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肯普编著的《跟老婆一起怀孕(写给准爸爸的孕期指导书)》是一本准爸爸和准妈妈**指南,全书12个章节,详细描述从孕期到宝贝出生的问题和建议,条理清晰,内容实用,书中不仅有作者自身经历,还有大量来自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的怀孕和育儿建议,为新手爸爸和新手妈妈提供全面和专业的指导。这本书是送给准爸爸珍贵的礼物!请让他仔细阅读,共同参与到这段辛苦与幸福并存的过程中,让怀孕变得*有意思,让你们的关系*加亲密!
吴凡,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研究生,获得人事部二级笔译证书,曾出国交换学习,有长期的笔译工作经验以及多次的大型会议口译经验。 罗布·肯普,自由记者、《父亲季刊》杂志的自由撰稿人、《男性健康》杂志的特约编辑。其文章主题包括孕婴和父亲角色,均发表于英国**知名杂志和报刊,包括《卫报》《男性健康》《父亲季刊》《孕婴》《你和宝贝》《怀孕和生育》《母亲和孩子》等。 肯普与妻子阿曼达和儿子斯坦利生活在伦敦西部。
Chapter 1 发现自己要做爸爸了 孕期:0~8周
1 我是不是要当爸爸了?
2 验孕方法有哪些?
3 老婆怀上了有什么“好的”?
4 准爸爸们都有何反应?
5 怎么计算预产期?
6 为什么预产期这么重要?
Chapter 2 开始承担爸爸的职责 孕期:9~12周
1 每个孕期都该做什么?
2 怀上以后,准爸爸要做什么?
3 孕妇现在是什么感受?
4 我适合当爸爸吗?
5 孕妇还能锻炼身体吗?
6 有什么“双人项目”能让母婴*健康?
7 什么时候能对外宣告我要当爸爸了?
Chapter 3 孕检过程 孕期:13~16周
1 老婆做B超检查,我应该做什么?
2 孕期都有哪些重要检查?
3 B超检查是怎么进行的?
4 准爸爸需要做检查吗?
5 老婆怀上多胞胎怎么办?
Chapter 4 孕期性事与准爸胎教:大肚子不再是负担 孕期:17~20周
1 我们还能过性生活吗?
2 哪些体位*适合“孕期**”?
3 宝宝出生多久我们就可以恢复性福生活了?
Chapter 5 平稳期的准备工作 孕期:21~24周
1 准爸爸如何做胎教?
2 陪老婆一起怀孕?
3 准爸爸们可以开始准备了?
4 我们应该为了孩子搬家吗?
5 养个孩子得花多少钱?
6 该在哪里买婴儿用品?
7 需要准备哪些婴儿用品?
8 如何选购婴儿车?
9 选择儿童安全座椅有什么讲究?
……
Chapter 6孕中期的其他准备:育儿室和父亲身份 孕期:25~28周
Chapter 7准备好应对突发情况 孕期:29~32周
Chapter 8***开始 孕期:33~36周
Chapter 9准备卸货 孕期:37~40周
Chapter 10 宝宝出生
Chapter 11带宝宝回家 宝宝:1~2周
Chapter 12 第六周的“警告”…… 宝宝:3~6周
*后的赠言:新爸爸“十要十不要”——新妈妈的奉劝
孕产术语自查表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种新手爸爸量身定做的!我以前对怀孕这件事完全是一头雾水,总觉得那是老婆一个人的事,我顶多就是买点东西、陪着去几次产检就完事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孕期对准妈妈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挑战,身体上的不适、情绪上的波动,都是我之前完全没有体会到的。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医学教科书,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甚至带点幽默感的口吻在讲述。里面有很多小贴士,比如什么时候该给她捶捶腰,什么时候她可能会突然对某些气味非常敏感,这些细节真的很贴心。我最喜欢的是它把整个孕期分成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和注意事项都讲得很清楚,让我心里有底,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怎么去更好地支持她。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真正理解了做父亲的责任和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更侧重于“如何行动”。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准爸爸的情绪管理”,这部分对我触动很大。我发现自己有时也会因为工作压力或者对未来的焦虑而变得烦躁,但以前总觉得应该把这些情绪藏起来,不能给老婆增加负担。这本书却鼓励我们要正视这些情绪,并且告诉我们如何用健康的方式与伴侣沟通,如何共同面对压力。它强调了夫妻双方的心理健康同等重要,这让我感觉自己被看见了,我的感受也是被接纳的。书里很多情景模拟,比如“如果她半夜突然想吃某种奇怪的东西怎么办”,这些看似小事,其实都是考验我们沟通和理解的契机。它让我学会了倾听,不是那种敷衍的“嗯、啊”,而是真正去理解她话语背后的需求和感受。
评分我太太是个非常追求科学育儿的人,我们俩一起看了不少育儿书籍,但很多书对准爸爸的着墨不多,或者就是泛泛而谈。但这本真的不一样,它充满了实操性。我特别欣赏它对“建立亲密联结”的强调。比如,书里建议准爸爸如何在胎教中发挥作用,不仅仅是听听音乐,还有很多互动游戏和语言引导,这让我对接下来的“爸爸角色”充满了期待。而且,它还涉及到很多“家庭财务规划”和“产后分工”的讨论,这些都是我们之前回避或者拖延的话题。通过这本书提供的框架,我们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把这些严肃的问题摊开来谈。它像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引导我们夫妻达成共识,而不是在争吵中迷失方向。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指导书籍有点抗拒,总觉得太“软性”,不够干货。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专业性体现在对医学常识的精准把握,但表达方式却极其接地气。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即便是像“早孕反应”、“胎心监测”这样的词汇,也会用非常直观的比喻来解释其重要性。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描述了准妈妈在孕中后期可能面临的睡眠障碍,并给出了好几种非药物的放松技巧,我试着在睡前陪她做了一次,效果竟然出奇地好,她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这种基于实践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我对书中的所有建议都充满了信任。它让我们整个家庭的孕期体验都变得更加顺畅和积极。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关注“怀孕过程”,更着眼于“为人父母的转变”。很多准爸爸的指导书都把重点放在了如何照顾好孕妇,但这本书却深入探讨了“自我身份的重塑”。它引导我思考,成为父亲对我意味着什么,我需要放弃哪些旧习惯,建立哪些新责任。书里有一部分讨论了“父职倦怠”的早期预警,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前瞻性的内容,让我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建设,避免在未来手忙脚乱。它鼓励我不仅仅是做个“帮手”,而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有力量、有担当的生命伙伴。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未来不再是恐惧和迷茫,而是充满了期待和准备,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