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病小痛小妙招(完全版) | ||
| 定价 | 48.00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
| 开本 | ||
| 作者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7248563 | |
| 小病小痛小妙招(完全版) | ||
| 定价 | 48.00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
| 开本 | ||
| 作者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7248563 | |
张宝旬,来自山东,出身中医世家,业师河南中医药大学路玫教授;硕士研究生。积20年临床实践,多年教学经验,长期致力于学习整理古医籍中的医理妙法,收集筛选散落于各地的民间小方,并利用联网的便利,把部分研究所得浓缩为“小妙招”陆续发布在新浪微博上,获得极大的关注,微博粉丝数达到80万余。
一、小儿 1
(一)小儿发烧 1
(二)小儿感冒 4
(三)小儿咳喘 5
(四)小儿腹痛腹泻 7
(五)小儿厌食 10
(六)小儿减肥 12
(七)小儿便秘 12
(八)小儿吐乳 14
(九)小儿夜啼 14
(十)小儿脾虚 15
(十一)小儿受惊 15
(十二)小儿烦躁 16
(十三)小儿肺炎 17
(十四)小儿益智 18
(十五)小儿保健 18
二、感冒 20
三、发烧 27
四、咳嗽 28
五、哮喘 31
六、鼻塞 33
七、鼻炎 34
八、胃痛胃胀 37
九、呕吐 41
十、腹痛腹胀 43
十一、腹泻 46
十二、便秘 48
十三、胃肠炎 50
十四、饮食不节 54
十五、口腔溃疡 57
十六、口臭 58
十七、痔疮 59
十八、头痛 61
十九、头晕 63
二十、中风 64
二十一、高血压 66
二十二、高血脂 70
二十三、高血糖 71
二十四、心脏病 73
二十五、紧张 80
二十六、疲劳 84
二十七、失眠 86
二十八、多汗 92
二十九、肝病 93
三十、胆囊 96
三十一、胰腺 98
三十二、肩颈 99
(一)颈椎病 99
(二)肩周炎 104
(三)落枕 105
三十三、鼠标手 107
三十四、腰背痛 108
三十五、疼痛 115
(一)牙痛 115
(二)眉棱骨痛 117
(三)三叉神经痛 118
(四)坐骨神经痛 118
(五)膝盖痛 119
(六)足跟痛 119
(七)肾绞痛 120
(八)其他 121
三十六、妇产科 122
(一)痛经 122
(二)经量 124
(三)经期 126
这本书真是我近期的宝藏!作为一个对中医一知半解的普通人,之前总觉得中医高深莫测,离生活太远。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而是真正地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细微的“小病小痛”入手,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解决这些小困扰的“小妙招”。我尤其喜欢它对于病因病理的解释,虽然是基础理论,但讲解得丝丝入扣,让我这个完全的“小白”也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为什么这个方法有效。比如,对于经常会遇到的感冒咳嗽,书中不仅给出了具体的食疗或草药方子,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中医认为的“风寒”、“风热”等不同类型,以及身体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反应的。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照搬,而是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方法。书中的许多方法都取材于日常,非常容易实践,不需要去哪里找稀奇古怪的药材,很多都是厨房里就能找到的食材,这大大降低了实践的门槛。我尝试了书中针对睡眠不好的一个方子,连续用了几天,感觉入睡比以前快了很多,而且醒来时也不再觉得那么疲惫。这种切实的感受,让我对中医的信心倍增。这本书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家庭医生,随时在你身边,告诉你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它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如何通过日常的调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比单纯的治病要更宝贵。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它为那些渴望了解中医,但又被其晦涩理论吓退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入口”。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古老的中医智慧和现代人的健康需求。书中的内容并非只是简单地列举一些药方或者食疗,而是围绕着“家庭常见病”这个核心,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去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中医是如何看待和调理这些问题的。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基础理论时,所使用的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它不会上来就给你灌输复杂的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小例子,让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去理解那些核心的理论。比如,在讲解“湿气”的时候,它会结合夏天容易出现的身体沉重、食欲不振等症状,让你直观地感受到“湿气”的存在,然后才进一步解释其成因和调理方法。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非常高效和有成就感。书中提供的各种“小妙招”,虽然看似简单,但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医道理,而且都非常容易在生活中实践。我试着按照书中关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建议,每天在工作间隙做几次眼保健操,并且调整了电脑屏幕的亮度和距离,感觉眼睛真的舒服了很多,不再那么干涩和疲惫。