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 | ||
| 定价 | 59.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2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1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沈春根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43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1578611 | |
| 重量 | 374 | |
第2 版前言
第1 版前言
第1 章 宏程序编程基础. 1
1.1 宏程序编程基础—— 变量与常量 1
1.1.1 变量的概述. 1
1.1.2 变量的赋值. 1
1.1.3 变量的使用. 2
1.1.4 变量的类型. 3
1.1.5 变量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3
1.1.6 变量的自减与自增运算 5
1.1.7 常量. 6
1.2 宏程序编程基础—— 控制流向的
语句. 6
1.2.1 语句的分类. 6
1.2.2 执行流向语句的嵌套. 12
1.2.3 运算符的描述. 14
1.3 宏程序编程基础—— 算法和算法
设计. 15
1.3.1 算法的概述. 15
1.3.2 算法设计的三大原则. 16
1.4 宏程序编程基础—— 流程图 17
1.4.1 流程图基本概述. 17
1.4.2 构成标准流程图的图形符号 17
1.4.3 绘制流程图的规则. 18
1.4.4 流程图几种典型的结构 19
1.5 宏程序编程基础—— 编程步骤和
变量设置方法. 20
1.5.1 宏程序编程步骤. 20
1.5.2 变量设置常见方法. 20
1.6 宏程序编程基础—— 简单实例
分析. 22
1.6.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22
1.6.2 零件图的分析. 23
1.6.3 算法以及程序流程图设计 23
1.7 本章小结. 26
第2 章 车削简单型面宏程序应用. 27
2.1 实例2-1 粗车端面宏程序应用 27
2.1.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27
2.1.2 分析零件图. 28
2.1.3 分析加工工艺. 28
2.1.4 选择变量方法. 28
2.1.5 选择程序算法. 29
2.1.6 绘制刀路轨迹. 29
2.1.7 绘制流程图. 30
2.1.8 编制程序代码. 30
2.2 实例2-2 粗车单外圆宏程序应用 32
2.2.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32
2.2.2 分析零件图. 32
2.2.3 分析加工工艺. 32
2.2.4 选择变量方法. 33
2.2.5 选择程序算法. 33
2.2.6 绘制刀路轨迹. 34
2.2.7 绘制流程图. 34
2.2.8 编制程序代码. 35
2.2.9 编程总结. 36
2.3 实例2-3 精车单外圆宏程序应用 37
2.3.1 分析零件图. 37
2.3.2 选择变量方法. 37
2.3.3 绘制流程图. 37
2.3.4 绘制刀路轨迹. 38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 版
VIII
2.3.5 编制程序代码 38
2.3.6 编程总结 39
2.4 实例2-4 车削钻孔宏程序应用1. 40
2.4.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40
2.4.2 分析零件图 40
2.4.3 分析加工工艺 41
2.4.4 选择变量方法 41
2.4.5 选择程序算法 42
2.4.6 绘制刀路轨迹 42
2.4.7 绘制流程图 42
2.4.8 编制程序代码 43
2.4.9 编程总结 44
2.5 实例2-5 车削钻孔宏程序应用2. 44
2.5.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45
2.5.2 分析零件图 45
2.5.3 分析加工工艺 45
2.5.4 选择变量方法 46
2.5.5 选择程序算法 46
2.5.6 绘制刀路轨迹 46
2.5.7 绘制流程图 47
2.5.8 编制程序代码 47
2.5.9 编程总结 49
2.6 实例2-6 车削单个内孔(通孔)
宏程序应用 49
2.6.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49
2.6.2 分析零件图 49
2.6.3 分析加工工艺 50
2.6.4 选择变量方法 50
2.6.5 选择程序算法 51
2.6.6 绘制刀路轨迹 51
2.6.7 绘制流程图 51
2.6.8 编制程序代码 52
2.6.9 编程总结 53
2.7 实例2-7 大直径外圆切断宏程序
应用. 54
2.7.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54
2.7.2 分析零件图样54
2.7.3 分析加工工艺54
2.7.4 选择变量方式55
2.7.5 选择程序算法55
2.7.6 绘制刀路轨迹56
2.7.7 绘制流程图57
2.7.8 编制程序代码57
2.7.9 编程总结58
2.8 实例2-8 车削外圆单个沉槽宏
程序应用58
2.8.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58
2.8.2 分析零件图59
2.8.3 分析加工工艺59
2.8.4 绘制刀路轨迹59
2.8.5 绘制流程图60
2.8.6 编制程序代码61
2.8.7 编程总结62
2.9 实例2-9 车削外圆多排等距沉槽
宏程序应用62
2.9.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62
2.9.2 分析零件图62
2.9.3 分析加工工艺63
2.9.4 选择变量方法63
2.9.5 选择程序算法64
2.9.6 绘制刀路轨迹65
2.9.7 绘制流程图65
2.9.8 编制程序代码66
2.10 本章小结.68
第3 章 车削普通螺纹宏程序应用70
3.1 螺纹加工概述.70
3.1.1 螺纹加工的常见循环指令和
特点.70
3.1.2 螺纹加工的走刀路径71
3.2 实例3-1 车削单线螺纹宏程序
目录
IX
应用. 72
3.2.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72
3.2.2 分析零件图. 72
3.2.3 分析加工工艺. 72
3.2.4 选择变量方法. 73
3.2.5 选择程序算法. 73
3.2.6 绘制刀路轨迹. 73
3.2.7 绘制流程图. 74
3.2.8 编制程序代码. 74
3.2.9 编程总结. 75
3.3 实例3-2 车削双线螺纹宏程序
应用. 76
3.3.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76
3.3.2 分析零件图. 76
3.3.3 分析加工工艺. 76
3.3.4 选择变量方法. 77
3.3.5 选择程序算法. 77
