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邰树文 著
图书标签:
  • 白描
  • 绘画
  • 技法
  • 素描
  • 入门
  • 进阶
  • 艺术
  • 绘画技巧
  • 速写
  • 线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连云港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6254
商品编码:24139099181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 邰树文 开本:
YJ: 55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6-09
书号: 978711541625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灌木”一词源于《诗经·葛覃》中的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意为矮小的灌木,不追求白桦的参天耸立、松柏的曲高和寡,但求漫山遍野,覆盖广阔的大地。 灌木动漫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初,由mcoo动漫,coco动漫公社合并改组而成,创作有《零基础学画漫画1:素描技法综合篇》、《零基础学画漫画2:萌少女素描技法篇》、《零基础学画漫画03:Q版素描技法篇》、《CJ漫画素描技法WQ自学教程》等一些列动漫绘画畅销图书。 精彩导读 目录 D1 章白描基础

工具和材料8

勾线笔8

墨8

纸9

砚9

白描勾线的基本要求9

用线的基本技法10

基本行笔10

线条的表现力10

常用的线描技法11

曲线11

折线12

D2章 花卉篇

关于花卉14

花卉的各部分结构15

花瓣的常见类型15

花脉的常见类型16

花蕊的常见类型16

花蒂的常见类型17

花苞的常见类型18

花冠的常见类型19

花序的常见类型24

花叶的常见类型26

枝干的常见类型34

案例解析37

荷花38

荷花的结构38

花头的画法39

叶子的画法41

莲蓬的画法44

组合的画法46

梅花48

花头的画法48

枝干的画法50

组合的画法52

兰花56

兰花的结构56

花头的画法56

叶子的画法58

组合的画法59

菊花60

菊花的结构60

花头的画法61

叶子的画法64

组合的画法65

菊花与配景69

芍药72

芍药的结构72

花头的画法73

叶子的画法74

组合的画法75

牡丹78

牡丹的结构78

花头的画法79

叶子的画法81

枝干的画法82

组合的画法84

紫藤87

花头的画法87

叶子的画法89

藤的画法89

组合的画法90

玉兰93

花头的画法93

叶子的画法95

组合的画法96

水仙花101

花头的画法101

叶子的画法103

根的画法104

组合的画法105

桃花111

桃花的结构111

花头的画法112

叶子的画法113

组合的画法114

芭蕉叶117

叶子的画法117

D3 章禽鸟篇

关于禽鸟121

禽鸟的生长结构122

鸟主要部分的画法123

头部123

羽毛124

翅膀126

尾羽128

爪、腿129

禽鸟的造型方法130

禽鸟常见的动态131

麻雀134

麻雀的结构134

局部的画法135

基本的画法137

组合的画法138

翠鸟141

局部的画法141

基本的画法143

组合的画法144

燕子147

局部的画法147

基本的画法149

组合的画法150

太平鸟155

局部的画法155

基本的画法156

组合的画法158

鸳鸯159

局部的画法159

基本的画法160

组合的画法163

鹦鹉166

局部的画法166

基本的画法168

组合的画法169

黄鹂鸟170

局部的画法170

基本的画法171

组合的画法173

绶带鸟176

局部的画法176

基本的画法178

组合的画法179

喜鹊182

局部的画法182

基本的画法184

组合的画法185

仙鹤189

局部的画法189

基本的画法191

组合的画法192

鹰195

局部的画法195

基本的画法197

组合的画法198

D4 章水族篇

关于鱼203

鱼的形态结构204

鱼主要部分的画法205

头部205

鱼鳍206

常见的水族配景209

案例解析210

鲤鱼211

局部的画法211

基本的画法212

组合的画法215

金鱼221

局部的画法221

基本的画法222

组合的画法224

龙鱼229

局部的画法229

基本的画法230

组合的画法232

神仙鱼235

局部的画法235

基本的画法236

组合的画法238

鲶鱼241

局部的画法241

基本的画法242

组合的画法244

鳜鱼248

局部的画法248

基本的画法249

组合的画法251

虾的形态结构255

虾的主要部分画法256

虾的造型方法257

虾的常见动态258

虾的基本画法259

D5章 草虫篇

关于草虫262

草虫各部分的结构263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引言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璀璨星河中,白描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艺术表达。它不依赖色彩的渲染,仅凭线条的勾勒,便能营造出万千气象,表现出物象的形神兼备。这种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绘画形式,既是艺术家们锤炼基本功的基石,也是无数艺术爱好者通往绘画殿堂的必经之路。《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正是这样一本致力于带领您走进白描世界的指南。本书并非一本泛泛而谈的艺术理论读物,而是一本实操性极强、内容详实的技法教程,它将引领您从零开始,逐步掌握白描的精髓,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第一章:白描的起源与发展 在深入技法之前,了解白描的来龙去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本章将带您回顾白描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悠久发展脉络。 史前与早期文明的线条艺术: 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岩画,它们虽非严格意义上的白描,却已显露出对线条表现力的早期探索。从这些朴素的线条中,我们可以窥见人类对物象形态的早期认知和表达欲望。 