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养生保健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并且能够切实地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体例安排简直是为我这种“选择困难症”患者量身定做的!我平时身体总是有些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劳、偶尔消化不良、皮肤偶尔冒痘,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每次都要在网上搜一大堆信息,看得头晕眼花,最后也拿不定主意。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把各种常见的小病小痛都分门别类地列出来了,从头痛脑热到肠胃不适,从皮肤问题到精神情绪,几乎囊括了家庭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小麻烦”。而且,在每一个小病症下面,它都会提供不止一种的解决方法,从食疗、穴位按摩,到简单的中成药推荐,甚至还有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建议。最重要的是,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方法,而是会非常细致地告诉你,为什么这个方法有效,它针对的是什么类型的病因,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效果最好。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自己真的在学习,而不是仅仅在背诵。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疗法时,都会强调注意事项和禁忌,这让我在使用的时候感到非常安心。比如,在介绍某个食疗方时,它会明确指出哪些人群不适合食用,或者在什么季节不宜使用,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本书就像一个“万能工具箱”,只要遇到小病小痛,翻开它,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生硬的专业术语,读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感觉就像在和一位有经验的长辈聊天,听他们传授养生之道。
评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将中医养生保健的概念,以一种非常落地、非常实用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它不仅仅是一本“治病手册”,更是一本“生活指南”。我之前一直以为养生就是吃点补品、做点运动,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养生其实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日三餐的饮食选择,到早晨起床后的小习惯,再到夜晚入睡前的放松方式,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书中对这些细节的描述非常到位,比如在讲解针对“失眠”的调理方法时,它会从情绪、饮食、起居等多个角度给出建议,并且详细说明了每一种方法的原理。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一个睡前放松的方法,就是通过几次深呼吸来平静心情,配合着一些简单的舒缓音乐,确实比以前更容易入睡了,而且睡眠质量也有提升。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对一些“小毛病”的描述,比如“口干舌燥”、“大便不畅”、“容易疲劳”等等,都非常贴切,让我感觉作者非常了解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而且,在介绍各种方法的时候,它都会强调“个体化”的重要性,告诉你虽然有共性的方法,但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来调整。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我在实践的时候更加自信。它不是那种“包治百病”的神奇书籍,而是教会你如何成为自己身体的“知心人”,如何通过最自然、最温和的方式来改善健康。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有着朦胧的好感,但总觉得它太神秘,难以入门。直到我接触到这本书,才发现原来中医可以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如此实用。这本书的“完全版”名副其实,内容非常详实,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实践的方方面面。它并没有直接跳到各种“偏方秘籍”,而是花了很大篇幅来讲解中医最基本的理论,比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等。但让我惊喜的是,这些理论的讲解一点都不枯燥,作者非常善于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来阐述,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理解得八九不离十。比如,讲到“气”的时候,它会用“能量”来类比,讲到“血”的时候,它会强调“营养物质的搬运工”的作用,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理解门槛。在理解了基础理论之后,再去看书中关于各种常见病的解决方法,就感觉豁然开朗。你不再是盲目地记住一个方子,而是能理解这个方子为什么有效,它是如何调和身体失衡的。书中对症状的描述也非常准确,很多时候我读着读着,就觉得“这不就是我最近经常遇到的情况吗?”。而且,书中不仅提供了治疗的方法,更强调“治未病”的理念,教你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作息、运动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我试着调整了书中关于“养肝”的一些建议,比如睡前喝一杯温水、白天多吃一些绿叶蔬菜,坚持了一段时间,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很多,皮肤状态也有所改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巨大潜力,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