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金观涛、刘青峰两位作者自《观念史研究》后,在国内出版的第二部全新作品。本书根据二位作者主讲的中国思想史讲座讲义整理修改而成,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前六讲的内容,由先秦诸子到清代思想,下卷包括从晚清到当今中国思想大脉络的展开,上下两卷试图展现出一张从春秋战国到当今思潮的思想演化的整体图画。本书为上卷。
书中,作者以其独有的大历史观,把思想史的演化与社会的历史变迁结合起来考察,并着重讲解了思想与社会的生动互动,给人一种思想触手可及、历史通透可察的感觉。该书是当代关于中国思想史的一部厚重专著,适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更适于关心人类文明和中国往何处去的读者认真阅读。
##不适合无基础之人读,极易误入歧途。金刘二位雄心勃勃,理论野心很大,想要把纷繁复杂的思想演进和社会变化统一起来,夸张而不现实。虽然框架感强,读起来爽,但在内容上,很多地方都有削足适履之嫌。宋明理学一节写得最差,前面借助了劳思光还好点,宋明理学自己操刀就有些捉襟见肘,以其功力根本无法驾驭宋明理学,而且对牟宗三这一“野路子”关注太多,有失偏颇。举一例,金先生觉得朱子为了自己的理论强行把“自无极而太极”改成“无极而太极”,可是学界主流还是倾向于认为朱子只是把错讹改对了。但金先生为了自己理论偏信一家之言就有点其心可诛了。
评分##剖析得很精准,很期待下卷。
评分##先进去(同情地理解),再出来(价值中立的反思),理解思想变化的内在逻辑,解释其和社会的互动过程。
评分##本书是金观涛思想史十讲的上卷,内容大体从先秦至晚清,跨度与李泽厚古代思想史论差不多,想来下卷则与近代和现代思想史论的内容有重合之处了。在处理古代思想史的时候,金观涛说他参考了劳思光的哲学史,很奇怪他没提李泽厚。观点有可取,但是总觉得他思想史名不副实,更像是观念史,对社会发展着墨不多。
评分##剖析得很精准,很期待下卷。
评分##本书是金观涛思想史十讲的上卷,内容大体从先秦至晚清,跨度与李泽厚古代思想史论差不多,想来下卷则与近代和现代思想史论的内容有重合之处了。在处理古代思想史的时候,金观涛说他参考了劳思光的哲学史,很奇怪他没提李泽厚。观点有可取,但是总觉得他思想史名不副实,更像是观念史,对社会发展着墨不多。
评分听的音频。说实话,讲古代思想史部分硬伤太多太多。很不合适对思想史没任何基础的人去读,免得中了金先生的毒。下卷应该是对应中国近代史,这部分倒讲的不错,有不少金先生的洞见。他的野心太大
评分##不适合无基础之人读,极易误入歧途。金刘二位雄心勃勃,理论野心很大,想要把纷繁复杂的思想演进和社会变化统一起来,夸张而不现实。虽然框架感强,读起来爽,但在内容上,很多地方都有削足适履之嫌。宋明理学一节写得最差,前面借助了劳思光还好点,宋明理学自己操刀就有些捉襟见肘,以其功力根本无法驾驭宋明理学,而且对牟宗三这一“野路子”关注太多,有失偏颇。举一例,金先生觉得朱子为了自己的理论强行把“自无极而太极”改成“无极而太极”,可是学界主流还是倾向于认为朱子只是把错讹改对了。但金先生为了自己理论偏信一家之言就有点其心可诛了。
评分##已购。由于是讲座成稿,因此相较于作者其他著作,这本格外通畅~~应该从这本入手开始读金观涛的~~从先秦讲到明清,提纲挈领,有助于搭框架~~宋明理学之前颇多借鉴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可温习之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