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滾出雪球股:當大盤下跌1000點,他卻獲利15%,如何辦到?

輕鬆滾出雪球股:當大盤下跌1000點,他卻獲利15%,如何辦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溫國信 著
图书标签:
  • 投资
  • 股票
  • 价值投资
  • 雪球策略
  • 财务自由
  • 理财
  • 股市
  • 长期投资
  • 逆势操作
  • 个人投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9789866037030
版次:1
商品编码:16014604
包装:平裝
丛书名: Biz
出版时间:2011-09-27
页数:242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21×15 cm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什麼組合,在股市三天狂瀉千點時照樣獲利15%?
答案:股市達人溫國信挑出的「雪球股」。
這種股票能夠戰勝金融海嘯,躲過股災風暴,
不需大師報明牌,簡單算、低價買、低調賺大錢。
50000名以上讀者見證!《Smart 智富》月刊、《今周刊》雜誌專訪、東森電視台「夢想街57號」特別介紹。
2011年春,溫國信在第一本著作《找出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當中選出32支雪球股當例子,半年後台股三天跌了千點,這個選股組合的平均報酬率竟達到15%!
很神奇吧?因為溫國信看懂了巴菲特的書。但是現在你不用看十幾本書,溫國信用最簡單的要訣幫你掌握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原則。在本書當中,溫國信毫無保留公開自己的投資策略與方法,破天荒以「step-by-step」逐步圖解的方式解釋每個細節,就算你第一次買股票,也能成功理財。
不管大盤是漲是跌,一年平均獲利15%,溫國信是怎麼辦到的?
答案:找到五年平均現金殖利率6.25%以上的股票,然後抱著。
對,就這麼簡單!
第一步:找到現金股息每年6.25以上的股票,再將現金股息滾入本金,這樣的動作持 續三年。
公式:(1+6.25%)3 =20%
第二步:由於是透過「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法6.25%以上」的標準來過濾股票,因此都是以便宜價買進,漲到合理價的幅度大約都有25%。( 約花三年時間 )
小 計:三年的獲利約為 20%+25%=45%
一年平均獲利 45% / 3=15%(行情牛市時,獲利更不只如此)
比起銀行定存不到2% 的利息,雪球股的獲利模式是不是簡單又有效率?但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多數人做不到?
投資雪球股超過十年以上溫國信認為,多數人買股票只是為了賺價差,所以永遠在找明牌,缺乏清楚的策略與方法,只想殺進殺出,缺乏耐心。他的策略是「本金安全、適當獲利、複利成長」,他的方法是「價值投資法、現金殖利率」,溫國信要告訴你巴菲特也未必掌握到的台灣股市特性:
一、 在台灣應用價值投資法時,股票的「價值」要怎麼評估?
二、 一支股票的「價格」,多少錢算便宜?多少錢算貴?
三、 雪球股要抱多久?怎麼樣才能愈滾愈大?
四、 為什麼雪球股的漲幅不用很大,獲利就比定存高出許多?
五、 殖利率6.25%的股票怎麼找?有什麼捷徑可以利用?
溫國信說,買股票要先選公司,不是先看價錢,如果你買到爛股票,8塊比30還要貴,選股才是核心,如果你只依賴技術分析或是別人報明牌,肯定是不行的,唯有利用滾雪球的道理,先找到好股票,再利用複利的原理,創造出最佳的獲利比例,自然不用天天看盤,一年創造至少15%的獲利。

作者简介

溫國信
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系畢業,民國70年隻身到台北工作,憑感覺買進低價的水泥股,小賠出場,之後買軟體努力研究,但是終覺電腦選股的方法不夠踏實而沒有採用,之後長抱三支基金8年,結果慘賠60%!自此不再聽信明牌、不短線進出、不買股票基金,專心研究巴菲特、「價值投資法」與「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法」,抱持穩穩賺,慢慢賺的心理,反而創造良好的績效。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將所學應用到實務上,逢低大膽買進被投資人錯殺而具有高殖利率的股票,
2011年初出版第一本理財書《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上市第一周即榮登金石堂商業理財類排行榜銷售冠軍,並掀起一股價值投資風潮。出書後,讀者最常對他說的一句話就是:「溫先生,我早十年認識你就好了!」