3.3.6 绘制刀路轨迹. 78
3.3.7 绘制流程图. 79
3.3.8 编制程序代码. 79
3.3.9 编程总结. 81
3.4 实例3-3 车削大螺距螺纹宏程序
应用. 81
3.4.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81
3.4.2 分析零件图. 82
3.4.3 分析加工工艺. 82
3.4.4 选择变量方法. 83
3.4.5 选择程序算法. 83
3.4.6 绘制刀路轨迹. 84
3.4.7 绘制流程图. 84
3.4.8 编制程序代码. 85
3.4.9 编程总结. 88
3.5 实例3-4 车削内螺纹宏程序应用. 88
3.5.1 零件图及加工内容. 88
3.5.2 分析零件图. 88
3.5.3 分析加工工艺. 89
3.5.4 选择变量方法. 89
3.5.5 选择程序算法. 89
3.5.6 绘制刀路轨迹. 90
3.5.7 绘制流
这本书的标题确实吸引人,尤其是“包邮”二字,让我在购买时就觉得物超所值。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想从中学习到数控车宏程序的精髓。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发现这本书在理论讲解方面,虽然也有涉及,但总感觉不够深入和系统。比如,在介绍宏程序变量的类型时,只是简单列举了几种,但对于它们的具体应用场景、何时使用哪种变量,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书中并没有给出足够的实例和详细的解释。这让我感到有些困惑,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加工任务时,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变量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精度。 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书中关于宏程序结构和流程控制的部分,虽然提到了IF、WHILE等语句,但并没有深入讲解它们在实际宏程序编写中的巧妙运用。很多时候,我需要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或者通过自己反复尝试来理解这些控制语句的真正威力。举个例子,书中提到的一个简单循环程序,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如果要把这个循环嵌套到更复杂的宏程序中,或者结合条件判断来控制循环的次数,书中的示例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宏程序实例,能够引导我一步一步地构建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宏程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基础语法的介绍上。 这本书的内容,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基础概念的罗列,而非深入精讲。对于已经具备一定数控编程基础,希望进一步提升宏程序技能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深度和广度。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宏程序优化、错误排查、以及如何利用宏程序实现智能化加工的案例。例如,如何通过宏程序实现刀具寿命管理、工件尺寸自动补偿,或者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数控加工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至关重要,但在本书中几乎没有涉及。 这本书的图文排版,虽然算不上糟糕,但也还有提升的空间。有些插图和程序代码的对照不够清晰,导致在阅读时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理解。特别是程序代码部分,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的处理,有时会影响阅读的流畅性。我希望能看到更规范、更美观的程序代码展示,以及更具代表性的示意图,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宏程序的运行逻辑和实际效果。 我之所以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冲着“精讲”二字来的,希望能获得一些“干货”。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精讲”的程度似乎还不够。虽然书中有一些例子,但往往止步于程序的展示,而对于编写这些程序的思路、逻辑推导、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则没有进行细致的阐述。很多时候,我需要自己去猜测作者的意图,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补充其中的空白。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比较直白,但在某些技术术语的解释上,有时会显得不够严谨。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因为一些含糊不清的表述而产生误解。我希望作者在后续的版本中,能够更加注重技术细节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并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更清晰的定义和解释。 这本书的“入门教程”属性,倒是体现得比较明显。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数控车宏程序编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初步了解的窗口。它会让你知道宏程序是什么,大概能做什么,以及一些基本的语法。但是,一旦你想要真正掌握宏程序的编写和应用,这本书所提供的知识,可能远远不够。 我想强调的是,我并不是否定这本书的价值,它确实为我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对于一个渴望在宏程序领域有所突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显得有些“浅尝辄止”。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宏程序高级应用的探讨,例如如何编写能够适应不同工件、不同加工要求的通用宏程序,或者如何利用宏程序实现复杂曲面加工等。 这本书在提供程序代码时,虽然附带了简单的注释,但很多关键的逻辑和算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例如,在某个程序中使用了特定的计算公式,如果作者能详细解释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它在宏程序中的作用,那将大大提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价值。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基础性的读物,对于想要了解数控车宏程序编程的读者来说,可以作为入门的参考。但如果期待获得深入的理解和实用的技巧,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更专业的书籍或学习资源。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详尽的案例分析和更深入的技术讲解。
