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微表情心理学
:35元
作者:徐谦 编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1
ISBN:9787564055462
字数:370000
页码:2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而这本书就是通过优美的文字让你从中收获到微表情的知识,让你的明白如何来识人。
目录
001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002 先看其人,以面观心
003 通过姿势来认清一个人
004 各种性格的“投影”
005 “阅微”笔记
006 边观色,边察言
007 请别告诉我你在说谎
008 会“说话”的衣着
009 跟着习惯来看人
010 教你成为一个成功的职场人
内容提要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能力也能帮助我们。如果我们错误的理解“微表情”的含义,我们会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这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而不是互信。如果理解了”微表情”,我们就更能够从一闪而过表情信号里发现有值的信息。其实有时候人是矛盾的,即想知道他或她说的是否是真的,又怕知道真相后的那种无法承受的痛,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后,在想想你们是否适合运用微表情?你们是否能够谨慎的运用“微表情心理学”来找寻到一个属于你自己知道的真相。
作者介绍
徐谦:男,台大企管系毕业,担任台视记者、主播多年后,在美国UCLA取得MBA学位。
2002年开始,受到启发与指引,辞去高薪的工作,专心研修瑜伽以及新时代的各类心灵课程。六年多来,学习了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及心理治疗方法,并且博览了一百多本中英文的有关著作,透过每日的瑜伽练习和静坐,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现在关心的是“人类意识的进化与提升”,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发现内在真实的自我与幸福。从94年开始长年定居北京,并取得了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执照。
这本书我刚看完,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微妙之处感到好奇,比如为什么有些人说话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做出某些表情,或者在交流中眼神会飘向哪里。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用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一点点地剖析了这些微表情背后可能隐藏的情绪和意图。我记得其中一个例子,讲的是面试官在听到应聘者回答某个问题时,嘴角微妙的上扬或者眉毛的细微抖动,竟然能透露出面试官对这个回答的真实看法。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过去的经历,感觉像是找到了理解别人,也理解自己的钥匙。读完之后,我真的开始留意身边人的表情了,虽然说不准百分之百猜对,但至少能感觉到一些之前被忽略的信息。特别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说谎”时面部会有的细微变化,简直太神奇了,感觉自己瞬间变身“读心大师”了,哈哈!当然,我也明白这只是入门,真正的读心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已经足够让人兴奋了。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聊天,分享他的人生智慧。
评分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尤其是在工作场合,有时候一句不恰当的话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或者错失一些重要的合作机会。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它没有空泛地讲什么“情商高”,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觉沟通不顺畅,有时候又感觉彼此心有灵犀。书里有很多关于“倾听”的技巧,不仅仅是听对方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对方说这些话时的语气、语速、以及那些未说出口的潜台词。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关于“积极倾听”的章节,提到了要适时地用点头、眼神交流或者简短的反馈来表明你在认真听,并且理解对方的意思。这让我反思了很多自己平时的沟通习惯,有时候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反而忽略了对方的需求。此外,书中还讲了一些关于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化解矛盾的方法,这些内容都非常实用,而且是基于心理学原理的,感觉非常有说服力。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际交往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有信心去处理一些棘手的社交场合了。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心理学充满好奇的人,但很多心理学书籍都写得太学术,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却完全不一样,它把心理学变得生动有趣,一点都不枯燥。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非语言沟通”的解读,比如一个人站着的时候,双手摆放的位置,或者在交谈时身体的朝向,都能传递出很多信息。书中通过很多电影片段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背后隐藏的意义。我甚至开始尝试在看电影的时候,暂停下来,分析一下里面角色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感觉自己看电影的体验都升级了。而且,这本书的内容也很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微表情,还涉及到很多关于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感觉就像一本心理学百科全书,但又写得非常通俗易懂。我特别喜欢书中讲到的关于“同理心”的部分,如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这对我改善和家人的关系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真是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看法。我一直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人的很多行为模式,很多情绪反应,其实都是可以被理解,甚至是被调整的。特别是关于“认知偏差”的那部分,让我对自己的很多决策有了新的认识。比如,我有时候会觉得在做选择的时候非常理性,但书里揭示了一些我们意识不到的心理陷阱,比如“确认偏差”,让我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已有观点的证据,而忽略了相反的证据。这让我感到一阵后怕,原来我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地客观分析问题。这本书还讲了很多关于“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不良习惯的方法,这对我这种总是想减肥却总是坚持不下去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我开始尝试书中提到的那些小的改变,一点点地去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感觉很有成就感。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而且能引发深度思考的书。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本来以为会是那种讲“如何快速吸引别人”或者“如何一眼看穿别人心思”的书,但没想到它更像是一本教你“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的书。它没有教你那些套路化的东西,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带你走进人的内心世界。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情绪”的分析,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莫名的生气,或者突然感到失落,这本书都给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教你如何去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我记得书中讲到一个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用一些不那么健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让我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能理解身边人的某些行为。而且,这本书的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读起来很有共鸣感,感觉作者就像是站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分析身边发生的事情。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又深刻了一层,也更加懂得如何去接纳自己,接纳他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