精彩书摘

自序
人生就像滾雪球,投資也是 ─ 有經過就有斬獲
今年一月底,我把自己這幾年以來的投資經驗整理成冊,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由於我只是一個單純上班族,沒有什麼知名度,更不是什麼顯赫的投資大師,出書的本意只是想分享一些關於買賣股票的正確觀念,不希望再有人因為買錯股而弄得傾家蕩產。
但萬萬沒有想到,這本書一上市就大獲好評,第一週就登上各大書店財經排行榜的冠軍,真是讓我受寵若驚。
出書之後,我收到很多讀者的來信,還有許多單位的演講,在這些與投資人面對面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小股民,但理財知識並沒有同等量的普及,很多人甚至做了多年股票,卻連基本的除權、除息、利息、除息等這些基本知識等搞不清楚,讓我感到很意外。
於是在出版社的建議下,也在許多看完我的第一本著作的讀者鼓勵下,我決定再接再勵,把第一本《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中寫得還不夠詳細,以及這一年來讀者來信中最常出現的問題,做更深入的整理與分析,並用更簡單明瞭的圖解方式,讓已經縱橫股市多年的老手,或是第一次買股票的新手都能更清楚的理解。
小賠300元,卻贏回投資智慧
我在第一本書中的第一句話就很清楚的寫明:關於投資這件事,我一直是個很保守的人,民國80年,我買的第一張股票是「中國力霸」,只買了三個月就離場,小賠300元和一點手續費,金額雖然不高卻讓當年沒錢的我留下一個很深刻的教訓,於是我開始認真的研究股票,後來甚至花錢去買專業軟體。
共同基金也是另一個讓我投資心痛的地方,因為我不但賠錢,而且幅度還很大!這些慘痛的投資經驗,讓我開始認真的閱讀投資大師的書,例如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所有著作、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以及其他的投資書籍,直到我弄懂「價值投資法」的原理和原則,終於找到了股海的明燈、人生中最寶貴的聚寶盆。
這幾年,我身體力行「價值投資法」與「現金殖利率法」,不但安然渡過金融危機,而且獲利頗佳,我曾經想:「世界上如果有一種投資方法,可以讓大家長久的安心、獲得利潤,並且擁有幸福的生活,那就太珍貴了」!但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方法嗎?答案是肯定的,我稱之為「投資正道」,它就是「利用價值投資法,輕鬆滾出雪球股」。
「運用價值投資法,輕鬆滾出雪球股」具有很多優點,適合所有人學習,它的基本特性是:
強調本金安全,所投資的標的都必須有真實的價值,所以不至於大幅虧損或消失不見。
要有適當收益,在投資過程中都能夠獲得適當的收入,以保持生活的安定。
要對投資標的深入分析,所以你不會因為一些挫折(例如股災)就感到迷惑。
人生就像滾雪球,投資也是一樣
我認為,投資必須具備三件事:「資金高度安全+適當的收益+長期複利」,就像巴菲特曾說的:「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濕漉漉的雪,以及夠長的山坡。」濕漉漉的雪就是適當的收益(利息),夠長的山坡就是長期複利 (時間),巴菲特一直在闡述這個道理,但多數人多半沒有聽懂,總想在股海裡一夕致富、搶賺價差,結果就在道聽塗說下買錯股票住進套房,然後再由自己的錯誤經驗認為股票就是一種投機工具,千萬碰不得,其實這觀念真是因噎廢食。在我看來,如果你懂得用正確方法投資股市,絕對可以讓你的薪水對抗不斷高升的通貨膨脹、每年獲致固定的收益進而可以安穩退休。
八月時台股受到美國國債的影響,大盤在幾天之內狂瀉一千點,但我卻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投資績效,甚至開心的準備來撿便宜,理由是因為
1. 我的投資目標是適當的收益,而不是一夕致富。
2. 我用的是堂堂正正的策略,而不靠哄抬炒作。
3. 我收集資料、自己推估股價,取代道聽塗說的明牌。
現在,我要將我的這套投資方法與你分享,讓你也能跟我一樣:大盤下跌1000點我卻獲利至少15%。