汉唐盛世的辉煌: 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唐代的墓室壁画,尤其是敦煌壁画中的线描人物,标志着白描艺术的成熟。本章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析其线条的特点,如汉代的古拙雄浑,唐代的流畅遒劲,以及对人物神情的精准捕捉。例如,汉代的《汉画像石墓》中人物衣纹的勾勒,唐代阎立本《步辇图》中人物的线条,都将是学习的典范。 宋元时期技法的精进: 宋代工笔画的高度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白描线条的细腻与丰富。元代文人画的兴起,则为白描注入了更多写意精神。本章将探讨这一时期白描在人物、山水、花鸟等不同题材上的发展,以及线条在表现材质、质感上的进步。例如,宋代《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简练勾勒,元代画家赵孟頫对线条的运用,都将是深入研究的对象。 明清的传承与创新: 明清时期,白描技法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表现。版画的兴盛也为白描的普及提供了载体。本章将重点分析明清时期白描在人物画(如《金瓶梅》、《红楼梦》插图)、花鸟画(如恽寿平的作品)等方面的特色,以及如何通过线条来表现时代风格。 近现代白描的演变: 探讨近现代画家如何将白描技法融入新的创作理念,以及白描在现代艺术教育中的地位。 第二章:白描的笔墨基础 线条是白描的灵魂,而笔墨则是驾驭线条的根本。本章将系统讲解构成白描线条的各种要素,以及如何通过练习来掌握它们。 笔的种类与特性: 介绍不同类型的毛笔(如狼毫、羊毫、兼毫)在白描中的运用。理解不同笔头特性(如弹性、吸墨量)对线条粗细、枯润、转折的影响。 墨的运用与变化: 讲解墨的浓淡干湿如何影响线条的表现力。如何通过调墨、运墨来达到丰富多变的线条效果。例如,使用淡墨勾勒背景,浓墨勾勒主体,以增强画面层次感。 执笔方法与姿势: 详细讲解正确的执笔方法,包括“拨、捻、钩、格、抵、压、推、拖”八法,以及站姿、坐姿对运笔的影响。这是确保线条稳定、流畅的基础。 基本笔画的练习: 直线: 讲解如何用一致的力度画出平直、匀称的线条,包括横、竖、斜线。训练手腕的稳定性和指尖的控制力。 曲线: 演示如何用流畅的笔触画出圆润、变化的曲线,如S形、C形曲线。强调运笔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折线: 讲解如何通过笔锋的转折,画出具有力量感的折线,如转折处力度的大小变化。 点: 讲解不同大小、形态的点,如圆点、方点、散点,以及它们在画面中的作用(如表现质感、营造氛围)。 线条的力度与速度: 探讨如何通过调整运笔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线条的轻重、刚柔、疾徐。例如,重笔勾勒骨骼,轻笔描绘衣纹。 线条的枯润与浓淡: 讲解如何通过笔尖含墨量和行笔过程中的提按,产生干笔、湿笔,浓墨、淡墨的对比效果,增加线条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第三章:白描人物技法 人物白描是中国白描艺术中最重要、最成熟的题材之一。本章将系统讲解人物白描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提供详细的练习步骤。 人物比例与结构: 头部的基本结构: 讲解头骨的结构,五官的比例关系(如“三庭五眼”),以及不同角度下头部的透视变化。 身体的骨骼与肌肉: 介绍人体骨骼的基本形态和主要肌肉群的分布,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体态和动势。 手与脚的画法: 讲解手和脚的骨骼结构、关节变化,以及如何用线条表现其复杂性。 五官的勾勒: 眼睛: 演示不同神态的眼睛(如喜、怒、哀、乐、惊、思)的勾勒方法,强调眼睑、瞳孔、眼角的细微处理。 鼻子: 讲解鼻梁、鼻翼、鼻孔的结构,以及不同朝向的鼻子如何表现。 嘴巴: 演示嘴唇的厚薄、嘴角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线条表现表情。 耳朵: 讲解耳朵的轮廓、耳孔的绘制。 发型与发丝: 发髻: 讲解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人物发髻的绘制方法。 发丝: 强调发丝的粗细、疏密、走向,以及如何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头发的质感和动感。 衣纹的绘制: 衣纹的基本规律: 讲解衣纹产生的原理(如受力、褶皱、垂坠),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提炼,用线条表现衣物的质感(如丝绸、棉布、粗麻)和体积感。 不同部位的衣纹: 演示肩部、胸部、腹部、袖口、衣襟等处的衣纹画法。 动态衣纹: 讲解如何根据人物的动作,画出富有动感的衣纹。 人物造型练习: 头像临摹: 从古代经典人物画(如顾恺之、张萱、周昉的作品)入手,临摹其头像,体会线条的精妙。 全身人物写生: 结合比例与结构知识,进行人物全身写生练习,从简练的线条开始,逐步深入。 人物动态表现: 尝试表现不同姿态、不同情绪的人物,体会线条的流动性和表现力。 人物白描的常见问题与解决: 如比例失调、形体不准、线条枯燥等,并提供针对性指导。 第四章:白描花鸟技法 花鸟白描是中国绘画的另一重要分支,以其对自然生命的细腻观察和生动表现而著称。本章将详细讲解花鸟白描的常用技巧。 花卉的勾勒: 花瓣: 讲解不同花瓣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心形),以及如何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花瓣的卷曲、翻转和层次感。 花蕊: 演示如何用细密的线条或点,表现花蕊的形态和繁复。 花茎与叶片: 讲解花茎的粗细变化、叶片的脉络和形态,以及如何用线条表现叶片的正反、枯荣。 常见花卉的绘制: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及牡丹、荷花、桃花等为例,讲解具体的勾勒方法。 禽鸟的勾勒: 身体的比例与结构: 讲解禽鸟的身体骨骼、羽毛的分布和层叠。 头部与五官: 演示鸟喙的形状、眼睛的神采、头顶羽毛的绘制。 翅膀与尾羽: 讲解翅膀的展开与收拢,羽毛的线条表现,尾羽的形态和动感。 腿部与爪: 演示禽鸟腿部的结构和爪的抓握姿态。 常见禽鸟的绘制: 以鹰、燕、鹤、雀等为例,讲解其特点和绘制要领。 昆虫的绘制: 蜻蜓、蝴蝶、蝉等: 讲解其翅膀的透明感、身体的节肢,以及如何用精细的线条表现其纤弱之美。 花鸟组合练习: 写生与临摹: 引导读者从写生自然花卉、禽鸟入手,同时临摹历代花鸟名家作品,如赵佶、吕纪、陈淳等。 构图练习: 学习如何将花、鸟、叶、枝等元素进行合理的构图,营造出生动和谐的画面。 花鸟白描的意境营造: 探讨如何通过线条的疏密、粗细、干湿,表现花卉的清雅、禽鸟的灵动,以及整体的生命力和诗意。 