评分拿到这本《包邮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时,我带着满满的期待,希望能在这本“精讲”的书里找到我需要的关于数控车宏程序的实战技巧。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也算给我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初步印象。然而,当我翻开书页,开始深入阅读时,我发现它在“精讲”二字上,似乎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在宏程序的基本概念和语法介绍方面,虽然书中有涉及,但总感觉不够细致。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逻辑判断和循环结构,书中提供的例子都比较简单,难以覆盖到实际生产中会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构建高效、灵活的宏程序的技巧,以及如何利用宏程序解决实际加工中的疑难杂症。 其次,在宏程序的变量和数据处理方面,书中虽然列举了多种变量类型,但对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何避免潜在的错误、以及如何进行高效的数据交换,并没有给出足够的指导。很多时候,我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摸索,才能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再者,书中关于宏程序的错误排查和调试技巧,也显得比较薄弱。在编写和运行宏程序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掌握有效的调试方法是提高编程效率的关键。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宏程序错误诊断和解决的案例,帮助我快速定位并修复问题。 此外,这本书在一些高级宏程序应用方面的讲解,也显得不够深入。例如,如何利用宏程序实现刀具磨损的自动补偿、工件尺寸的自动测量与调整,以及如何将宏程序与外部设备进行联动等,这些对于提升数控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至关重要,但书中对此类内容的涉及非常有限。 对于已经有一些数控编程经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更多地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的巩固,而难以带来质的飞跃。我希望作者能在后续的版本中,增加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案例,引导读者去思考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书中关于程序代码的排版,虽然清晰,但在某些复杂的宏程序示例中,注释略显不足。有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一段程序的具体逻辑。我建议作者在提供程序代码时,可以增加更详细的注释,或者提供程序的流程图,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 这本书的“入门教程”属性倒是比较明显,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作为了解数控车宏程序的一个起点。它能让你初步认识宏程序的强大功能,并学习一些基础的编程语法。但是,要想真正掌握宏程序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它提供了一些基础的宏程序知识,但在深度、广度和实战性方面,未能完全满足我的期望。我希望能看到一本真正能够“精讲”数控车宏程序的书籍,能够帮助我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数控编程工程师。
评分这本《包邮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的标题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包邮”这个词,在如今的书籍市场中,无疑增添了几分亲切感。拿到书后,我满怀期待地翻开,希望能从中汲取数控车宏程序的精髓,提升自己的编程技能。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在“精讲”这一点上,似乎还有一些提升的空间。 首先,在宏程序的变量和数据类型方面,虽然书中有提及,但对于不同变量类型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例如,在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时,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变量类型,以及如何避免由于变量类型不匹配而导致的程序错误,书中并没有给出足够的指导。 其次,关于宏程序的控制结构,比如IF语句、WHILE循环等,书中虽然有所介绍,但提供的实例都相对简单,难以体现出它们在实际复杂程序中的威力。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利用这些控制结构来构建灵活、高效宏程序的案例,例如如何通过嵌套循环和条件判断来实现复杂的加工路径规划。 再者,书中关于宏程序的错误排查和调试技巧,也显得略为不足。在实际编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掌握有效的调试方法是提高编程效率的关键。我期望书中能提供更多关于宏程序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方法,帮助我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此外,这本书在宏程序与外部设备交互、以及实现智能化加工方面的论述,也显得非常有限。例如,如何通过宏程序读取传感器数据、控制外部执行器,或者实现与MES系统的对接,这些都是当前数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本书在这方面的涉及非常少。 