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5版
基本信息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8月
作者:张丽萍 杨建雄
ISBN :9787040433111
开本:16开
页码:358
字数:650000
定价:43.6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分16章,围绕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重点阐述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酶、维生素的结构和功能,新陈代谢及生物氧化的基本规律,糖类、脂肪、核苷酸、氨基酸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及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DNA、R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遗传信息传递的调控机制。为便于初学者学习,在绪论一张概要地介绍了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历程和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并在各章新增本章小结和文献导读。本书还配有学习卡,通过学习卡可访问相关网站获取书中各章思考题详细的解题思路与答案,为教师答疑和学生自学提供方便。
本书由东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多位长期讲授生物化学的教授联合编写,力求传承《生物化学简明教程》内容简明、重点突出、科学性强和适用面广的特色,同时注重反映生物化学研究领域近年取得的新成果。可供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专业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中学生物学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
绪论
·蛋白质
.蛋白质的分两类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
.肽
.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性质与分离、分析技术
·核酸
.核算的组成部分
.核算的一级结构
.DNA的二级结构
.DNA的高级结构
.DNA和基因组
.RNA的结构和功能
.核算的性质
.核算的序列测定
·糖类
.单糖
.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
.寡糖
.多糖
.多糖代表物
.糖复合物
·脂肪和生物膜
.三酰甘油
.脂肪酸
.磷脂
.鞘脂类
.胆固醇
.生物膜
·酶
.酶的概念与特点
.酶的化学本质与组成
.酶的命名和分类
.酶的专一性
.酶的作用机制
.酶促反反映动力学
.影像酶促反反映速率的因素
.酶活性的调节
.核酶、抗体酶与同工酶
.酶的研究方法与酶工程
·维生素和辅酶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新陈代谢总论
.生物氧化
·糖代谢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糖的分解代谢
.糖的合成代谢
·脂质代谢
.脂质的酶促水解
.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三酰甘油的合成代谢
.磷脂的代谢
.胆固醇的代谢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合成代谢
·核苷酸代谢
.核苷酸的分解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
.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辅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DNA复制的概况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逆转录作用
.DNA的损伤与修复
.DNA重组和克隆
·RNA的生物合成
.RNA生物合成的概况
.原核生物的转录
.真核生物的转录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特点
.转录的选择性抑制
.转录产物的加工
.RNA的复制
.无模版的RNA合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合成体系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的定向转运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寡肽的生物合成
·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分子水平的调节
.细胞水平的调节
.多细胞整体水平的调节
这本书在术语的处理和专业词汇的翻译上,显示出极高的专业水准和对读者的友好度。我深知,对于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来说,生物化学的专业词汇常常是横亘在理解面前的一座大山。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采用了“中英对照”或至少是首次出现时提供英文原词的标准做法,而且选用的中文译名是行业内公认且规范的,避免了因不同教材使用不同译名而导致的混淆。更细致的是,对于一些概念性强、容易产生歧义的术语,作者通常会在脚注或专门的边栏中给出简要的解释或同义词的说明。这种对细节的把控,极大地减少了查阅词典的时间和精力,让我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概念的理解本身。在我使用过的众多教材中,这本书在术语规范化方面做得最为出色,它体现了编者团队对教学质量的极致追求,确保了知识传递过程的准确无误。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和知识点的递进安排,简直是为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思维导图。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把人直接扔进知识的海洋里自生自灭。这本书的作者显然非常理解“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的道理。它从最基础的分子结构讲起,每往后推进一个章节,都会非常清晰地搭建在上一个章节已经建立的知识框架之上。你不会有那种“怎么突然跳到这里了”的困惑感。比如,它讲解某个代谢通路时,不是直接画出复杂的环路图让你死记硬背,而是先详细拆解每一个关键酶的作用、底物的来源和产物的去向,用非常口语化但又不失专业性的语言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反应,而不是仅仅告诉你“它发生了”。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教材,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娓娓道来一个宏大而精妙的生命故事。对于那些想真正弄懂原理、而不是只求应付考试的读者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结构设计,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界的典范,每一页都透着一股沉稳大气。那种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不是那种轻飘飘、一看就是应付差事的印刷品。而且,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书脊的字体和配色都恰到好处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和视觉上的舒适。我特别喜欢它在图文排布上的用心,复杂的数据和结构图总是被巧妙地放置在最容易被大脑捕捉的位置,不是那种把一大段文字堆砌在一起让人望而生畏的排版。特别是那些关键概念的定义和实验步骤的描述,通常都会被单独用一个小框框或者不同的字体加粗突出显示,这对于自学或者快速查阅特定知识点时,简直是太友好了。翻阅过程中,我几乎不需要花额外的精力去适应它的布局,知识点像是被精心梳理过一样,自然而然地引导着我的阅读节奏。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实在是在现在的许多教材中很难得一见的。这本书的整体视觉呈现,传递出一种“我们是认真的”的信号,让人在打开它的瞬间,就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评分我必须赞扬这本书在案例选择和时代前沿知识的整合上的独到眼光。它完全没有故步自封于经典的教学内容,而是非常巧妙地将最新的研究进展融入到基础概念的阐释中。比如,在介绍基因表达调控时,它并没有停留在原核生物的经典模型上,而是用清晰的篇幅讨论了真核生物复杂的表观遗传学修饰,甚至提到了近几年热门的CRISPR技术对生物化学通路的影响。这些“活的知识”的引入,极大地激发了我作为读者的学习热情。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化学不是一门静止的、尘封的学科,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自我更新的前沿领域。阅读这些案例时,我能清晰地看到基础原理是如何被应用于解决实际的生物医学问题,比如疾病的分子机制或者新药的开发方向。这种连接现实世界的叙事方式,让抽象的化学反应变得鲜活和具有意义,使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和强大。
评分书中对实验原理和技术的阐述,达到了教科书应有的高度——既要保证理论的深度,又不能脱离实际操作的接地气。很多生物化学的书籍在讲到实验技术时,要么过于理论化,只告诉你公式和原理,让你觉得那只是纸上谈兵;要么又过于技术手册化,一堆操作步骤却缺乏背后的科学依据。这本书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例如,在讲解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时,它不仅清晰地描述了不同色谱柱的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是,它还深入分析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干扰因素和如何进行故障排除。它会用小标题提示读者“注意:在缓冲液pH低于X时,你的分离效果可能会急剧下降,原因在于……”。这种前瞻性的指导,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对于正在进行毕业设计或者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来说,这种结合了理论高度和实战经验的讲解,远比干巴巴的公式推导来得更有价值,它有效地架起了课堂理论与实验室实践之间的鸿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