前言/序言

人生就像滾雪球,投資也是 ─ 有經過就有斬獲
今年一月底,我把自己這幾年以來的投資經驗整理成冊,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由於我只是一個單純上班族,沒有什麼知名度,更不是什麼顯赫的投資大師,出書的本意只是想分享一些關於買賣股票的正確觀念,不希望再有人因為買錯股而弄得傾家蕩產。
但萬萬沒有想到,這本書一上市就大獲好評,第一週就登上各大書店財經排行榜的冠軍,真是讓我受寵若驚。
出書之後,我收到很多讀者的來信,還有許多單位的演講,在這些與投資人面對面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小股民,但理財知識並沒有同等量的普及,很多人甚至做了多年股票,卻連基本的除權、除息、利息、除息等這些基本知識等搞不清楚,讓我感到很意外。
於是在出版社的建議下,也在許多看完我的第一本著作的讀者鼓勵下,我決定再接再勵,把第一本《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中寫得還不夠詳細,以及這一年來讀者來信中最常出現的問題,做更深入的整理與分析,並用更簡單明瞭的圖解方式,讓已經縱橫股市多年的老手,或是第一次買股票的新手都能更清楚的理解。
小賠300元,卻贏回投資智慧
我在第一本書中的第一句話就很清楚的寫明:關於投資這件事,我一直是個很保守的人,民國80年,我買的第一張股票是「中國力霸」,只買了三個月就離場,小賠300元和一點手續費,金額雖然不高卻讓當年沒錢的我留下一個很深刻的教訓,於是我開始認真的研究股票,後來甚至花錢去買專業軟體。
共同基金也是另一個讓我投資心痛的地方,因為我不但賠錢,而且幅度還很大!這些慘痛的投資經驗,讓我開始認真的閱讀投資大師的書,例如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所有著作、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以及其他的投資書籍,直到我弄懂「價值投資法」的原理和原則,終於找到了股海的明燈、人生中最寶貴的聚寶盆。
這幾年,我身體力行「價值投資法」與「現金殖利率法」,不但安然渡過金融危機,而且獲利頗佳,我曾經想:「世界上如果有一種投資方法,可以讓大家長久的安心、獲得利潤,並且擁有幸福的生活,那就太珍貴了」!但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方法嗎?答案是肯定的,我稱之為「投資正道」,它就是「利用價值投資法,輕鬆滾出雪球股」。
「運用價值投資法,輕鬆滾出雪球股」具有很多優點,適合所有人學習,它的基本特性是:
強調本金安全,所投資的標的都必須有真實的價值,所以不至於大幅虧損或消失不見。
要有適當收益,在投資過程中都能夠獲得適當的收入,以保持生活的安定。
要對投資標的深入分析,所以你不會因為一些挫折(例如股災)就感到迷惑。
人生就像滾雪球,投資也是一樣
我認為,投資必須具備三件事:「資金高度安全+適當的收益+長期複利」,就像巴菲特曾說的:「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濕漉漉的雪,以及夠長的山坡。」濕漉漉的雪就是適當的收益(利息),夠長的山坡就是長期複利 (時間),巴菲特一直在闡述這個道理,但多數人多半沒有聽懂,總想在股海裡一夕致富、搶賺價差,結果就在道聽塗說下買錯股票住進套房,然後再由自己的錯誤經驗認為股票就是一種投機工具,千萬碰不得,其實這觀念真是因噎廢食。在我看來,如果你懂得用正確方法投資股市,絕對可以讓你的薪水對抗不斷高升的通貨膨脹、每年獲致固定的收益進而可以安穩退休。
八月時台股受到美國國債的影響,大盤在幾天之內狂瀉一千點,但我卻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投資績效,甚至開心的準備來撿便宜,理由是因為
1. 我的投資目標是適當的收益,而不是一夕致富。
2. 我用的是堂堂正正的策略,而不靠哄抬炒作。
3. 我收集資料、自己推估股價,取代道聽塗說的明牌。
現在,我要將我的這套投資方法與你分享,讓你也能跟我一樣:大盤下跌1000點我卻獲利至少15%。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设的、名为《輕鬆滾出雪球股:當大盤下跌1000點,他卻獲利15%》的图书的图书简介。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完全基于您提供的书名进行构思和撰写,旨在详细介绍该书可能涵盖的主题和价值,同时避免提及任何AI生成或构思的痕迹,力求自然流畅。 --- 图书简介: 书名: 輕鬆滾出雪球股:當大盤下跌1000點,他卻獲利15% 作者: [此处可填入虚构作者名,例如:林志明] 一本教你如何在市場風暴中,不僅倖存,更能實現超額收益的實戰指南。 在金融市場的歷史長河中,波動從來都是常態,但真正區分成功投資者與普通散戶的,並非他們對牛市的把握,而是他們在熊市中的表現。當市場哀鴻遍野,主流指數如道瓊斯、標普500或台灣加權指數經歷「千點級別」的劇烈修正時,大多數投資者的資產淨值正在遭受重創。然而,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僅能安然度過風暴,甚至能逆勢斬獲雙位數的驚人回報。 本書《輕鬆滾出雪球股:當大盤下跌1000點,他卻獲利15%》正是深入剖析這一現象背後邏輯的權威著作。它不是一本鼓吹盲目樂觀的勵志書,而是一本基於嚴謹數據分析、市場心理學洞察,以及可複製的戰術部署的實戰手冊。作者透過追蹤並解析那些在市場恐慌中實現了驚人15%正報酬的投資案例,揭示了他們所採用的「雪球策略」的精髓。 核心理念:風險重構與價值狩獵 「雪球策略」的核心,在於徹底顛覆傳統投資者對「風險」的定義。當大盤下跌1000點時,市場上充斥著的並非單純的「虧損機會」,而是被集體情緒擠壓出來的「絕對低估價值」。本書將引導讀者走出傳統的「買入持有」(Buy and Hold)思維陷阱,轉向更具防禦性和攻擊性的「動態價值重構」。 本書將深入探討以下幾個關鍵模組: 第一部:拆解恐慌:理解千點崩盤的內在驅動力 市場的每一次崩盤,無論是源於經濟衰退、地緣政治緊張還是流動性危機,其背後的推動力都是可識別的。本書首先會用極為清晰的圖表和案例,解析歷史上主要的市場崩盤(如2000年網路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等)的傳染路徑。我們將學習如何區分「結構性崩潰」與「週期性修正」,避免將短暫的恐慌誤判為長期的系統性風險。更重要的是,本書將提供一套「市場情緒監測儀」,教你如何透過成交量、期權隱含波動率(如VIX指數)的異常波動,提前嗅探市場即將進入「超賣區」的訊號。 第二部:雪球的基石:逆向篩選與「抗跌資產矩陣」 獲利15%的關鍵,在於你選擇「滾動」的球體本身。當整體市場價值被重估時,特定的優質資產群體會因為市場的「一刀切」拋售行為而被錯殺。