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一定数控编程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更多地是巩固了基础知识,而难以带来新的启发和突破。我期待作者能在后续的版本中,增加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案例,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宏程序的更多可能性。 书中关于程序代码的排版,虽然整体清晰,但在一些复杂的宏程序示例中,注释的详细程度还有待提高。有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一段程序的具体逻辑。我建议作者在提供程序代码时,能够提供更详尽的注释,或者辅以流程图,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 这本书的“入门教程”属性倒是比较突出,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初步了解数控车宏程序的窗口。它能让你对宏程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学习一些基础的语法。但是,如果希望真正掌握宏程序的编写和应用,这本书所能提供的知识可能还远远不够。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基础性的读物,为数控车宏程序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起点。但对于希望深入掌握宏程序编程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复杂生产环境的读者来说,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经验。我期待未来的版本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
评分这本《包邮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在我眼中,更像是一本“基础普及读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精讲”。书名中的“精讲”二字,着实勾起了我的学习兴趣,但实际阅读体验,却稍显逊色。 首先,书中对宏程序变量的介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对于变量的动态赋值、数据类型的转换,以及在复杂计算中如何避免精度损失等问题,并没有深入探讨。我遇到过不少因为变量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程序出错,如果书中能提供更详细的指导,相信能少走不少弯路。 其次,在宏程序的控制流程方面,例如IF-THEN-ELSE和WHILE-DO-END等语句的运用,书中提供的例子都过于简单,无法展现出这些强大工具的真正潜力。我特别希望看到一些能够演示如何利用这些语句来处理复杂逻辑、实现动态路径调整的案例,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宏程序的灵活性。 再者,关于宏程序的调用和子程序的使用,书中也只是浅尝辄止。在实际生产中,将复杂的宏程序分解成多个可复用的子程序,是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可读性的重要手段。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多关于子程序设计、参数传递以及子程序间交互的实例和技巧。 此外,书中在提及一些高级的宏程序应用时,往往只是一笔带过,缺乏具体的实现步骤和技术细节。比如,如何通过宏程序实现刀具寿命的监控和自动更换,如何利用宏程序进行工件的在线测量和自动补偿,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技术,但书中对此的论述却显得不够充分。 这本书的“入门教程”标签,倒是比较贴切。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数控车宏程序的新手来说,它是一个不错的敲门砖,能够让你对宏程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技能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书中的程序代码,虽然有基本的注释,但在一些关键的计算公式和逻辑判断处,缺乏详细的解释。有时,我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推敲代码的含义,才能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路。如果作者能在这些地方增加更详尽的说明,将大大提升书籍的阅读价值。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更多“实战”的指导,而不仅仅是“概念”的介绍。例如,当遇到某种典型的加工难题时,如何一步步地构建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宏程序,这个过程的展示,比单纯的程序代码更有价值。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基础的宏程序知识,适合作为入门参考。但其在“精讲”和“实例”的深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加贴近实际生产需求,提供更具价值和深度的内容。
评分这本《包邮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在我手中,更多地扮演着一本“宏程序初步认识手册”的角色,而非我所期望的“深度实战指导”。书名中“精讲”二字,确实吸引了我,但实际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它更像是对宏程序的一个“泛泛之谈”。 首先,在宏程序变量的定义和使用上,书中虽然介绍了常见的变量类型,但对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变量,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组织变量,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我常常在编写程序时,因为变量的选择不够优化,导致程序运行效率不高,甚至出现逻辑错误。 其次,关于宏程序的控制语句,如IF、WHILE、FOR等,书中提供的示例都过于简单,难以体现出这些语句在处理复杂工况下的灵活性和强大功能。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利用这些语句构建动态、自适应的宏程序,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加工场景。 