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录
上品植物篇
菖蒲
菊花
人参
天门冬
甘草
干地黄
术
菟丝子
牛膝
茺蔚子
女萎
防葵
麦门冬
独活
车前子
木香
薯蓣
薏苡仁
泽泻
远志
龙胆
细辛
石斛
巴戟天
白英
白蒿
赤箭
菴闾子
菥蓂子
蓍实
赤芝
黑芝
青芝
紫芝
黄芝
白芝
卷柏
蘼芜
蓝实
黄连
络石
蒺藜子
黄芪
肉苁蓉
防风
蒲黄
香蒲
续断
漏芦
天名精
决明子
丹参
飞廉
五味子
旋花
兰草
蛇床子
地肤子
景天
茵陈蒿
杜若
沙参
云实
徐长卿
石龙刍
王不留行
松脂
菌桂
牡桂
槐实
枸杞
柏实
茯苓
橘柚
干漆
榆皮
酸枣仁
蔓荆实
杜仲
辛夷
桑上寄生
女贞实
蕤核
藕实茎
大枣
蓬蘽
葡萄
苦菜
胡麻
麻贲
鸡头实
冬葵子
苋实
白瓜子
上品矿物篇
上品动物篇
中品植物篇
中品矿物篇
中品动物篇
下品植物篇
下品矿物篇
下品动物篇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也是早期临床用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被历代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我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古人长期养生、防病、治病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全书文字简练古朴,详细阐明各药性味、归经、配伍、运用要点,所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七情合和等药物学知识,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传统理论研究体系,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到了今天仍是医药工作者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中药学开山和扛鼎之作,我们本着学习、借鉴、介绍、传播的想法,编写了这本《图解〈神农本草经〉》,以图解、图鉴的方式重新解读经典著作。本书依据清代顾观光的辑本加以编译,精炼的白话译文和方便实用的速查形式完全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通俗易懂。书中精选原著中的300余种中草药,对药物的性状做了简单描述,并配有精美的植物手绘图,对植物的根、茎、叶、花、子等部位做详细的解读说明,使植物各部位的药性一目了然。本书更是集各家之精华于一体,在阅读此书过程中,读者同时可以浏览到众多医学名著精华。另外,其中还穿插了一些中药的传说和小故事,使读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中药知识,将中药与日常生活更好地结合,发挥其最大的养生保健作用。
一直以来,我都对“本草”这个词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蕴含着天地间的灵气和古人的智慧。这本《图解神农本草经》可以说是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我不是中医,也并非药学专业,但书中那些精美的插图,让我仿佛能触摸到那些自然界的生命。每一味药材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形态逼真,再加上旁边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即便是不懂中医的人,也能大致了解其形态特征。书中的内容,没有过于学术化的术语,更多的是从药材的“性味”、“功效”等方面进行介绍,读起来轻松愉快,就像在读一本关于植物和自然的小百科。它让我看到了中医药的另一面,不仅仅是治病救人的工具,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一种对生命本源的探索。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养生文化颇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又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的《神农本草经》解读。这本《图解神农本草经》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并没有停留在对原文的简单罗列,而是通过现代的视角,对每一种药材的性味、功效、炮制方法以及临床应用都做了详尽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古代医家的应用案例,这些案例让枯燥的药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也让我看到了这些古老智慧在实践中的强大力量。作者在原文翻译和解读上做得非常到位,语言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严谨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医药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自然界的奥秘和古人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收藏”的心态,因为“典藏版”这三个字实在太吸引人了。收到书后,我并没有立刻翻阅,而是先仔细欣赏了一下它的外壳和装订。那种皮革质感的封面,搭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非常大气上档次。翻开后,里面的纸张厚实而富有弹性,印刷的色彩也鲜艳而饱和,细节之处的处理都做得非常精细。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划分和内容编排上的设计,虽然是古籍,但经过现代化的梳理,看起来条理清晰,方便查阅。对于我这样并非专业人士,但又想对《神农本草经》有一个初步了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内容本身,更在于它所带来的那种仪式感和尊崇感。它让我想起古人对待知识的态度,是一种敬畏,一种传承。
评分我是一名中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神农本草经》原著的理解一直有些困难,因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时代背景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距离。这本《图解神农本草经》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书中不仅有详细的图解,帮助我直观地认识各种药材,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对原文进行解读时,结合了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实践,使得药材的功效和应用更加清晰易懂。例如,对于一些记载模糊的药材,书中会给出多种可能的考证,并分析其合理性,这对于我的学术研究非常有启发。此外,书中对于一些经典方的组方原理也有详细的讲解,这对于我理解方剂的配伍逻辑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辅助工具,能够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和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封面还是内页的纸张质感,都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厚重感。翻开的第一感觉,就像是捧着一本古籍,又添了几分现代的美学。我特别喜欢它全彩的图解部分,每一味药材的形态都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色彩也还原得相当真实,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对药材辨识度不高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看文字版的《神农本草经》,总是脑子里一团浆糊,想象不出药材的真实模样,有了这些精美的插图,再对照文字介绍,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而且,书中的排版也很用心,文字与图片错落有致,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觉枯燥。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风景。对于追求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次物超所值的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