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名称】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GB 50869 -2013 | ||
| 【著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编 | ||
| 【书号】1580242.139 | ||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 | 【印刷日期】2015年2月 | |
| 【开本】32 开 | 【装帧】平装 | 【页数】175 页 |
| 【版次】1-2 | 【单位】每本 | |
本规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2013年第10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CJJ 17-2004同时废止。
1 总则
2 术语
3 填埋物入场技术要求
4 场址选择
5 总体设计
6 地基处理与场地平整
7 垃圾坝与坝体稳定性
7 防渗与地下水导排
8 防洪与雨污分流系统
9 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10 填埋气体导排与利用
11 填埋作业与管理
12 封场与堆体稳定性
13 辅助工程
14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15 工程施工及验收
从一个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基本了解的读者角度来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个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一直认为,一个城市能否高效、安全地处理其产生的海量生活垃圾,直接反映了其管理水平和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这本书,我希望能从中窥探到国家在这一领域制定的最新标准和最先进的技术理念。我尤其好奇书中关于填埋场监测系统建设的论述,包括哪些关键的监测指标,以及如何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来提升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书中对填埋场工程的经济性分析和技术经济性比较,也希望能有所涉及,毕竟在有限的财政预算下,如何选择最合适、最经济的技术方案,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希望书中能涵盖一些关于填埋场运营成本、维护费用以及潜在环境风险的评估方法,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填埋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此外,书中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和引用,也将有助于我更全面地理解这项工作的合规性要求。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正如其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初拿到手,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堆积如山的垃圾,以及那些默默付出的环卫工人。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垃圾处理,而填埋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普遍使用的方法,其科学性与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显然就是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我个人的生活体验出发,我经常会思考,我们每天丢弃的垃圾最终去了哪里?它们是如何被处理的?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厨余垃圾,亦或是电子废弃物,它们对环境会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这本书,我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了解那些在地下进行的、看不见的“工程”。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填埋场选址、设计、运营和封场后的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详细介绍。毕竟,填埋场的选址关乎居民的健康与安全,设计则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环境效益,运营的规范性更是保障整个处理过程的关键。封场后的长期监测,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表现。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我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这个概念不再停留在模糊的认知,而是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契机,也对我们日常的垃圾分类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对于像我这样对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略有研究的读者来说,一本关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的书,就像是打开了一个了解城市“幕后”运作的窗口。我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关于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恶臭扰民等问题的报道,这让我对填埋技术的科学性产生了疑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和成熟的实践经验,来解答这些疑惑。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渗滤液的处理工艺,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控制填埋气,以及如何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我非常关注现代填埋场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国内外成功的卫生填埋场建设和运营的经验,从中学习其创新之处和值得借鉴的亮点。我对书中关于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毕竟这是保障填埋场安全运营的基石。此外,书中对填埋场填埋方式(如好氧填埋、厌氧填埋)的选择、垃圾预处理的要求,以及如何优化填埋空间的利用率等技术细节的探讨,也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深信不疑的普通公民,我购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这本书,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学习和求证的态度。我一直认为,尽管我们提倡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但即便如此,总会有一部分垃圾需要被最终处理,而卫生填埋作为一种最后的兜底方案,其“卫生”二字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解释,“卫生填埋”与传统的“垃圾填埋”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有哪些关键性的技术要求是必须满足的。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管理,使得填埋过程不会对地下水、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例如,对于填埋的垃圾,是否有严格的分类和预处理要求?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甲烷)是如何被收集和利用的?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是多久?使用结束后,又将如何进行有效的封场和长期的环境监测?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我们居住环境的长期安全和健康。我期待本书能够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指南,帮助我们理解并支持这项看似“不光彩”,实则关乎民生的重要工作。
评分对于我这样对工程技术和环保法规都有一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的吸引力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一项基础性城市建设的绝佳机会。我时常会想,那些在我们看来非常复杂的工程,是如何被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执行的技术步骤的。这本书,我希望能从中找到对卫生填埋场选址的详细论证标准,比如地质条件、水文地质、交通便利性以及与居民区的距离等方面的要求。我同样期待书中关于填埋层结构的优化设计,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填埋材料、如何进行压实处理,以及如何分层填埋以提高填埋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对于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其分类收集、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以及排放标准的详细解读。此外,书中关于填埋气体的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章节,也可能揭示其潜在的能源化价值。我更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防渗措施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例如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以及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