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设置了综述、专文、统计资料、企业概况、产品项目与技术、展会专题、标准与专利、附录等栏目,系统介绍了我国塑料机械工业在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面临的局面及总体发展情况,分析了塑料机械工业产品技术发展动向及取得的成果,展现行业骨干企业新面貌,记录行业发生的大事、科研新产品、新取得的发明专利及各类奖项,直观反映了行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成就。 前 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在发展史上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迈上新的台阶。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伴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国塑料机械工业在全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全行业产量、规模继续居世界,实现了“十六连冠”的新成就。我国塑料机械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增至403家,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95.91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56.9亿元,同比增长15%;出口交货值90.57亿元,同比增长7%。 已经开启的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作为调结构、去产能、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时间节点,等我关注《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是因为我所在的区域经济与塑料机械行业息息相关,所以我对区域产业发展和市场格局的变化非常敏感。年鉴里对全国各地区塑料机械产业发展情况的梳理,让我对不同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某些地区在大型设备制造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而另一些地区则在精细化、高端化设备方面更具特色。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我们区域产业在全国的定位,以及如何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此外,年鉴里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也让我对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评分作为一名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的政策研究者,《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分析。我尤其重视年鉴中关于国家宏观政策对塑料机械行业影响的解读,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挑战。2017年,国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政策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些政策对塑料机械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年鉴里对这些政策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能够从中了解到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未来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这有助于我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评分作为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销售人员,《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客户洞察。我尤其关注年鉴中关于市场需求分析和细分产品趋势的章节。它不仅列举了哪些产品在2017年市场需求旺盛,还分析了这些需求背后的原因,比如消费升级、政策引导、技术进步等等。这对于我制定销售策略、挖掘潜在客户非常有帮助。例如,年鉴里提到,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塑料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直接带动了相关塑料机械设备的需求。了解这些信息,我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荐我们的产品。
评分我是一名刚刚接触塑料机械行业的新手,所以《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入门指南。我特别喜欢它对行业基本概念、主要产品类型以及市场运作模式的介绍。它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一些我之前不太了解的专业术语和技术原理。通过阅读年鉴,我能够对整个塑料机械行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它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此外,年鉴里对行业发展历程的回顾,也让我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它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我对《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中关于塑料回收和循环利用设备的内容很感兴趣。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塑料回收利用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年鉴里对相关设备的技术进展和市场应用做了介绍,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的发展潜力。它展示了一些先进的回收处理设备,以及它们在提升回收效率、降低能耗方面的优势。这让我意识到,未来塑料机械行业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在于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年鉴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也让我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积极的预期。
评分我一直对塑料加工中的一些细分技术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提升效率、降低能耗的新工艺。《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在这方面给了我不少“惊喜”。我记得里面有一章详细介绍了注塑成型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比如伺服节能技术、微发泡注塑等等。虽然我不可能每一项技术都去深入研究,但它提供的案例分析和技术参数,让我对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关于伺服节能技术,年鉴里列举了几家企业的实际应用数据,显示出非常可观的能耗降低幅度,这对于我们这种成本敏感型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此外,对于某些高端应用领域,比如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的成型,年鉴里也介绍了一些专门的设备和解决方案,这让我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我本来是抱着一种“看看行业都有哪些新动态,有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创新点”的心态去翻阅的。作为一个长期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的人,总觉得总会有那么一两本年鉴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或者至少能让我对未来一两年的市场走向有个大致的判断。翻开《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整体架构。它不像一些学术性的报告那样枯燥乏味,而是以一种相对更加易读的方式来呈现信息。我特别喜欢它在开篇部分对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对塑料机械行业影响的分析。当时(2017年),整个经济形势确实是在转型升级,环保政策的收紧更是对很多传统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塑料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年鉴里对这些宏观因素的解读,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细分领域出现了增长,而另一些则面临压力。
评分我是一名材料供应商,所以对于《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中关于材料应用和新材料发展的部分特别关注。尽管它是一本关于机械的年鉴,但机械与材料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年鉴里对一些新型塑料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趋势做了介绍,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材料的研发方向和市场推广策略。例如,它提到了一些高性能工程塑料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研发符合这些高端应用需求的新材料。同时,年鉴里也分析了传统塑料材料的升级换代,以及如何通过改性来提升其性能,这为我们优化现有产品提供了思路。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行业技术动态的工程师,我对《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中关于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内容印象尤为深刻。2017年,“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还在深入推进,年鉴里对塑料机械行业如何拥抱智能制造的探讨,以及一些企业在这方面的探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通过列举一些实际的案例,比如设备联网、数据采集与分析、远程监控与诊断等,来展示智能制造在塑料机械领域的落地可能性。我当时就在想,我们公司是否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思路,提升我们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年鉴里对这些技术趋势的预测,也让我对未来几年的技术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我对《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2017》中的一些企业案例研究非常感兴趣。有时候,空泛的理论不如具体的实践经验来得有说服力。年鉴里对一些行业内领先企业的介绍,让我看到了它们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这些案例涵盖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管理升级等多个方面的经验。我仔细研读了其中几家我比较熟悉的企业的成功之道,例如它们是如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提升产品竞争力,或者它们是如何通过优化服务体系来赢得客户的信任。这些真实的案例,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素材,也让我对行业的优秀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