再者,书中对于宏程序调用子程序、以及子程序之间参数传递的讲解,也显得比较肤浅。在实际工程中,合理的模块化编程和子程序的设计,是提高程序效率和可维护性的关键。我期望书中能提供更详细的关于子程序设计原则、参数传递方式以及返回值处理的案例。 此外,这本书在宏程序实现智能化加工方面的论述,几乎是空白。例如,如何通过宏程序实现刀具寿命的自动监测与补偿、工件尺寸的实时反馈与调整,或者如何将宏程序与传感器、PLC等设备进行联动,这些都是提升数控加工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技术,但书中对此的涉及非常有限。 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一定数控编程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更多的是巩固了基础知识,而难以带来新的启发和提升。我期待作者能在后续的版本中,增加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案例,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宏程序的更多可能性。 书中程序代码的注释,虽然有,但很多关键的逻辑和计算公式,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有时,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揣摩代码的意图,才能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路。如果作者能对这些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将大大提高书籍的阅读价值。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为数控车宏程序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基础的起点,适合作为入门参考。但其在“精讲”的深度和“实例”的实用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真正成为一本能够指导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精讲”书籍。
评分拿到这本《包邮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时,我首先被“包邮”这个信息吸引,觉得物超所值。然而,当翻开书本,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在“精讲”二字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更像是一本“宏程序基础入门”的书。 首先,书中对宏程序变量的讲解,虽然涵盖了基本类型,但对于如何进行变量的有效管理、如何避免变量冲突,以及在复杂计算中如何选择最优变量类型以提高程序效率,并没有给出深入的指导。很多时候,我在编写程序时,需要自己反复尝试,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变量使用方案。 其次,在宏程序的控制流程方面,比如IF语句和WHILE循环的运用,书中提供的例子都比较简单,难以完全展现出它们在实际复杂编程中的强大功能。我期望看到更多展示如何利用这些控制语句来实现动态路径规划、或者根据加工条件自动调整参数的案例。 再者,关于宏程序的错误排查和调试方法,书中提供的指导也略显不足。在实际编程过程中,遇到错误是很常见的,掌握有效的调试技巧对于提高编程效率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更多关于宏程序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方法,帮助我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此外,这本书在宏程序的调用和子程序的使用方面,也只是浅尝辄止。在实际生产中,将复杂的宏程序分解为多个可复用的子程序,是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可维护性的重要手段。我期待书中能有更详细的关于子程序设计原则、参数传递方式以及返回值处理的案例。 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一定数控编程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而难以带来新的启发和技术突破。我期待作者能在后续的版本中,增加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案例,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宏程序的更多可能性。 书中程序代码的注释,虽然有,但对于一些关键的计算公式和逻辑判断,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解释。有时,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揣摩代码的意图,才能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路。如果作者能在这些地方增加更详尽的说明,将大大提高书籍的阅读价值。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基础性的读物,为数控车宏程序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起点。但对于希望深入掌握宏程序编程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复杂生产环境的读者来说,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经验。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