第五章:白描山水技法(简要入门) 虽然白描山水不以色彩取胜,但其线条同样具有强大的表现力,能够勾勒出山峦的巍峨、树石的苍劲。本章将为读者提供山水白描的入门基础。 山石的勾勒: 皴法的简要介绍: 介绍几种基础的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解索皴)在白描中的应用,以线条来表现山石的纹理和质感。 山峰的造型: 演示如何用不同线条组合表现山峰的陡峭、连绵。 树木的勾勒: 树干与树枝: 讲解树干的粗壮、扭曲,树枝的穿插、生长。 树叶的画法: 演示用点(如介字点、松针点)或短线来表现树叶的茂密或稀疏。 云水与景物: 云的画法: 用流畅的线条勾勒云的形态。 水的画法: 演示如何用不同方向的线条表现水的流动。 亭台楼阁、桥梁等: 讲解这些景物的基本结构和线条表现。 山水小品练习: 引导读者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小品,体会线条在表现空间感和氛围上的作用。 第六章:白描创作与应用 掌握了基本技法后,本章将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 构图的原则与技巧: 主次分明: 如何突出主体,虚化背景。 疏密有致: 如何运用空间的虚实关系,使画面富有节奏感。 虚实结合: 如何通过线条的虚实变化,营造画面的深远意境。 黄金分割与九宫格构图法: 介绍常用的构图辅助方法。 意境的表达: 通过线条传达情感: 学习如何运用刚柔、粗细、枯润的线条,来表现画面的情绪和意境。 情景交融: 如何通过构图和线条,将画面中的物象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白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插画与设计: 介绍白描在书籍插画、海报设计、动漫设计等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 艺术创作: 探讨白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如何与现代艺术观念相结合。 基础训练: 强调白描作为所有绘画形式的基础训练价值。 创作实践指导: 选题与构思: 如何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确立创作主题。 素材搜集与研究: 如何通过观察、拍照、收集资料,为创作积累素材。 草图绘制与推敲: 创作过程中的草图练习的重要性。 作品的完善与提升: 如何对画面进行最后的调整和润色。 结语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线条的书,它是一次通往艺术世界的探索之旅。从最基础的笔墨运用,到复杂的人物、花鸟、山水的勾勒,再到最终的艺术创作,本书力求以最清晰、最系统、最实用的方式,将白描这门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呈现在您的面前。我们相信,只要您肯付出耐心与努力,细细研读本书,勤加练习,定能在这黑白的世界里,挥洒出属于您自己的精彩。愿您在白描的艺术殿堂中,找到属于您的那份独特风景。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捧起这本《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审美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前总觉得画画是一件非常遥不可及的事情,需要天赋、需要科班出身。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引导我一步步走进白描的艺术世界。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写意”精神的阐述。它不仅仅教你如何“画形”,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传神”。书中通过大量经典的白描作品分析,让我看到了线条是如何在寥寥几笔之间,勾勒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壮丽秀美,花鸟的灵动神韵。我之前尝试过临摹一些古画,总是不得其法,感觉形似而神不至。这本书则让我明白,白描的精髓在于“意”。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刚柔,以及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物体的内在生命力,这才是白描的魅力所在。我开始尝试着将书中的技法运用到自己的练习中,虽然还远远谈不上精通,但每一次落笔,都能感受到自己对线条的理解在加深,对物体的观察也在变得更加细致。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没有绘画基础,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领略到白描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我只能说,它太“实在”了。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一切都是直指核心,让你能够真正地学到东西。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普适性”。无论你是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还是已经有一些绘画经验,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白描功底,这本书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它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你能够轻松入门,然后一步步攀升。我一直觉得,好的教材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支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了大量的练习素材,而且这些素材都经过了精心挑选,能够覆盖白描技法的各种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它鼓励你去尝试,去创新,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模仿。它在讲解一些高级技法的时候,还会穿插一些作者的个人心得体会,这种“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评分

