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依据铭刻资料,并结合文献,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分析五六世纪高僧大德与知识阶层信徒之外的一般佛徒的信仰,试图弄清他们如何接受佛教、接受了什么,进而探讨佛教对普通民众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何种影响。
##这本书看了不下三遍,已经成为了现在写毕业论文的工具书之一。但是现在很难买到纸质版,遍寻不得
评分 评分 评分##看得出来侯旭东在造像记这块专研很深,最起码资料详实,基本能找到想要的东西。不过书里很多都是资料的排列组合,简单归纳,简略分析。但对我来说,毕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造像记,十分新奇,得以窥见早期佛教传入中国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最吸引人的一章就是发愿文。或许在科学主义者,唯物主义者看来,虚幻缥缈的宗教总是原罪,可如果不是有佛教允诺的那个净土存在,我无法想象中古时代的人们如何在艰苦的命运中挣扎突破。毕竟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整整四百年的动乱分裂,南北混战,平均一年一次的战争。北朝民众尚且可以造像兴福,祈求佛祖护佑,不坠三途,永离八难,求个心灵慰藉。现在呢?大流行过后这两年,在可预见越来越糟的世道里,人们消费、投资、生育、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在不断消磨,而精神如空中楼阁般,动辄就要坍圮。这该求哪尊神佛呢?
评分 评分##以造像记为主要依据,以五六世纪北方一般民众与佛教关系为讨论对象,对民众的佛教崇奉对象、愿望、造像供养的内涵等展开深广的分析,对普通民众接受佛教的文化和心理基础有自觉的关注。行文思路清晰,文字很干净。
评分 评分##文献的切入视角,理论的引入,包括造像碑题记的精细处理,叹为观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