评分这本《包邮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宏程序知识点集锦”,而非我期待的“深入实战指南”。书名中的“精讲”二字,着实吸引了我,但实际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它在“精”和“讲”的深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书中对于宏程序中变量的介绍,虽然列举了常见的几种,但对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差异、存储空间占用、以及在复杂运算中的精度表现,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我常常因为不清楚变量的特性,而选择不够最优的变量,影响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其次,在宏程序的流程控制方面,如IF、WHILE、GOTO等语句的运用,书中提供的例子都显得过于简单,难以充分展现出它们在处理复杂逻辑和异常情况下的强大能力。我特别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利用这些语句来实现程序的自适应调整、错误恢复机制的实例。 再者,关于宏程序的参数化设计和通用性方面,书中也只是点到为止。在实际生产中,编写能够适应不同工件、不同加工要求的通用宏程序,是提高编程效率的重要途径。我期待书中能有更深入的关于参数化编程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案例。 此外,这本书在宏程序与加工工艺的结合方面,论述也相对薄弱。例如,如何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刀具磨损情况,通过宏程序自动调整切削参数,以达到最优的加工效果,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但书中对此的涉及非常有限。 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一定数控编程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而难以带来新的启发和技术突破。我期待作者能在后续的版本中,增加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案例,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宏程序的更多可能性。 书中程序代码的注释,虽然有,但对于一些关键的计算公式和逻辑判断,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解释。有时,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揣摩代码的意图,才能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路。如果作者能在这些地方增加更详尽的说明,将大大提高书籍的阅读价值。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基础性的读物,为数控车宏程序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起点。但对于希望深入掌握宏程序编程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复杂生产环境的读者来说,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经验。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
评分这本《包邮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宏程序概念普及手册”,而非我期望中的“实战精讲”。虽然书名中的“精讲”二字吸引了我,但实际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它在“精”和“讲”的深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书中对宏程序变量的介绍,虽然涵盖了基本类型,但对于变量的动态类型转换、以及在复杂计算中如何避免由于精度问题导致的错误,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我曾经遇到过因为变量类型不匹配而导致程序长时间无法运行,如果书中能提供更详细的指导,相信能少走不少弯路。 其次,在宏程序的控制结构方面,例如IF-THEN-ELSE和WHILE-DO-END等语句的运用,书中提供的例子都相对简单,难以体现出它们在实际复杂程序中的威力。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利用这些控制结构来构建高效、灵活宏程序的案例,例如如何通过嵌套循环和条件判断来实现复杂的加工路径规划。 再者,关于宏程序的错误排查和调试技巧,书中也显得比较薄弱。在实际编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掌握有效的调试方法是提高编程效率的关键。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宏程序错误诊断和解决的案例,帮助我快速定位并修复问题。 此外,这本书在宏程序与外部设备交互、以及实现智能化加工方面的论述,也显得非常有限。例如,如何通过宏程序读取传感器数据、控制外部执行器,或者实现与MES系统的对接,这些都是当前数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本书在这方面的涉及非常少。 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一定数控编程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更多地是巩固了基础知识,而难以带来新的启发和突破。我期待作者能在后续的版本中,增加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案例,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宏程序的更多可能性。 书中关于程序代码的排版,虽然整体清晰,但在一些复杂的宏程序示例中,注释的详细程度还有待提高。有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一段程序的具体逻辑。我建议作者在提供程序代码时,可以增加更详细的注释,或者提供程序的流程图,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基础性的读物,为数控车宏程序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起点。但对于希望深入掌握宏程序编程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复杂生产环境的读者来说,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经验。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