拿到这本《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实在太多了。但没想到,它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甚至可以说是颠覆。 我必须强调一点,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它不像有些书那样,上来就讲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让你头晕目眩。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笔墨构成开始,一点一点地讲透。比如说,关于“飞白”的运用,书中不是简单地说“要留白”,而是深入地剖析了“飞白”是如何产生的,它能够表现出什么样的质感,以及在不同的物体上如何恰当地运用。这让我对那些看似简单却充满表现力的技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这本书还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在讲解绘制人物的时候,它会细致地分析人物的五官、发丝、衣纹等细节是如何通过线条来表现的,让你能清楚地看到每一笔的落点和走向。这对于我这种之前只会画个大概形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让我明白,原来那些大师作品的精妙之处,就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之中。这本书让我觉得,白描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和艺术化的再现。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一直以来,我都对国画那种“笔墨当随时代”的韵味心生向往,但又觉得门槛很高,望而却步。这次偶然间翻到这本《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说实话,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它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想象。 一开始,我最担心的就是能不能看懂。毕竟,很多艺术类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图解多但缺乏系统性。然而,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线条训练讲起,一点一点地剖析了不同笔触所能表现出的质感和韵味。它没有一开始就丢给我那些复杂的构图和技法,而是从最根本的“怎么握笔”、“怎么运笔”开始,手把手地教你。每一章节的讲解都清晰明了,配以大量的范例图,让你能直观地感受到笔触的变化带来的视觉效果。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在作者的讲解下,瞬间充满了生命力,仿佛能够呼吸一般。特别是关于勾勒物体轮廓的那部分,让我深刻理解了“形似”是“神似”的基础,而勾勒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作品的骨架是否稳健。我以前总觉得白描就是简单的几根线,现在才明白,每一根线都蕴含着作者的思考和功力。

评分

真的,如果有人问我最近有什么特别满意的书,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这本《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教程,看完就忘。相反,它像一本可以反复翻阅的宝典,每一次打开,都能有新的收获。 我最欣赏的是书中结构的设计。它并没有生硬地将技法分割开来,而是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比如,在讲解某一种笔法的时候,书中会先给出这种笔法的理论解释,然后紧接着就会展示运用这种笔法绘制出的具体案例,让你能立刻看到这种技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更绝的是,它还会引导你思考,为什么在这里要使用这种笔法,它想要达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我以前学东西,总是容易死记硬背,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要去理解背后的原理,要去感受线条的语言。而且,它还很注重培养读者的观察能力,很多章节都在强调如何“看”,如何通过观察来提炼物体的本质特征,然后再用线条去表现。这对于提升绘画能力,乃至整个人的审美能力,都非常有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