者,要么是对文言文有极高造诣的人才能胜任,所以一直望而却步。直到我看到这本书,才真正燃起了我想要深入了解孟子思想的决心。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全本”和“对照”的特性。所谓“全本”,意味着我可以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孟子的思想体系,而不是零散地了解几个著名的段落。从《告子上》的性善性恶之辩,到《离娄》的王道之论,再到《告子下》的“饥者必欲食,渴者必欲饮”,每一个篇章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而“对照”的设计,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量身定做的。清晰的原文,旁边配有详细的注释,解释了生僻字、典故和词语的用法,解决了阅读的最大障碍。最关键的是,还有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译文,让我能够迅速把握文章的核心意思,避免了望文生义的尴尬。这种“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能够沉浸在孟子博大精深的智慧之中,体会到“仁者无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经典论断的现实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学习和感悟的过程,让我重新认识了古代先贤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