评分这本《包邮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宏程序基础概念概览”,而非我所期待的“深入实战指导”。虽然书名中的“精讲”二字吸引了我,但实际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它在“精”和“讲”的深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在宏程序变量的定义和使用上,书中虽然介绍了常见的变量类型,但对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变量,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组织变量,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我常常在编写程序时,因为变量的选择不够优化,导致程序运行效率不高,甚至出现逻辑错误。 其次,关于宏程序的控制结构,如IF、WHILE、GOTO等语句的运用,书中提供的例子都显得过于简单,难以充分展现出它们在处理复杂逻辑和异常情况下的强大能力。我特别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利用这些语句来实现程序的自适应调整、错误恢复机制的实例。 再者,关于宏程序的参数化设计和通用性方面,书中也只是点到为止。在实际生产中,编写能够适应不同工件、不同加工要求的通用宏程序,是提高编程效率的重要途径。我期待书中能有更深入的关于参数化编程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案例。 此外,这本书在宏程序与加工工艺的结合方面,论述也相对薄弱。例如,如何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刀具磨损情况,通过宏程序自动调整切削参数,以达到最优的加工效果,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但书中对此的涉及非常有限。 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一定数控编程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而难以带来新的启发和技术突破。我期待作者能在后续的版本中,增加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案例,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宏程序的更多可能性。 书中程序代码的注释,虽然有,但对于一些关键的计算公式和逻辑判断,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解释。有时,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揣摩代码的意图,才能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路。如果作者能在这些地方增加更详尽的说明,将大大提高书籍的阅读价值。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基础性的读物,为数控车宏程序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起点。但对于希望深入掌握宏程序编程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复杂生产环境的读者来说,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经验。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
评分这本《包邮 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 第2版》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宏程序基础知识普及读物”,而非我所期望的“深入实战指南”。书名中的“精讲”二字,确实吸引了我,但实际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它在“精”和“讲”的深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在宏程序变量的定义和使用上,书中虽然介绍了常见的变量类型,但对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变量,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组织变量,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我常常在编写程序时,因为变量的选择不够优化,导致程序运行效率不高,甚至出现逻辑错误。 其次,关于宏程序的控制结构,如IF、WHILE、GOTO等语句的运用,书中提供的例子都显得过于简单,难以充分展现出它们在处理复杂逻辑和异常情况下的强大能力。我特别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利用这些语句来实现程序的自适应调整、错误恢复机制的实例。 再者,关于宏程序的参数化设计和通用性方面,书中也只是点到 זאת。在实际生产中,编写能够适应不同工件、不同加工要求的通用宏程序,是提高编程效率的重要途径。我期待书中能有更深入的关于参数化编程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案例。 此外,这本书在宏程序与加工工艺的结合方面,论述也相对薄弱。例如,如何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刀具磨损情况,通过宏程序自动调整切削参数,以达到最优的加工效果,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但书中对此的涉及非常有限。 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一定数控编程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而难以带来新的启发和技术突破。我期待作者能在后续的版本中,增加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案例,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宏程序的更多可能性。 书中程序代码的注释,虽然有,但对于一些关键的计算公式和逻辑判断,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解释。有时,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揣摩代码的意图,才能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路。如果作者能在这些地方增加更详尽的说明,将大大提高书籍的阅读价值。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基础性的读物,为数控车宏程序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起点。但对于希望深入掌握宏程序编程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复杂生产环境的读者来说,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经验。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