本書耗費大量篇幅,建構了一套獨特的「抗跌資產矩陣」(Resilience Asset Matrix)。這個矩陣篩選標準遠超傳統的本益比(P/E)和股價淨值比(P/B)。它著重於衡量企業的: 1. 現金流韌性(Cash Flow Durability): 衡量在收入中斷情況下,企業維持營運和償債的能力。 2. 定價權力(Pricing Power): 在通貨膨脹或供應鏈緊繃時,能否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能力。 3. 資本效率(Capital Efficiency): 衡量管理層在嚴峻環境下,仍能將資本投入轉化為實際回報的效率。 讀者將學會如何精準鎖定那些「外表狼狽,內在強健」的標的,這些才是大盤崩跌時,最有可能被市場低估,並在反彈時率先恢復甚至超越歷史高點的「隱形冠軍」。 第三部:動態滾動:在下跌中實現利潤的戰術部署 這是本書的精華所在,解釋了如何在下跌趨勢中創造正報酬。這並非單純的「逢低買入」,而是一套精密的「階梯式建倉與動態對沖」組合拳: 分批次「捕撈」策略(Stair-Step Acquisition): 制定明確的價格區間和觸發點,確保在股價每下降一定比例後,能以前瞻性的價格而非恐懼驅動的價格進行部署。 期權對沖與收益生成(Options Hedging & Yield Generation): 專業投資者在熊市中不會將資金完全閒置。本書將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如何利用賣出看漲期權(Covered Calls)或小額買入深度價外看跌期權(OTM Puts)來為持倉組合創造「跌中取利」的現金流。這筆額外的收入,正是彌補帳面浮虧、甚至轉化為實質收益的關鍵。 「避風港」資產的輪動部署: 探討在不同類型的市場修正中,哪些特定類型的債券、貴金屬或特定產業的必需消費品,能提供比市場平均水平更高的保護係數,並學會何時將獲利的「雪球」從高波動區塊轉移到低波動的防禦性資產中暫時「儲藏」。 誰該閱讀這本書? 厭倦了在市場大跌時只能「安慰自己再放久一點」的長期投資者。 渴望在市場低迷期找到超額報酬機會的進階散戶和專業交易員。 希望將投資組合風險從「被動承受」轉變為「主動管理」的投資決策者。 本書以極其實用的案例分析和清晰的步驟指引,讓你理解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15%逆勢獲利,絕非運氣,而是源於一套科學、系統且反人性的投資方法論。學會「輕鬆滾出雪球」,你將永遠不再懼怕市場的風暴。 讀完本書,你將掌握: 1. 在市場崩盤中,如何精準識別「被錯殺」的優質股。 2. 如何運用期權工具,在下跌趨勢中持續產生現金流,彌補帳面損失。 3. 一套可複製的「階梯式建倉」模型,確保你的資金永遠不會一次性被恐懼套牢。 4. 建立一個「風險緩衝區」,讓市場的波動成為你累積財富的加速器,而非絆腳石。 這不是一本教你預測明天下跌多少點的書,而是一本教你在大盤下跌一千點時,如何自信地走向獲利15%的戰略地圖。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它所传达出的那种积极且充满信心的基调。在当前这个充斥着悲观情绪的市场氛围里,很多投资书籍读起来都让人感到压抑和焦虑,仿佛市场随时都会崩塌。但这本书却像一束光,明确地指出,每一次的恐慌都是一次财富再分配的绝佳时机。它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避免损失,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们去主动寻找并把握“不对称风险回报”结构的机会。我感觉自己仿佛被带入了一个更高维度的观察视角,不再纠结于短期一两个点的波动,而是将目光投向未来三到五年的企业成长曲线。这种视野的拓宽,比任何具体的选股技巧都更为宝贵。读完之后,我的心态明显平和了许多,对短期市场波动少了无谓的担忧,多了几分期待,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文字风格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读起来完全不像那种枯燥的金融教材,反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深夜里,泡着一杯浓茶,跟你娓娓道来他的战场故事。语言是鲜活的,充满了生活化的比喻,没有过多艰涩难懂的金融术语去故作高深,这对于我这种偏好实战经验分享的投资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不确定性”的态度,他没有试图去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先知,而是坦诚地承认市场永远充满变数,重点在于构建一个能承受意外冲击的系统。我注意到书里似乎花了很大篇幅去探讨“心理韧性”与“资金分配策略”的结合点,这一点非常到位,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该买什么,却输在了什么时候该停下来,以及在下跌过程中如何保持理性不被恐慌吞噬。这种对投资者“行为金融学”层面的关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指标分析”,让我感觉作者的格局更高,他深知,股市最终比拼的,是人与人性的较量。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它不像一本传统教科书那样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先是抛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成果(大盘跌一千点还赚十五),然后逐步拆解实现这一目标的各个关键步骤,让你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种结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吸收效率。我特别赞赏其中关于“流动性管理”的讨论,在市场恐慌达到顶峰时,现金为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作者似乎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答案,那就是现金不只是防御的工具,更是进攻的最佳武器。他没有鼓吹激进的杠杆,而是提倡一种“有准备的激进”,即永远保持足够的备用弹药,去兑现那些超预期的机会。这种稳健中蕴含的攻击性,恰恰是我当前投资组合中最欠缺的部分,它提醒我,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永远不会把自己逼入绝境。

评分

坦白讲,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几度停下来,拿出我自己的交易日志反复比对,试图找出我当初错失的那个“拐点”。我发现,作者似乎在强调一种极其重要的“非共识”视角。当所有人都认为某某行业已经彻底完蛋,或者某只股票已经没有救赎时,他却能透过表面的泥泞,看到未来几年后的基本面价值。这种逆向思考的能力,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一套扎实的分析体系之上的。我尤其关注他如何定义和量化“安全边际”,这似乎是他在大跌中仍能获利的核心秘密之一。他似乎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工具,教你如何去剥离市场噪音,专注于那些真正驱动企业价值增长的核心要素。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告诉你“买哪只股票”,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让你自己能独立思考、建立独立判断体系的“思维工厂”。它让我开始反思,我过去是不是太依赖于“专家意见”或者“媒体风向”了,从而错失了构建自己核心投资哲学的机会。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大盘下跌1000点,他却获利15%”这种极具冲击力的表述,立刻把我这个在股市里摸爬滚打多年、经历过数次熊市洗礼的老股民给吸引住了。我得承认,我手里捏着的不少“价值”投资的股票,在那段时期跌得比谁都惨,看着账户里那绿油油的数字,心里五味杂陈,早就怀疑自己是不是方法出了问题。因此,这本书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本投资指南,不如说是一剂强心针,它承诺揭示的是一种在普遍恐慌中逆势而上的智慧。我特别期待它能深入剖析那种“反人性”的决策过程,到底是如何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找到那些被错杀的优质资产,并且有足够的勇气和资金管理能力去执行买入的。现在的市场环境,信息爆炸,噪音太多,大多数书籍都在教你如何“追涨杀跌”,或者用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但真正能让人在风暴来临时屹立不倒的“心法”,才是最稀缺的。我希望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几个案例,而是能真正把那种市场情绪的捕捉、风险的重估以及机会的识别,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框架彻底阐述清楚。这种能力,才是区分韭菜和赢家的关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